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节目的发展策略
作者:宋玥璘
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6年第23期
摘 要 在当前的传播形势下,如何进行针对性地设置和创新以引领传播广播节目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成为亟须面对的问题。笔者以现代传播环境下的新媒体传播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于传统广播节目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展开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推动广播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广播节目;传播现状;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3-0151-02
在现代传播环境之下,以新媒体、互联网、数字化作为主要技术内容的传播环境不断完善,进而深深地影响到了手机、互联网和电视的发展进程,同时将广播节目传播等传统传播形态引入到了新的发展层次上来。广大受众在尽情享受网络、手机、微信所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逐渐降低了对传统广播节目的收视,进而影响到传统的广播节目发展。面对着新媒体的诸多传播优势和传播压力,传统广播节目在传播范围、传播效能、传播互动方面的不足也逐渐呈现出来,难以为广大的广播观众提供速度更快、内容更丰富、互动性更强的信息形态,故而面对着强大的压力与挑战。基于这样的传播环境和传播形势,如何进行针对性地设置和创新以引领传播广播节目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成为亟须面对的问题。从目前的传播形势来看,广播节目固然具有相应的不足之处,并且受到新媒体传播的冲击,而其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平台方面所形成的社会影响、传播地位和传播文化等,依然具有较强的传播魅力和传播根基,这也是其发展与创新的基础所在。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以现代传播环境下的新媒体传播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于传统广播节目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展开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待能够推动广播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1 新媒体及其传播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开始出现。新媒体和旧媒体两个概念是相对出现并且随时变化的,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因为网络等出现,让报纸、广播电视等都归为了旧媒体,而在网络出现之前,电视等与报纸、广播等比较则也是新媒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所探究的新媒体主要为网络出现之后带来的新媒体。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是以新兴传播技术作为支撑与基础,而相比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媒体,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主要有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屏等形式。新媒体总体呈现出科技化水平高、使用人群层次高和使用频率高等特点。同时,新媒体所能承载的信息量也更大,不仅仅停留在对于文字、图片和视频片段的部分承载上,对于文字数量、图片大小和视频多少等的承载体现出一种“无上限”的特点。此外,新媒体带来的互动体验更是旧媒体所不能企及的。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上传自己的各种电子音乐作品,与广大电子音乐爱好者进行观赏效果和学术即时讨论。
纵观当前的新媒体的发展的进程,新媒体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方面,新媒体倡导与强调的是多种形式信息整合,尤其是对于视觉、听觉、视听综合感知的整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在进行相应形式的信息接收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尤其是视觉与听觉高度融合的传播形式。尤其是在现代科技发展环境之下,人们也面临着多样化的选择的机会,不仅可以选择视觉的、听觉的,甚至还有触觉的、味觉的以及其他多样化动态感觉形式。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互动魅力与影响力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这种互动性不仅限于传播系统内在要素之间的活动,更有着多元要素的综合影响。其中,说到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也就不得不提及“超级女声”中关于新媒体互动影响力的使用。在这一巨大的选秀活动中,组织者创造性地将手机、电脑以及其他的媒体形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多种传播要素的有机互动,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尤其是手机、网络、电脑组成的有机整体较为关键。在新媒体互动传播实践中,这种媒体的互动不仅仅限于一个简单的技术概念,而是侧重于实现一种传播概念到传播实践互动的全面发展。
2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存在的问题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广播节目面对着新媒体的挑战而暴露出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进而深深地影响到了自身的发展与创新,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节目资源日益匮乏,内容同质化
在传统的媒介发展进程中,广播媒介和广播节目是具有重要地位的,并且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广播节目资源体系。然而,新媒体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节目资源开始倾向于网络、数字电视和新媒体平台,影响到了广播的资金投入、关注度和信息传输,可用的选题越来越少,受众群体也在急剧下降。当广播节目资源在逐步减少的时候,选题、素材和节目信息方面的可利用度也在逐渐减少,从而造成了广播节目的重复、雷同和审美水平降低,进而导致了观众审美越发疲劳和兴趣丧失。
2.2 原有的受众群体分化,收视率降低
在新媒体环境下,手机、互联网、移动电脑、新媒体通讯软件交织成了一个快捷、便利、高效的传媒网络,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展开传播互动,这种高度互动性无疑将年青受众深深吸引过去。而对于广播节目而言,自身的媒介性质影响到了节目的传播,这就使得受众流失现象称为必然,尤其是表现在年青受众的流和受众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原有的稳定受众群体开始出现松动,保持有较高忠实度的老年群体较为稳定,青年受众开始分化,造成了受众的减少与收视率降低。
2.3 技术发展缓慢,节目制作受到冲击
在新媒体技术形态中,高速度的信息传输、广域化的节目传播、数字化节目制作等内容将新媒体节目引入到了新的发展层次上,而广播节目的制作技术面临着很大的冲击与挑战,处于较低的发展层面上来。与此同时,一些网站、新媒体和互联网传播平台也在逐步引入一些广播节目,这些节目的引入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影响到了原有的传播状态。
3 传统广播节目发展策略
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新媒体已经成为不可挡的重要趋势,其内在的传播优势不仅影响到传统媒体的传播活动,也开始了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脚步。在这样的传统广播节目需要积极进行创新,方能够应对当前的挑战。
3.1 加强与新媒体传播平台融合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广播节目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建构,实现广播、网路、新媒体的多元融合。一方面,广播节目可以接入微信、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广播信息传输,建立起新的传播题词。另一方面,广播节目为了弥补自身
互动性的不足,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受众展开互动,将广播节目信息引导网络、微信、微博、空间等,实现信息多元互动。
3.2 创建广播节目品牌,增强影响力
与新媒体传播相比,广播节目具有自身的传播特点,其在传播内涵、传播特性和传播品牌商可以“大做文章”,引入新的节目传播机制和制作方式,构筑起独特的专业化节目品牌,以节目内涵和创新来吸引更多关注。同时,广播节目还应当注重品牌化建设,引入专业化主持人、品牌代言人作为形象传播主体,将广播节目推入到新的传播层面上来。
3.3 注重节目思想和内涵
广播是一种具有较长传播历史、深厚思想和文化深度的媒介形态,其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也积累十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当前快餐化传播环境下,广播节目正可以独辟蹊径,将文化传承、深入思考、人文建构等主题作为主要传播主题,以实现“内容为王”的传播体系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