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 鸯● ● ≤蔓· ● 谈 攀 学 笺 铴鳓 攀 ◎张明城 (南靖县南坑中心小学,福建漳9,1{ 363606) 【摘要】小学课程“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分布在各个学 段,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几何直观解决问题 的能力.由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存在学习难点.因此,如 何进行小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探讨的一 个问题. 抓住“长方体的六个面是否都是长方形”这一问题,使长方 体、正方体的特征变得更加详细、具体.从而使学生掌握必 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重视公式推导过程,理解掌握公式 公式推导过程往往是公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 理解掌握公式的重要基础.有的教师对公式推导过程轻描 淡写,并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背诵公式.数学教学不只是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教学;重视概念教学;重视公式推 导过程;重视联系生活实际 在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即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点较多. 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而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数学教学 不只是要求学生记住数学的法则和公式,更重要的是要让 学生体验、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公式推导的过程 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小学数学里的图形与空间的知识 属于直观几何,可以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等动手 操作活动,理解公式推导过程,进而理解、掌握公式.例如, 由于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因此,这 部分知识是小学生认识过程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会出现 以下问题:有的学生口头会说图形名称,却无法掌握图形特 征;有的学生会熟练背公式,却滥用公式;有的学生更无法 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种现象, 如何抓好空间与图形教学,笔者谈谈几点看法. 一在教学“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时,要让学生动手操作,通 过剪、拼、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所学的图形,从而让学生体验 公式的产生过程并理解其公式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转化而来的,进而理解公式中“÷2”的意义.同时教师教学 公式时,还要引导学生将公式与图形特征紧密地联系起来. 、重视概念教学。理解、掌握图形特征 (一)加强操作活动,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概念教学是基础.要让学生打好 这一基础,首先要加强操作活动,其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 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概念.例如,在教学“周长与面积 如,“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高+宽×高)×2” 中的“X2”正是长方体中的两个对面面积相等的特征的 应用. 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指一指周长在哪里,面积在哪里. 同时,可以课后布置学生动手做一做几何模型.如,进行“圆 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时,可以在探究圆锥体积公式 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对事先准备好的几组等底不等高、等 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体形状的容器进行探究操作、发现 规律,进一步深化对公式的理解感知.学生发现操作结果与 公式相矛盾,圆锥体的体积不等于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三、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几何 概念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在几何概念的教学中,教师举出一些El常生活中的例子,帮 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与面积”时,教 师可以举农村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将一头牛拴在一个固 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学生总结出:圆锥体的体积等于等底等 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思考, 在得出结论的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而这种体验 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 定的点,牛能吃到草的范围有多大”是该求什么?应运用什 么公式?“牛绕树走一圈”应运用什么公式求牛所走过的距 离?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思考的过程. (二)掌握图形特征,完善概念形成 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简单 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时,可以提出实际问题 “制作烟囱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制作一个无盖铁皮水桶 需要用多少平方米铁皮”等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能用‘底 面积X2+侧面积’这个公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吗,为什么?” 如果学生还不理解,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后进一步地 几何图形的初步知识,能够识别几何图形,正确地进行周长 的计算,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要达到此目 的。让学生理解、掌握图形的特征是关键.因为几何概念是 抽象概括的,小学生思维能力未形成,所以教师在几何初步 调查实验,使学生能灵活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培养学生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答几 何应用题的能力.综上所述,在几何教学中,概念教学、公式 教学与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应 知识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图形特征,形成概 念.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让学生 观察具体实物后,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 综合应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这是概念的初步形成.因此,教师应 ±学习与研究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