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视点信息视点InformationNetwork中办国办印发《方案》推动经营性土地 要素市场化配置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作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畅通市场循环,疏通堵点,打通流通大动脉,推进市场提质增效,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在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方面,《方案》提出,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保护制度,分类建立健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制度和财务管理监督制度。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切实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非法处置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吞、非法控制集体资产。完善集体产权资产评估、流转交易、担保等综合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在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方案》明确,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土地利用计划的管理和跟踪评估,完善年度建设用地总量制度,健全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实施“增存挂钩”,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应更多由省级负责。推进委托用地审批权试点,建立健全省级用地审批工作评价机制,根据各省(区、市)土地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动态调整试点省份。完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加快推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统一交易规则和交易平台,完善城乡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开展土地指标跨区域交易试点。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实施评估,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改进完善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机制,稳妥推进补充耕地国家统筹实施。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省域内跨区域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市场,完善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薛亮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1月28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贯彻落实党、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发展县域经济,顺应农村产业发展规律,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理用地需求,为农村产业发展壮大留出用地空间。《通知》明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是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拓展农业农村功能,延伸产业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13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国土资源
LAND&RESOURCES
链条,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就地消费等环节,用于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休闲观光旅游、电子商务等混合融合的产业用地,土地用途可确定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等。
《通知》强调,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有效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要。其中,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发展休闲观光旅游而必须的配套设施建设,可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突破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等约束条件、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的前提下,在村庄建设边界外安排少量建设用地,实行比例和面积控制。
《通知》强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可以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条规定使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单位或个人也可以按国家统一部署,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渠道,以出让、出租等方式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通知》提出,在充分尊重农愿的前提下,可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腾挪空间用于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探索在农民集体依法妥善处理原有用地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关系后,将符合规划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等农村产业。
《通知》明确,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可按要求使用。对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建设对耕地耕作层造成破坏的,应认定为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并加强管理。
《通知》提出,优化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流程。在村庄建设边界外,具备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使用规划预留建设用地指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破坏历史风貌和影响自然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可暂不做规划调整;市县要优先安排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时,可不办理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除依法应当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的土地外,可将建设用地批准和规划许可手续合并办理,核发规划
许可证书,并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
《通知》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严禁违规占用耕地进行农村产业建设,防止耕地“非粮化”,不得造成耕地污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不得用于商品住宅、别墅、酒店、公寓等房地产开发,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或分割转让转租。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情况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进行动态监管,并结合国土变更调查进行年度评估。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沙玛建峰 朱彧
福建:五部门联手遏制新增违法用地和
违法建设行为
近日,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林业局联合印发《福建省“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遏制新增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作出部署。《方案》强调,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的能力和水平。
《方案》明确了5项重点任务。一是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攻坚战。严格落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规定,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监管机制,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分步分类妥善处置存量问题。
二是开展自然保护地“两违”整治攻坚战。结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对全省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管理范围内的“两违”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并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后续监管。
三是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两违”整治攻坚战。对全省已划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属于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以及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依法同步查处。
四是开展非法侵占河湖“两违”整治攻坚战。在巩固全省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成效的基础上,加强河湖巡查,对发现的“两违”问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分步分类妥善处置。
14
L
国土资源
AND&RESOURCES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信息视点五是开展科技控违攻坚战。以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管理系统为基础,在管理领域和功能上进行升级拓展,实现系统融合,推动信息共享,建立全覆盖的线索发现机制、“短平快”的核查处置机制、“全程跟踪、实时督办”的监督管理机制,提升“两违”综合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陈永香
益综合的特点。
会议要求各县市坚守“耕地数量有增加、耕地质量有提升、建设用地有减量、生态保护红线不突破”4条底线,依法依规运作,全程监测监管,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符合海南实际、具有海南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建成一批生态宜居宜业的美丽村镇。对已经列为国家试点的20个乡镇、农场(公司),尽快组织编制或修订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试点涉及的村庄规划,按要求统筹推进试点方案编制,并将有关规划和试点方案按规定报批和核准。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尹建军 李刚
北京:湿地总面积达到5.87万公顷
2月2日世界湿地日当天,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随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湿地、南海子湿地公园等第二批12块湿地被纳入市级湿地名录,北京市湿地总面积已达5.87万公顷。2021年,北京计划恢复建设湿地1000公顷。
据悉,北京对湿地实行分级分类保护,按照湿地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的重要性,分为国家重要湿地、市级湿地、区级湿地和一般湿地,并实行名录管理。为加强湿地保护修复,2020年12月,北京公布了第二批12个市级湿地名录,湿地类型涵盖河流湿地、公园湿地和湿地公园。其中,河流湿地首次被纳入名录。据介绍,河流湿地是北京的重要湿地类型,是全市湿地的骨架,在连通各类湿地、补给水源以及蓄洪防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北京400平方米以上湿地总面积已达5.87万公顷,占市域总面积的3.6%。2021年,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北京将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推进温榆河、南苑、康西森林湿地以及沙河等湿地公园建设。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市湿地保护率将不低于70%,恢复建设湿地面积不低于5000公顷。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周楚军 段金平
宁夏:实现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事项100%
网上办理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审批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要目标,全面厘清权责职能,行政审批事项应减尽减,建成政务服务一体化网络平台,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
据悉,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始终把依法履行部门职能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厘清自然资源权责边界,定期动态调整权力责任清单,建立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开展证明事项清理行动,自然资源系统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清单之外无证明”和“证照分离”全覆盖。
为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先后制定了《关于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意见的若干》等行政规范性文件,建设用地审批时限压减至10个工作日,非煤矿山采矿权、测绘地理信息资质审批权全部下放,不动产登记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办结,34项政务服务事项列入“跨省通办”,自然资源“放管服”改革跑出“加速度”。在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信息化水平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整合现有各业务管理平台,打通数据瓶颈,破除信息“孤岛”,建设自然资源“1+4”数据中心,建成集数据管理、系统集成、应用支撑和共享服务为一体的自然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办理,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任金玲 王沐锴
海南:部署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2月2日,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部署培训视频会,系统讲解国家部署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背景和要求,介绍全域土地综治试点的总体考量,阐释海南省支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措施。
会议要求各县市站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看问题、想问题,准确领会试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理解把握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多措并举的方法和目标综合、内涵综合、措施综合、效
国土资源
LAND&RESOURCE
S
1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国土资源
LAND&RESOURCES
浙江:印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
浙江、省日前印发《浙江省省直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以下简称《责任清单》),要求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责任清单》履行责任,抓好清单中涉及的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野生动物保护。
根据《责任清单》,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对自然资源开发专项规划依法依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负责牵头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负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海域海岛海岸线(港口岸线除外)整治修复和海洋生态修复等工作;开展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海洋灾害预防、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负责基于土壤污染状况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严格用地准入;牵头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负责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修复、治理和补偿机制,制定合理利用社会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的措施。
《责任清单》明确,浙江省林业局负责组织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和造林绿化工作;负责森林、湿地、草原资源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林业生态补偿工作;负责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监督管理;负责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监督管理。
《责任清单》还明确,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省水利厅指导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工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负责指导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及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省市场监管局负责查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市场、网络交易平台,以及发布广告等行为;杭州海关、宁波海关负责进出境野生动物的检疫审批和检疫监督工作;省负责审理环境资源保护案件;省负责对破坏生态环境刑事案件依法审查批捕、提起公诉。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李风 胡盛东
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自然资源安全、自然资源领域灾害防治、自然资源领域其他事项等方面明确了自然资源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事项。
《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改革落实到位。积极稳妥统筹推进自然资源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与自然资源领域其他重大改革有机衔接、整体推进、务求实效,形成良性互动、协同推进的局面。
《方案》强调,各地要根据改革确定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预算,着力提高自然资源领域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各市(州)要参照《方案》要求,结合市(州)以下财政等实际,合理划分自然资源领域市(州)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强市(州)统筹,要将适宜由市(州)承担的自然资源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上移,避免县级承担过多支出责任。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 作者:游明华 李龙江
广西:加强石窟寺抢救性保护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关于加强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加强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建立石窟寺安全长效机制等10项任务,重点推进桂林象鼻山、博白宴石山等摩崖造像文物保护利用项目。
据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部门将与相关部门一起,参与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利用工作。2021年将完成全区石窟寺保护情况调查,编制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推动相关内容与国土空间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衔接;实施石窟寺保护重大工程,重点推进桂林象鼻山、骝马山以及贵港南山、博白宴石山等摩崖造像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分类开展中小石窟寺抢救性保护、重要摩崖造像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坚持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加强日常养护和监测,建立石窟寺健康档案,定期开展文物健康评估。同时,开展石窟寺洞窟、壁画、彩塑等数字化保护,建立全区石窟寺数字平台,并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加强全区石窟寺数字资源管理和共享共用,加大石窟寺数字化展示力度。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黄强
贵州:改革自然资源领域财政事权
近日,贵州省印发《贵州省自然资源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产权
16
L
国土资源
AND&RESOURCES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