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 “心”的向量关系
我们都知道,在三角形中,因为有三边与三角,故有很多的心。其中作为学生应掌握的四个心:重心,内心,外心,垂心。不仅要理解其定义、性质,还需了解与分析其向量的表示形式。由于向量是一种研究几何图形的另一种工具,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整理与归纳,让同行借鉴。
一.各心的定义。
1.
重心: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其性质一是连接重心与
顶点,延长后必交于对应边的中点。其性质二是重心把中线长分成2:1。
2.
垂心:三角形三边的高线的交点。其性质为垂心与顶点的连
线必与对应的边垂直。
3.
外心:三角形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即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
心。其性质是外心到三顶点等距离。
4.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即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
心。其性质是内心到三边等距离。
二.各心的向量表示。
在三角形ABC中,点O为平面内一点,若满足: 1.OAOBOC0,则点O为三角形的重心。
分析:由OAOCOB,以OB,OC为邻边作一平行四边形OBEC, 点D为BC中点,如图,由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有OEOCOB,交BC于D,从而有OE2ODAOOA
第 1 页
故O为重心。
2.OAOBOC,则点O为三角形的外心。
3.OAOBOBOCOCOA,
或者OABCOBACOCAB,则点O为三角形的垂心。 分析:由
OAOBOBOCOCOA222222有三个等式,其中一个如
OAOBOBOC,
则有OB(OAOC)0,有OBCA0,故OBAC。同理可证,点
O为三角形的垂心。
而在三角形ABC中,记aOA,bOB,cOC,则由
AB2CO2AC2BO2
(ab)2c2(ac)b22,展开为2ab2ac,则(ac)b0
故ACOB ,同理可证BCOA,从而点O为三角形的垂心。 4.BCOAACOBABOC0,则点O为三角形的内心。
分析:若点O为三角形ABC的内心。如图,延长AO,过点C作
CE//BO,由于BDO与CDE相似,有
CECD,由AD为角AOBDBCEACAC,CEOB,故
OBABAB的平分线,有
CECDACDBAB,从而有
ACOB ABODBDOD 同理可得,,OEBC,而BO为角
OEBCBDODOA线,, BDABOABCBCBCOA,故OEAO 有OEABABABBCACOB, 而OEOCCE,所以AOOCABABB的内角平分
BCOAABOCACOB,有BCOAACOBABOC0
第 2 页
三.动点的轨迹过三角形心的问题:
设点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的一个定点,点Q为平面内的一个动点,若满足:
1.PQPA(ABAC),(其中0,R),则动点Q一定过ABC的重心。
2.PQPA(ABAC),(其中0,R),则动点Q一定过ABCABAC的内心。 分析:由于质可知, (ABABACAC)为角ABABcosBABABACAC表示AB,AC方向的单位向量之与,由菱形性
A的内角平分线。
ACACcosC3.PQPA(,则动点)(其中0,R)Q一
定过ABC 的垂心。 分析:下面只需说明ABABcosBACACcosC的性质。
如图,在ABC中,ADBC,延长AD,过点B作BM//AC,记
a1BD,a2CD,
bAC,cAB,则 由AMaa1a2aBM1ba2,BMaa2a1ab,故有BM1AC a2a2ABBM,从而有
ADABa1AC, a2ABABcosBACACcosCADABACABACa1a2ABcosBACcosC,有AD与
共
第 3 页
线, 从而,ABABcosBACACcosCABABcosB与BC垂直。
ACACcosC4.PQPBPC(2,则动点)(其中0,R)Q
一定过ABC的外心。
四.三角形的外心O与它的垂心H的关系:
在ABC中,以BC所在的直线为x轴,BC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设A(x1,y1),
y(x2x1)B(x2,0),C(x2,0)。则不难求得它的外心坐标O(0,1),从而有
2y1222
3(x2x1)y1xx1OAOBOC(x1,)。它的垂心坐标H(x1,2),从而有
2y1y122222 向量作为一种新的计算工具,其在不少的规律上有简明的表现,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还能找到更加美丽的关系的。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