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也谈娜拉及其走后

也谈娜拉及其走后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iton) No.8 2O09 也谈娜拉及其走后 任亚洲 摘要:关于《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娜拉离家出走之后的命运,曾经有人以为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抑或“饿死”。通过分 析娜拉的个性特征及剧中的暗示以及林丹太太自立的原因,认为觉醒后出走的娜拉是有准备和打算的。她既不会“回 来”,也不会堕落。而必将踏上美好光明的坦途。 关键词:《玩偶之家》;娜拉;出走;妇女地位;经济权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o09)08-0129-02 作者简介:任亚洲(1972-),男,河南汤阴人,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7)外语系讲师。 收稿日期:2009-03-12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写于1879年,正值挪威对妇女 觉醒后的娜拉一反昔日百依百顺的弱女子形象,内心深 处的勇气和力量在瞬间悉数进发。她离家出走前的一段道白 俨然一篇杰出的“妇女宣言”。又恰似寂静黑夜间的一道 闪电.顿然照亮了整个欧洲: 海尔茂:“丢了你的家,丢了你丈夫。丢了你儿女!不怕人 家说什么话!” 问题的争论处于高潮。该剧在西欧上演时。有人辱骂娜拉的出 走是大逆不道,放弃了妇女的家庭责任;攻击易卜生是个不道 德的作家。污蔑他破坏了欧洲善良的家庭秩序。可是欧洲善良 的家庭秩序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实质上正如恩格斯所说的. “也只不过是导致被叫家庭幸福的极端枯燥无聊的同居罢了” _1]。在资产阶级家庭中,妇女虽然在表面上像男人一样有自由 娜拉:“人家说什么不在我心上。我只知道我应该这么 做。” 的权利和平等的地位。可是因为经济大权掌握在男人手里。致 使妇女终究是男人的玩偶甚至奴隶。易卜生毫不掩饰地抨击 海尔茂:“这话真荒唐!你就这么把神圣的责任扔下不管 了?” 了这种所谓的善良的家庭秩序,指出它的破灭是完全合理的。 娜拉和海尔茂的家庭悲剧.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千千万 娜拉:“这里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 海尔茂:“没有的事!你说的是什么责任?” 娜拉:“我说的是我对自己的责任。” 海尔茂:“别的不用说,首先你是一个老婆,一个母亲。” 娜拉:“这些话现在我都不信了。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 个人.一个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个人……” 海尔茂:“你说这些话像个小孩子。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 万个家庭悲剧之一.它实质上是整个资产阶级大家庭的一个 缩影.其最终破裂和娜拉的离家出走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 的最有力的一记重拳。 娜拉是挪威乃至整个欧洲的妇女的象征。而其丈夫海尔 茂则处处体现着男人的态度,或更确切地说是资本主义社会 的态度。觉醒前的娜拉天真热情,活泼可爱。对丈夫,她是个温 柔体贴的妻子;对父亲,她是个十分孝顺的女儿;对孩子,她又 是个百般疼爱的母亲。家中一切事情完全听从丈夫安排,包括 她自己爱吃杏仁饼干这样的小事.她几乎没有自己的嗜好和 要求。此时的娜拉充分体现出欧洲妇女善良温顺的美德,她从 未想到甚至感觉到在家中、社会里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 娜拉家庭生活的转折点是柯洛克斯泰的要挟信。伪造签 娜拉:“我真不了解。现在我要去学习。我一定要弄清楚。 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 ] 觉醒之后的娜拉和丈夫海尔茂的决裂是毅然决然,义无 反顾的。娜拉从自己家庭的虚伪认识到了现实社会的虚伪和 不合理,进而对资本主义的法律、宗教、婚姻道德产生了怀疑, 而且对这些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并愤怒地发出了“究竟 字的事情即将暴露,娜拉相信自己既渴望发生又不愿发生的 “奇迹”一定会出现:丈夫海尔茂挺身而出,为她承担一切责任。 因为海尔茂曾经信誓旦旦:“娜拉。你知道不知道,我常常盼望有 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的责问。 娜拉决心摆脱玩偶命运,做一个自由的人。而她勇敢 果断地离家出走。犹同一枚重磅投向了死水一潭般的资 本主义社会,彻底摧毁了欧洲资产阶级“善良的家庭秩序”。 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会救你。”_2 这一 虚假的表白令天真的娜拉激动不已.甚至准备牺牲自己为丈 夫保全名声。伪造签字的事终于露出端倪,奇迹却到底没有发 “楼下砰的一声传来关大门的声音”,娜拉走了!易卜生的 《玩偶之家》就此落幕。可是娜拉走后如何?等待她的命运又将 是什么呢?这是争议颇多,引人深思的难题。 “娜拉走后怎样?易卜生非但没有解答这个问题,而且在 剧中也无暗示。娜拉走的时候只怀着一颗觉醒的心,此外别无 准备。”E43娜拉离家出走时除了一颗觉醒的心,真的是此外就别 无准备呢?如果事实真是那样的话,挪拉的出走就仅是一时的 冲动而已.其觉醒也不过是一种盲目的觉醒,或者说她还没有 觉醒。因为她如果不知何去何从,不知道自己的新生活从哪里 开始。怎样开始,那就如同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跟自己的父母吵 生.海尔茂虚伪自私的丑陋面孔在其有辱娜拉人格的谩骂声 中暴露无遗。娜拉这才从幻想中猛然惊醒:在丈夫眼里.自己 根本算不上什么,充其量无非玩偶一件罢了。高兴时拿过来玩 玩;一旦玩偶给主人带来麻烦,成了祸水,马上便被抛弃一旁, 置之不理。此时此刻,“一切封建的、宗法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 破坏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笼罩在家庭幸福上的温情脉脉的 面纱,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就再也没有别的联 系了”[ 。 一129— 嘴后负气走出家门一样,其结果无非是在外徘徊一阵,怒气消 散之后必然重返家门。而这样一来,《玩偶之家》便失去了其创 在外再些纺织、绣花之类的活计,甚至弄些抄写的工作,常常 只身关在房里抄写到后半夜。拮据的家庭度过了经济难关,娜 拉心里委实感到舒畅痛快。而更令她感到骄傲、自豪的是“我 几乎觉得自己像一个男人”l2]。“像一个男人”完全道出了娜拉 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和自强自立的个性特征。由此可知,在尚 作的价值及意义。 实际上,《玩偶之家》中关于娜拉走后怎样,易b生并非没 有做丝毫的暗示.只不过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没有正面清楚 解答而已。剧中最后一幕里有这样一段对白: 娜拉:“你不许我走也没用。我只带自己的东西。你的东西 我一件都不要.现在不要以后也不要。” 海尔茂:“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 娜拉:“明天我要回家去——回到从前的老家去。在那儿 未认清海尔茂的虚伪本质时,未出走的娜拉已经具备了一个 真正的人,一个同男人一样的人所具有的精神。而且娜拉 也受过教育,她也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现实生活,努力吸取生 活工作中的经验。她一定会像林丹太太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 奋斗,逐渐完善自我.主宰自己。因此,娜拉不会回来,更不会 饿死。 找点事情做也许不太难。” 海尔茂:“喔.像你这么没经验——” 娜拉:“我会努力去吸取。” 娜拉既然拥有了经济的坚实基础,“堕落”的问题自 然也就无从谈起。更何况,“娜拉还具有一种不容侵犯的高尚 节操.这种高尚的节操同样可视为娜拉自尊与精神的体 现”_6]。海尔茂的朋友阮克大夫经常到娜拉家做客,并给以一些 可见。觉醒后的娜拉并不是一个负气离家的不懂事的孩 子。也并非毫无准备和打算。相反,她很清楚自己将要做什么, 怎样做。娜拉没有计划重建新家庭。把自己托付给另一个靠得 住的男人,而是要一个人过日子了,“回到从前的老家去,在那 经济上的帮助。但事实上.阮克大夫的“帮助”有其不可告人的 目的。他想趁海尔茂的家庭处于困难之际。妄图用金钱和物质 引诱天真善良的娜拉,以满足其情欲。但令阮克大夫没有想到 的是,当他无法控制自己终于在娜拉面前袒露自己的心迹时, 平日热情善良的娜拉愤然挺身而起。严厉地斥责其卑鄙与庸 俗,并断然指出以后不再需要阮克大夫的“帮助”,拒绝阮克大 夫再登门做客。 儿找点事情做”,同时她也决定去努力吸取生活和工作的经 验。也就是说,此时的娜拉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了何去何从, 那就是找点事情做。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宰。 恩格斯在1884年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 说:“妇女的必需以一切女性重新参加社会劳动为头一个 先决条件”。因为,“男子在婚姻上的支配权只是男子在经济上 的支配权的结果,它本身是要随后者的消失而消失的。”娜拉 表白中的“找点事情做”正是反映了女性参加社会劳动的这一 “现代的、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 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_3 婚姻总问题归根 结底是社会经济制度问题。娜拉醒悟之后痛苦地感到自己以 前“简直像个要饭的叫花子.要一口.吃一口”[2]。鲁讯先生在演 讲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地说罢, 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 为钱所卖掉……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 权就见得最要紧了” 。鲁讯先生这一点谈得很透彻,也很正 要求。 、 1923年冬。鲁迅先生曾以“娜拉走后怎样”为题,向北 京女子高师的学生作演讲,讨论娜拉离家后的出路。“娜拉走 后怎样——别人可是也发表过意见的。一个英国人曾作一篇 戏剧,说一个新式的女子走出家庭,因没有路可走,终于堕落 进了妓院了。还有一个中国人——我称他什么呢?上海的文学 确。首先应该争取经济权.因为在资产阶级家庭和资本主义社 会中,妇女始终是男人的玩偶甚至奴隶,这是私有财产制度产 生的必然结果,男女的恋爱和婚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社会经 济问题。男子婚姻上的支配权只是男子在经济上的支配权的 后果。它本身是要随着后者的消灭而消灭的。所以妇女要获得 就必须以韧性的战斗精神去争取经济权,而争取经济权 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参加社会劳动。娜拉的出路也正在于此。 家罢——说他所见的《娜拉》是和现译本不同。娜拉终于回来 了。这样的本子可惜没有第二人见。除非是伊孛生(易b生)自 己寄给他的。但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 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 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 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的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 可走。还有一条 说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便无所 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鲁讯先生的看法自有其道理, 在《玩偶之家》这出剧中,易卜生以一个无与伦比的心理 学家的才能详尽剖析了娜拉自我觉醒的心理过程。娜拉的离 纵观旧日国内外社会制度及状况,娜拉的出路似乎也只有“不 是堕落,就是回来”抑或“饿死”。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作品,就会 从林丹太太身上看到娜拉未来生活的影子,进而为她谋划出 一家出走无疑是一震世之创举。转变成为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 想的新女性的她,在寂静黑夜里挺身而出,高声呐喊,用满腔 热情感召着妇女为争取去抗争。夜再长,终不会无尽,冲 出牢笼的娜拉必然会踏上美好光明的坦途。 参考文献: 条路。 林丹太太(克里斯蒂纳)在生活中决不是一个软弱的女 子。她在丈夫死后,“对付着开了个小铺子。办了个小学校,反 正有什么做什么。想尽方法凑合过日子”_2],那几年对她来讲确 实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林丹太太有自己的工作,有生活经 [1】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4卷【G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潘家洵.易l-生戏剧四种【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f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陈瘦竹.易I-生“玩偶之家”研究【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1958. 历和经验。寡居的林丹太太完全拥有自己的经济权。从某 种意义上讲。她可以说是现实生活中一位成功的女性。既然是 这样。那娜拉为何做不到呢?娜拉也不是什么都不会做.什么 [5]鲁迅全集:第1卷[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王世林.娜拉走后怎样[J].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OO0,16(1). 都做不了的弱女子。以前为偿还债务,她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