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生数学错题归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小学生数学错题归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生数学错题归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作者:周圣国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32期

摘 要:小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原因主要表现于概念认识不清、解题技巧生疏和心理压力等。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错题纠正、原因分析时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借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原因,从而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本文在对小学数学错题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题 错题归因 解决策略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较低,所以一直以来,小学生往往都将自己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归结为粗心、懒惰、马虎。不仅如此,老师在面对学生解题时出现的错误时,也缺乏深刻分析的意识,未能积极的制定相关的应对理念和策略,这就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大一部 分学生在相同的错误上屡犯不止。实际上,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上文所罗列出来的这几点,更包括学生在知识层面上的理解不透彻,对概念把握不精准,缺少解题技能等。对于盲目的、无计划的纠错,会在很大程度上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有效改善此类问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创新、积极寻找更高效率的纠错方法。[1] 一、学生解题错误归因 1.知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在解题时出现错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混淆、基本规则掌握不牢……首先,数学概念是前人在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事实规律。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够活跃,理解事物主要依靠形象的表现,再加上生活经验少,知识面较窄,从而导致在理解数学概念时容易出现偏差。其次,规律或规则掌握不牢。其实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在学术要求上并不高,大都是一些容易掌握的规律和法则。而对于这种规律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就要求学生将其准确的把握并且可以熟练应用。比如加法交换律,通俗的讲就是学生只需要对照课本上的公式将习题往进套,但若是学生不能将此规律熟记于心,就会导致做题效率大打折扣。[2] 2.技能方面的原因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数学课程要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在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发展学生得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需要理论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共同作用,从而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纵观当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可以熟练掌握基础的概念,但在解题过程中由于缺少实际解题技能,导致出错率高,做题效率低。例如,学生在学习《四以内的加减法》一课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虽然掌握了基本的加减的概念,但很多学生的错误原因还是由于方法错误。而且解题技巧和策略的作用在综合性强的数学题上表现的尤为明显,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学生找不到突破口,就会失去解题的耐心,导致算错或者就是干脆不做。 3.心理方面的原因

解题过程中造成学生出错的心理因素有很多,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都比较少,认知能力有限,不能深刻的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己自身心理状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导致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写作业是为了应付老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写作业敷衍了事,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对于某些基础较差或者惰性较大的学生,见到难题时就会产生畏惧心理,总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于是浅尝辄止,诸如此类的现象,必然会导致解题效率的降低。 心理因素影响解题效率还表现在学生的感知较为笼统、不全面等方面,容易受已知条件的干扰,好奇心太强,注意力不集中。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时,容易将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混淆(把 0.611写成0.61);五年级学生在解分数方面的习题时,将分母与分子混淆,化简不彻底等,导致计算结果错误。[3] 二、正确的纠错对策 1.收集错误,形成错题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将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错题或者记错的知识点就行归纳整理,并且重新学习、纠错。在纠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在原有错误的基础上进行纠正,还要注明自己出错的原因,是粗心大意还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还是阶梯技能不够、思维不够活跃……再在错题的旁边注明本题考察的知识点和相关解题思路。同时教师也应同学生进行交流,收集学生的纠错本,总结出错率高的习题,为学生进行统一解答,再借助相关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学校的数学教学组应该定期开会进行讨论交流,及时改进教学计划,调整学案。例如,在一年级《比多少》一课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错误习题进行收集归纳,从知识层面、技能层面、心理因素等方面着手总结学生出错的原因,再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 2.针对不同错误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不同类型的错误,教师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确保学生可以高效的就行纠错。例如,对于概念混淆的错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出现问题的概念进行重新疏导,帮助学生清晰的理解原来含糊不清的概念,解决学生的疑问。在概念引入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活实际入手,借助直观形象的事物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准确把握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如果是技能方面的错误,教师就得为学生展示具有知识代表性的习题,组织学生统一进行解答,在进行清晰明确的解答过程展示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鼓励学生发展各个习题之间的异同点,总结规律,提升解题技能。为了巩固学生对解题技能的掌握,教师可以为学生额外布置几道习题。如果是心理因素导致的错误,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具体的心理原因。例如,在二年级《平移和旋转》一课中,鉴于此节知识需要学生细心、耐心的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题,当学生在此方面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重新建立信心,与学生一起解题,让学生感受到“耐心”的重要性,改掉学生马虎大意的坏毛病。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错题分析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综合能力尤为重要,各位教师应该时刻把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模式,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纠错。 参考文献

[1]罗少成,孙湘文,刘晓萌.小学生数学错题归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09):34-36.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