《财务管理》实训大纲
管理系 杨晓峰
一、性质与任务
《财务管理》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必须配合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体会财务管理的内容,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价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的与要求
理财能力是影响人一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从思想上和行动重视财务管理的实训课。通过财务管理的实践活动,掌握财务管理的技能和方法,真正做到理论与联系实相联系,从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三、实训内容
实训一:习题课 习题课在财务管理的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财务管理技能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习题来进行的。
1.在课堂上主要解决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大量的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来完成。
2.通过习题课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实训二:案例分析 学生提供一些大公司有关筹资、投资、企业并购等案例,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要求各小组单独进行讨论、分析; 2.把各组的分析结果汇集起来,比较他们的异同点; 3.由学生自己评价各组对案例理解、分析的准确度,是否有所
创意;
4.教师作总结分析,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疏漏和不足。 实训三: 模拟财务报表分析 利用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财务报表进行模拟分析。主要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1.首先分析报表的规范性以及信息的披露是否符合信息披露制度;
2.作一般分析:分析资产负债的结构、利润的构成、现金流量和应收账款的增减,确定其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3.作深入分析:应用比率分析法分析公司的获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市场价值;应用《现金流量表》分析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流出结构、流动性及公司的财务弹性;应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实训四:实地考察,实际分析 (1~2月)这部分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它应作为一个的实践环节来进行,不包括在教学课时里。
1.学生应该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实际考察,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措施、财务人员的素质等,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2.帮助企业进行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分析或者认真研读企业筹资、投资决策的可行性报告,分析其是否规范、合理;
3.收集企业历年(至少五年)的会计报表资料,对企业发展趋
势作出分析和预测;
4.了解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方面要了解单证和账本是否一致;另一方面更应了解企业的财务体系是否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现状。 四、课时分配
实训内容 习题课 案例分析 模拟财务报表分析 五、实训成绩考评
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如资料的准备程度、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思维上的创新性)和实训作业等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实训时数 16 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