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ARTEDUCATIONRESEARCH运用趣味水墨画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朱慧玲摘要: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美术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自身的气质,而在美术小学的过程中,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新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小学高段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提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各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能够不断提升其创造力,完善其人格,从而促进小学高段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该适当运用趣味水墨画吸引学生,只有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从其心理、生理上实现综合素质教育。只有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美术的意义,才能够使其发现美术的优点并热爱美术。该文通过分析趣味水墨画的教学案例,希望提升小学高段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帮助。关键词:趣味墨水画小学高段学生美术学习学习兴趣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者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对该学科的兴趣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于美术来说,作为艺术学科,其更需要学生投入足够的兴趣。小学高段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提升学习活动中的注意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实践能力。笔者通过分析趣味水墨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实例,探讨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学质量提升的帮助,通过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希望通过展现美术意义和实现美术价值,让美术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美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今天给大家变水墨魔术,想看的同学举手。”这时候学生的兴趣就会被吸引过来,教师利用好这个魔术,操作完之后让学生一起动手。学生安静地看完教师表演的魔术,也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开始学习水墨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趣味魔术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三、转换方式,培养兴趣在水墨画的学习过程中,临摹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是,临摹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所以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如,在学习《水墨画螃蟹》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螃蟹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之后感受实物与创作的不同,比较之后再临摹,这样一来就简单许多。又如,在学习《指墨画》一课时,学生可能会担心把手弄脏,教师就可以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吹墨等不同形式作画,这样就提升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水墨画的趣味。一、创设情境,提升新意水墨画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水墨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是比较复杂的,学生难以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固有的水墨画教学模式,运用趣味水墨画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提升新意。如,在学习《西湖十景》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学生与父母去西湖游玩的情境,再配以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和音乐,让学生感受西湖的美,带领学生在水墨画的世界中观赏西湖美景。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会感受到水墨画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创作。这样就通过对祖国美景的情境创设达到了提升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的目的。结语小学高段学生对美术学习并不陌生,但是对水墨画的熟悉程度并不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趣味水墨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升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通过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笔墨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水墨画学习中的趣味,感受水墨画产生的画面效果,争取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学习水墨画。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要对学生多一些情感传达,避免一味灌输概念性的知识,通过创新水墨画教学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学会自由创作。参考文献:[1]王淼.水墨画教学案例——有趣的甲骨文.中国美术教育,2009(3).二、游玩水墨,感知乐趣如《水墨情趣》一课,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提升小学高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教学因素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味,如甲骨文。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讲解甲骨文的形式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再将它与要学习的《水墨情趣》一课结合起来,让学生大胆运用水墨韵味表达自身对于甲骨文的看法,这样既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共同体会美术的乐趣,也让学生更有效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学习《泼墨山水》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上课铃响之后有些学生可能还沉浸在课间的喜悦中,无法第一时间专注于教师的讲授。(作者单位:南京市百家湖小学)编辑杨婷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