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数学下册 几分之一教案3 沪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 几分之一教案3 沪教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 能力目标:

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3. 情感目标:

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片、纸条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冲突

1. 出示情境图,将下列物品数量与单价用数表示:

三个蛋糕 3 一个蛋糕 1 一个蛋糕价钱 58元8角

2. 提出问题: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1)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2)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在师生的交流中揭示课题:几分之一。

【 说明:儿童单位分数(分子为1的分数)概念是较先发展的分数概念,儿童在处理与面积有关的分数问题时,先会处理二分之一,所以从生活中引入“一半”概念——“整体平分2份,2份中的一份”就是1/2,其后认识1/4、1/3……,利用学生对平分与公平的直觉,从学生最容易理解的开始。】

二、活动——建构

(一)建构“二分之一”概念。

1. 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这一份是蛋糕的( ),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2. 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学生动手折纸,并给其涂上颜色。

3. 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图略),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1)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2)小结:只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

(二)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1. 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2. 操作: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

3. 交流: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4. 深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表示?

5. 填空练习。

?)

(1)对折:纸片被折成了同样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圆形纸片的1/2,是( )个圆纸片。

(2)再对折;纸片被折成了同样大小的8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圆形纸片的1/4,是( )个圆纸片。

(3)再对折;纸片被折成了同样大小的8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圆形纸片的( ),是( )个圆纸片。

(4)小结:一个整体平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像1/2、1/4、1/8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说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掌握知识、提高认知,必须通过儿童自己的动作。在这里,采用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体验,使学生感悟到:把一个整体平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三)深入探究,比较分数大小

1. 猜测:

把一条1米长的纸带分成同样长的若干段,每一段长是多少米?

请比较这些分数大小。

2. 操作验证猜想。

3. 交流反馈。

例:把一条1米长的纸带分成同样长的3段,每一段长是多少米?

1米

│———│———│———│

( )米

1米长的纸带平分成3段,每一段的长度是1米的1/3,1米的1/3就是1/3米。

4. 提问:4比5小,1/4米反而比1/5米长!为什么?

5. 想象拓展:如果继续往下平均分,还可能出现几分之一?

6. 小结:对于相同的整体,平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平分的份数越( ),每一份就越( )。

【说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为实现有效的探究,教师提供给了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创设基于师生互动,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四)学写分数

1. 指导书写:教师指导学生写,学生书空。

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块,在横线下面写“2”,表示其中的1块,在横线上面写1,写作1/2。

2. 看图写数:P40/4。

(五)认识各部分名称。

交流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具体含义。

三、应用——提升。

联想:法国国旗、棋盘等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几?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得到不同的分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