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网络文明调查

大学生网络文明调查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大学生网络文明调查

+摘要: 当今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大学生作为一个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兴趣和热情,有着无畏的探索精神的群体,更多的投入到互联网的怀抱中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2010年我国网民共有17950万人,其中学生网民6300多万,占35.1%。然而,大学生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学生网民很容易被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存在的虚假、黄色、暴力等元素所迷惑。为了了解大学生中网络道德文明情况,更好的完善大学生网络文明制度,我调查小组特组织本次调查。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 文明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生活中。大学生由于对新生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和热情,加上他们旺盛的精力和无畏的探索精神,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时代,大学生们趋之若鹜,纷纷“触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调查,截至2003年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7950万,而学生用户共有2300多万,占网民总数的29.2%,是上网用户中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然而,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网络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影响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聊天和游戏基本上成了目前大学生上网的主旋律。网上虚假、黄色、谩骂与欺诈他人等不文明现象日趋增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创建全新健康的网上生活方式,肩负起建设网络文明工程,争做网络文明先锋的重任。为更好地建设大学生网络文明工程,我们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摸清大学生网络文明状况的现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大学网络文明工程建设的

建议和对策,以期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努力消除其负面影响。

二、调查过程

1、确立调查课题,编写调查问卷;

本人从调查课题的背景出发,深入分析调查目的和意义,确立了此次调查的主题和基本方向,并从这个方向下手,着手编写调查问卷。此次问卷有客观题15道,主观题1道。

2、分发调查问卷,进行随机调查;

本次调查共计印制70份调查问卷,并在天津农学院(西校区)对本专科各年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

3、整理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得出结论;

在结束调查后进行了调查问卷的整理和问卷数据的分析,并通过计算进一步得出数据。深入分析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得出结论。

4、撰写调查报告,总结本次调查

通过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和结论的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完成本次调查。

三、调查结论

本次调查问卷总共分发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65份,有效问卷59份。其中,

男生占40.6%,女生占59.4%;大一学生占76.1%,大二学生占10.1%,大三学生占13.8%;在经过了数据分析,并考虑到受访者个人心理作用等方面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网络生活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学习指导为辅;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73.2%的学生表示自己在上网时主要以聊天冲浪为主,进行学习辅导、查找资料等的学生占绝对的少数。男生中有53.7%的学生表示自己上网主要是为了网络游戏,而女生中有63.5%的学生表示自己上网主要是为了看电视剧、看电影。在问及为什么要上网时,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上网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单纯为了查阅资料的学生少之又少。

2、大学生面对网络有自制力,极个别学生经常逃课选择上网;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只有不到5%的学生表示自己会逃课去上网。而84.1%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是在周六日、寒暑假、课余时间选择上网。大学生上网时间也趋向与可以接受的时长。有55.2%的学生表示自己每天上网的时间在1~3个小时之间,仅有5.3%的学生表示自己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

3、大学生对网络道德文明有一定了解;

在调查中发现,网络中存在的肆意谩骂、欺诈、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曾经遇到过,然而只有21.8%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遇到。这说明网络不文明情况比较普遍,但是在和国家的监管之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对于网络黑客这一行为,有78.5%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凭借自己相对较精通计算机技术,侵入他人计算机,扰乱网络秩序,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并且触犯了法律,是一种犯罪行为。在调查中还发现,有52.3%的人

表示偶尔浏览不健康网站并不算是道德败坏。但是依然有20.9%的人认为,这种行为是可耻的,是素质低下的。相对来说,大学生对网络上一些不健康信息具有较强的抵制能力,觉悟较高。

4、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建立网络道德机制很有必要,但是主动性较差;

在调查中发现,有87.4%的学生表示,有必要建立网络道德文明机制。大学生应该提倡网络文明。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极少数的学生会针对网络道德给予一定的建议或者主动去倡导网络文明。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在网络文明机制建立上处于一种相对较被动的地位。

5·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趋于平等,范围也更加凸显无国界化,这对传统的FTF(Face to face)人际交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48%的上网者经常上网聊天,联系同学、消磨时间、无聊等成为了大学生选择上网聊天的主要原因。70.8%的人拥有网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不快时,17.3%的人选择向网友倾诉,寻求别人的安慰。76%的人拥有自己的QQ号码,并且33.3%的人认为已经离不开QQ等聊天工具了。大学生使用QQ等聊天工具主要是用于和老同学、老朋友联系,并且总是用一个号码真诚地聊天。由最初的聊天室到如今的QQ2004、MSN等方式,网络聊天也在发生飞速的变化,网上交际已经在顷刻间变为了现实。由于电话费用较高,很多同学在与远方的朋友、同学交流时,更多地借助了网络这个既经济又方便的传媒。 对于网恋,46.4%的人认为是“游戏一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53.1%的大学生相信网恋,15.5%的同学期望网恋能够降临在自己的身上,25.3%的人拥有自己的网上恋人。在网友提出约请时,9.6%的人选择会参加。可见当代大学生虽然对感情问题大都具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是追求浪漫的爱情也成为了不少在校大学生的选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时代爱情的纯洁性和单纯性。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网络文明势在必行,并且很有必要。在调查中发现,42.7%的人认为自己有同学沉溺于网络而影响学业,68%的人对通宵上网表示反对。大学期间主要是学知识、长才干的阶段,无节制上网只会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因此对大学生的上网要正确进行引导,以免影响他们的学习。在大学生至少应具备的网络道德的选择中,诚实、守信、文明用语、遵纪守法都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认定的网络道德的标准。

四、相关建议

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相比西方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网络文明方面还有待提高。大学生作为时代建设的后备军,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提倡网络道德文明的提高。基于调查结果和我国网络文明的普遍情况,我调查小组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要充分发挥教育网的网络优势,建立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大学生作为一个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一个群体,总体而言还是处于学校环境中的。所以有必要简历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在校上网环境。和学校有义务和责任在建立校园网和监管校园网络环境。

第二,要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

大学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阶段。在学校和学生都用尽力去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充分了解互联网知识,对互联网的优势优点和弊端有明确的认识。并且能够分辨在互联网中的存在的各种不良信息。从自身杜绝网络道德地下的行为,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良好的网络文明环境。

第三,要相信学生具有较强分辨能力,但也要注意对个案进行分析和引导;

当代大学生认识社会越来越早,对于社会当中的善恶有较强的分辨能力。家长和社会不应该用“恐吓”等方式使学生远离互联网,也不应该过分干预大学生上网的内容,应该充分相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况和善恶分辨能力,给大学生一个轻松自由的上网环境。但是对于某些个案,学校有义务进行分析和引导,免得误入歧途。正确的引导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利用网络优势创造更多财富和价值。

第四,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交际教育,使得大学生免于沉迷于网络中;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网络主要为了打发无聊的课余时间。大学相对来说课余时间较丰富,具有大量的自由。但有些同学在课余时间无事可做,使得他们只得在网络中寻找自己可以沟通的人群,甚至沉迷于网络。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交际教育,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更多融入到群体中去,在群体中寻找快乐,使得他们免于沉迷于网络中去。

第五,加强网络道德文明建设宣传,加快建立网络道德文明机制;

在调查中也发现,我国的网络道德文明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想多来说较为落后。应该加强网络道德文明建设的宣传,尽快建立网络道德文明机制,加强对网络的监管,从根本上杜绝网络不道德情况的发生。

五、结束语

通过本次调查,我小组基本了解了大学生上网情况,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并对

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网络道德文明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以说受益匪浅。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为更好的建立大学生网络道德工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和网络行为。因此,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知识水平和文明上网意识,对于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促进信息网络的快速健康发展,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网络氛围,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文明上网的行为,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活动,通过倡议书、辩论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大力宣传文明上网,号召大学生人人争做文明上网的模范,营造良好的氛围。要组织学生成立“网络文明协会”、“网络文明自律会”、“网络文明督察组”等学生团体,发挥好这些学生组织的监督、自律作用,从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关于大学生网络文明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加强思政教育的对策》

[3] 《关于大学生道德文化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