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0044761 A(43)申请公布日 2019.07.23

(21)申请号 201910271654.0(22)申请日 2019.04.04

(71)申请人 山东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61100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海龙路

328号(72)发明人 李瑞丰 邱金江 胡凯 刘敏 

江修才 石勇帅 徐永康 张文文 包亚群 王新 陈玉苹 王超 李连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51)Int.Cl.

G01N 5/0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再生纤维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1)选取待检测已知水的占比为M和已知软化剂占比N的再生纤维膜为样品;(2)称取检测再生纤维膜样品并放入铝盒中,称量铝盒与样品

(3)采用烘箱烘烤样品(4)把从烘箱中的质量G1;

取出的铝盒干燥并降至常温;(5)称量冷却后铝盒的质量G2;(6)计算再生纤维膜的失重率;(7)判断:根据失重参考值,然后通过对比软化剂占比N与失重率数值的高低判断再生纤维素膜生产过程是否存在甘油掺杂,该方法具有检测准确、易于操作和检测快速的优点。CN 110044761 ACN 110044761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取料:选取待检测再生纤维膜为样品,该待测纤维膜已知水的占比为M和已知软化剂的占比为N;

(2)称样:称取上述待检测再生纤维膜样品1.0~2.0g,将其放入铝盒中,然后盖好铝盒,称量铝盒与样品的质量,记下该质量为G1;

(3)烘烤:采用烘箱并将烘箱升温至140~160℃,然后将装有样品的铝盒放入所述烘箱中,烘烤30~40min,取出所述铝盒;

(4)冷却:把从烘箱中取出的铝盒放入干燥器中,然后使铝盒在干燥器中冷却30~40min,直至铝盒降为常温;

(5)称量:取出冷却后的铝盒,然后称量冷却后铝盒的质量,记下该质量为G2;(6)计算:按以下公式计算再生纤维膜的失重率,

其中,M为水的占比;

G1为烘烤前铝盒与样品的质量;G2为烘烤后铝盒与样品的质量;(7)判断:根据以下参考值:a)当失重率为几乎为0时,所述软化剂为纯甘油;b)当失重率为几乎为25%时,所述软化剂为纯二甘醇;c)当失重率为几乎为50%时,所述软化剂为纯三甘醇,然后通过对比软化剂的占比N与失重率数值的高低,判断出胶带专用再生纤维素膜生产过程是否存在甘油掺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所述待检测再生纤维膜样品的厚度为27~3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先将所述铝盒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处理,然后把所述铝盒降温为常温,接着将铝盒放在电子秤上,待电子秤读数稳定后,将样品放到铝盒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所述烘箱升温至140~160℃,并保温1min后,然后将装有样品的铝盒放入所述烘箱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选取待检再生纤维膜,将其分为三组,该三组样品分别按步骤(1)~(7)来检测失重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在室温25~30℃和室内湿度10~20%的环境下操作步骤(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铝盒的质量为10~15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G1的读数和G2的读数准确到小数点后五位。

2

CN 110044761 A

说 明 书

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再生纤维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再生纤维素膜是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新型环保材料,其能用于印刷且复合性能好,因而广泛应用于印刷、胶带和食品包装等相关行业。[0003]随着再生纤维素膜产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市场对再生纤维素膜的各项指标要求也越来越具体。其中,对于胶带生产专用的再生纤维素膜,胶带生产商购入再生纤维素膜后要对其做施胶处理,然后制成胶带纸。然而,现有技术中,再生纤维素膜是否适合胶料附着在施胶前无法判定,只有在施胶放置一定时间后才能判定再生纤维素膜会不会脱胶,这样影响产品的出厂效率。[0004]经研究,导致大批量胶带脱胶的主要原因是软化剂中使用了甘油,前期也曾出现过甘油混入导致大批量脱胶的情况,造成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差,以致多家下游客户流失。然而,由于常用软化剂为二甘醇和三甘醇,而甘油与二甘醇和三甘醇的原子相同,根据现有检测手段无法检测再生纤维膜中是否使用了甘油。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判断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检测准确、易于操作和检测快速的优点。[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提供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8](1)取料:选取待检测再生纤维膜为样品,该待测纤维膜已知水的占比为M和已知软化剂占比为N;[0009](2)称样:称取上述待检测再生纤维膜样品1.0~2.0g,将其放入铝盒中,然后盖好铝盒,称量铝盒与样品的质量,记下该质量为G1;[0010](3)烘烤:采用烘箱并将其升温至140~160℃,然后将装有样品的铝盒放入所述烘箱中,烘烤30~40min,取出所述铝盒;[0011](4)冷却:把从烘箱中取出的铝盒放入干燥器中,然后使铝盒在干燥器中冷却30~40min至铝盒降温常温,减少水分的干扰;[0012](5)称量:取出冷却后的铝盒,然后称量冷却后铝盒的质量,记下该质量为G2;[0013](6)计算:按以下公式计算再生纤维膜的失重率,

[0014][0015][0016]

其中,M为水的占比;

G1为烘烤前铝盒与样品的质量;

3

CN 110044761 A[0017]

说 明 书

2/5页

G2为烘烤后铝盒与样品的质量;

[0018](7)判断:根据以下参考值:a)当失重率为几乎为0时,所述软化剂为纯甘油;b)当失重率为几乎为25%时,所述软化剂为纯二甘醇;c)当失重率为几乎为50%时,所述软化剂为纯三甘醇,然后通过对比软化剂占比N与失重率数值的高低,判断出再生纤维素膜生产过程是否存在甘油掺杂。[0019]其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待检测再生纤维膜样品的厚度为27~32μm,较薄的样品有助于提高加热失重效率。[0020]其中,所述步骤(2)中,先将所述铝盒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处理,然后将所述铝盒放到常温,接着将铝盒放在电子秤上,待电子秤读数稳定后,将样品放到铝盒中,这样能保证铝盒恒重,以减少检测误差。[0021]其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烘箱升温至140~160℃,并保温1min后,将装有样品的铝盒放入所述烘箱中,使得烘烤的温度较为稳定,减少检测误差。[0022]其中,选取待检再生纤维膜,将其分为三组,该三组样品分别按步骤(1)~(7)来检测失重率,平行进行三组检测试验,能提高检测准确性。[0023]其中,在室温25~30℃和室内湿度10~20%的环境下操作步骤(1)~(7),从而减少了环境对检测的影响因素。[0024]其中,所述铝盒的质量为10~15g,减少了因铝盒质量所带来的误差。[0025]其中,所述G1和G2的读数准确到小数点后五位。[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0027](1)由于用作软化剂的二甘醇和三甘醇在高温下容易失重,而甘油不容易失重,根据参考值:软化剂为纯二甘醇的再生纤维素膜的失重率为50%,软化剂为纯三甘醇的再生纤维素膜的失重率为25%,软化剂为纯甘油的再生纤维素膜的失重率几乎为0%,通过检测对比软化剂占比与失重率数值的高低便可检测出胶带再生纤维素膜所使用软化剂的是否存在甘油掺杂,避免甘油的掺入导致再生纤维素膜施胶后脱胶造成质量损失,且具有检测准确的优点。[0028](2)该检测方法无需施胶后再耗费较长时间观察是否脱胶,其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判断再生纤维是否会存在脱胶的问题,提高了再生纤维的检测效率。[0029](3)该检测方法易于操作,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应用。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31]实施例1。

[0032]本实施例的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33](1)取料:选取待检测再生纤维膜为样品,该待测纤维膜已知为水的占比为M和已知软化剂占比为N;[0034](2)称样:称取上述待检测再生纤维膜样品1.0g,将其放入铝盒中,然后盖好铝盒,称量铝盒与样品的质量,记下该质量为G1;[0035](3)烘烤:采用烘箱并将其升温至140℃,然后将装有样品的铝盒放入所述烘箱中,烘烤30min,取出所述铝盒;

4

CN 110044761 A[0036]

说 明 书

3/5页

(4)冷却:把从烘箱中取出的铝盒放入干燥器中,然后使铝盒在干燥器中冷却

30min至铝盒降温常温;[0037](5)称量:取出冷却后的铝盒,然后称量冷却后铝盒的质量,记下该质量为G2;[0038](6)计算:按以下公式计算再生纤维膜的失重率,

[0039]

其中,M为水的占比;

[0041]G1为烘烤前铝盒与样品的质量;[0042]G2为烘烤后铝盒与样品的质量;[0043](7)判断:根据以下参考值:a)当失重率为几乎为0时,所述软化剂为纯甘油;b)当失重率为几乎为25%时,所述软化剂为纯二甘醇;c)当失重率为几乎为50%时,所述软化剂为纯三甘醇,然后通过对比软化剂占比N与失重率数值的高低,判断出胶带专用再生纤维素膜生产过程是否存在甘油掺杂。[0044]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待检测再生纤维膜样品的厚度为27μm。[0045]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先将所述铝盒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处理,然后将所述铝盒放到常温,接着将铝盒放在电子秤上,待电子秤读数稳定后,将样品放到铝盒中。[0046]本实施例中,所述烘箱升温至140℃,并保温1min后,将装有样品的铝盒放入所述烘箱中。

[0047]本实施例中,选取待检再生纤维膜,将其分为三组,该三组样品分别按步骤(1)~(7)来检测失重率。[0048]本实施例中,在室温25℃和室内湿度10%的环境下操作步骤(1)~(7)。[0049]本实施例中,铝盒的质量为10g。[0050]本实施例中,所述G1和G2的读数准确到小数点后五位。[0051]实施例2。

[0052]本实施例的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53](1)取料:选取待检测再生纤维膜为样品,该待测纤维膜已知为水的占比为M和已知软化剂占比为N;[0054](2)称样:称取上述待检测再生纤维膜样品2.0g,将其放入铝盒中,然后盖好铝盒,称量铝盒与样品的质量,记下该质量为G1;[0055](3)烘烤:采用烘箱并将其升温至160℃,然后将装有样品的铝盒放入所述烘箱中,烘烤40min,取出所述铝盒;[0056](4)冷却:把从烘箱中取出的铝盒放入干燥器中,然后使铝盒在干燥器中冷却40min至铝盒降温常温;[0057](5)称量:取出冷却后的铝盒,然后称量冷却后铝盒的质量,记下该质量为G2;[0058](6)计算:按以下公式计算再生纤维膜的失重率,

[0059]

[0040]

5

CN 110044761 A[0060]

说 明 书

4/5页

其中,M为水的占比;

[0061]G1为烘烤前铝盒与样品的质量;[0062]G2为烘烤后铝盒与样品的质量;[0063](7)判断:根据以下参考值:a)当失重率为几乎为0时,所述软化剂为纯甘油;b)当失重率为几乎为25%时,所述软化剂为纯二甘醇;c)当失重率为几乎为50%时,所述软化剂为纯三甘醇,然后通过对比软化剂占比N与失重率数值的高低,判断出胶带专用再生纤维素膜生产过程是否存在甘油掺杂。[00]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待检测再生纤维膜样品的厚度为32μm。[0065]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先将所述铝盒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处理,然后将所述铝盒放到常温,接着将铝盒放在电子秤上,待电子秤读数稳定后,将样品放到铝盒中。[0066]本实施例中,所述烘箱升温至160℃,并保温1min后,将装有样品的铝盒放入所述烘箱中。

[0067]本实施例中,选取待检再生纤维膜,将其分为三组,该三组样品分别按步骤(1)~(7)来检测失重率。[0068]本实施例中,在室温30℃和室内湿度20%的环境下操作步骤(1)~(7)。[0069]本实施例中,铝盒的质量为15g。[0070]本实施例中,所述G1和G2的读数准确到小数点后五位。[0071]实施例3。

[0072]本实施例的一种再生纤维膜着胶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73](1)取料:选取待检测再生纤维膜为样品,该待测纤维膜已知为水的占比为M和已知软化剂占比为N;[0074](2)称样:称取上述待检测再生纤维膜样品1.5g,将其放入铝盒中,然后盖好铝盒,称量铝盒与样品的质量,记下该质量为G1;[0075](3)烘烤:采用烘箱并将其升温至150℃,然后将装有样品的铝盒放入所述烘箱中,烘烤35min,取出所述铝盒;[0076](4)冷却:把从烘箱中取出的铝盒放入干燥器中,然后使铝盒在干燥器中冷却35min至铝盒降温常温;[0077](5)称量:取出冷却后的铝盒,然后称量冷却后铝盒的质量,记下该质量为G2;[0078](6)计算:按以下公式计算再生纤维膜的失重率,

[0079]

其中,M为水的占比;

[0081]G1为烘烤前铝盒与样品的质量;[0082]G2为烘烤后铝盒与样品的质量;[0083](7)判断:根据以下参考值:a)当失重率为几乎为0时,所述软化剂为纯甘油;b)当失重率为几乎为25%时,所述软化剂为纯二甘醇;c)当失重率为几乎为50%时,所述软化剂为纯三甘醇,然后通过对比软化剂占比N与失重率数值的高低,判断出胶带专用再生纤维素膜生产过程是否存在甘油掺杂。

6

[0080]

CN 110044761 A[0084]

说 明 书

5/5页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待检测再生纤维膜样品的厚度为30μm。

[0085]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先将所述铝盒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处理,然后将所述铝盒放到常温,接着将铝盒放在电子秤上,待电子秤读数稳定后,将样品放到铝盒中。[0086]本实施例中,所述烘箱升温至150℃,并保温1min后,将装有样品的铝盒放入所述烘箱中。

[0087]本实施例中,选取待检再生纤维膜,将其分为三组,该三组样品分别按步骤(1)~(7)来检测失重率。[0088]本实施例中,在室温28℃和室内湿度15%的环境下操作步骤(1)~(7)。[00]本实施例中,所述铝盒的质量为12g。[0090]本实施例中,所述G1和G2的读数准确到小数点后五位。[009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