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德育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德育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2013 No.1 fTotaJ No.113)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JOU刚AL OF BELLING CITY UNIVERSITY 2013年第1期 (总第113期) 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德育 教学改革探究 王英杰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长治摘046011) 要: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等教育类型,近十年来发展如火如荼,德育教育担负着 培养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人才的重任。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加 强德育教学改革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开展德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13(2013)一O1—100—04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课题。中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 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 一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下加强德育工作的意义 、统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 1.占据半壁江山的高职人才大军肩负社会 时间不少于半年。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 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其思想政治素质和 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 道德素质关乎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工业 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 化的不断发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作用越 步推广。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 来越凸显。如果工业化发展越强,这种进程越  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 快,高技能人才所需要的程度就会越高。2011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 年全国高考招生计划是675万,高职高专招生 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 计划是326万,接近50%。高等职业教育不仅 的重要指标。发展职业教育已作为经济社会发 仅是占到半壁江山,更重要的是在近10年大发 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工学结 展的时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了数以千 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职业教 万计的人才,应该说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其 育改革的方向,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学工作如何 德育教育不容忽视。 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和创新高职院校 2.校企合作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 德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式,构建高职院校德 想政治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育教学体系,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重突出以诚 是摆在所有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 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技 收稿日期:2012年7月19日 作者简介:王英杰(1981.08一),男,复旦大学法学硕士,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 校思政政治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规划课题:基于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教学决策理 论与实践研究(GH—l1128)。 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德育教学改革探究 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生产、建 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机会少,缺乏对学生职业道 设、管理、服务领域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 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现实中还存在一种误 区,认为德育教育仅仅是职业道德课任课教师 3.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开展道 的职责,而其他各科教师和学校的管理、教辅 德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内在要求。原教 等各类人员却似乎都被排在了德育工作者队伍 育部周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多次指出: 之外,德育教学缺少与其他学科的配合。普遍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现代课程观指引下 缺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全员性意识。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的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发挥三大功能:促进学生 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促进学生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的人格完善。现代化课程观首先将职业教育课 程分为三类:一是知识类课程,二是技能类课 程,三是素质类课程。职业教育课程三大功能 的发挥实质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如果忽视道 德教育,其结果必然是掌握高技能的人将沦为 机器和技术的奴隶。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下开展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内容相对滞后。 课程设置共性内容居多,而许多反映时代 的内容、行业发展需求及当代学生精神发展需 要的个性东西没有纳入德育的内在体系。空洞 的说教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理论教学与 实践教育也相互“脱节”,使德育缺乏。关键就 在于我们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没有深人实际去捕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个 性道德困惑与冲突的内容,没有真正做到“以 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缺乏层次性、针对性和 实效性。 2.教育方法陈旧单一。 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主要是讲解或宣 讲教材,存在着“高、大、空”的形式主义现 象,其中有时尽管穿插案例、多媒体演示、请 企业人员参与、组织社会调查等尝试,但所占 比重都很小。总体上说,目前德育教学仍然采 取的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直接灌输 的方法,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更谈不 上付诸实践。 3.教学队伍比较薄弱。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多课,德 育教师队伍构成不够专,与其他学科来说德育 下开展德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一)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符合学生 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高职大学生虽然已具备某种知识和能力, 但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具有模仿性 强、好奇心重、可塑性大等心理特点。这就要 求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根据大学生品德发 展的特点,根据相关的德育规律,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逐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 惯,逐步使他们在基本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观念 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具体做法是:针对兴 趣爱好,抓热点,正确引导;针对偶发事件, 抓起点,追根寻因;针对差生个体,抓闪光点, 树自信心;针对学生的思想矛盾,抓模糊点, 质疑去惑;针对学生易受挫现象,抓薄弱点, 磨炼意志。 (二)构建学校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教育相 结合的德育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 阵地进行,通过对职业道德教材的再加工,精 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法, 来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以培养 大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 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同 时,还要充分发挥日常生活、党团、学生会活 动过程的德育教育功能。在公寓、食堂、活动 场所充分发挥各种工具在宣传先进典型、 树立文明标兵、弘扬正气、鞭挞歪风方面的作 用,使大学生在文明创建活动中陶冶情操,塑 造人格,加强修养,规范言行,从而推动学校 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通过党团活动的熏陶,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品德, 从而适应所从事的工作。还可以通过创设职业 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德育教学改革探究 情境,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班级活动,对大 而锤炼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思想 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 品质和团结、自强、向上的奋斗精神,从而进 识,帮助学生进人职业角色。 一步促使他们更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 (五)引入企业文化,提高职业道德教育 的有效性 企业文化是职业道德的有效载体。高职院 (三)加强德育课程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合作 德育课程教师应了解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 际情况,专业课教师也应有意识地渗透职业道 德教育内容,在备课过程中,将之设计成职业 校引入企业文化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优 道德实践的价值情境,让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道 化学生对企业、社会的认知结构,增强对职业 德基本知识的同时,明确在职业实践中为什么 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加深对职业道 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这样,使得德育教育与 其他学科得到了很好的配合:一方面通过德育 课教学设计让大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产生道德 情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把这种道德认知和情 感转变为道德行为,进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专业领域学习中认真学习 各项技术的操作规范,遵守职业纪律,严格照 章办事。这正是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的真实检验,从而提高大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 德品质的自觉性。 (四)与行业企业要求紧密结合,加强社会 职业实践体验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 开社会职业实践,社会职业实践是以就业为导 向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践的根本途径。将行业要 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学生只有在职业 实践中去感受、体会和锻炼,才能形成优良的 职业道德。通过社会职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大 学生明确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职业所要 求的道德规范,按职业的需要塑造自己的形象, 履行角色义务,将职业道德逐渐内化为自身的 职业要求与精神力量。经验证明,坚持职业道 德教育的“职业性”、 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 “教学统一”,摒弃“坐而论道”,让学生在职 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增强道德选 择和判断能力,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高职学生可以通过暑期岗位职业实践、职业技 能实习、社区性便民服务实践等活动,既可以 认识到社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需求,又可以 体会到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从 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的基本了解,帮 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构筑 桥梁。引入企业文化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可以 突破原来陈旧的教学理念,将经济发展的客观 规律引入教学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将来就 业中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对改革和竞争的适应 能力,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 重要内容。应该引入的有关企业文化,包括: 坚持职业道德,以诚实守信为核心,塑造品牌 形象;以共同理想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以 行为创新为载体,苦练内功求发展等。高职院 校在引入企业文化时,要注重信息、知识、人 才、环境等软件要素的主导作用,要将企业文 化追求潮流、创造先进、领导行业的理念溶入 职业道德教育之中,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 有效性。 总之,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下,开展德育教育应当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 标和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在“研究学生、 读懂学生”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来和走出 去”,使德育教学贴近学生校园生活,体现职业 教育特点,使学生德育学习生活化,让学生学 得有兴趣。这应该成为德育教师努力的方向和 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5—11—10(1). [2]王永平.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J].安徽广 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3):73—74. [3]吴华凤.改进高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之我见[J].辽 宁高职学报,2004(04):l44—145. 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德育教学改革探究 ・lo3・ An Exploration on Moral Educ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ANG Ying—jie (Shanxi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ircal Engineering, Changzhi Shanxi 0460 1 1,China)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type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training high—quality and high skills talents.It has developed like a raging fire for nearly ten years.Moral education takes on heavy responsibili— ties for cultivating high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and career moral quality talents.This paper elabo— r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enhancing the moral education,problems and ways of carrying out the moral educa— tion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school——enterprise talent training mode.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mor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杨秀芸) (上接第39页) Analysis on the Change of China CPI and Related Agricultural Product Pricing Index Hu Ruo.chi .CHEN Xiang.yang ,CHEN Hua (1.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1 00029,China;Ministry of Finance Fisc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142,China; 2.Second middle school of Zhuzhou,Hunan 412007,China; 3.Beijing Cit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The food category is the most signiifcant component out of China CPI S eight categories.Within which comprise the food category,major lfuctuations come from the change in price of agricultural commodi— ties.Therefore,to analyze the conditions of change in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 pricing index and its rela— tionship with CPI fluctuations becomes extremely important at present.For China S CPI components,adjust— ments and changes were seen in not only their profile but also weightings.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charts from 1994 to 201 1,clear trending was seen in the correlated variations of CPI index with food price index, agricultural producer price index as well as price indices of mea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Consequently, to prevent rapid movements in CPI,on one hand,the CP1 weightings should continue to be adjusted in time with adequately lowered food category weighting;on the other hand,government should adapt essential measures to protect farmers interests and their production enthusiasm,at the same time stabilize agricultural product pricings to avoid dramatic movements. Key words:consumer price index,agricultural producer price index,food price index,price indices of mea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责任编辑:王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