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版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版人教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答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与河外星系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银河系

B.太阳系

C.总星系

D.可见宇宙

2015年9月,美科学家称,由提供的地表特征数据表明,目前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下表示意火星和地球相关数据,完成2-3题。

自转轨道面 与黄道夹角 地球 23º59′ 火星 23º26′ 2.与地球相比,火星的

A.公转周期较短 B.表面均温较高 C.体积质量较大 D.平均密度较大 3.与地球“液态水存在”密切相关的是

①昼夜更替适中 ②质量体积适中 ③宇宙环境安全 ④日地距离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对右图中椭圆代表的圈层最合理的解释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空二号进入预定轨道后主要通过太阳能帆板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以供其日常工作。完成5-6题。

5.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的波段是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γ射线

桑水

平均密 大气 表面 质量 体积 1.00 1.00 3.96 0.11 0.15 5.52 度g/cm 密度 均温 1.00 22 2公转 自转周期 周期 23时56分 1年 0.01 -23 24时37分 1.9年 6.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太阳辐射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B.太阳释放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达到了地球 C.煤炭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D.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以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回答7-8题。

7-8题图

7.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④和⑤

B、①和⑥

C、①和④

D、③和⑥

8.下列岩石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页岩、石灰岩 B、砾岩、大理岩 C、砂岩、玄武岩 D、石英岩、花岗岩 9.读下面四幅地貌图,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甲 乙 丙 丁

A.甲 B.乙 C.丙 D.丁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11.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桑水

12.

(百帕)101010051000360350(百帕)101010051000360350(百帕)100010051010350360C(百帕)100010051010350360下面四幅图中,

A风向B水平气压梯度力D正确地表示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的是

下表为北京市2015年11月天气状况表,完成13-14题。

天气情况 能见度 风向风力 11月28日 霾 差 无持续风向 12月3日 晴 好 12月7日 霾 差 12月10日 晴 好 北风3—4级 北风5—6级 无持续风向 注:霾是指大气中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13.霾日时,能见度变差,主要是因为

A.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B.霾反射了太阳辐射 C.霾增强了大气散射 D.霾吸收了太阳辐射 14.重霾天,人们期盼冷空气来临,是因为

A.降温能消霾 B.干冷能消霾 C.高压能消霾 D.大风能消霾

桑水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

马尾藻海

欧洲

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下图完成15~16题。 15. 鳗苗从马尾藻海到欧洲,下列可借助的洋流是

A.巴西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秘鲁寒流

D. 拉布拉多寒流

16. 与乙地相比,甲地的自然环境深受海洋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甲地

A.沿岸有寒流经过

B.纬度较高 D.地处中纬西风带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图6为南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示意图,完成17~18题。

甲 乙 丙 丁

17.表示南半球反气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8.若宁波受丁天气系统影响,则 A.盛行上升气流,天气晴好 C.盛行下沉气流,天气阴雨

B.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 D.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好

19.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影响因素是

A.成土母质

B.生物活动

C.地形特征

D.气候条件

20.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水稻

B.水电

C.化肥

D.石油

下表为宁波市2016年11月23~27日气象预报及相关资料。完成21-22题。

日 期 最高气温(℃) 23日 21 24日 18 25日 13 26日 9 27日 19 桑水

最低气温(℃) 天气状况 16 多云 11 小雨 5 阵雨 1 阵雨 11 多云 21.此时段影响宁波的天气系统是

A.台风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22.关于该时段宁波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24日霜冻明显 B.25日大风频繁 C.26日气压降低 D.27日湿度很大 下图示意某区域,完成23-24题。

23.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

A.天山山脉附近 B.塔里木河沿岸 C.山前冲积扇 D.河流上游地区 24.造成该地区人口容量较小的主要自然资源是

A.光热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生物资源

2015年11月30日,巴黎气候大会开幕,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共同商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措施。完成25-26题。

25.本次大会商讨的主题与近一二百年来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它是 A.气候变暖 B.气候变冷 C.气候变化稳定 D.气候变化无常 26.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海平面下降 B.雪盖面积增加 C.全球降水增加 D.极端天气增多

读漫画《科学养鱼》,完成27-28题。 27.图中漫画凸显的主要资源是

塔 里 木 河 天 山 聚落 河流 山前冲

积扇 山脉

桑水

A.土地C.矿产28.该漫画显

A.提高代资源

C.实行理

资源 B.水资源 资源 D.生物资源 示的主要措施是

水资源利用率 B.寻找最新替

伏季休渔 D.加强土地管

下图为北半球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主要原因是南坡

A.坡度更大 B.土壤更肥沃 C.降水更多 D.热量更充足 30.关于此山地叙述正确的是

A.此山的雪线在冬季更高 B.北坡可能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C.南坡风力大,雪线更高 D.此山可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我省某中学的地理研究小组同学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考查研究后得出了下图,完成31-32题。

地表水丰富,中小河流众多 土质黏重,为酸性红壤 多发育在缓坡地区 桑水

深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适于茶树的生长,宜林

31.图示各要素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复杂性 D.稳定性 32.同学们发现当地山区的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原因可能是

A.“之”字形公路便于山区排洪泄涝 B.“之”字形修路可以连接更多聚落 C.“之”字形有利于降低公路的坡度 D.“之”字形可以增加山区的公路密度 33.下列有关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因素 B.地表水丰富地区土壤多为酸性红壤 C.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适宜茶树生长 D.季风气候地区地表呈现沟谷纵横状态 34.下列生物发展阶段,能代表中生代的是

①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②爬行动物时代 ③裸子植物时代 ④被子植物时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 ④

地表呈现山、丘、盆、谷交错分布状态 读下表,回答35-36题。

35、36题表:我国气象灾害统计表

死亡人数时间段 年平均值/人 1980—196883 年 1990—19994928 年 2000—20091324 年 2010—20131184 1 4269 0.8 1 2516 1.1 4 2672 3.2 7 1525 4.2 百万人口死亡率 年平均值/人 直接经济损失平GDP损失率均值/亿元(2013年平均值/% 年价格) 桑水

年 35.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最为常见的是

A.旱涝

B.寒潮

C.台风

D.冻害

36.有关气象灾害损失说法正确的是

A.各时间段直接经济损失一直在增加 B.每十年的百万人口死亡率变化不大

C.直接经济损失平均值增加主要是因为人口增多 D.GDP的损失率降低主要得益于经济的飞速发展

现代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下图,回答37-38题。

37.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②-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38.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A.①-干旱与洪涝 B.②-海潮与海冰 C.③-泥石流与风沙 D.④-冻土与生态脆弱

读“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图(距平是指实际温度与平均温度的差值)”,回答39-40题。

39.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上升 B.时升时降 C.波动上升 D.持续下降 40.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C.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D.全球各地平均气温一定升高

桑水

①京沪高铁陆桥 ②杭州湾大桥 ③贵州清水河大桥 ④ 青藏北部清水河大桥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41.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剖面,完成(1)—(5)题。(14分)

(1)从岩层形态看甲地为 ▲ (地质构造),该部位岩层受到 ▲ ,其槽部比较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从而形成 ▲ (地形类型)。(3分)

(2)水循环②环节为____ ▲____。若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环节 ▲ (季节)水量最大,理由是 ▲ 。(3分)

(3)是否适合在乙处修建大型水库 ▲ ,理由是 ▲ 。(2分)

(4)从乙处修筑公路到甲处,公路应呈 ▲ (型/状)弯曲。丙处以东地区交通线路多呈 ▲ (型/状)分布。(2分)

(5)丙处的地貌名称是 ▲ ,其成因是 ▲ 。简析丙处以西地区聚落规模小的原因。(4分)

42.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桑水

东 甲 乙 ③ 丙 ② ④ ① 海洋 第41题图 丙 A

C B

日本

左图

右图

a b

(1)左图中A海域附近区域所处的自然带为 ▲ 。植被具有低矮,根系深的特征,以适应夏季 ▲ 的气候特征,因为此时受 ▲ (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 (2)左图中A海域地区文化灿烂,有众多宏伟精美的大理石建筑及雕塑。这里盛产大理石是因为地处板块交界处,多岩浆活动, ▲ 岩经高温高压的作用变质形成。

(3)左图中B处海域的面积将不断地 ▲ (扩大或缩小),其成因是 ▲ 与 ▲ 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 ▲ 边界(生长或消亡)。

(4)右图中C处有世界著名渔场,其名称是 ▲ ,其主要成因是由两支不同性质洋流交汇形成的,则洋流a和b的名称分别是 ▲ 和 ▲ 。 (5)埃及所在的地理特征有( )(1分)

A.主要体现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其形成基础是热量 B.主要体现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其形成基础是水分 C.主要体现为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其形成基础是水分 D.流经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东岸的为寒流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2015年12月,我国北方多地普降大雪,造成多条高速公路封闭,交通出行受阻,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图为12月某日8时的地面天气形势图。

(1)此时甲地的风向是 ▲ 。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 ▲ ,理由是 ▲ 。(3分) (2)此时丙处受 ▲ (天气系统)控制,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呈 ▲ ,(逆时针或顺时针,辐合或辐散),天气特征是 ▲ ,温差较 ▲ ,原因是 ▲ 。(5分)

桑水

B

(3)此时丙气压中心名称是 ▲ ,丁气压中心实际上是 ▲ 气压带在陆地上被切断而保留在海洋上的部分。(2分)

(4)此时B地的天气系统是 ▲ ,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 ▲ 。我国与该天气系统相关的灾害性天气有 ▲ 和 ▲ 。(4分)

(5)24小时后,图中的锋面系统影响到乙地。试说出未来24小时内A地的气温变化,并说出原因。(2分)

4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201l~2013年汛期,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南北方城市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内涝,造成损失。下表为北京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单位:mm),图17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城市中心区 郊外平原区 年平均降水量 675 4.5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405 267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337 96 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 68 171 年平均蒸发量 270 377.5 (1)比较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2)从表中数据变化推断北京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城市内涝的成因。(2分) (3)请针对城市内涝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3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参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 A 11 B 21 D 31 2 D 12 B 22 B 32 3 D 13 B 23 C 33 4 D 14 D 24 C 34 5 C 15 B 25 A 35 桑水

6 B 16 D 26 D 36 7 D 17 B 27 B 37 8 A 18 D 28 A 38 9 D 19 B 29 D 39 10 D 20 D 30 B 40 A C C C A D B D C C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41. (14分)

(1)向斜(1分) 挤压(1分) 山地(1分)

(2)水汽输送(1分) 夏季(1分) 夏季盛行偏南风,从海洋带来丰沛降水(1分) (3)不适合(1分) 乙处为断层,断层处易导致大坝变形,存在安全隐患(1分) (4)之字(1分) 网(1分)

(5)冲积扇(1分) 出山口处,流速变慢,泥沙沉积(1分) 山地(地形起伏大)(1分) (人口少,建筑难,交通差)聚落难扩展(1分)

42. (12分)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分)(炎热)干燥(1分) 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 (2) 石灰岩(1分)

(3)扩大(1分) 非洲(1分) 印度洋(1分)(前后可颠倒) 生长(1分) (4)北海道(1分) 千岛寒流(1分) 日本暖流(1分) (5)A(1分)

43.(16分)

(1)西北(1分) 甲(1分) 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1分),风力更大

(2)反气旋(高压)(1分),顺时针辐散(1分),寒冷干燥(晴朗)(1分),大(1分) 晴天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晚上大气逆辐射弱(1分)

(3)亚洲高压(蒙古或西伯利亚高压)(1分) 副极地低气压带(1分)

(4)冷锋(1分) 大风,降温,降雪(1分) 冬季寒潮(1分) 沙暴(或北方夏季暴雨)(1分)

(5)先增温,后降温(1分)。此时为10时,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气温上升,后受冷锋影响气温下降。(1分)

44.(8分)

(1)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1分) ①城市“热岛效应”使气流上升更加旺盛(1

桑水

分);②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烟尘,使凝结核增多。(1分)

(2)城市土地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1分 )使地表积水量增大,超过了排水能力(1分)。

(3)措施:增加城市绿地(1分);增加透水砖(或增加通透式路面)(1分);改善城市排水系统(1分)。

桑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