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法律学习】劳动争议的仲裁与诉讼

【法律学习】劳动争议的仲裁与诉讼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劳动争议的仲裁与诉讼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或劳资纠纷。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二)解决劳动争议的四种途径:

1.协商:双方当事人商量解决。

2.调解:通过企业调解委员会或工会方面调解解决。

3.仲裁: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对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不服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提起诉讼。(一般情况下,未经劳动仲裁的案件,不予受理)

(三)申请仲裁的时效(又称申诉时效)

是指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如果不在法定的时限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则丧失通过仲裁程序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制度。劳动法规定申诉时效为60天。仲裁裁决一般在收到仲裁申请60天内作出。

(四)劳动争议诉讼

是指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人民起诉,人民依法进行审理

和判决的活动。当事人要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起诉,否则,不予受理,裁决书发生效力。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裁两审制”处理劳动纠纷案件。对一审不服的,还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5天内向中级起诉,进入二审程序。

(五)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第二条:“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由此可见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证据对胜诉的重要性。

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在使用劳动法第二十五条,以员工违纪解除员工劳动关系不予经济补偿,员工一旦申请仲裁,用人单位往往败诉,主要原因是,单位在作出处理决定之前,没有注意收集和固定证据,仅凭口头讲过,邮件发过,或者仅凭印象认为就是这样(可能确实也是这样)。就认为自己有道理。殊不知,法庭不仅是讲事实的地方,更是讲证据的地方。没有证据支持,客观存在也没用。很简单的例子,你没有向某人借过一分钱,但是只要他手头上拿着你写的欠据,就可以判你还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