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蚕丝》教学设计

《蚕丝》教学设计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蚕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小数乘法的竖式笔算的方法。 2.知道在确定了积的小数位数(或积的最小的计数单位)的条件下,小数乘法可以转化为整数乘法,整数乘法的算法多样化可以迁移到小数乘法中。

3.通过发现乘数大于1、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增进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感悟,发展数感。

重点: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积与乘数的大小关系。 难点:积与乘数的大小关系。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蚕吗? 课件出示李商隐的《无题》。

师:《无题》这首诗中提到蚕的诗句是哪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提到春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蚕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蚕和秋蚕吐的蚕丝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蚕丝的内容。(板书课题:蚕丝)

二、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出示教材42页情境图。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解决问题1: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

学生根据题意可列出算式:1.2×1.25。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2×1.25的计算方法,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方法一:用竖式计算。

①尝试计算。 ②交流算法:

师:如何列竖式?每个乘数的数位怎样对齐?(用竖式计算1.2×1.25时,可以像整数乘法一样,把位数多的1.25写放在上边,把1.2放在下边,末尾对齐,乘起来比较简便)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觉得有什么经验或是什么地方要提

醒大家的吗?(学生发言)

师:我把大家的总结归纳成一句话,一算(算整数的乘积),二数(数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三点点(给积点上小数点)。

师:除了用竖式计算,我们还可以利用直观图计算。 方法二:利用直观图计算。 1.2×1.25

= 1×1+0.2×0.25 =1.05(千米)

1.2×1.25

=1×1+0.25×1+0.2×1+0.2×0.25 =1+0.25+0.2+0.05 =1.5(千米)

算法分析:将1.25和1.2分别看成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被分成了四个部分,也就是求这四部分的面积。

师:我们继续解决问题2: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

师:如何列式?

学生尝试列出算式:0.35×300。 师: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竖式,讨论: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在哪里?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处理乘数末尾的0的?

小结:小数乘整百数时,一般让小数和整十数或整百数的非零数对齐,然后根据乘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根据小数的性质,并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想一想: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计算过程,说说自己的想法。

归纳总结:无论是小数乘小数,还是小数乘整数,都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根据乘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师:积一定比乘数大吗?

课件出示教材42页的算一算,填一填。先让学生完成计算,再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比较积和乘数(0除外)的大小方法: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这个乘数;另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这个乘数;另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这个乘数。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3页练一练第2、4、5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好!真正做毛所说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