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回弹试验报告

回弹试验报告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试验六 回弹试验

1.1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1)使学生了解回弹仪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培养学生进行结构试验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 1.2试验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程结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

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1.3试验的仪器设备

数显式回弹仪 1.4实验原理

回弹仪法是利用混凝土的强度与表面硬度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用检测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来间接检验或推定混凝土强度。回弹值的大小与混凝土表面的弹、塑性质关,其回弹值与表面硬度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回弹值大说明表面硬度大、抗压强度愈高,反之愈低。

由于测试方向、水泥品种、养护条件、龄期、碳化深度等的不同,所测之回弹值均有所不同,应予以修正,然后再查相应的混凝土强度关系图表,求得所测之混凝土强度 1.5执行技术标准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1.6试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试验开始时应先注明天气情况,如果雨天天气会对试验有影响

2.试验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每位同学各自选取一个测区,每测区面积约

20×20cm2,每测区弹击

16个点。操作中注意仪器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构件的检测面,缓慢

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

3.构件测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长度不小于3m的构件,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长度小于3m且高度低于0.6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本次试验选择了一块小型混凝土墙作为试验体,大组成员每人测一个测区,共10人10个测区;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面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6)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固定。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

1.7试验数据

回弹法测试砂浆强度试验记录表 组别:1 测试日期:2016年9月13日 测区 11111110 1 2 3 4 5 6 平均 回弹值 测区测混凝测试土强面 人 度值 1 2 3 4 5 6 7 8 9 1 544 9 444 4 443 1 341 1 444 1 444 5 445 6 442 4 443 4 443 4 545544555555556 4 4 8 2 1 0 2 5 3 4 5 4 2 444444444444444 5 5 7 4 4 4 6 8 2 5 1 4 5 444443434434440 1 0 3 3 8 4 9 0 3 6 3 1 2 443343443344430 4 8 9 5 9 4 1 9 7 3 4 4 8 444444444444445 2 2 4 6 1 2 2 3 3 9 2 3 0 444444444444453 4 2 8 4 5 3 3 8 6 6 8 5 0 444444444444444 3 1 2 7 5 3 3 4 0 4 4 2 4 444444455445555 5 7 9 6 7 6 0 4 7 9 3 1 3 444344444444443 2 3 8 2 1 3 4 1 2 2 3 4 3 444444444444444 3 5 4 5 3 4 5 1 4 4 6 5 4 寿0(作顶建51.8 废) 面 文 44.5 李顶建51.5 面 军 马侧嘉44.1 面 良 42.55 陈侧顺面 立 2 3 41.2 4 40.7 5 42.8 王侧健47.6 面 福 张顶中53.2 面 旭 49.2 顶杨面 撼 6 45.2 7 8 9 43.5 48.4 42.5 0(作顶韩废) 面 宇 46.95 顶彭面 浩 10 44.1 高顶泽50.6 面 廷 1.8试验数据处理

(1)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的确定,从每个测位的12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最大值、最小值,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计算平均值,以R表示。 构件强度平均值计算:

mfcmfccu1ncfcu,ini1=48.2MPa

——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Mpa),精确到0.1Mpa。

式中:

cu

cfcu,i——试样第i测区混凝土强度值(Mpa),精确到0.1Mpa。

最终计算砂浆强度值为Mpa。 (2)强度标准差计算:

c22(f)n(m)ccu,if

Sfcucun1=3.65 Mpa

S式中:fcu——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Mpa),精确到0.01Mpa。

(3)强度推定方法:

本次试验为批量检测(大于10个),所以按下列公式计算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fcu,emfc1.5Sfccucu= 42.2Mpa

备注: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强度值。 (4)平均碳化深度

每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应取该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以d表示,精确至0.5mm。这里所取碳化深度为0。 (5)砂浆强度换算值

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砂浆强度换算值,应根据该测位的平均回弹值和平均碳化深度值,分别按下式计算: d≤1.0mm时: 1.0mmd≥3.0mm时: 式中

f2ij—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砂浆强度值 (MPa); d—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平均碳化深度值(mm); R— 第i个测区第j个测位的平均回弹值

1.9试验成果分析及工程应用

(1)试验成果分析 回归方程式强度平均相对 误差:

符合规范要求。

(2)回归方程强度相对标准差er:

c1nfcu,ier(1)2100n1i1cu,i = 10.42100=7.8%<18.0% 7符合规范要求。

1.10结果与建议

(1)实验开始前应该清理一下测区上表面杂物。 (2)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是比较高效简便的方法。

(3)为了是结果更加准确,建议多做几组试验,以便获得更多的数据。 (4)在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规程,以减少误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