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2期 浙江林业科技 TECH. V01.35 No.2 Mar..2 0 1 5 2 0 1 5年3月 JOUR. OF ZHEJIANG FOR. SCI. &文章编号:1001.3776(2015)02—0037.04 毛竹笋用林覆盖技术及推广效益浅析 冯博杰,王宗星,高智慧,鄢振武 (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杭州310020) 摘要:介绍了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覆盖竹林的选择、水肥管理、采挖和覆盖物移除等主 要技术措施,并对吴兴区和遂昌县两地覆盖投入产出的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毛竹覆盖经济效益明显,投入 产出比在1:3以上。 关键词:毛竹笋用林;覆盖技术;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727.15 文献标识码:B Techniques for Mulching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 Stands and Extension FENG Bo-jie,WANG Zong-xing,GAO Zhi-hui,YAN Zhen-WU (ZhejiangForestryExtensionStation,Hangzhou310020,China) Abstractor:Presentations were Filade on techniques for mulching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 stands in Zh ̄iang province,such as selection of stands,water and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harvest and removal of mulching materia1.Analysis of input-output of mulching in Wuxing nd aSuichang ofZhejiang province showed that it had evident economic beneift wiht input-out ratio of 1:3. Key words: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 forest;mulching technique;benefit analysis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竹种,是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 体的可再生性植物资源,具有可持续经营、利用领域广、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等特点[1】。目前,浙江省毛竹面 积达66.7万hm2,占全国六分之一,如何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发挥资源优势,可 持续提高竹农经济收入,是摆在广大林业科技人员面前的—道难题。 毛竹传统经营比较粗放,并以竹材经营为主,从二十世纪末开始,毛竹经营模式从原来单一的材用林逐步 向笋材两用、笋用林等定向培育转变。然而毛竹笋用林自然出笋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后,出笋时间相对集中、价 格较低、效益不高。通过覆盖技术不仅提早了出笋时间、延长了出笋周期、提高了出笋产量,而且产出的鲜笋 具有组织细嫩、清脆爽口、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亲睐,效益成倍增加。 1主要技术措施 1.1覆盖竹林的选择 选择竹笋产量较高、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及交通方便的毛竹林。用以覆盖促成出笋的毛竹林一般要求在 丰产笋用林中进行,竹林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毛竹林土层应深厚,一般在60 cm以上。坡向以东、南向为佳, 收稿日期:2014.10.12;修回日期:2014.12.11 作者简介:冯博杰(1984一)。男,浙江杭州人,工程师,硕士,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38 浙江林业科技 35卷 地势平坦或缓坡。此外,交通便利,并有一定的场地供材料堆放,利于车辆出入,降低生产成本。 1.2覆盖竹林的管理 1.2.1立竹管理覆盖选择花年竹林为好。毛竹林密度,在浙北地区以2 700株/hlTI2为佳,胸径在8 cm左右; 在浙南地区以2 250株/}lm 为佳,胸径在9 cm左右。竹子在毛竹林中要分布均匀。毛竹年龄一般保留三度竹, 每度的比例为1:1:1。对毛竹进行钩梢的地区,需确保钩梢后每株毛竹有15盘以上的竹枝【2】。 1.2.2土壤管理毛竹林每年垦复2次,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解,为鞭根生长发育创造一 个良好的土壤环境。第一次垦复在春笋结束至入梅前,垦复深度视竹鞭的分布状况而定,一般在30 cm左右。 垦复时应挖除老鞭、死鞭、霉鞭和细弱的浅鞭。第二次在秋分(9月)前后,采取浅垦15 cm即可。垦复一般 与施肥同时进行pJ。 1.2.3施肥管理挖春笋时,在笋穴内施复合肥,每穴约25 g;在春笋结束后到入梅前,结合林地垦复,沟施 或撒施经腐熟的畜肥,埋(翻)入土中,施竹笋专用复合肥750 kg/hm2。]沲肥量应随竹笋产量的高低相应增减; 夏末秋初(9月),结合林地垦复施复合肥1 500kgt ;覆盖时,待林地浇透水后,施未经腐熟的畜肥(最好是 羊肥或鸡肥)37 500~45 000 kg/hm2和竹笋专用复合肥750 k un 。 1.2.4水分管理在干旱时,特别在8—9月的孕笋期,此时降水量较少,林地水分蒸发量大,若久晴无雨,土 壤干燥,笋芽膨大受抑,此时应浇水灌溉,浇水量以浇透为宜。在梅季或秋雨季节,若雨水过多,林地易积水, 要事先开好排水沟进行排水,以免引起烂鞭。 1.3覆盖、采收及覆盖物移除 1.3.1覆盖覆盖时间安排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覆盖物下层为竹叶、稻草等发热增温效果好的材料,覆 盖物上层采用谷壳等保温效果好的材料。覆盖宜晴天进行,选择雨后的晴天最好。覆盖前先施足肥料,浇透水。 然后铺上干燥的稻草或杂草,均匀摊铺,厚20 cm左右,为加快下层覆盖物发酵增温,应该在竹叶、稻草上适 当浇水,以用手挤压稻草不出水但手上有水印为准,并增施新鲜的猪牛J勋巴,厚5 cln左右,辅助竹叶、稻草发 酵;最后在上层铺上谷壳扫平,厚度在2O cm左右。竹林可稍薄,竹林边缘最易受寒气侵袭,宜适当加厚, 或用塑料薄膜围住,增加保温效果【5】。 1.3.2竹笋采收1 1月中旬覆盖,一般覆盖后45~60 d开始出笋。覆盖物较厚,发现竹笋在覆盖物中,就可以 进行挖掘,待竹笋露出覆盖层再挖,竹笋就会偏长。挖笋要拨开覆盖物,挖出竹笋,然后将土回盖原处,再将 覆盖物盖好,继续保温增温。初期可隔几天挖一次,并逐渐缩短间隔时间,旺季要每天采挖。 1.3-3覆盖物移除3月上旬,气温逐渐升高,应逐步移去覆盖物,以降低覆盖土壤的温度,延迟竹笋出土, 以便于母竹的留养。留养的竹笋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霜冻。覆盖物上层的部分砻糠可收取存放好,待下半年 覆盖时再用。已腐烂的竹叶、稻草,结合林地垦复时翻入土中。 2效益分析 通过毛竹覆盖示范行动,截至2014年,浙江 省全省共实施毛竹覆盖面积151.5 hm2,涉及39个 县(市、区)107个村的443户示范户,其中春笋 早出示范,春笋平均产量达13 230 kg/hm2,平均 产值达17.4万 ̄/hm2;冬笋多发示范,冬笋平均 产量达6 255 ke:ihm ̄,平均产值达10.8万 ̄/_a/hi-n2。 201 1—2014年浙江省毛竹覆盖技术实施后 春笋、冬笋产值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在全 年份 省实施毛竹覆盖示范行动后,示范基地内春笋平 均产值最低为2011年,最高为2013年,2014 图1 201 1—2014年浙江省毛竹覆盖技术实施后竹林产值 Figure 1 Theoutputvalueofbambooforesttreatedby mulchingfrom2011 to2014inZhejiang 2期 冯博杰,等:毛竹笋用林覆盖技术及推广效益浅析 39 年宁波鄞州区姚姓示范户1 200 m2的示范基地产春笋3 533.4 kg,产值高达59.4万元/hm2;冬笋平均产值最低 为2013年,最高为2012年,2014年松阳县潘姓示范户3 333 m 的示范基地冬笋4 825 kg,产值达25.35 万元/hm 。 经统计,浙北地区毛竹覆盖示范主要以春笋 表1 2011-2014年吴兴区毛竹覆盖效益 早出为目的,以湖州市吴兴区为例(表1),2011 Table 1 Benefit ofbamboo stands treated by mulching from 2011 to2014inWuxing,Huzhou —20 14年,吴兴区共实施毛竹覆盖面积达52.32 hm2,超过全省实施面积的三分之一,在效益上, 将出笋时间从原来的春季提早到冬季1—2月,从 覆盖到最早出笋平均所需时间57 d,大大提高了 春笋的出售价格,在产量19 080 kg/hm 的基础 上,平均产值达24.6万 ̄.uthnl2,产值最高的2014年达32.4万 ̄.u/hn-i2,浙北地区覆盖成本较高(表2),需使用 稻草(竹叶)75 000 kg/hm2、砻糠75 000 kg/hm2、有机肥75 000 kg/hm:、复合肥750 kg/hm2,所有材料按当地 市场价格计算成本,加上覆盖和采挖竹笋平均用工150个,每工平均120元,覆盖成本需10.2万元,但扣除成 本后,纯收益仍可达22.2万 ̄a/hnl2,经济效益可观。 表2吴兴区毛竹覆盖成本 Table 4 The cost for mulching in Wuxing 而毛竹覆盖冬笋多发技术是一项在“春笋冬 表3 2012・2014年遂昌县毛竹覆盖效益 出”技术基础上的创新,该技术不是为了使春笋 Table 3 Benefitofbamboo standstreatedbymulchingfrom 提前出笋,而是以冬笋产量获得增产作为突破口, 2011 to2014in Suichang 丽水地区多采用毛竹覆盖冬笋多发技术为主,近 几年,遂昌、龙泉、庆元等地冬笋产量较覆盖前 提升效益显著,以遂昌县(表3)为例,由冬笋 多发技术挖出的冬笋,单个冬笋平均株重为0.43 ,平均产量达7 500 kg/hm , 表4遂昌县毛竹覆盖成本 冬笋多发技术在林地选择、土壤 Table 4 The cost for mulching in Suichang 管理和施肥等技术环节上与毛 竹覆盖春笋早出技术类似,不同 点在于覆盖和采收技术。覆盖采 用双层覆盖,下层覆盖的稻草作 用为发热层,上层覆盖的砻糠(谷壳)作用为保温层,肥料用量较少,需使用稻草(竹叶)75 000 kg/hm2、 砻糠(谷壳)60 000 kg/hm 、有机肥(复合肥)750 kg/hm2,所有材料按当地市场价格计算成本,]Jn_k覆盖和 采挖竹笋平均用工105个,每工平均100元,覆盖成本需5.775万元/hm2,比春笋早出覆盖低4.5万元/Ilm2。2012 年,由于市场价格较高,平均产值也突破了万元大关,达l5.15万 ̄a/hnl2,扣除覆盖成本(表4),纯收益达9.375 万Yr ̄hm 。 浙江林业科技 35卷 3结论及建议 3.1毛竹覆盖效益明显 通过毛竹覆盖效益分析表明,吴兴区春笋早出示范,平均产值为24.6万元/Iun ,投入产出比达1:3,纯收 益l0万 ̄Jhn.12以上;遂昌县冬笋多发示范,平均产值为12.75万 ̄l1n.2,加上春笋产值后,投入产出比也达1: 3以上,纯收益7万元 m 以上。说明毛竹覆盖技术不仅有力地提高了竹林的经营水平和效益,而且大大丰富 了市场,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提升了竹笋的品牌,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3.2覆盖面积宜先小后大 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多数农民已外出经商打工,相对于留守的老人和妇女来说,毛竹覆盖的技 术要求比较高,在首次进行覆盖时,因地制宜,选好覆盖地点,提前准备覆盖材料,严格按各技术环节要求操 作,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以小面积覆盖试点为宜,循序渐进,取得成功后,再适当扩大覆盖面积,确保覆 盖取得预期效益。 3 3加强技术培iJIl ̄n后续研究 在覆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覆盖物选择、水肥管理和覆盖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并与市场需求 相联系,加强毛竹覆盖技术的各方面研究,如:连年覆盖与毛竹林大小年的关系、新竹留养与翌年竹笋产量的 关系;连续覆盖后竹林地生产力衰退,是否会造成竹子抗逆能力下降、地下害虫为害加剧等问题 ,进一步完 善毛竹覆盖技术。 3.4加大扶持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因毛竹覆盖成本较高,为了带动低收入家庭的增收致富,建议在毛竹覆盖示范推广项目中给予一定的 经济补助,并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和大户投资入股,联合经营,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做好技术的传授等服务工作, 及时发现并宣传报道示范户典型,让广大林农切实了解和熟练运用毛竹覆盖技术,让这项技术真正惠及广大的 竹农。 参考文献: 【1】胡卫滨,童文仁,芦志能,等.毛竹覆盖初步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2,32(6):64—66. [2叶剑荣,傅国钗,马尚定,等.毛竹覆盖催笋技术[2].『】.现代园艺,2011(6):23,21. [3何元荪,何晓东.毛竹春笋早出高产高效技术研究【3]J】.浙江林业科技,1998,t8(5):31—38. [4]徐关生,徐献宝,雷晓岳,等.景宁县毛竹覆盖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2(4):141. [5何奇江,汪奎宏.毛竹笋用林冬笋覆盖试验初报[5]J].竹子研究汇刊,2002,21(2):27—31. 【6黄超钢,汪爱君,,等.雷竹覆盖技术的应用[6]J].世界竹藤通讯,2012,10(3):23—25. 【7】董林根,姜小娟,方茂盛,等.雷竹覆盖栽培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8,15(3):236—239 [8何德汀,陈建华,相国祥,等.雷竹覆盖栽培失败原因浅析【8]J].世界竹藤通讯,2007,5(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