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一、名词解释(30分)

1、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offer curve)又叫相互需求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提供曲线包含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曲线本身是由一个国家的供给(出口)、需求(进口)曲线合成的。

2、H-O定理

又称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是说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由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国家的禀赋—丰裕程度的差别引起的,也就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H-O定理采用生产要素密集的方法来解释国际贸易,其中涉及到两个基本概念,即要素密集和要素禀赋。某些商品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表现为劳动密集型的,而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则表现为资本密集型的,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要素密集逆转。

3、贫困化增长

贫困化增长是某些特定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情况,它的含义为: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而且还导致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

4、贸易创造关税同盟

贸易创造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在关税同盟建立前后,全部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那么贸易创

造就增加了成员国的福利,因为它带来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更大程度的产品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了贸易创造关税同盟。

5、J曲线

J曲线是汇率理论里的一部分内容.它是弹性分析论所引发的一个问题:一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该国贸易收支及经常帐户收支状况一般并不能立即改善或恶化,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由于这种经常帐户收支变动的轨迹成英文字母J的形状,所以被称为J曲线。

6、丁伯根法则

丁伯根法则(Tinbergen’s Rule)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的关于国家经济调节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关系的法则。其基本内容是:工具的数量或控制变量数至少要等于目标变量的数量;而且这些工具必须是相互(线性无关)的。

二、计算题(20分)

1. 设某市场上即期汇率为1英镑等于1.6美元,该市场美元一年期利率为10%,英镑一年期利率为15%,试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计算一年期远期汇率为多少?

解: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也就是说,存在美国银行或者英国银行的人最后获得的收益都相同,没有套利机会,定价就是合理的。

对于欧洲市场而言,可以认为: 1英镑放在英国的银行,一年以后=1.15英镑 ,1.6美元放在美国银行,一年以后=1.76美元并且两者在一年之前它们是等价的,一年以后也应该是等价的,根据远期汇率公式,远期汇率=即期汇率×(1+外币利率)/(1+国内利率)所以汇率应该是E=1.6*1.1/1.15=1.5304美元/英镑

2、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在织布工业中的每一美元的价值,增值40美分,购买棉纱30美分,购买其他纤维30美分。如对布的进口征收25%的从价税,对棉纱征收1/6的从价税,则该织布工业的实际保护率为多少?

解:有效保护率的原始计算公式:

也可以写为:

所以该织布工业的实际保护率为:(0.25-0.3/6)/(1-0.3)=0.2/0.7=28.57%

三、问答题(50分)

1. 分析资本完全流动性下财政和货币的效果。(15分)

答:资本完全流动的假定下,如果国外利率rw是既定的,则当国内利率高于国外水平时,资本会无限地流入本国,就会出现大量的资本流入以及国际收支的盈余,反之出现国际收支赤字。在资本完全流动性下,BP曲线为一条位于国外利率水平rw上的水平线:r=rw。

IS

固定汇率制下,一国无法实行的货币,货币无效。财政有效。

LM LM1

BP

Y0 Y1 Y

浮动汇率制下,BP曲线可以自动调节,一国货币当局不用干预外汇市场,汇率调整使得外汇市场保持供求相等的出清状态。这种情况下,财政无效,货币有效。

当实施财政,IS曲线向右移动,本国的利率高于国外水平,作为对较高利率的反映,资本开始流入本国,产生国际收支盈余,本国货币有升值压力。升值意味着本国出口成本增加,国外需求减少,进出口下降,IS曲线左移回到原来位置。

货币使得LM右移,利率降低,本国货币贬值,减少出口成本,净出口额上升,IS曲线右移,在新的Y处达到均衡。 IS1 LM IS

D

BP

Y0 Y1 Y

2. 试从供给角度解释贸易是如何产生的,贸易的方式是如何的?(15分)

答:各国参加贸易都是为了从贸易中获取利益。基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各国之间存在千差万别,生产存有比较优势;第二通过贸易能够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其实主要还是看生产效率的高低导致了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最基本的概念,李嘉图认为: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贸易中获取利益。贸易的利益是绝对的,既不需要国家竞争实力,又不要求公平交换,虽然李嘉图模型中的一些遇见明显不切实际,但是她的基本理论即国家倾向于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产品,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

在HO模型中认为,各国间的资源差异是贸易产生的唯一原因。比较优势受到国内各种资源和生产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一个国家某种资源对其他资源的相对供给比较大,就成这种资源为这个国家的充裕资源。一个国家将生产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并倾向于出口重与资源密集型的产品。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贸易不一定是比较优势的结果,它可能是收益递增或规模经济的结果,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即使国与国之间不存在差异,规模经济仍然能促使贸易的产生,并使得参与国从中获取利益。这在更反映在一个行业内差异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同样从供给角度阐述了贸易产生的又一个因素,从最初的创新国生产制造创新产品,到后来生产标准化成熟侯,产业的逐步转移到模仿国,贸易方向发生了相反的变化。这也是由生产阶段和生产成本的不同所造成的。

3. 分析一国征收关税的福利效应。(10分)

答:征收进口关税会导致该行业产品的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消费量下降,贸易量下降。关税导致贸易价格和国内价格的分离

小国情况下,一国征收关税不改变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部分正好为关税额。

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整个国家 关税前 a b+c+d+e+f 0 a+b+c+d+e+f 关税后 a+e f c a+c+e+f 变化 E -b-c-d-e c -(b + d)

大国情况下,一国征收关税影响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是贸易价格下降。

生产者剩余

关税前 a 关税后 a +f 变化 f

消费者剩余 整个国家 b+c+d+g+f 0 a+b+c+d+g+f g c+e a+c+e+f+g -b-c-d-f e+c e-(b+d)

4. 试说明一国如何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同时实现内外均衡。(10分)

答: 浮动汇率制度下,BP曲线可以自动调节,一国货币当局不用干预外汇市场,汇率调整使得外汇市场保持供求相等的出清状态,同时外部不均衡会影响到一国进出口贸易,使得IS曲线发生变动。

当国际收支不均衡时,例如,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本币有升值的压力,BP曲线左移,币值的升高使得出口受阻,净出口额下降,IS曲线也左移,IS、BP、LM相交于一个更低的Y和i 的点,实现内外均衡。需要注意的是,在短期内,银行不会改变本国货币供给量,因此LM曲线不会发生移动。但是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财政的调整作用无效,只能依靠货币进行调整实现内外均衡。

当的目标是要实现国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将财政和货币协调使用。从原理上说就是,在低于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同时出现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货币提高利率以减少资本净流出,从而实现外部均衡,通过扩张型财政扩大总需求以提高收入,从而实现内部目标。在低于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顺差同时出现时,则通过扩张型财政降低利率以增加资本净流入,以扩张型财政提高收入。

总的来说,用财政和货币的组合争对不同的国内外均衡情况进行搭配选择,可以同时实现国内外的均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