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1.水墨画树

11.水墨画树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2012-2013学年固城中心小学教案

教学内容 十一课 水墨画树 学生已在前几册的水墨游戏课中初步了解了毛笔、水墨在宣纸上会产生干湿、浓淡的效果及点、线、面的丰富变化,初步感悟了水墨的特性和艺术的魅力。本课水墨教学以学生熟悉、常见的树为表现对象,把较多枯燥难懂的用笔方法融入具体的事物中,使低年教材简析 级学生容易接受,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画树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同时经过看一看、想一想、讲一讲、画一画、评一评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他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进一步认识国画,感受其变化丰富的墨色效果,增强对国画的兴趣。 通过谈话了解更多有关树的知识,拓宽知识面。 教学目标 学习树的绘画技法,尝试、体验毛笔的用墨效果;大胆用笔,学会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笔法,对国画中写意画的概括性有所感知。 教学重点 学习用毛笔画树的基本画法,重点的对树的结构形态的掌握。 教学难点 画树叶、树枝时,要注意用墨用水的要求。 教师准备:树的范图数张、国画工具、材料等。 学生准备:大、小毛笔两——其次,从生活用品、住房、交通工具教学准备 等方面进行具体地分析。 课时:2 活动设计 二次修改 教 学 过 程 一、设疑导入 1.请学生观察一下,今天的教室四壁都有些什么?(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 2. 请学生说一说树有什么用途。 二、观赏体验 1.除了地上可以种树,还有哪儿可以种树?(学生思考回答) 2.看!老师是这样种树的(老师在示范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画树的小窍门,如先从主干或大枝条画起) 3.揭示课题:《水墨画树》 三、实践训练 1.大家动手来“种”一棵树。(学生第一次作业,让学生体验画树的乐趣) 2.学生作业互评 活动设计 教 学 过 程 四、欣赏探讨 1.学生通过欣赏大师和小朋友的作品,进一步了解更多画树的方法。 2.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比比哪组“栽种”的树的种类最多、最美(学生第二次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在一张大宣纸上用水墨画各种树) 五、小结和拓展 1.各小组作业展评 2.教师点评具有代表向的树 3.收集画家画树的作品,并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 二次修改 教学 后思

第一环节:导入

一、笔墨热身

1. PPT课件出示:“墨点、墨线和墨块”玩一玩。

2. 学生尝试笔墨练习,教师巡视,并展示笔墨效果较丰富的作业。

注意:教师选择效果不同的作业进行展示,便于学生观察,发现笔墨异同。根据不同的学情,也可提出行笔中锋、侧锋的问题。

3.PPT课件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设置问题:仔细观察这些墨点、墨线和墨块,说说怎样画的?

水( )【多、少】

墨( )【多、少】

笔( )【干、湿】

注意:本环节可以根据学情不同,安排不同难度的导入环节,如果学情基础较好的学校,本环节采用出示笔墨作业展示提问,复习笔墨基本知识的方法快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尝试练习(笔墨小挑战)

1.PPT课件出示:

树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枝、干、根、叶。)

你能用这些“笔墨”画一棵树吗?

2.学生尝试笔墨练习,教师巡视。

提问:这张作业满意吗?说说理由。

3.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注意:教师有意识选择典型作品,实物投影展示。让学生讨论对这些作品的直观感受,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学生自评互评,引发思考。教师根据生成,抓住重点,适时启发导

入揭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2个练习,导入新课。第一个笔墨练习,复习水墨基本笔墨。熟悉学情。第二个练习,尝试水墨画工具画树,并引导启发学生,表现好水墨画树,必须要通过良好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第二环节:揭题

想一想:

1.PPT课件出示:【树完整图片】——【水墨画树图片】(动画演示)

2.揭示课题“水墨画树”,并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局部图片——完整图片——水墨画树的动态演示,学生形成强烈的视 2

觉感知,培养良好细致的观察方法。

3.提问:掌握【树的结构】和【笔墨技法】,要画出生动的水墨树,还需要什么?

【板书图示】: 水墨 (如何)画 (好) 树? (水墨眼光)

4.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板书。

注意:本环节根据每个学校不同的硬件设施和不同的学情,可以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基础较差的班级可以利用导入环节多观察现实树木图片,同时设计恰当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表现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入学生尝试作业,直观观察,引发学生思考,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第三环节:新授

1. 观察比较:PPT课件出示【图1】。

《古树》任伯年(1840~16)

出示问题:

用一个词来表述欣赏这幅画的感受。

画家分别用了哪些笔墨来表现树的各个部分?

师生互动讨论,简介画家,教师板书。

2. 出示:【图1】和【图2】师生互动,对比欣赏,发现笔墨之美。 3

【图1】韵味 【图2】逼真

设置问题:

比一比相同(相似之处)?

比一比不同之处?

【图1】和【图2】给人感受?

3.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图1】和【图2】的直观比对,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画家如何用水墨的眼光观察表现树。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如何用水墨的眼光和表现方法来画水墨画树。

三、走进博物馆、儿童美术馆

单幅欣赏。

1. PPT课件:出示各类大师以及学生作品,逐个欣赏。

设置问题:

枝干、树叶、树皮用什么笔墨?

树皮的纹理怎样表现?

2. 学生边欣赏,边回答问题,师生互动。

对比欣赏。

3.出示【图3】和【图4】,欣赏比较,并回答问题。

【图3】《大树》傅抱石 【图4】《水墨树》黄宾虹

设置问题:

【图3】用了什么笔墨?有什么感觉?(水墨淋漓—茂密)

【图4】用了什么笔墨?有什么感觉?(枯笔勾勒—苍劲)

4.学生并思考,回答问题。

5.师生互动,简介画家。

6.教师小结:同样是画树,却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呈现不同的树最美的姿态。枯笔勾勒可以画出树的苍劲,水墨淋漓可以画出树的茂密。

注意:本环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视频简介,也可根据学情,布置学生课件了解各个画家的简单生平,上课时请同学互相介绍,教师适时补充。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等活动,层层递进,体验、探寻画家面对树木如何取舍,表现出富于美感的树。通过系列作品(大师作品和儿童美术作品)观察、比较,学会用不同的笔墨表现不同的树木。

探寻古画:

1.PPT课件出示【图5】及其简介,学生欣赏,观察并回答问题。

壁画 魏晋 这是迄今为止能见到的最早仔细描绘树木的绘画原迹! 2.说一说这幅画表现的古树有何特点? 四、教师示范

注意:教师示范时,一定要关注和学生互动交流,关注生成。 五、互动讨论

1. 学生观察讨论,评一评老师的画,有建议吗?

注意:根据学情,还可鼓励学生帮老师修改,关注构图、树干的质感(皴法),树枝的穿插等。 2. 教师小结小窍门,并板书。 PPT课件出示: 小窍门:

(1)先从主干或大枝条画起,再添加小枝条和树叶,这样更容易表现。

(2)细线勾画枝干、树叶,再染上淡墨和色彩,会显得更加郁郁葱葱。 3. 想一想:两棵树如何表现? 4.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或演示。

注意:本环节示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示范,既可以在学生作品上进行添加,也可以根据情况多示范些树干的画法。教师通过设置观察、比较、示范、互动讨论等活动,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发现

探寻表现树木的笔墨技法。并在演示环节,解决笔墨技法中较难的部分,教学时,要关注学生课堂生成及其师生之间互动,灵活教学。

第四环节:作业环节 一、PPT课件作业内容及要求

作业菜单:

选择一幅喜欢的水墨画树的作品,临摹一幅。(加上自己的创意。) 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创作一幅水墨画树。 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题,创作一幅水墨画树。 (千年古树、春风杨柳、小树新芽、秋叶纷纷„„) 作业要求:形态、笔墨、疏密。 二、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有针对性指导。

注意:学生作业时,教师巡视。如发现共性问题,可以及时互动讨论,或者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设置梯度作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作业表现方式,鼓励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提供学习菜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内容。教师教学时,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酌情控制作业难度。 三、作业展示

1.师生互动,将作品展示于展示区域。

注意:(1)设置有趣的展示区域便于作品展示,并呈现最佳展示效果。(2)鼓励学生积极展示作品,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宣纸湿了容易破损,用笔动作要合适。 四、互动评价

1. PPT课件出示评价要求。 设置问题: (1)自己的作品,满意吗?(哪里最满意?) (2)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3)哪幅作品有小建议?

(4)有什么小困难?有什么小妙招? 2.师生互动评价作品、交谈感受。

注意: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评价要求(1.设置问题,2.作业要求)进行有针对性评价,交谈感受。 设计意图:在作业和评价环节,设置了不同难度的作业菜单,学生可自主选择作业方式。关注到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方式来完成作业,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在评价的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从板书的教学要点来评价作业,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说学习方法谈学习感受。而从在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达成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目标,使审美和技法的同步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