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金庸小说

浅谈金庸小说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浅谈金庸小说 我们90后这代人,并非“读”金庸小说长大的,而是“看”金庸小说长大的。透过那四四方方的电视机,我们看到那一个个风流倜傥的身姿,少年鲜衣怒马,长剑直指天涯;看到那一张张绝世的容颜,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果真是红颜祸水,却不知乱了谁人天下。

所以在少年时代,不只是每一个男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素袍,冷衫,佩剑;女孩子心中也有一个侠女梦,青衣,华带,长鞭;无牵无挂,浪迹天涯。这或许可以称之为“最初的梦想”,虽然现在已懂得这只不过是一种迷人的幻想,但却无法轻易舍弃,只有把它压在心底,当被人有意无意的戳起时,会偷偷地在心底眉飞色舞一番。

武侠之于中国,就像侦探小说之于西方世界,而金庸之于武侠,就像阿瑟·柯南道尔之于侦探小说,两者同样是其领域之中的王者。就连他们的出现,都有惊人的相似性,那就是那个时代需要英雄。在当时的中国,很多人都站在十字路口,人们渴望英雄的出现,振臂高呼,带领他们冲破时代的枷锁,大步向前。但现实的骨感让人们感到心寒,而金大侠的出现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和慰藉。虽然很多人都认为武侠是一种纯娱乐的文体,难登大雅之堂,但我们始终无法否定的是,金大侠带给我们的视觉与思想上的盛宴和情感上的洗涤。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是一个大世界,他的作品大多是以中国的沧桑历史背景,手起笔落,宛若惊鸿。江湖恩怨,儿女情愁,烽烟天下,金戈铁马,全部囊括其中,大气而不虚浮,纤长而不繁琐。最令人称道的当属《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和《鹿鼎记》,完全以中国历史为主轴线,跨越千年不似其他的“一书一武侠”,而是

为我们构筑出一个完整的武侠世界,有血有肉,有历史有传奇,有消逝有传承,从北宋的雁门关到清朝的紫禁城,都把江湖恩怨儿女情长同家国兴亡联系在一起,不止有快意恩仇,也有忧国忧民,也更接近于真实,就像《武林外传》中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相比于其他武侠的“小家碧玉”,更喜欢金庸的“大家闺秀”,这种大手笔,大气势,似乎是金大侠所喜爱和擅长的,凭借一支笔杆搅动天下风云。

在金庸眼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像《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宁可天下人负我,我定不负天下人,虽然被中原武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却依然把酒纵歌,笑傲天下,即使死也死得轰轰烈烈,止化干戈,这是金先生笔下最完美的大侠形象。相对于萧峰的大仁大义,韦小宝的玩世不恭却令人忍俊不禁。一个穿梭于烟花柳巷的小混混,一身的圆滑世故,却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周旋于宫廷于江湖,玩的是风生水起,好不快乐,最终坐享齐人之福,抱得美人归。从他的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态度,无关乎天下,无关乎社稷,只是一种对幸福的追求。对于他来说,天下太大,他太渺小,他亡不了天下,似乎也救不了天下,而是像痞子一样行走,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痞子英雄。但他却让读者在笑声的背后读出了智慧与玄机,执着与追求以及辛酸和无奈,他那种近乎自大的张狂和超级圆滑的原则,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最草根最平民化最没形象却最传奇最有血有肉的痞子英雄。

以中国近千年的历史为背景,所向披靡,纵横天下,或许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但它无形中也对作者形成了一定的束缚,那就是即使本故事纯属虚构,你也不能“颠倒黑白”“篡改历史”。不同于架空的朝代,无边无际,无规无则,可任由人天马行空,终无可考,这种写作拥有着无人可以触及的雷区,稍不注意,就会招来很多人的谩骂,形成一场风暴,甚至演变成对人格的声讨,特别是在什麽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今天,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但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的金先生胸中自有书卷万千,风云变幻,他凭借自己的渊博,驾驭了历史的沧桑,为我们缔造出一个近乎完美的令人咋舌的武侠大世界。所以金庸

也成为武侠的代名词,横亘在中国武侠的历史上,成为了永远也无法逾越的山峰,让一代代的“江湖中人”望洋兴叹,望尘莫及。

我们无法否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家,就像乐坛流行歌手终将老去,在经历了“通宵达旦”读金庸之后,武侠似乎离我们愈来愈远,而且人们一直也在争论,武侠究竟算不算是文学著作,不管结果怎样,我们永远也无法忘记武侠带给我们的感动。在那样一个年代里,金庸为寂寞的世界带来了力和美,仁和义,热闹和缤纷,时至今日,我们也会在形形色色的武侠剧中看到金大侠的影子,倘若这一切都不曾出现,我无法想象我们的世界将会却是多少绚丽的色彩。

其实金庸小说与真正的孔子思想和中国精神一脉相通,它突显了孔子思想的“君子道”的本质一种就是“侠士道”。金先生也曾说过:“武侠小说本身是一种娱乐性的东西,但我希望它多少有些人生哲理或个人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示一些个人对社会的看法”。金庸先生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虽然金大侠的世界也有缺陷,但对于经典,我们给予更多的应是理解和宽容。无论今后人们是否还会像从前那样着迷于金庸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些作品都会永远留在中国文学史上。

--- By CRR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