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初中历史复习课效率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8-07-16T15:44:21.29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2月 作者: 贾岩[导读] 高效的讲评试卷既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水平的手段。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龙门农场学校 贾岩
【摘要】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试卷讲评是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试卷讲评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而影响着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上好试卷讲评课。高效的讲评试卷既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水平的手段。教师适时地点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地获取知识,是提高试卷讲评课效率的主要途径。【关键词】提高 历史试卷讲评课 效率
2016年的中考结束了,中考是整个地区统一试卷,可信性和可比性都是很高的。考前我们历史组老师和学生都做了大量的迎考工作:复习、练习、讲评。看到试卷以后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暗暗自喜,其中三道大题和我们练习过的几乎一样,最重要的是我还费尽心力的讲评过、强调过。可是这种喜悦持续的并不长久,成绩出来以后,我傻眼了,易错的还是错了,强调过的照就丢分!
痛定思痛,回过头来再审视一遍我的讲评痕迹:老师认真读材料、学生仔细读问题、老师在给出标准答案、学生整理答案并记忆。可适当类似问题再出现时,同学们为何会如此陌生呢?我掩卷静思,中考压力本身就很大,在各科“轮番轰炸”之下,有多少同学能够对做过的试卷“再回首”?记下的“标准答案”谁有能保证不忘?这种高耗低效的试卷讲评课该停止了!因为新课改已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如何提高讲评课的效率,已成为我们历史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科学高效的讲评试卷既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水平的有力手段。上好讲评课是督促、提升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教师适时的点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获取知识,是提高试卷精评课效率的主要渠道。2017年平时测试时我做了试卷讲评课的大胆尝试:
一、让学生自主纠错,培养“找茬”思维
“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些题目错的最多?错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积极性很高,虽然存在问题不同,但主要集中在“16题”和“17题”。(课前我也作了试卷分析,失分最多的是16题(1)材料一从哪几个方面了王权?和(4)概述材料二、三的相同主张)
师:失分的原因是什么?
生:第(1)问“我少了一点”,“我只写了法律方面”......
第(2)问几乎是“普降一分”。两个得分点,很多同学只答出一个!这堂课我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作了如下点拨:
“同学们做材料题(1)要“读”懂材料 (2)要“找”信息 (3)要“组”答案”,这样的点拨学生不仅知道了哪些题错误率较高,更知道了自己错误的原因和努力的方向,效果很明显——同学们自觉地拿起笔,认认真真的阅读和讨论起来。学生在探索的基础上,再跟同学合作、讨论,找出了不同的方法,甚至动用了语文阅读法:
“老师,我们组用的是找关键词的方法——法律、征收金钱、常备军”,关键词下加上了注重号。 “我们用的是分段法”,第一段、第二段他们写的很工整。
“我们是分层法:材料二和材料三都分为两层,第一层讲的是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第二层讲的是应当保护人的自然权利”。每一层之间他们都打上了“/”.
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把时间还给学生, 引导学生探寻解题要领,把解题思路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纠错、让问题在学生互动中解决,这不仅能使枯燥无味的“一言堂”变为生动高效的“群言堂”,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让学生立足错题,拓展易混思维
第17题第二问:该图片名称是什么?它的发明有何意义?该题失分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七!很多同学判断为珍妮纺纱机,导致下一问的失分,我仔细分析出错的原因:
老师——只注意知识点的全、准、精,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学生——只顾背诵老师整理的知识点(一般是笔记或讲义),而忽略了课本的图示。
找准了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后,我发动学生对《世界历史》上册比较重要的图片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搜索,并说出该图片的作用。同学们“群情激昂”“纷纷投入战斗”,不到15分钟,一些“陌生的面孔”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自由女神,爱迪生的电报机……这样“一点多练”,以“点”带“面”的讲练, 既有利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也有利于师生扫除教学“盲点”,对学生复习回归课本也是一次很好的引导。
三、强调重点,学会逆向思维
例如:我们平时经常强调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表现是什么?但这次考试给了一段“释放被捕学生,撤销曹汝霖等卖的职务”问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什么?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不知所答,还有《权利法案》颁布标志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 而本次试卷反过来设问,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于是学生生疏,老师觉得题目边缘。这说明平时教学教的死,学的死,通过讲评老师和同学都有共同感悟:以后学习要注意逆向思维的培养,灵活运用知识方能在各种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四、互查错别字,建立《错字集》
频繁出现错别字也使学生在这次考试中丢掉不少“冤枉分”,如“君主立宪”写成“军主立宪”,“蒸汽机”写成“蒸气机”......由此,我也想到了2015年的一道中考题由于考生对重要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出现了错别字,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和”错写成“合”,或答成“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从而导致失分.在分析其危害性之后,要求同位同学互查试卷,揪出错别字,并把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存在的典型性错误找
出来,建立《错题集》,在今后的教学中调整、改进,错误也就成了一种教学资源。
张文质先生《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提出“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干瘪”的历史试卷评讲的“鲜活”与“高效”,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高效的试卷讲评课,应该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反思,在参与中探究,在参与中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来源:宿迁日报2009-06-09 教育 2、朱长营 《构建高效的英语试卷讲评课》无锡市厚桥中学
3、张海波 《探析历史试卷讲评课的艺术与魅力》 嘉兴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