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了,让宝宝不再哭闹全攻略(一)
1.宝宝为什么在幼儿园哭 宝宝上幼儿园了,但是有些宝宝经常在幼儿园哭,这让爸爸妈妈有点不放心,还很心疼,到底要怎么做,宝宝才会停止在幼儿园哭泣的行为呢?
琳琳今年3岁,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平常都由妈妈亲自照顾。现在妈妈觉得琳琳长大了,妈咪想让她接触更多的同伴,体会一下团体生活,因此不管琳琳如何反抗,还是把她送到了幼儿园。果然,一到幼儿园,琳琳就开始哭闹,看着哭得面红耳赤的宝宝,妈妈真的为难了。
2.面对陌生环境的忧虑
每次到了幼儿园开学时间,许多新的宝宝就会被家长送到这个集体中来,几乎每个幼儿园开学的前几天,很远的距离之外就能听到幼儿园内满天的哭闹声。宝宝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宝宝一哭,看在家长的眼里,就好像揪他们的心一样,手足无措。 宝宝会什么一到了幼儿园就哭?这种行为的出现,追根究底当然是宝宝在心理上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心里产生担心、焦虑、害怕,转化为行为,就成了哭。小宝宝面对新环境,碰到陌生的人、事、物时,本来就会因为害怕而产生不安全感,从而出现哭泣、撒娇、害羞等行为,这些都是因为内在情绪反应所表现的行为。许多宝宝上幼儿园都会经历一开始的哇哇大哭到活泼好动,这是一个心理和生理适应的过程。 3.宝宝哭了,要回家吗?
有些家长看见宝宝出现抗拒或哭泣的行为,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先哄宝宝停止哭泣的行为,如果宝宝在这个时候有什么要求,家长更是不忍心不答应,想着先让宝宝不哭了再说,但一次这样,两次这样,慢慢地,宝宝就会知道,只要“哭”,家长就会满足他的某种要求,久而久之,宝宝就容易养成坏习惯。
“哭泣”好像是宝宝出生后不用学习就会的一种能力,只要身体上不舒服,如腹痛、肚子饿;或者心理上有不适,如心情不好、想撒娇、要求没有被满足等,宝宝就会用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向周围的照顾者提出一些要求。
在幼儿园期间,有些家长因为担心宝宝不适应,甚至一直陪伴着宝宝。家长担心宝宝初入园会有不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宝宝使用这个新环境时,家长只是辅助角色,如何从心态及情绪上去克服,最主要的还是宝宝自身,他需要一个慢慢学习的过程。因此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支持和安抚,但是千万不要过度介入,这样反而会让宝宝过分依赖家长。
入园了,让宝宝不再哭闹全攻略(二)
4.入园:宝宝哭了家长该怎么做? 1)送完孩子立即离去——
刚入园的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转移,在老师组织活动的情况下,孩子的哭闹现象会有所好转,但孩子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直觉形象性,看到家长 (不仅是自己的家长)又会想家、想爸爸妈妈,所以为避免增加刺激孩子的机会,每位家长送完孩子后即可离去,相信老师会用适当的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投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去。 2)不要轻易答应孩子不去幼儿园的请求——
新入园的前一两个星期,孩子可能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还可能身体不适,不愿去幼儿园,这时父母要密切观察孩子身体、情绪等各方面的变化,但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给孩子请假,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坚决要求他去幼儿园的态度,一般来说,幼儿会在20天左右的时间适应幼儿园生活。
如果孩子哭闹得特别厉害,家长可以早点来接,第一天四点,第二天四点半,第三天五点„„依此类推,让孩子慢慢适应集体生活。 5.入园:接孩子时家长怎么做最好?
来接孩子的家长见到孩子最好不要急于拉起孩子就走,让孩子简单地和老师打个招呼,一方面孩子学会了礼貌待人,一方面方便老师确认孩子被家长接走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接到宝宝以后,妈咪最好不要一见到宝贝便立刻问长问短,显得格外焦虑。家长自己本身情绪紧张,对幼儿园如临大敌,这种焦虑情绪当然会传染给宝贝,进一步引起宝贝的紧张情绪。
当然爸妈可以问他在幼儿园里都学了些什么、今天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等,了解宝宝的心理感受,及时帮助宝宝消除一些情绪问题。
家长切记不要说出:“你不乖就把你送到幼儿园里去!”之类的话,这会加剧宝宝对幼儿园的恐惧。
6.妈妈,我是这样才哭的
在宝宝还没有适应幼儿园生活时,家长会发现宝宝早晨去上学时要哭,放学接他时他的眼睛也红红的,让家长心疼万分。这个时候,家长最应该做的,是主动了解宝宝为什么哭泣,是哪些问题导致了宝宝一直哭?
入园了,让宝宝不再哭闹全攻略(三)
7.宝宝在幼儿园哭闹,究其生理、心理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生理上的问题
和一般所认为的单纯的情绪上的问题不同,生理上产生的病痛也会让宝宝出现哭泣的行为,如感冒、发烧、肠胃不舒服时,宝宝会因为疼痛、难过而哭泣。 2)生活习惯被打乱
2~3岁的宝宝很敏感,这个时候宝宝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固定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程序,而去幼儿园突然打乱了他原来熟悉的生活程序,新的生活程序和原来的又天差地别,这让宝宝感到恐惧和不安,所以会哭闹。 3)不适应陌生环境
从熟悉的环境突然到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宝宝无法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安全感,而且他不知道如何和周围的人相处,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并通过哭泣来发泄自己害怕的情绪。 4)产生挫折感
宝宝在家是众星捧月般被呵护和照顾着的,家里的大人都围着他转,但是到了幼儿园,不再是惟我独尊,要和其他的小朋友共同使用玩具等,老师要同时照顾好多小朋友,不会对他特别关注,宝宝能敏感地察觉到各种“待遇”上的差异,从而产生挫折感,并通过情绪反应出来。
5)精神不好,想睡觉了
宝宝想睡觉了也是会哭泣的原因之一,宝宝在家的活动时间是非常自由的,基本上累了、困了想睡觉时是不会有什么阻碍的,但是在幼儿园不一样,也许正在上课时宝宝想睡觉了,但潜意识里他知道不可以,所以就会开始哭。在宝宝上幼儿园后,家长要保证宝宝晚上的休息时间和休息环境。 6)个性原因
除了这些原因,有时候也是宝宝的个性使然,如有的宝宝本身就比较胆小、内向,或是
不喜欢与他人相处,这样的宝宝在幼儿园哭泣的几率会更高。 7)逃避处罚
宝宝做错了事,不知道如何面对来自老师的“处罚”,只好先用哭来对付。有时候,当宝宝想要向家长或老师提一些要求时,也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宝宝入园的四大准备事项(一)
一、生活准备篇
吃喝拉撒睡 要学会生活自理
自己会吃饭;到时间就能睡;知道跟大人表达大小便的意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有自己的毛巾,有自己喝水的杯子;会穿、脱简单的衣服、鞋子„„如果你的孩子基本掌握了这些生活技能,那么恭喜你,他适应幼儿园的速度将会很快。 关键词1:自己吃饭
“该是让孩子自己吃饭的时候了。给他一个吃饭的环境,安静地坐下来吃饭,学会握勺吃饭并且在一定时间内把饭吃完。也许他吃得到处都是,一团脏乱,但即便如此,仍然不要追着喂、边吃边玩。”南京市第二幼儿园园长朱玉华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家长过于包办,让孩子吃得太过精细,菜剁成泥、水果榨成汁,其实这些都不利于训练孩子牙齿的咀嚼功能,要让孩子多吃一些粗纤维的菜。同时,不要在孩子耳边唠唠叨叨:“怎么又不好好吃饭了!”而是用一些赞美的、惊喜的语言取而代之,如“今天的饭真香啊”“宝宝吃得真好啊!” 关键词2:规律午睡
“幼儿园一般要求孩子中午12点多开始午睡,下午2点半左右起床,那么,家长从现在开始,这个时间段就不要带孩子出去玩。”南京市游府西街幼儿园园长李德萍建议说,“把窗帘拉上,放一段轻柔舒缓的音乐,要求全家人都不要制造声响,总之给孩子一个适宜午睡的环境。当然孩子如果睡不着,也不要呵斥,而是告诉他,可以躺在床上休息。”除了午睡,了解幼儿园一天的作息安排也很重要,并据此逐步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规律,而不是根据大人的时间规律来安排,不要让孩子大中午还在外面疯玩,也不要到了晚上九十点还没让孩子上床。早睡早起,帮助孩子尽量与幼儿园作息同步。 关键词3:表达便意
“刚入园的孩子不小心尿湿裤子,或者睡觉时尿床是很正常的,小班的孩子毕竟还小。尤其是在入园之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如果尿在身上而不及时换掉,孩子很容易生病。”朱园长表示,“这个时候,让孩子明白想要大小便、或者不小心弄在了身上要及时告诉老师,这很重要。当然,在幼儿园老师会提醒孩子上厕所,所以在家里时,父母也要及时提醒孩子大小便。”其实,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完全可以尽早训练孩子正确表达大小便的意愿,大概1岁半左右,就可以让宝宝学说:“我要小便、我要大便。”此外,睡前、醒后等可以提醒宝宝小便。
宝宝入园的四大准备事项(二)
二、心理准备篇
认识幼儿园 爱上老师和同学
一般来讲,孩子对陌生的环境会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感,所以,让孩子接受幼儿园最为重要。这个接受的过程首先应从让孩子认识幼儿园开始,这是一个人和环境的接触,此外,人和人的沟通也极其重要,包括和老师、和同伴的沟通过程。
关键词1:认识幼儿园 “首先,家长要对幼儿园有个正确的认识。选择幼儿园并非取决于是否名气大、收费高、硬件设备好,而是要看这个幼儿园、老师是否适合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内向收敛,有的外向活泼,那么内向的孩子可以选择开放一点的,有艺术气质的老师。同时,老师的责任心和爱心非常重要,多听听已经入园或已经毕业的孩子家长的意见,切忌攀比。”南京市第二幼儿园园长朱玉华表示。“这段时间,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一下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关注幼儿园有哪些亲子活动,因为现在有些幼儿园的一些活动是对社区开放的,可以不失时机地参与进去,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幼儿园。”南京市游府西街幼儿园园长李德萍提醒广大家长。
关键词2:和老师沟通
李园长告诉记者:“通常在新生入园前,老师会上门家访,这其实就是让孩子与老师近距离接触的一个机会,孩子入园的时候,会对班上的老师有初步印象,这个老师是我见过的,他至少不会过于排斥。同时,家访也会让老师对孩子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状况有所了解,孩子到了幼儿园以后,老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而同时,孩子在入园以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对于孩子适应入园也非常重要,李园长继续强调说:“和老师的沟通也有讲究,建议选在接孩子的时候和老师沟通。” 关键词3:和同伴相处
孩子从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转变,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对此,朱园长表示:“从现在开始,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孩子和同伴交往的机会。告诉孩子该怎么和同伴相处,要交往、分享、合作,而不是抢、咬,帮助孩子做好集体生活的准备。”而李园长则建议说:“从现在开始,多带孩子去小区中、社区广场中玩,同时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跟同龄的孩子一起玩,告诉孩子什么是分享、什么是谦让。
宝宝入园的四大准备事项(三)
三、资料准备篇
了解幼儿园 也让老师了解孩子
就要把自己亲爱的宝贝送到幼儿园去了,你是否足够了解孩子即将要生活的幼儿园呢?在此,快报“好孩子”育儿团的园长们提醒广大家长,了解一些幼儿园的情况,并且向幼儿园的老师提供一些必备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1:你要了解的
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这包括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当中所有细节的规则训练,主要包括:正确洗手、正确吃饭、安静进餐、饭后擦嘴、安静睡眠、专注活动、正确的坐姿等„„这些细节在家庭环境中同样要求孩子做到。孩子在幼儿园会参加“主题课程”的学习,一个主题课程往往涵盖了社会、语言、数学、科学、健康、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区域活动”也是一项主要内容,以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赋予不同的主题内容,让孩子自主选择,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和发展。此外,幼儿园的“开放日”,一般为半日开放活动,家长可以从孩子入园到午餐环节了解孩子的所有情况。幼儿园有“家长学校”,有的幼儿园还有“家委会”,是增加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活动等,家长有必要多向老师了解。 关键词2:你要提供的
入园前一个月内带孩子进行体检,并把体检表提供给幼儿园,以及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另外,孩子如果有特殊的情况,如健康状况,特别的生活习惯嗜好最好尽早跟保健老师沟通。 四、物质准备篇
拍一张照片 记录孩子成长过程
入园前几天,也许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但是,别忘了,还有很多细节,要替孩子想到哦!比如给孩子准备一件礼物,毕竟这可是他迈出的人生重要的第一步。 关键词1:舒适的衣服鞋子
也许你的小公主很喜欢穿那件蓬蓬裙,可是,想一想孩子要穿着这样的衣服呆在幼儿园一天,9月份的天气还有点热,这样的选择似乎不太合适。给孩子多准备几套宽松的、舒适的、柔软的衣服,纯棉质地最好,最好是有兜的、开身的,穿脱方便。女孩的衣服不要有太多装饰物,男孩最好不穿带拉链的裤子。一定要穿内裤。鞋子大小要合适,尽量不要选择新的皮鞋,底软、轻便的布鞋或运动鞋较好,适合跑跳活动。款式以松紧口或粘扣的为好,最好不要系鞋带。注意鞋底防滑。也许孩子刚到幼儿园还会不小心尿湿裤子、吃脏衣服,那么,多准备一套衣服、带上围兜放在幼儿园是很明智的。 关键词2:送孩子一件礼物
选一件礼物郑重地送给孩子,你的尊重会让他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标志着他长大了,一件觊觎很久的玩具;或者是一本纪念册,写上他的幼儿园名字、入园日期、班级名称、自己的名字,或者老师的名字都很有纪念意义。 关键词3:拍一张照片留恋
最后,准备好照相机或者DV,为这个里程碑般的一刻留下永久的纪念,别忘了,在送他去幼儿园的时候,告诉孩子:“我爱你,我为你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