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庆 工 商 大 学
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B卷) 学科专业:金融硕士 研究方向:金融
考试科目:金融学综合 试题代码:431 (试题共4 页)
一、名词解释(共36分)
1、“劣币驱逐良币”规律(5分):
2、利率市场化(5分):
3、货币(5分):
4、投资机会线(5分):
5、詹森指数(5分):
6、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5分):
7、重复保险(3分):
8、万能保险(3分):
二、简答题(共44分)
1、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的区别(10分)
2、试述债券的久期法则(10)
3、下面4个问题,每个问题各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各选一个按顺序写出答案(8分) (1)保险经纪人代表的利益,为当事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受益人 、自己 、保险人 、投保人)
(试题共 4 页,本页为第 1 页)
(2)财产保险基本险对风险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火灾、 爆炸、盗窃、雷击)
(3)健康保险中为防止已经患病的被保险人投保而规定了,只有经过此期限发生的保险事故才承担赔偿责任。(犹豫期、宽限期、观察期、追溯期)
(4)纯保障性,无储蓄性的一年期期险种是。(医疗保险、万能寿险、年金保险、两全保险)
4、判断下面两个问题对错,并说明原因或改正(6分)
(1)同样的条款责任,分红保险的保险费率高于不分红保险,同样年龄的人投保年金保险女性费率低于男性
(2)保险公司按合同赔偿被保险人后,只有被保险人出具权益转让书之后,保险人才能真正取得代位求偿权
5、比较保险与储蓄(或银行理财)的区别(10分)
三、论述题(共20分)
1、如何协调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之间的关系?(10分)
2、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10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50)
1、已知一国商业银行系统,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20%,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10%,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为0.65,提现率为5%,超额准备金率为3%(15分)。请问:
(试题共 4 页,本页为第 2 页)
(1)该商业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倍数为多少?(7分)
(2)计算M2层次的货币乘数(8分)
2、经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当时的7%提高到7.5%。与此同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运行进行结构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有关外资金融机构,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2006年至2011年连续地、频繁地使用存款准备金,2006年调整了3次;2007年调整了10次;2008年调整了9次;2010年调整了6次;2011年调整了7次;2012年2月24日和5月18日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至2012年5月18日,大型金融机构执行20%和中小金融机构执行16.5%的存款准备金率。为贯彻落实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014 年4 月和6 月,中国人民银行两次实施定向降准,分别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 个和0.5 个百分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4 月份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此外,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5分):
(1)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一般操作原理是怎样的?(5分)
(2)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5分)
(3)分析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定向降准的目的和意义(5分)
(试题共 4 页,本页为第 3 页)
3、分析师估计某股票在未来3年内,将在每年年末分别派发1.20元/股、1.25元/股和1.50元/股的现金股利,从第4年起,每年现金股利将稳定增长4%。如果你希望从该股票投资中获得20%的收益率,则当前合理持有价格是多少?(10分)
4、某投资者持有市价为25.00元的股票1份,准备持有3个月,由于担心股票价格下跌而受损,于是考虑利用该股票的期权交易来规避风险。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期权的合约规模正好也是1份股票。目前3个月到期、执行价格为25.00元的该股票欧式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价格分别为2.00元和1.00元,试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该投资者应该做怎样的股票期权交易来实现对持有的股票进行套期保值?(3分)其交易成本是多少?(2分)
(2)如果3个月后,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下降为19.00元时,计算说明该投资者该套期保值策略的最终结果。(5分)
(试题共 4 页,本页为第4 页)
重庆工商大学
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
学科专业:金融学【专硕】 研究方向:所有方向 考试科目:金融学综合试题代码:431 (试题共 3 页)
注意:1.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写在专用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2.试题附在考卷内交回。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5分)
1、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2、利率市场化 3、基础货币 4、公开市场业务 5、一级市场 6、看涨期权 7、指数基金
二、简答题(五小题,共55分)
1、分析利率的宏观调节作用(10分) 2、简述商业银行的功能(10分)
3、为什么说银行是特殊金融机构(10分)? 4、分析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10分)
5、试述在弱式有效市场假设下股票投资技术分析的作用(15分)
三、计算题(15分)
已知一国商业银行系统,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10%,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为0.5,提现率为5%,超额准备金率为3%。已知原始存款为1000万元,基础货币总量为3000亿元,请问:
(1)该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倍数是多少?(7分) (2)该国的广义货币(M2)的总量是多少?(8分)
四、材料分析题(三小题,共45分) 材料一(10分):
表外业务作为一种新业务,涉及客户、同业等方方面面,因其手续费、咨询费等收入较为丰厚,从而成为各家银行激烈竞争新热点。据了解,目前,相对
表内业务而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速度较慢。而业务种类单一、技术力量不足、风险意识不强等因素,是导致表外业务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随着传统存贷款业务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商业银行大力推进表外业务日益重要。如何加快表外业务发展步伐,有专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对表外业务的科技及人才投入;
二是积极开拓表外业务新品种。商业银行表外产品开发,要按市场机制进行,并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需求;
三是强化对表外业务的风险防范。表外业务一般都隐含着一定风险,有些表外业务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隐含较大风险,一旦隐含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或将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要建立风险内控机制,对表外业务发生的风险应及时跟踪监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含义?(5分) (2)为何需要推进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5分)
材料二(共15分):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持力度,自4月20日起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
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一般操作原理(5分) (2)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优缺点(5分) (3)分析我国实行定向降准的目的和意义(5分)
材料题三(20分):
某证券分析师针对某一处于均衡状态的证券市场收集整理得到以下表格: 未来经济形势(概率) 证券组合A预期收益率 衰退(30%) -10% 平稳(50%) 6% 增长(30%) 15% 市场组合M预期收益率 特殊证券R -6% 2% 4% 2% 14% 2% 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计算证券组合A的期望收益率和市场组合M的方差(6分) 2、给出该市场的资本市场线的方程式(6分)
3、如果该市场上存在另一证券组合B,其期望收益率为2.8%,方差为0.004,试计算并判断:证券组合B是否落在资本市场线上?并判断:证券组合B的价格是否合理(8分)
(试题共 3 页)
重庆工商大学
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B】卷
学科专业:金融学【专硕】 研究方向:所有方向 考试科目:金融学综合试题代码:431 (试题共 2 页)
注意:1.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写在专用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2.试题附在考卷内交回。
一、名词解释(七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商业信用 2、回购协议 3、货币 4、基准利率 5、二级市场 6、看跌期权 7、平衡基金
二、简答题(五小题,共55分)
1、分析通货紧缩的效应(10分)
2、分析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10分) 3、简述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机制(10分) 4、阐述银行是国家的银行的具体表现(10分)
5、试述在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下股票投资基本面分析的作用(15分)
三、计算题(共15分)
影响货币放大的主要因素发生了如下变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8%→14%,超额准备金率5%→3%,现金漏损率2%→3%。 (1)基础货币放大倍数有何改变?(7分)
(2)如果目前基础货币为25万亿,狭义货币M1会有什么变化?(8分)
四、材料分析题(三小题,共45分)
材料一(10分):
中国货币供应量情况 单位:亿元人民币
项目 货币和准货币(M2) 货币(M1) 流通中货币(M0) 2010.12 2011.12 2012.12 2013.12 2014.12 725851.79 851590.90 974148.80 1106524.98 1228374.81 266621.54 2847.70 3086.23 337291.05 44628.17 50748.46 54659.77 58574.44 348056.41 60259.53 注1:自2011年10月起,货币供应量已包括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注2:资料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货币(M1)、货币和准货币(M2)分别包括哪些内容?(5分) (2)我国划分流通中货币(M0)、货币(M1)、货币和准货币M2的标准是什么?这样划分有何意义?(5分)
材料二(15分):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传导效率。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利率市场化?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7分) (2)分析利率市场化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8分)
材料三(20分):
已知A、B两种证券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分别为rA7%;rB10%;
A10%;B15%,而且两种证券未来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0。
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计算确定由A、B两种证券构成的最小方差组合(7分) 2、计算同一市场同期无风险利率水平(8分)
3、如果市场同时存在证券C,其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分别为rC11%;
C22%,则证券C的风险溢价是多少?(5分)
(试题共 2 页)
重庆工商大学
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学科专业:金融专硕 研究方向:所有方向 考试科目:金融学综合试题代码:431 【A】卷
注意:1.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写在专用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2.试题附在考卷内交回。
第一部分 金融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货币制度 2.基准利率 3.货币乘数 4.存款准备金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商业银行存款派生应具有哪些前提条件? 2.简述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具体表现。
3.如何判定通货膨胀的存在?通货膨胀现象有何显著特征? 4.什么是再贴现?分析其优缺点。 三、计算题(15分)
1.甲企业有一张金额为10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还有30天才能到期。请问: (1)若甲企业向A银行申请贴现,且银行的贴现率为6%,甲企业可获得多少资金?若A银行将票据持有到到期日, 则在该贴现业务中获得多少收益?(8分)
(2)若A银行在持有票据20天时将其再贴现给银行,且再贴现利率为3.6%,则A银行最终通过这张汇票获得了多少收益?(7分) 四、材料分析题(25分)
材料一:2016年银行公开市场操作
2016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机制,在以 7 天期逆回购为主每
(试题共3 页,本页为第1页)
日常态化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流动性季节性变化、市场需求等因素,于 8 月下旬和 9 月中旬先后增加了 14 天期和 28 天期逆回购品种,灵活搭配开展操作,保持银行体系适度流动性,优化市场资金供求期限结构,收到了一定效果。
第三季度以来,受地方债密集发行、财政税收、外汇占款下降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波动有所加大。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考虑需要、流动性形势和市场需求,在每日常态化操作机制下丰富操作品种,以 7 天期逆回购为主,灵活搭配 14 天和 28 天期逆回购,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适度提高资金稳定性,熨平季节性因素等引起的流动性短期波动,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第三季度,累计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59300 亿元,逆回购到期回笼流动性 58650 亿元,净投放流动性 650 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第3季度《中国货币执行报告》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逆回购?银行通过逆回购操作的目的是什么?(5分)
2.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选择公开市场作为常态化操作工具?(5分) 材料二:人民币加入SDR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日凌晨1点,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 距离上一轮评估历时整整五年,IMF终于批准人民币进入SDR。IMF总裁拉加德在发布会上表示:“人民币进入SDR将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里程碑,这也是对于中国在过去几年在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的认可。”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SDR货币?加入SDR的标准是什么? (8分) 2.人民币加入SDR的意义何在?(7分)
第二部分 投资学部分
一、概念解析(共3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5分) 1.前沿组合 2.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3.期货价格
(试题共3 页,本页为第2页)
二、问答题(共1小题,满分15分)
4.什么是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在投资实践中应该如何分类管理这两类不同的风险?
三、材料题(满分20分)
5.在一个有两个的经济因素F1和F2的证券市场体系中,存在A、B和C三种风险证券,其期望收益率及其对两个经济因素的敏感系数如下表所示: 资产组合 A B C 对F1的敏感系数 1.0 2.0 0.0 对F2的敏感系数 2.0 0.0 1.0 期望收益率 18% 12% 9% 假定该市场上的风险证券均满足因子模型,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⑴如果该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则同时期的无风险利率水平是多少?(8分) ⑵如果该证券市场上有某个风险证券Q,其收益特征为
;
;
,
而且,证券A、B和C均处于市场均衡。试说明风险证券Q当前的状况能否长期存在。(12分)
(试题共 3页,本页为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