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发展历程——告别贫油

发展历程——告别贫油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发展历程——告别贫油

中国采矿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科学进步的历史。1949年,中国靠着西北地区的几个油田,再加上从一种叫做“油母页岩”的石头里熬出来的油,年产原油一共才12万吨。

这个数量在今天6个十五分钟就开采出来了。然而中国被扣上“贫油”的帽子,并不是因为这12万吨的年产量。

西方学术界一直认为只有海相沉积盆地里才能有丰富的石油。因为石油的生成除了温度、压力和时间以外,还要有大量有机物和良好的沉积层。

而当中外学者通过对南部中国东部地区的勘察发现,中国东部为广泛的在恐龙灭绝以后形成的地层所覆盖,基本上是陆相沉积盆地。因此,他们断言: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

1953年,东亚地区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志指出:要进行建设,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中国的学者也对中国贫油的断言了疑问。

第一次普查对全国大大小小的盆地进行了评价,对它们形成历史和石油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重点研究。随后,在松辽平原上一个叫大庆的地方,新中国第一口矿井诞生了。

科研人员中国的石油科学家通过总结归纳,形成了在陆相沉积盆地里也能产生大型的油田的理论。这就是著名的陆相生油论,它逻辑学是世界石油开发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

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让,中国又先后找到了胜利、大港、辽河、华北、东夷等几个大型油田。到1963年底,陈毅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石油基本自给。

从此,中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随着改革开放电子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石油已经进入了稳步这有利于上升的阶段。

大庆油田咸度逐渐增高,但依然保持稳产20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的水平,这依靠的是先进的科技对油田的全面模拟监控。同时,加强科学管理也成为以科技降成本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石油工业陆上石油上升发展的时候,海洋石油工业也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无论是海上石油工程设计,还是海上平台建造;无论是海上复杂油气田开采以及复杂地形钻井技术的发展,还是北海油气管道铺设油气和海底井口的自动化生产,均已步入世界领先者的行列。

1999年,北部湾海域的涠西南油田群正式投入生产,它是中国自行勘探、自行设计、建造并投入生产的第一个大型油田第七个群,它标志着中国极地的海洋石油工业已经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中国的石油依靠科技进步走出了一条辉煌的道路,中国人也已告别了贫油,正在谱写着石油开发的新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