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北岳安天元圣帝碑》看北宋初期的翰林书法

从《北岳安天元圣帝碑》看北宋初期的翰林书法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 Shu Hua Shi Jie-书画视界 |从《北岳安天元圣帝碑》看北宋初期的翰林书法常加栾飞飞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摘要:文章以北岳庙现存的宋代碑刻代表之一《北岳安天元圣帝碑》为关注点,透过其碑面文字及其书丹者邢

守元的翰林待诏身份分析北宋初期翰林书法的相关情况。主要包括:其一,关于北宋初期翰林系统的相关分 析;其二,北宋初期翰林书法的入唐迹象,主要以《北岳安天元圣帝碑》的行书风格分析其与唐代书法的具体 联系。关键词:北岳庙 北宋翰林系统 书法入唐 《北岳安天元圣帝碑》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3-0067-02一、北宋初期的翰林系统宋代的翰林群体组织“御书院”早在唐代已经设 立。开元年间,唐玄宗有一次与各大学士会宴于集仙 殿,玄宗曰:“今与卿等贤才,同宴于此,宜改集仙殿丽

数术之工皆处之,谓之待诏。”问翰林院待诏的主要职能 “一皇家书法教育,二讲论书道,三书碑刻石。”冏五代时 期的翰林待诏职官依然保留,“翰林待诏米道邻侍书于 太子,掌书法百余卷,皆是二王法帖、古来名贤墨迹,及

正书院为集贤院。”此处的集贤院即是御书院的前身, 它的主要职能是“掌刊辑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 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 学术以闻。”何另外,“(元和)四年(809),集贤御书院学 士、直学士皆用五品,如开元故事,以学士一人年高者

石本者。”171宋代的集贤御书院“以宰相一人充大学士,以给谏 卿监以上充学士,以朝官充修撰,以京官以上充直院, 校理皆无常员,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数

判院事,非登朝官者为校理,余皆罢。”何此处已将集贤 院改为集贤御书院之称,早在唐德宗时期就已经有对 其称呼的使用,之后此称呼一直沿用至五代十国。但在 此过程中它们的职能却发生了变化。之事,职事与昭文馆同。政和五年诏秘书省,殿以右文 为名,改集贤殿修撰为右文殿修撰。”冏可知其职能变为 专门的藏书之地,而书法专职人员由秘书省统领。另外 《玉海》有载:“唐有集贤殿御书院,皇朝太宗留意笔札, 即位之后,募求善书,许自言于公车,置御书院,……有 御书待诏、祗候。”[91此时宋代的集贤院已经归为翰林一 类,变为内廷书法专职部门。另外,宋代翰林待诏是书法专职中最高职位, “掌书诏命、国书、赐目及各种节庆、祠祭表词,题书春 帖子、端午帖子等事务。”冏在其建立早期,主要职务是负责书籍管理工作。 《旧唐书》有载:“募能书者为书直及写御书人,其后亦 以前资、常选、三卫、散官五品以上子孙为之;又置画 直。至十九年,以书直、画直、拓书有官者为直院。咱其 中善书者被任命为书直、写御书人。五代时期,由于政 治动荡,许多关于集贤院的资料被遗失。杨凝式“请以 本官充留守巡官。梁相赵光裔素重其才,奏为集贤殿直 学士。”杨凝式凭借自身书法才能而一下晋升为集贤 殿直学士,也可证明在五代时期仍然有专门的如杨凝 式一类书法专职人员的存在。另外,关于翰林待诏的相关记载,唐玄宗在位期间 还设立翰林院。《资治通鉴》有载:“上即位,始置翰林 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道、书、画、琴、棋、

由此可知,《北岳安天元圣帝碑》的书丹者邢守元, 其翰林待诏的职能表现即属于书写北岳祭祀碑文的

范围之内,而宋真宗与它之间的职务归属关系也十分 合理。二、北宋初期翰林书法的入唐迹象《北岳安天元圣帝碑》“此碑是真宗大中祥符九年 (1016)四月立。碑文作者陈彭年,字永年,南城(今属江 西)人。……碑文书体为行书,书者为翰林待诏邢守元,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曲阳北岳庙唐宋碑刻艺术研究”,项目编号:hbu2019ss0oYi Shu Ping Jian67史书无传。”凹关于其碑文书体的取法,《曲阳金石录3 卷》载:“邢守元书与黄仲英所书《安天王庙碑》相伯仲,

皆学鲁公笔法者。”卩1]《石墨镌华6卷附录2卷》有载: “邢守元书亦习《圣教》而有得者。”[12]结合碑文可知其行 书取法于唐代《集王圣教》以及颜鲁公。而文章关注重 点是由《北岳安天元圣帝碑》的取法分析北宋初期以邢 守元为代表,翰林书法的入唐迹象有哪些?其一,取法《集王圣教》。《集王圣教》之所以被北宋初期的翰林所接受,首 先是帝王力量对二王传统的推崇。其二,唐太宗力求以 文化稳定国内民心臣服之目标,发展文艺尤其是书法

艺术需要全民众的参与,全国参与则需要树立一种模 范供大家仰慕学习,而此时南方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新 书风在当时影响极大,因此在唐太宗的倡导下掀起了 学王的热潮。其三,王羲之为人正直,不与世同俗,其德 行符合唐太宗择贤标准。而怀仁和尚所作的《集王圣

教》也是在此大环境中所产生,《集王圣教》能在北宋初 期形成影响的因素之一即是唐代帝王推崇之下学王之 风的延续。另外,《集王圣教》的影响力在北宋的延续也赖李 邕的助力。李邕行书别开生面刻入石碑,且深受《集王 圣教》的影响而得王羲之笔法真义。自五代之后,李邕 书法渐渐被大家所认同,并争相从李邕处窥探魏晋真 法,如欧阳修:“因见邕书,追求钟、王以来字法,皆可以 通,然邕书未必独然。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余,余 偶从邕书而得之耳。”[13]其二,鲁公之法的影响。首先,鲁公之法也是多方面的融合。他的家族与儒 家思想之间联系密切,如其《祭侄稿》欧阳修称赞:“余

谓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 而畏之,然愈久愈可爱也。”除此之外,颜鲁公也受道家 思想影响很大,安史之后亲人离世使他与道家结 合寻求内心的一些慰藉。佛家思想对颜鲁公影响也是 很大,其《多宝塔碑》即是他对佛学的回应。其次,颜真卿书法的取法,大家普遍认同出自右军

的说法,苏轼在《题颜公书画赞》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 而气韵良是。非自得于书,未易为言此也。”颜鲁公在二王古法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独 特面貌,对晚唐与五代的影响很大。如释亚楠《论书》

68Yi Shu Ping Jian

载:“并得书中法,后皆自变其体,以传后世,俱得垂

铭。”鲁公书法对五代影响的有力代表属杨凝式,如宋代 米芾说:“凝式书天真烂漫,纵逸类似颜鲁公《争坐位》

帖。”杨凝式能在其乱世当中固守古法而自我突破,正如 苏轼所说:“唐末五代,文章卑陋,字画随之。杨公凝式 笔为雄,往往与颜柳相上下,甚可怪也!”这不仅对五代 书法发展有重大意义,更是唐法与宋代之间建立对接 关系的重要桥梁。五代的战火从书法角度来看受其影响是巨大的。 其一,五代战乱的繁杂使得书法师生授受传统被阻断, 二王新法的直接继承受阻;其二,五代的战乱则使诸多

魏晋名作毁坏、遗失。虽然也有部分存留下来,但最后 都被王室收入内廷。所以,“宋代书家们大多以唐人为

梯航,一则是因唐为近代,书迹还较易寓目,二则便是 晋帖已成奇货的缘故。”三、结语通过上文论述可知,以曲阳北岳庙内现存宋代碑 刻《北岳安天元圣帝碑》为例,对于北宋初期翰林书法

与唐法产生联系而不是与魏晋产生直接联系的原因在 于:其一,北宋初期的翰林系统以及翰林待诏的书法职 能由唐代开始;其二,唐代建立二王影响力的深刻作

用,以《集王圣教》与鲁公之法的方式延续至北宋;其 三,五代十国的战乱使魏晋古法在宋代的顺利对接产 生障碍。参考文献:[1] [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0.[2]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 [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6.

⑸[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6] 王元军.唐代的翰林书待诏及其活动考述[J].美术研究,2003,

(03).[7] [宋]黄休复•茅亭客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8] [清]嵇璜,刘墉•续通典[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9] [宋]王应麟•玉海•卷一百六十八[M] •扬州:广陵书社,2003.[10] 韩成武,王丽敏.北岳庙碑刻选注[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11] [清]董涛•曲阳金石录[M]•刻本曲阳,1904.[12] [明]赵崡•石墨镌华[M] •中国书店,2018.[13] 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