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复数

复数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复数运算法则

注:本文不讨论复数中实数的运算法则

前言:

复数,为所有数的统称,复数所构成的集合称为复数域,包含了实数所构成的实数域与虚数构成的虚数域,实数与虚数合成的一般复数。复数可写成以下形式: 其中,

为实数,为虚数单位,与构成虚数,称之为该复数的虚部,则称之为该复

数的实部,在进入本文主要内容之前,读者所需要具备如下的数学知识或能力: 1.清楚并熟练地使用实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2.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具有熟练求解的能力。

3.清楚并熟练地使用代数的一些诸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一类的公式。

4.清楚并熟悉幂的运算,开方的运算,幂与开方的联系,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的运算,自然对数的概念以及相关运算。 5.清楚并熟悉基本代数的一些性质。 6.理解并熟练使用角的弧度制。

本文将给予你以下的数学预备概念与公式: 1.负数的开方:

2.欧拉幅角公式:

3.自然对数运算的性质:

4.复数的三种表达: 复数代数式: 复数三角式: 复数指数式: 注意:

被称为复数的模,有:

被称为复数的辐角主值,有: 接下来,进入主题。

正文:

复数的求和:

复数的求和运算可表示为以下形式: 由的定义可得: 去括号,整理得: 将代入,得到最终形式: 复数的求积:

复数的求积运算可表示为以下形式: 展开可得: 又因为: 所以得最终形式: 复数的求商:

复数的求商运算可表示为以下形式:

上下同乘:

由平方差公式的逆式: 得到:

整理出最终形式:

复数的整实数幂:

复数的整实数幂运算可表示为以下形式: 令

,则:

据二项式定理,可得:

将代入:

即得到复数整实数幂计算的通式。 复数的任意实数幂: 试将复数

的任意实数幂表达为:

很明显,用二项式定理展开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变为求虚数单位的任意实数幂,将其表达为以下形式:

尤其困难的,就是当为非整数的情况,由于指数值可以用分数表示或近似表示(无理数以及超越数),则可做以下处理: 那么:

由于必定是整数,所以问题又可变为: 由自然对数的性质,我们得到:

不幸的,我们碰到了虚数单位的自然对数的问题,我们将在稍后讨论它,再回头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复数作指数时:

设一实数为底,虚数单位为指数: 由自然对数的性质: 可得: 继而化简得到:

据欧拉幅角公式,又可得到: 最终形式:

若虚数单位为底,虚数单位为指数: 代以上述公式,则有:

是的,在这里,我们又碰到了万恶的虚数单位的自然对数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先讨论复数的自然对数,再回过头解决这个问题。 复数的自然对数:

设复数的自然对数为:

再把代数式换作指数式: 于是: 又因为:

与:

最终形式可写为:

回到前面提及的问题,特别地,当

时,上式即为:

复数的任意实数幂的问题补充: 在正文中,我们得到如下式子: 将前文的结果代入: 再由欧拉幅角公式可得:

复数作指数时的问题补充: 在正文中,我们得到如下式子: 将前文的结果代入:

再由欧拉幅角公式可得: 复数的三角函数值: 设纯虚数的正弦值为: 由欧拉幅角公式,又可知:

显而易见,我们的目的是求出纯虚数的正弦值,故可以借助三角恒等式: 则上式可化为: 简便起见:

移项并化简,解得:

于是:

右项去掉虚数单位一般记为:

于是结果一般写为:

同样的,纯虚数的余弦值,正切值可以通过三角等式的变换而得到结果。同样也可记为:

总结全文,关于复数的各类运算公式如下: 求和: 求积: 求商:

求幂(复数为底且指数为整实数):

求幂(纯虚数为底且指数近似为或等于一个分数):

求幂(实数为底而虚单位为指数): 求幂(虚单位同时作底与指数): 求自然对数值:

求正弦值:

——END——

附件:

欧拉幅角公式的证明: 设有函数:

对其进行无穷幂级数展开,由泰勒公式:

又因为: 所以:

令:

整理可得:

提取虚单位:

我们又知道,分别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无穷级数展开:

所以,原式可以化为: 将

代入:

复数相关概念:

引入复平面的概念,类似于直角坐标系,以水平向右为实数正向,记为轴,铅直向上为虚数正向,记为轴。双数轴构成的平面称为复平面,所构成的域称为复数域,任意一个复数

在复平面都有确定的一点对应之。该点在轴坐标为,在轴坐标为

,以轴之

。 的大

所在射线为终边的角,定义之为该复数的幅角,可以取无限个

,取

为该复数的辐角主值,记作:

的模,即为向量

(单位为)。以零点为始点,复数在复平面所对应的点为终点,作向量正半轴为始边,以向量值,且每个值相差另外的,小或者说长度。

于是,我们很容易得到下列式子:

被定义为复数的模,其几何意义是向量

又由复数的基本式,也就是代数式,可得: 我们便得到了复数三角式,又因为欧拉幅角公式: 于是:

便又得到了复数指数式,复数的三种表达方式,就依此推出。

备注:在下才疏学浅,若文章中有错误不当之处,还请海涵并且指出,在下感激不尽。 EMAIL:XeusBlood@outlook.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