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村支书与乡村的进步

村支书与乡村的进步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村支书与乡村的进步

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一个有悠久农耕文化的社会,“乡村”无疑占据着我们文化生活的大部分,而在当代乡村社会中,村支书又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的作风、能力、素质、性格等,直接影响着一个个乡村的面貌。对这样一个身处中国社会基层的群体,我有一些了解,并因此写过关于他们的小说。 当然,我所写的村支书,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村支书。今天的乡村与过去的乡村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当时的村支书苦恼的是村级集体没有积累,修路、修水库、修建学校等等,所有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集资、化缘。对没有任何行政资源,也没有任何乡村工业的村干部来说,这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所以,我们往往看见他们骑着自行车往返山村与县城、乡镇之间,一个个办公室去问、一个个部门去打听、一个个机关去拜访。除此外,他们还承担大量的社会管理职责,收取粮款、接待各种检查等等。他们是农民,是个人,他们没有资金,没有办公费,但却又是干部,又要履行基层组织的管理职能。可以理解,当时的农民和村干部之间的关系为何那般的紧张,以至于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他们那时的境遇,那种无可奈何却又不能逃避和躲藏的命运,我通过文学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但我一直期望他们的命运会有所改变。

历史总是前行的,尽管充满曲折和苦难。以2006年1月1日为标志,中国农村和村干部终于迎来了值得记忆的一天。这一天,延续千年的向农民索取的时代结束了,开始了城市和工业反哺乡村与农民的时代。村干部不必为教师工资和其他公共事业去向农民收钱了,农民和村干部之间的紧张关系结束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视、通自来水等各项基础建设在投资和经费来源、在工程主体和建设过程各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地改革,无需村支书带着村干部们奔波了。但让村支书们倍感失落的是,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了,他们只在春节才回到乡村。在一年之中的大多数时间里,村支书眼中来来往往只有老人、孩子和妇女。 有一段时间里,我也在想,村支书果真都没事可做了吗?显然不是,因为乡村并没有如农民所希望的富裕起来。我所熟悉的大别山区与赣州一样,也是老区和贫困地区,无数的农民离乡外出挣钱,无非都是为了富裕。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带领老区人民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真正的脱贫,是村支书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山林、农田的流转中,实现一个村的规模效益,如何帮助农民从传统的种植转向价值更高的现代种植,如何帮助农民通过现代网络手段实现农产品的销售效益,如何引导农民传承和建设新的乡村文化„„都是村支书不可推卸的使命。应该说,是时代对今天的村支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如何当好村支书?赣州作出“学习梁家河、当好村支书、打好攻坚战”的决定,进行了一种有益的尝试和试验。村支书没有“为民”意识和“实干”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大家认可的支书;村支书没有“担当”和“敢为人先”,就不可能有乡村事业的创新和跨越式发展。

“农民要致富,主要靠支部”,这话不是口号,也不是夸张,就我所见到的先进的乡村,无一不是在能干、优秀的村支书带领下发展起来的。今天,这依然是真理。赣州市决定选派优秀的青年干部和大学生到乡村一线锻炼和工作,培养一支扶贫攻坚新生力量,是卓有远见的。与完全从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村干部相比,他们具有更多优势,这些青年干部是在新世纪成长起来的,有相当的文化和知识水平,了解当代技术和市场经济,适应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村发展形势,他们的成长必将为赣州乡村撒下现代化的种子,并在这块红土地上开出灿烂的富裕之花。

村子变了,人也变了,越来越有干劲,越来越有创业

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