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沉浸于现实的忙碌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思念过去,成功也就不会太远了。——雷音
(2)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龙应台
(3)没有什么比忙忙碌碌更容易,没有什么比事半功倍更困难。—— 亚历克·马肯策 (4)人们需要欺骗,让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很忙碌,很有意义。—— 李银河 (5)越工作越能工作,越忙碌越能创造出闲暇。—— 佚名 (6)忙碌的人没有掉眼泪的时间。------ 谚语
以上都是关于“忙碌”的人生感悟,生为世俗之人,或置身于忙碌之中,或置身忙碌之外,我们怎样看待“忙碌”呢?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忙而有为,生活真意
雷音说:“沉浸于现实的忙碌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思念过去,成功就不远了。”而龙应台则是觉得闲暇,逗留更有创造力。李银河却是说,人们需要欺骗,让他们以为忙碌的人生很有意义。但我觉得,应辩证的看待人生的忙碌与闲暇。碌碌不应无果,而要有为;闲不应无聊,应有意义,这样的生活才意义。
人生时常陷入困局,都因忙而无果。这与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异曲同工之妙。学与思之间是辩证的,而忙碌有为与无为之间也是辩证的。古有状元郎日夜苦读最终金榜题名,今有马云忙碌半生终创商业帝国,这就是忙碌而有为的典型。在忙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付出中获得欣慰。这是自我满足,也是对忙碌的回报。
碌碌无为,学习或生活找不到方向。比如说学生都一样坐在教室里上课,可有的人就会提升自己,使自己变得博学多才,而有的人则是“油盐不进”,出工不出力。如此“忙”有什么用呢?与其成天混日子,做无用功,欺骗自己,存在毫无价值,还不如闲下来,想想人生怎么过,该做哪些喜欢的事,如何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真正的忙是什么?不是所有的“忙碌”都是人生最好的状态。真正的忙是忙而得法,忙里偷闲;闲中有忙,劳逸结合,这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但有人在闲适中找到自己,比如作家诗人、艺术家或科学工作者,他们在闲适状态下才能展开丰富想象力,创造出有意义有
价值的作品。这就是所谓的闲中有忙,在闲暇中构思立意,从而实现作品价值的最大化。
忙,需要科学与理性,抓住关键的忙才是正确的忙。忙碌固然重要,可使自己身心获得极大的充实与满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但我们也要劳逸结合,忙中偷闲,调整好自己的身心,为可持续发展充电,才会更好地忙碌,也让个人价值得到体现。鲁迅回答“天才论”时说:我那是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鲁迅用一生时间学习、写作与教学,成果颇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旗手,可谓忙得充实。
我对生活的理解是首先你要忙起来,才有所获;其次是不能只忙无获而“瞎忙”,只有忙而所获才是真忙;最后是正确处理好忙与闲的关系,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人生是一趟单程车,没有往返票。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忙而有为,忙才能收获,充实自我,增强自信,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不负韶华好时光。 【解析】试题分析:本次作文要求根据六句中外名言,就怎样看待“忙碌”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这是典型的关系型作文,材料中的每一句话都谈的是忙碌与什么的关系。六句中都有“忙碌”,它是材料的核心话题。赞成忙碌的有(1)(5)(6);反对忙碌的有(2)(3)(4);六句话赞成、反对各半;都谈了忙碌与……的关系。材料的内容范围:忙碌与成功;忙碌与思想、灵感、体验,忙碌与闲暇、逗留,与创造力,忙碌与失败;忙碌与容易、困难。忙碌与事半功倍(效率);忙碌与人生意义;忙碌与闲暇;忙碌与悲伤。此次作文,写作的空间很大,只要学生思考,能够构思,应该容易成文。既可以写效率,写劳逸结合;也可以写人生的得与失,写到成功,写到内心的充实,人生的态度,甚至写到人生的意义等等。
点睛:这是一道关系型作文,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话题的诸个要素。有些话题的构成要素,从何种层面解读较为简单,一目了然。而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 【标题】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语文试题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