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 调 歌 头教学设计

水 调 歌 头教学设计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水 调 歌 头》 教 案 设 计

南昌市新才学校 廉 爽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2. 感知词意,感悟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3. 学习运用联想、想象表达丰富的情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感知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运用联想、想象来表达丰富的情感。

【教学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说出有关写月亮的名句。后引胡仔名句:“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设悬念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诗句引导学生走进学习内容,以胡仔评价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介绍写作背景:

1.简介苏轼。

2.创作背景:一是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此时身在密州。二是与弟弟子由分别五六年不得见。

(设计意图:知人论文,知时论文,为感悟词中作者情感做铺垫)

三.指导学生结合背景在朗读中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1.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在点评中梳理字词)

2.师范读。

3.再请一同学朗读。在点评中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感情。

4.齐读全词。

5.引导学生根据提示尝试当堂背诵。

四.问题探究: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联想和想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四人小组讨论。)

重点探讨如下的联想和想象:

1.为什么要用“归”而不用“奔”去或是“飞”去呢? 寒”的含义? 表达怎样情感?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有一字拟人,找出并分析表达情感。

4.对月为何转而怨?

5.最后一句如何理解。

小结:全词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感情。上阙:对月抒怀,官场失意;下阙:望月思人,手足分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也是对全词的总结:希望普天下别离人、壮志难酬的人都能一生平安,共赏一轮明月,能化解心中的块垒。

五.拓展延伸,体会想象和联想的作用。

1.解缙《落梅花》词。

2. 杜甫《月夜》。通过想象,表达了刻骨铭心的思念。

六.练笔:中秋望月——答苏轼

请运用联想和想象回答《水调歌头》中苏轼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总结全文:让我们和我们乘坐的宇宙飞船载着苏轼、苏辙到月宫去团聚吧。

(2010年3月《教学设计:水调歌头》获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