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彩虹的尽头》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宝贝”的含义。
2.注重故事线索的发展,大胆猜测、想象、讲述故事情节。 3.迁移经验,体验故事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宝贝”的含义。 难点:大胆猜测、想象、讲述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宝贝”的含义。大胆猜测、想象、讲述故事情节。
1.播放图片,理解狐狸和獾。
2.导入故事名称,理解“尽头”的含义。 提问:什么是尽头?
3.观察图片,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协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线索,体会“宝贝”的含义。
(1)讲述第一段故事,初步理解“宝贝”的含义。 (2)播放图片,讲述第二段故事,理解小松鼠的宝贝。
提问:狐狸和獾在路上遇到谁了?猜猜看,小松鼠的宝贝是什么? (3)播放图片,讲述第二段故事,理解鸭妈妈的宝贝。 提问:獾和狐狸遇到了谁?猜猜,鸭妈妈的宝贝是谁? (4)进一步理解“宝贝”的含义。
提问:有谁叫过你们宝贝吗?为什么他们要叫你们宝贝?当他们叫
你们宝贝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5)播放图片,讲述第三段故事,理解兔爷爷的宝贝。
提问:猜猜看,兔爷爷的宝贝会是什么?什么是回忆?你最美好的回忆是什么?
(6)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提问:狐狸和獾在寻找宝贝的过程中,分别遇见了谁?
(7)观察图片,模仿獾和狐狸的表情和动作,预测狐狸和獾的宝贝。 (二)迁移经验,体验故事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1.教师播放故事,幼儿完整欣赏。
提问:故事讲完了,他们找到宝贝了吗?他们找到了什么宝贝? 2.同伴分享“宝贝”。 3.集体分享“宝贝”。 活动延伸:制作宝贝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