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
作者:冉必红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1期
【摘要】成本管理作为建筑施工单位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事中、事后核算,而是要把投标成本测算、项目标准成本测算、过程计划成本测算做为成本管理的重点。做好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对项目管理、企业管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 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标准 一、项目管理精细化
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项目成本管理精细化的根本出路是项目管理精细化。我们在深化项目管理改革的进程中,除了不断完善企业内部配套制度、业务流程和业务标准外,还要强化以责任承包为核心的项目经理责任制。笔者在调研很多项目成本的案例后,认为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是项目成本管理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协调好项目内部成本管理与项目质量、进度、安全、技术、材料、造价、财务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满足项目管理各个子系统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项目成本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要与项目管理水平相适应,过高过低的成本管理目标都是不合适的,要在现有项目管理业务中把成本管理渗透进去,在工程质量技术、安全及文明施工、工期、绿色施工、临建设施、场地准备、机械设备、材料物资等相关策划中做好技术经济分析与优化,强化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成本管理理念。一是要建立健全项目岗位成本责任制度、技术经济评价制度、项目采购招标制度、项目合同管理制度、成本分析考核制度等配套制度。二是要建立相配套的审批流程和审核标准。项目管理精细化体现在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以施工方案的审核业务为例,除了技术部门的审核外,要特别注重预算人员的审核,比如在投标阶段的审核重点是投标方案与招标文件、投标报价特别是不均衡报价项目的符合性;而在施工阶段主要是审核施工方案与投标方案、投标报价、施工合同的差异性,重点研究方案在差异性项目处理上的技术经济合理性以对工程竣工结算的支持性。把业务管理中的好的做法经过归纳分析和总结,得到的业务管理制度、流程、标准是项目管理精细化的落脚点。 二、项目成本管理标准
要做好成本管理首先要建立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标准表现为企业内部合同范本、材料采购标准、施工技术标准、消耗量定额、价目表、费用控制标准等形式。就建立企业内部消耗量定额和价目表而言,要充分借鉴造价指标、工程量清单、消耗量定额、费用定额的编制方法,分专业分地区建立成本管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劳务分包价目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依据劳务分包市场现状,建立劳务分包价目表做为成本管理的动态定额。以现状分包市场惯例为依据,对劳务大包和专业分包中的综合包干项目进行量价分离,实现包干劳务单价的可对比性。参考清单计价规则关于分部分项清单的设置规则,建立企业的劳务分包价目表,统一项目编码、项目名称、工作内容、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劳务分包价目表的应用价值在于劳务成本价格的统计分析、劳务招标限价编制、人工费成本测算、人工费成本对比分析。 通过分专业、分结构类型抽取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劳务结算资料、成本核算资料,参考预算人才机库及成本核算科目设置原则,设置主要劳务分包项目工作内容表。这项工作的重点做好劳务大包、专业分包的工作内容和价格的分解。要在内部劳务合同管理、结算管理过程不断应用和维护,与分包市场变化相适应。 2.主要消耗性材料消耗量标准
主要消耗性材料成本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点,其消耗量标准是施工现场实施限额控制的依据。包括测算材料净用量标准和材料损耗量标准两部分。对于材料消耗量的确定除了研究行业或地区的预算消耗量定额、施工定额、材料消耗量定额,运用科学的测算方法进行测算外,还要召集工程、技术、质量、材料、预算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确定平进先进的企业消耗量定额水平。定额测算的基本方法分现场技术测定法、实验室试验法、现场统计法、理论计算法。现场技术测定法是通过完成产品数量和材料消耗量的计算,确定材料消耗,主要适用于确定材料损耗量的确定。实验室试验法主要用于编制配比材料的净用量标准。现场统计法是以积累的分部分项工程使用材料数量、完成产品数量、完成工作原材料剩余数量等统计资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整理、获得材料消耗数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受成本核算资料细度,精确度不高。理论计算法是运用数学公式计算材料消耗量。比如不同厚度不同规格砌块的墙体可以利用排砖图计算砖和砂浆的理论净用量,再利用现场技术测定法或统计法测定的损耗,确定消耗量标准。
3.非消耗性材料消耗量标准
主要是指模板、架体等周转材料的消耗标准,首先要分结构类型抽取各种搭设形式、材质的模架体系施工方案、标准图集做法、工期定额、架管理论重量、实际租赁采购结算等资料。模板按结构形式、模板体系、标准图集、周转周期等测算出砼含模量、模板支撑基本层设施料消耗量、增高层消耗量。脚手架分搭设形式、标准图集做法、材质测算出立方体积架子设施料的消耗量。结合自购和租赁市场情况,建立材料消耗量常用折算标准。企业要注重积累各种典型的模板、架体标准施工方案、标准图集、工法,并组织施工、技术、造价等方面的人员对其联合进行测算,将技术先进新和经济合理性的平衡作为技术管理与成本管理的重点。 4.自有机械折旧标准、租赁机械价格信息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同劳务分包价目表类似,对租赁机械按型号、性能、成新率建立机械租赁费用价目表,对自购机械按其的新旧程度、生产效率、使用寿命、残值标准、折旧标准、维修保养规定、燃油动力耗用等建立机械使用费用标准。 5.临建、安全文明施工费用标准
按照国家、省市、企业关于安全施工、文明工地、企业标识、绿色示范工程、样板现场的标准及相关标准图集做法、家具设备配置标准,制定详细的费用核算明细,在基础性标准健全的情况下建立费用测算模型进行详细测算后建立费用标准。 6.间接费用控制标准
包括现场管理用家具配置标准、资产摊销标准、招待费标准、管理用水电费指标、办公耗材标准、项目管理岗位人员标准配置及其他费用标准。费用控制标准通过对类似项目费用核定、量价测算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7.其他
对品类繁多、占成本比重不大的生产成本要素,如零星材料费用,可对核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形成费用控制指标。 三、生产要素成本价格平台
成本管理的重要前提是价格管理,而价格管理的重点是建立企业内部市场或者价格信息平台。生产要素成本价格平台是通过对生产要素成本单价的类别、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材质、单位、合同价、预算价、市场价、计量标准、工程名称、供方信息、结算支付、时间、工程地区等为筛选条件进行统计积累形成。目前应用广泛的是我的钢铁网、中国建材在线、广联达材价网,这些价格平台能快速的为我们查询市场价格行情,但笔者认为对于企业内部成本价格控制来说,经过招标、谈判、签订采购合同后的合同价格更具有参考性。比如利用广联达项目综合系统,在采购合同预算或结算单据录入过程中形成成本价格平台。当然也可以采用手工采集形式,单独对合同中的价格相关因素制定统计标准,由合同管理人员进行数据采集和维护,经过长期的积累可以按照需求灵活抽取成本价格信息。
总之,成本管理精细化是随着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精细化程度不断深化,除了建立管理制度、标准、价格平台作为保障外,如何将制度、标准、价格平台应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还要对制度、标准、价格平台的应用进行专业化培训,加强日常业务指导,加强成本资料的动态积累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项目管理者不断的总结学习、研究创新才能逐步实现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