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捕鼠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捕鼠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232841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2.29

(21)申请号 202020704023.1(22)申请日 2020.04.30

(73)专利权人 胡演龙

地址 476900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城关镇解

放三路88号(72)发明人 胡演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代理人 刘一闯(51)Int.Cl.

A01M 23/0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捕鼠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鼠装置,包括盒体、防雨盖、放鼠门、设置在盒体侧端的多个透气孔、设置在盒体侧端的若干个诱鼠单元;所述诱鼠单元包括设置盒体侧端的连接孔、通过连接孔与盒体的侧端相连接的诱鼠圆筒、与诱鼠圆筒的上端内侧壁活动连接的圆片、垂直圆片的上端边缘设置的两个耳板、设置在耳板上的耳孔、设置在诱鼠圆筒上并与耳孔相适应的固定孔、贯穿固定孔与耳孔进而实现圆片与诱鼠圆筒转动连接的轴杆、设置在轴杆两个自由端的橡胶帽、设置在圆片上的用于通过铁丝将圆片送入诱鼠圆筒中的插孔。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捕鼠装置,不仅能够对老鼠进行便捷、高效的捕捉,而且还具备成本低廉、不易丢失且适用于室内室外到多种环境的特点。

CN 212232841 UCN 212232841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上端的防雨盖、设置在盒体侧端下部的放鼠门、设置在盒体侧端的多个透气孔、设置在盒体侧端的若干个诱鼠单元;

所述诱鼠单元包括设置盒体侧端的连接孔、通过连接孔与盒体的侧端相连接的诱鼠圆筒、与诱鼠圆筒的上端内侧壁活动连接的圆片、垂直圆片的上端边缘设置的两个耳板、设置在耳板上的耳孔、设置在诱鼠圆筒上并与耳孔相适应的固定孔、贯穿固定孔与耳孔进而实现圆片与诱鼠圆筒转动连接的轴杆、设置在轴杆两个自由端的橡胶帽、设置在圆片上的用于通过铁丝将圆片送入诱鼠圆筒中的插孔、设置在圆片上且带有引诱孔的诱饵盒、设置在诱饵盒中的第一诱饵、与诱饵盒的上端卡接的盒盖、设置在防雨盖底部的悬杆、设置在悬杆下端的储物筒、设置在储物筒中的第二诱饵、设置在圆片下端用于供老鼠的尾巴通过的通孔、两个对称于通孔设置在圆片上的固定槽、设置在固定槽中用于使得圆片以轴杆为轴发生转动后自动进行复位的重块、设置在圆片上并位于通孔边缘的若干个大头针、对称设置在诱鼠圆筒内侧壁的下端并与圆片相适应的卡挡板;

所述轴杆的截面直径小于耳孔的截面内径,所述大头针的尖锐部朝向圆片的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与底板转动连接的四个侧板,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底板与侧板的连接处进行固定的螺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侧板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鼠圆筒水平设置,所述诱鼠圆筒的外侧壁与连接孔螺连接,所述诱鼠圆筒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为V型。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块与固定槽卡接,所述重块与固定槽的连接处还通过粘胶进行固定,所述重块为玻璃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盖与盒体的顶部通过连接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垂直于盒体的外侧端上部设置的第一连接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衔接孔、垂直于防雨盖底部设置且与第一连接板相适应的第二连接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且与第一衔接孔相适应的第二衔接孔、贯穿第一衔接孔与第二衔接孔的销杆,所述第二连接板为L型,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紧密贴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盗单元,所述防盗单元包括设置在盒体侧端的第一锁环、设置在诱鼠圆筒远离盒体一端的第二锁环、贯穿第一锁环与第二锁环并与树干相连接的链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鼠门与盒体的侧端下部滑动连接,所述盒体的侧端设置有与放鼠门相适应的连接滑槽,所述放鼠门上还设置有把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盖上还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防雨盖上还设置有提手,所述防雨盖的顶部边缘还设置有若干个老鼠玩偶。

2

CN 212232841 U

说 明 书一种捕鼠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捕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于老鼠的基数多、繁殖能力极强,且容易偷食老鼠、传染疾病,对人们又极大的危害,故而人们常常需要对老鼠进行捕捉。[0003]现有的捕鼠装置,虽然能够满足基本人们的捕鼠需求,但却存在着使用起来不够便捷,且售价较高、容易丢失、通常无法在野外进行使用的缺陷。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捕鼠装置,不仅能够对老鼠进行便捷、高效的捕捉,而且还具备成本低廉、不易丢失且适用于室内室外到多种环境的特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捕鼠装置,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上端的防雨盖、设置在盒体侧端下部的放鼠门、设置在盒体侧端的多个透气孔、设置在盒体侧端的若干个诱鼠单元;

所述诱鼠单元包括设置盒体侧端的连接孔、通过连接孔与盒体的侧端相连接的诱鼠圆筒、与诱鼠圆筒的上端内侧壁活动连接的圆片、垂直圆片的上端边缘设置的两个耳板、设置在耳板上的耳孔、设置在诱鼠圆筒上并与耳孔相适应的固定孔、贯穿固定孔与耳孔进而实现圆片与诱鼠圆筒转动连接的轴杆、设置在轴杆两个自由端的橡胶帽、设置在圆片上的用于通过铁丝将圆片送入诱鼠圆筒中的插孔、设置在圆片上且带有引诱孔的诱饵盒、设置在诱饵盒中的第一诱饵、与诱饵盒的上端卡接的盒盖、设置在防雨盖底部的悬杆、设置在悬杆下端的储物筒、设置在储物筒中的第二诱饵、设置在圆片下端用于供老鼠的尾巴通过的通孔、两个对称于通孔设置在圆片上的固定槽、设置在固定槽中用于使得圆片以轴杆为轴发生转动后自动进行复位的重块、设置在圆片上并位于通孔边缘的若干个大头针、对称设置在诱鼠圆筒内侧壁的下端并与圆片相适应的卡挡板;

所述轴杆的截面直径小于耳孔的截面内径,所述大头针的尖锐部朝向圆片的内侧。[0006]进一步的,所述悬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挂钩,所述悬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挂钩,所述防雨盖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挂钩相适应的第一挂环,所述储物筒的上端侧部设置有与第二挂钩相适应的第二挂环。[0007]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与底板转动连接的四个侧板,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底板与侧板的连接处进行固定的螺钉。[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侧板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0009]进一步的,所述诱鼠圆筒水平设置,所述诱鼠圆筒的外侧壁与连接孔螺连接,所述诱鼠圆筒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cm。[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形状为V型。

3

CN 212232841 U[0011]

说 明 书

2/4页

进一步的,所述重块与固定槽卡接,所述重块与固定槽的连接处还通过粘胶进行

固定,所述重块为玻璃珠。[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雨盖与盒体的顶部通过连接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垂直于盒体的外侧端上部设置的第一连接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衔接孔、垂直于防雨盖底部设置且与第一连接板相适应的第二连接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且与第一衔接孔相适应的第二衔接孔、贯穿第一衔接孔与第二衔接孔的销杆,所述第二连接板为L型,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紧密贴合。[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防盗单元,所述防盗单元包括设置在盒体侧端的第一锁环、设置在诱鼠圆筒远离盒体一端的第二锁环、贯穿第一锁环与第二锁环并与树干相连接的链锁。[0014]进一步的,所述放鼠门与盒体的侧端下部滑动连接,所述盒体的侧端设置有与放鼠门相适应的连接滑槽,所述放鼠门上还设置有把手。[0015]进一步的,所述防雨盖上还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防雨盖上还设置有提手,所述防雨盖的顶部边缘还设置有若干个老鼠玩偶。[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其一,现有的捕鼠装置,通常无法在野外进行使用,在野外使用的过程中,不仅容易被人偷走,也容易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而使得捕鼠过程受到干扰或使得捕鼠装置受到损坏;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通过防雨盖,却可以降低天气对捕鼠过程的干扰,并降低捕鼠装置受到损坏的程度,还能够通过第一锁环、第二锁环和链锁的配合,将捕鼠装置固定到树木上,避免捕鼠装置被偷走。[0017]其二,现有的捕鼠装置中用于防止老鼠逃走的防护装置上通常没有设置用于供老鼠的尾巴通过通孔,也没有设置用于防止老鼠逃走的尖针,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置在圆片上的通孔能够使得老鼠的尾巴受到伤害,进而避免捕捉到的老鼠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通过大头针,能够更好地避免老鼠反向推动圆片逃走。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诱鼠圆筒的左视结构示意图。[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诱鼠圆筒的右视结构示意图。[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放鼠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放鼠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025]图中:1、盒体;2、防雨盖;3、放鼠门;4、透气孔;5、连接孔;6、诱鼠圆筒;7、圆片;8、耳板;9、耳孔;10、固定孔;11、轴杆;12、橡胶帽;13、插孔;14、诱饵盒;15、第一诱饵;16、盒盖;17、悬杆;18、储物筒;19、第二诱饵;20、通孔;21、固定槽;22、重块;23、大头针;24、卡挡板;25、第一挂钩;26、第二挂钩;27、第一挂环;28、第二挂环;29、底板;30、侧板;31、第一连接板;32、第一衔接孔;33、第二连接板;34、第二衔接孔;35、销杆;36、第一锁环;37、第二锁环;38、把手;39、透明观察窗;40、提手;41、连接滑槽;42、引诱孔;43、合页。

4

CN 212232841 U

说 明 书

3/4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0027]如图1-6所示,一种捕鼠装置,包括盒体1、设置在盒体1上端的防雨盖2、设置在盒体1侧端下部的放鼠门3、设置在盒体侧端的多个透气孔4、设置在盒体1侧端的若干个诱鼠单元;

所述诱鼠单元包括设置盒体侧端的连接孔5、通过连接孔5与盒体1的侧端相连接的诱鼠圆筒6、与诱鼠圆筒6的上端内侧壁活动连接的圆片7、垂直圆片7的上端边缘设置的两个耳板8、设置在耳板8上的耳孔9、设置在诱鼠圆筒6上并与耳孔9相适应的固定孔10、贯穿固定孔10与耳孔9进而实现圆片7与诱鼠圆筒6转动连接的轴杆11、设置在轴杆11两个自由端的橡胶帽12、设置在圆片7上的用于通过铁丝将圆片7送入诱鼠圆筒中的插孔13、设置在圆片7上且带有引诱孔42的诱饵盒14、设置在诱饵盒14中的第一诱饵15、与诱饵盒14的上端卡接的盒盖16、设置在防雨盖2底部的悬杆17、设置在悬杆17下端的储物筒18、设置在储物筒18中的第二诱饵19、设置在圆片7下端用于供老鼠的尾巴通过的通孔20、两个对称于通孔20设置在圆片7上的固定槽21、设置在固定槽21中用于使得圆片7以轴杆11为轴发生转动后自动进行复位的重块22、设置在圆片7上并位于通孔20边缘的若干个大头针23、对称设置在诱鼠圆筒内侧壁的下端并与圆片7相适应的卡挡板24;

所述轴杆11的截面直径小于耳孔9的截面内径,所述大头针23的尖锐部朝向圆片7的内侧。

[0028]所述第一诱饵15、第二诱饵19均为油炸的麦糠、小麦、玉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丸状混合物。

[0029]所述橡胶帽12与轴杆11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大头针23与圆片7卡接。[0030]为了减小轴杆11与耳孔9之间的摩擦力,还可以在轴杆11的外表面打蜡或涂抹润滑油。

[0031]所述悬杆17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挂钩25,所述悬杆1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挂钩26,所述防雨盖2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挂钩25相适应的第一挂环27,所述储物筒18的上端侧部设置有与第二挂钩26相适应的第二挂环28。[0032]所述盒体1包括底板29、与底板29转动连接的四个侧板30,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底板29与侧板30的连接处进行固定的螺钉。[0033]所述底板29与侧板30活动连接,且能够平铺展开,能够使得盒体更便捷、高效地进行运输。

[0034]所述底板29与侧板30之间通过合页43转动连接。[0035]所述诱鼠圆筒6水平设置,所述诱鼠圆筒6的外侧壁与连接孔5螺连接,所述诱鼠圆筒6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cm。[0036]所述连接孔5为内螺纹孔,所述诱鼠圆筒6对应于连接孔5的位置设置有与内螺纹孔的内螺纹相适应的外螺纹。

[0037]所述通孔20的形状为V型。

5

CN 212232841 U[0038]

说 明 书

4/4页

所述重块22与固定槽21卡接,所述重块22与固定槽21的连接处还通过粘胶进行固

定,所述重块22为玻璃珠。

[0039]所述防雨盖2与盒体1的顶部通过连接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垂直于盒体1的外侧端上部设置的第一连接板31、设置在第一连接板31上的第一衔接孔32、垂直于防雨盖2底部设置且与第一连接板31相适应的第二连接板33、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3上且与第一衔接孔32相适应的第二衔接孔34、贯穿第一衔接孔32与第二衔接孔34的销杆35,所述第二连接板33为L型,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紧密贴合。[0040]还包括防盗单元,所述防盗单元包括设置在盒体1侧端的第一锁环36、设置在诱鼠圆筒6远离盒体一端的第二锁环37、贯穿第一锁环36与第二锁环37并与树干相连接的链锁。[0041]所述放鼠门3与盒体1的侧端下部滑动连接,所述盒体1的侧端设置有与放鼠门3相适应的连接滑槽41,所述放鼠门3上还设置有把手38。[0042]所述防雨盖2上还设置有透明观察窗39,所述防雨盖2上还设置有提手40,所述防雨盖2的顶部边缘还设置有若干个老鼠玩偶。[0043]通过透明观察窗39,使用者能够更直接方便地观察盒体中的情况,通过提手,能够更方便的转移整个捕鼠装置。[0044]具体的,在室内进行使用时,则先将盒体1放置到地面上,再在诱饵盒14中添加一定数量的第一诱饵15,并盖上盒盖16;然后借助于铁丝和插孔13的配合,将圆片7放入诱鼠圆筒6中,并使得圆片7与卡挡板24相抵触,然后令轴杆11穿过固定孔10、耳孔9,并将橡胶帽12设置在轴杆11的两端,使得圆片7能够在圆筒中以轴杆11为轴进行转动。[0045]接着,在储物筒18中添加些许的第二诱饵19,并通过悬杆17将储物筒18悬挂在防雨盖2的底部,之后,便可进行捕鼠了。[0046]老鼠在第一诱饵15、第二诱饵19的引诱作用下靠近盒体1,并钻入诱鼠圆筒6中,在诱鼠圆筒6中继续前行的过程中推开圆片7,并穿过圆片7继续前行,因为诱鼠圆筒6的的内侧壁设置位于圆片7外侧的卡挡板24,所述使得圆片7只能以轴杆11为转轴向着盒体内部的方向转动,而不能越过卡挡板24进行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老鼠在越过圆片7之后无法反向穿过圆片7逃走,只能留在诱鼠圆筒6中或者继续前行进入盒体1中。[0047]当在野外记性使用时,为了避免有人顺手牵羊将捕鼠装置偷走,可以通过第一锁环36、第二锁环37和链锁的配合,将捕鼠装置与树干锁到一起,进而避免捕鼠装置被偷走。[004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6

CN 212232841 U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7

CN 212232841 U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2

图3

8

CN 212232841 U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4

图5

9

CN 212232841 U

说 明 书 附 图

4/4页

图6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