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湘南上井冈

湘南上井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南 *总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的讲话中高度评价说: “他率领南昌军余部和湘南农军上井冈山,同同志率领 的湘赣边界秋收胜利会师,点燃土地战争的燎原之火。” 朱德、陈毅和湘南特委发动震撼全国的湘南武装,实现了朱毛 会师井冈山,开辟井冈山道路,使得土地的星星之火越烧越 烈、燎原全国。 士日 1928年1月l2日,朱德、陈毅在宜章县委的紧密配合下,发动了宜 湘桥 的 章年关,打响了湘南第一,揭开了湘南的序幕,4月 梁 撤离湘南,向井冈山转移,与率领的秋收胜利会 起 义 师。历时3个多月,席卷20多个县,8个县成立红色政权,建立3个 工农军师、3个团,开展了插标分田运动,100多万群众参 加,数万名烈士献出了生命。 南 伟大壮举,辉耀青史。 日日 一 起 义 秋 殳 起 1927年7月中旬I网0改组的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 义 广 起 京是所在地,没官僚主义,典型环 了;还有一条是,彻底的唯物论者是不 谓“这件事”,是指回答“鲁迅活 境选得不当,那么说是地点选得不好, 怕什么的。” 如果选上海就较妥当。马列主义我看 的说法。” 义 同 着会怎样”时说“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 井 正是基于对“彻底的唯物论者”的 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的事。 冈 得少,没有所在地不出官僚主义 战斗精神的期望和呼唤,才搬 于是,我萌生出这样一个猜想:也 道 出了鲁迅,并坚信在新中国成立后“大 许1957年3月谈论“鲁迅活着 路 提议召开全国宣传工作会 概是文联”的鲁迅,“一定有话讲, 会怎样”的话题后,在场的上海文艺 议,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澄清以上这 他一定会讲的,而且是很勇敢的”。因 界、新闻界人士回去后有所流播。恰 些“不正常的空气”。所以,1957年4 为“鲁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彻 巧的回答有“鲁迅的时代,挨整 月5日在杭州召集的四省一市省 底的唯物论者”。对自己这个 就是坐班房和杀头,但是鲁迅也不怕” 思想工作座谈会上,还提 判断很自信,并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这样的话,遂逐渐演变为《鲁迅与我七 到3月8日在北京同文艺界代表座谈 最后回到《鲁迅与我七十年》。周 十年》所述的内容。随着1957年夏天 时巴金和他的对话。他说:“巴金对我 海婴在书中说,他2001年7月拜访文 的形势变化,进而把谈论此事 说杂文难写,我说有两条,一条是 化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时,这位 置换到了1957年“正值反右”的场合。 党整风,整好了,就有自由批评的环境 前辈告诉他,“也听说过这件事”。所 这或许是历史的。 事:一、南昌:二、湘、鄂、赣、粤四 纲》,决定以为组织湘南特 群众纷纷。3月中旬,湘南特委 省秋收;三、召集紧急会议。 委,成立湘南,建设政权,与 在永兴县太平寺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 客观而言,这三大决断,关涉当时中国 反力量相对抗。宜章、湘南 府。4月,强敌压境,朱德、陈毅果断 的前途命运。 州、湘南,都是在政治局 ,都是在党八七会议和毛泽 地率领南昌余部以及湘南农 军一万余人向湘赣边界实施战略转  可以说,南昌、秋收、广 东《湘南运动大纲》的精神下开展的。1927年11月,朱德率南昌余 移,同率领的秋收在 湘南是继南昌、秋收起 临时常委会及八七会议精神下发动起 部进入湘南汝城,与第十六军 井冈山胜利会师。 来的。从本身而言,各次武装起 军长范石生达成统一战线。朱德在汝 义都失败了,但是从建军和开辟 城召开包括湘南特委、北江特委和两 义、广州之后,打响的武装反抗国 决 民党反动派的又一,不仅保留了南 井冈山道路来说,正如*所 区各县委负责人在内的联席会议,说“南昌连同秋收、广州 定首先在湘南发动年关,要求各 昌的火种,而且也在一定程 隹备。 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标志 地党组织分头抓紧进行;度上成就了井冈山斗争的丰功伟绩。 着中国党领导战争、创 1928年初,朱德收集广州部 它是中国党人在思考农民武装斗 建人民的开端,开启了中国 分失散人员后,率部折向湘南,先后召 争 ̄n-t-地问题,探索农村包围城 新纪元”。那么,这些最终又是成 开杨家寨和莽山洞联席会议,与宜章 市道路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丰 功的,从失败中走向了胜利的。其中 县委一起制订了智取宜章县城的方 碑。领导湘南的朱德同志和陈毅 一个重要原因,是湘南成为把南 案。1月l2日,朱德率部智取宜章县 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在这一 昌、秋收、广州串连起来 城。正式打出了党领导的工农革 时期的实践,对于探索这条必由 的红线和桥梁,所谓“干流归大海”、同 命军的旗帜,将南昌军余部改编 之路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奔井冈山。 l927年7月底,根据陈东日 草《湘南运动大纲》,提出在湘南以汝 为工农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 朱德回忆湘南时说:“我们相 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蔡协民 继攻下了耒阳、资兴、永兴、桂东、汝城 等县城,茶陵、安仁、酃县(今炎陵县) 工农军在宜章农军配合下, 也举行了。共有十一个县的群众 派去武汉同志的汇报,委托起 任政治部主任。 城为中心,进而占领桂东、宜章、郴州 击败军许克祥部的进攻。宜章 行动起来了,并且组织了自己的地方  武装,在地方党的领导下,土豪劣 等四五县,形成一政治形势,组织 农军整编为工农军第三师。指挥机关,实行土地,建立工农兵 2月6日,宜章县苏维埃建立。在 绅,推翻反动政权,建立苏维埃。 政权。常委会批准《湘南运动大 湘南特委和各地党组织领导下,工农 这就是一九二八年初的湘南(当 霉  红 时称年关)。”朱德写下这样的诗句:“昔上井冈 色 奔腾涌 记 山,得摇篮。千流归大海,睢Z 巨澜。罗霄大旗举,红透半边天。路 队,终于与领导的秋收部 党内“左”倾错误的严重损害,如果不 队,在中国的摇篮——井冈山胜 上井冈山实现朱毛会师,湘南只 利会师了。从此,这支队伍就在毛泽 能归于失败。 东的直接领导下,沿着正确的道路胜 粟裕在《激流归大海》一文中写 线成众志,工农有政权。无产者必胜, 利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就是毛泽 道:“井冈山会师,具有伟大的历史意 领袖砥柱坚。几度危难急,赖之转为 东亲手开辟的光芒万丈的井冈山道 义。它不仅对当时坚持井冈山区的革 安。布下星星火,南北东西燃。” 路,就是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建立 命,而且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 朱毛会师——中国党领 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 根据地,坚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 导工农武装斗争的重大节点 朱毛会师闻名遐迩。 同朱德的第一次握手晤 面,是在井冈山下的湖南酃县。毛泽 东说过:“我又再次下山去接他们,与 朱德、陈毅的在湖南酃县会见。” “我们的在井冈山会师以后,进行 42 了改编,创建了著名的红军第四军,朱 德任军长,我任党代表。” 朱德、会师井冈山,是 的需要,历史的必然。 湘南之前,朱德就派毛泽覃 前往井冈山一带联系胞兄领导 的秋收:而则派何长 工前往粤湘边界寻找朱德领导的南昌 余部。张子清、伍中豪率领的秋 收第三营转战湘南时,曾同 朱德会合。 湘南之后,率部下山 到湘南接应朱德和湘南,在 资兴县龙溪洞与龚楷、萧克率领的宜 章营相遇,会合了第一支湘南起 义农军,朱德下决心撤离湘南向井冈 山靠拢。 当时,也再三指示朱德、 两部共同在井冈山地区发展。 后来朱德曾说:“一九--1\年,我们不 久退酃县把茶陵打开了,然后队伍退 到酃县,同两面会合了。这是 我们两个第一次的会面。” “干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朱 德、陈毅率领南昌保存下来的部 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光辉道路。 因为有了湘南,井冈建军成 其可能。 于是,南昌军余部和湘南起 义农军,凝聚成湖南大地上又一支中 国工农军,也成为继领导 的秋收军之后第二支“上井冈山” 的人民。而且,井冈山红军就分 别拥有了秋收、南昌余 部、广州余部、湘南,以 后还拥有了平江,井冈建军 水到渠成、百JIi归海。 萧克评价说:“历史已经证明, 有了湘南才有井冈山会师,有 了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 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 山时代。” “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 此间。”这是朱德总司令的深切体 会。周恩来也说:“建立农村根 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当时只有毛 提出来。其他的人对这一路线 不明确,甚至有的怀疑,有的反对。 关键问题在井冈山,没有井冈山的斗 争就没有今天。” 说:1928年4月,朱德来到 井冈山,我们的队伍会了师。我们一 同制订了一个计划,要建立一个包括 6个县的苏区,逐步地稳定并巩固湘 赣粤边区的党政权,并以此为根 据地,向更广大的地区发展。 当时,湘南声势巨大,成果辉 煌,但在重兵“围剿”之下,加上 道路,推动全国事业的发展,产生 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雄师会井冈,集中力量更坚 强。红军领导提高后,五破围攻固战 场。”这是朱德1957年留下的关于朱 毛会师的诗句。 在苏维埃的初期,有名的南昌暴 动、广州、秋收、湘南、海 陆丰,实际上都没有成功,而只有 为首的秋收武装,与朱德 率领的湘南的会合于井冈 山,建立了罗霄山脉中段根据地,粉碎 了敌人的三次“围剿”,以后发展了闽 粤赣边的苏区,才是成功了的。 向井冈山进军,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 地,是实现以农村包围城市、从而夺取 城市的战略任务的伟大开端。这是 《罗荣桓军事文选》的观点。 朱德说过 井冈山的和南昌 剩下来的会合后,编成了红 四军,毛为党代表,我为军长。井 冈山成了我们的根据地。于是开始有 组织地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根据 地。在毛领导下,方向从此更明 确了。红四军的成立,对的发展 起了重大的作用。 彭德怀说,我个人认识到,为什么 要以井冈山为旗帜,为榜样呢?这个 旗帜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实际 的,不是空洞的。南昌、秋收 是失败了,都留存了一小部分力量,在 井冈山会合,形成了当时的朱毛红军, 成为红军旗帜,不仅有号召作用,而且 要在红军发展中成为统帅,使全军有 利的道路!” 了领头的。在打土豪、分田地、建设根 对毛润之的敬仰。 治特质和根本优势。”显然,人民 红 红七军宣传队员谢扶民的1930 的“定型”,这也是朱毛领导工农红军 色 据地的问题上,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 年9月22日日记写道:什么时候能见 的历史贡献,他们奠定了“人民的 记 到朱毛红军呢?在什么地方呢?听主 建军之本、强军之魂。”“人民在党 忆 陈毅则说,南昌失败后,朱德 任罗少彦说过,朱毛红军就是红 的旗帜下前进,形成了一整套建军治 所率余部“的湖南人最多, 军,住在江西、湖南等地方。只听说到 军原则。” 的影响很大,于是到井冈山找 他们那里去,扩大红军,搞大,搞 “思想建党与政治建军”的基石, 去,便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希望”。 大苏维埃,全国都搞起苏维埃,实行耕 “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根本。 南昌、秋收、湘南的 队伍会合于井冈山,“三股铁流”铸就 一支“铁军”——中国工农军第四 军宣告成立,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 东,参谋长王尔琢,士兵委员会主任陈 毅。朱毛红军由此形成。 朱毛红军——中国党和 人民领导核心形成的基础 《中国党的九十年》写道:从 此以后,他们领导的红军被称为“朱毛 红军”,是令闻之胆寒的部 队。和朱德的名字便紧紧地连 在了一起。 1929年5月党的六届二中全会文 件正式使用朱毛红军的称谓,并称赞 道:“目前中国,只有朱毛及彭德怀的 可以称为红军。” 1930年初,正式编组红军8个 军时明确认为红4军“是所有红军的主 干”“是中国红军主力的主力”“是最有 斗争历史和全国意义的红军,它应该成 为争取湘鄂赣先胜利的主要力量”。 朱毛红军是全国红军中唯一拥有 10年红军军龄的主力军,从始到终从 无间断。从1927年南昌、秋收起 义开始建军,在朱毛领导下,这支 一直在战斗中建设和发展,其间历经 艰难困苦、失败挫折而不溃散,不倒的 军旗从井冈山一直飘扬到延安。 井冈山会师是“中国历史上最重 要的事件之一”。说:“井冈山 斗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国胜 者有其田。许多地方群众说:“红军一 到,满街鲜红,等于过年。” *总在庆祝建军90周 年讲话中,强调党对的绝对领导 是人民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要 求增强核心意识。 朱毛会师,形成合力。最重要的 是,朱毛聚力,形成核心。在中国共 产党没有形成成熟的领导核心 之前,朱毛核心就成了事实上的领导 核心。 朱德指出,朱毛红军“成为全国红 军中的骨干和核心,从而进一步发展 了井冈山的斗争,奠定了中国红军和 中国武装的基础”。第一代 领导集体的8位核心成员、周 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 陈云、林彪,全都出自朱毛红军,绝不 是偶然的。 1929年4月,曾安排、 朱德离开红军,但彭德怀坚决不同意, 上书说:“中国需要红军存在,年 轻的红军需要、朱德来领导。” 朱德说:“毛委员有办法,红军离 不开毛委员。”“我从井冈山开始,就是 跟着干的,今后我将永远 跟着到底。”并赋诗一首: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指出:“党对绝对领导 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 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 人民完全区别于一切旧的政 “没有一个人民的,便没有人民的 一切。”“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 就是这个的唯一的宗旨。在这个 宗旨下面,这个具有一往无前的 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 人所屈服。”这些都是中国党建军 治军思想的经典。 从三湾整编到古田建军,人民军 队终于完成了制度建设,为永保党指 43 挥、永远政治建军、永远民主建军、 永远铁纪建军,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 障,红色血脉永远畅流贯通,红色基因 从此不再改变。 *总结说:“人民在党的 旗帜下前进,形成了一整套建军治军原 则,发展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培育了 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人民 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法宝,是人 民必须永志不忘的红色血脉。” 纪念湘南90周年,最根本的 就是要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学习、弘扬 湘南中先辈们那种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 精神,听党指挥、对党忠诚、为了人民、 依靠人民的精神,坚定信念、献身 理想、团结战斗、夺取胜利的精神, 艰苦奋斗、勇闯新路、愈挫愈奋、永不懈 怠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 拓奋进,改革创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o (作者系湖南省党史人物研 究会会长、湖南党史研究室研 究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