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最新]
在这一学期中本人承担了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本学期四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总结如下:
一、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投入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目标达成
(一)初步形成了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二)学习了利用规则调整关系。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初步了解了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了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四)了解了一些社会规则,初步懂得了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五)珍爱生命,有良好的生命意识,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有责任心、自尊心、自信心的品质。
(六)能够初步认识自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七)了解了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知道邪教的危害。
(八)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 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九)学会了看交通图;学会了乘坐一般性的交通工具;能发现交通中的问题并有不同解决问题方法。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一)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
(二)重视了常规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活跃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扩大了教学资源。
(三)注意创设情景,把课上“活”;开发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课上\"乐”。
(四)比较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 四、存在问题
(一)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差,不会整理搜 集的资料。 (二)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I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四)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 (五)部分学生,
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品德 与生活不是主要科目,学习积极性较差,虽然所学内容浅湿易懂,却不能很好地掌握。 五、改进措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方法。 (二)多读,多说,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知识。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帮一,一对红”的方法,促进全班均衡发展。
(四)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品德与生活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有实践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