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历史学不仅仅是一种活动,不仅仅是特地的学问或学术,也不仅仅是一种学问体系,它更是一门在商量对象和任务方面都具有科学性的特殊学科。下面是我整理的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学问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学问点 明清帝国的统治
明朝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建立时间:1368年 都城:南京(后明成祖迁都北京)
后金 建立者:努尔哈赤。建立民族:满族
清朝 建立者:皇太极 建立时间:1636年 都城:北京 皇权高度膨胀 “胡蓝之狱”,发生在朱元璋时期,波及面最广。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顺治三年(16年),波雅科夫率领残部经马亚河、阿尔丹河进入勒拿河,逃回雅库次克。波雅科夫回去后扬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个堡寨,就能制服黑龙江。波雅 科夫带回的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龙江流域的预备,引起了沙俄 _的重视和赞许。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进展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展说明: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社会生产力进展的客观要求,是历史进展的主流,是临时的、次要的,即使是在时期也存在明显的统一趋势。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强。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1 / 2
1.明清皇宫
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说出故宫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2)故宫建筑的色彩一律用红墙黄瓦,这有什么象征意义?
(3)故宫的许多建筑数字几乎都和“九”有关,如台阶的级数、门钉的数目等,这是为什么?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
1、复习导入:宋元科技文学成就包括哪些? 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棉纺织技术 文学:《资治通鉴》,宋词,元曲
【过渡】在宋元科技、文学成就基础上,随着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进展,明清的科技】文学有何转变呢?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 2.壮举:时间早 、规模大、航程远
3.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沟通,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进展
4、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1、 从明中期到清前期,是中华帝国最终一个繁华时期。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快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Word文档
2、 明中期到清前期经济进展状况: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和进展的重要阶段。 孔子
(1)儒家学派创始人。代表作《论语》(由弟子整理)。
(2)思想主见: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主见:以德治国、反对苛政(苛政猛于虎)
教育成就:①创办私学;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学问教育。
(3)地位:孔子是宏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影响: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5)评价:孔子是宏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学问点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