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脚印》教学设计 ——龚店乡叶寨学校 王松鹤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熟、悉、印、尼、基、欣、各、辨、互、吭、试、突、沿、即”14个生字,会写“熟、悉、印、互、试、突、沿、即”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用方法,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3.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尼基申是如何根据狗的脚印走出森林的。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识记生字,熟读课文。 2.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提问:你熟悉哪些动物的脚印呢?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全文,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标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 1.出示生字、生词卡片。 2.学生利用拼音试读。 3.教师教读。 4.易混字的辨析。 “熟、顺、叉、守”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互相”的“互”读“hù”,不读“fù”。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处的位置。 2.描红。 3.难写字的指导。诉:左窄右宽,注意不要将最后一点写掉了。 4.请学生上黑板写,老师进行纠错,再次指导。 课堂作业设计: 一、将下面的读音与相关的词语进行连线。 yìn ní jiǎo yìn shì zhe tū rán shúxī
熟悉 脚印 试着 突然 印尼 二、比一比,组词。 熟( ) 印( ) 即( ) 热( ) 叩( ) 既( ) 三、用下列词语造句。 1.一
边
…
…
一
边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互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一、复习检查 听写生字。 指名学生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 1.出示认读字 jīxīnbiànkēngshúxī
基欣辨吭熟悉 2.老师范读 3.学生上台教读。 4.多种形式认读。 :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读全文,找出文中的问句,并做上记号。 (1)读第一个问句:“怎样才能走出森林呢?” (2)再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孩子们怎么会走进森林的?读出嬉戏的高兴劲儿和迷路后的害怕与恐惧。 (3)启发想象:孩子们此时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4)读第二个问句:“你是沿着什么脚印带我们回来的?”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孩子们为什么会向尼基申提出这么个问题?体会他们是怎样向尼基申提出这个问题的? (5)指导读这段话,读出疑问的语气。 2.再读全文。 思考:为什么尼基申知道这是狗的脚印而其他孩子们都不知道呢? 四、思路拓展 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1.学生充分交流,选取若干代表发表看法。 2.老师小结:遇事多动脑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当然,动脑筋的前提是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五、指导朗读 1.把课文读正确。 2.把课文读流利。 3.最后一自然段要读出尼基申自豪的神情。 课堂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在田字格里写词语。 shúxī hùxiā
ng tūr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