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6年杭州西湖区九年级一模试卷

2016年杭州西湖区九年级一模试卷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2016 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模拟考试(西湖区)

数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上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座位号. 3.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凡题目中没有要求取近似值的,结果中应保留根号或  .

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

1.与 2 的和为 0 的数是( )

B. 1 D. 2 A.2 C. 1 2 2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347

B. a  a  a A. a  a  a

347 34

C. a  a  a D. a  a  a 3.如图,一个几何由 5 个大小相同、棱长为 1 的正方体搭成,下列关于这个几

何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视图的面积为 5 B.左视图的面积为 3

C.俯视图的面积为 3 D.三种视图的面积都是 4

23

4

1

4.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 2 x  a 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a 的值是

( )

B. 4 D. 1 C.1 A.4

5.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6,8,则此菱形的周长是()

A.14 B.20 C.28 D.40

6.在某校初三年级古诗词比赛中,初三⑴班 42 名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则该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 众数分别是( ) 正面

(第3题)

分数 50 60 70 8 80 90 14 100

人数 1 2 13 4

A.70,80 B.70,90 7.下列函数的图像与 y 轴不相交的是()

C.80,90 D.80,100

C. y 

A. y x

B. y  4x 1

2 x

2

D. y  x  2x

8.二次函数 y  ax  bx  c 的 y 与 x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 0 1 3 4 y 2 … 2 4 2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抛物线开口向上 B. y 最大值为 4

C.当 x 1 时,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减小 D.当 0  x  2 时, y  2

9.如图,在 Rt△ABC 中,ABC  90 ,点 D 是斜边上的中点,点 P 在 AB 上,PE  BD 于 E , PF  AC 于 F ,若 AB  6 , BC  3 ,则 PE  PF  ( )

2

A

D

A. 6 5 B. 3 5 F

2 5 E 6 3 P C. D. 3 3

5 2 B C 210.二次函数 y  ax  bx  c a  0 的顶点为 P ,其图象与 x 轴有两个交点 A  m, 0 , (第9题)

B 1, 0,交 y 轴于点 C 0,  3am  6a.以下说法:① m  3 ;②当 APB 120时,

a3 ;③当 ∠APB =120°时,抛物线上存在点 M( M 与 P 不重合),使得 △ABM 是顶角为6120 °

的等腰三角形;④抛物线上存在点 N ,当 △ABN 为直角三角形时,有 a ≥ 1 .正确的是( )

2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 6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要注意认真看清楚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不等式 4 x  9  0 的解是 ▲ . 12.某校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体能情况,随机选取 30 名学生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并绘制了直

方图(如图),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 25~30 之间的频率为 ▲ .

人数(人)

12 20

5

3

次数(次)

0

15

20 25 30

35

13.若方程组(第12题)

ax2y1xaa的解是,则= .

bybax2y52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抛物线 y  ax  bx  c 的顶点为 M ,且经过 A(0, 4),

B(4, 4) 两点, 若M到线段AB的距离为4.则 a  __________.

15. 如图,一次函数 y  kx 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

mx ( x  0) 的图象交于点 P ,

S

PA  x 轴于点 A , PB  y 轴于点 B ,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 x 轴, y 轴于点

△APC

C ,点 D ,且 OA  OB , OC 1 ,则 m ▲; ▲. S△DBP CA 2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条直线 l1 , l2 , l3 ,它们的函数解析式分别是 y  x ,

y  x 1, y  x  2 .在这三条直线上各有一个动点,依次为 A, B, C ,它们的横坐标分别为 a , b , c ,则当 a , b , c 满足条件 ▲ 时,这三 点不能构成 △ABC .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 7 个小题,共 66 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理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 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

17 .(本小题满分 6 分)

⑴计算:3623;

2⑵因式分解: 4m 16n .

22

18.(本小题满分 8 分)

a 1



 2

 3



4 给定下面一列分式: 2 , 4b , 6b , 8b ,……(其中 a 1)

a 1

 a 1 a 1

⑴请写出第 6 个分式;

2 3 6b 8b ⑵当 3a  4b  3 时,求 的值. 2 4 

a 1

 

a 1



19 .(本小题满分 8 分)

从数-2,-1,1,3 中任取两个,其和的绝对值为 k ( k 是自然数)的概率记作 Pk .(如: P3 是

任取两个数,其和的绝对值为 3 的概率) ⑴求 k 的所有取值;

⑵求 P , P .

1 4

20 .(本小题满分 10 分)

如图,点 A , C , D ,在同一条直线上, BC 与 AE 交于点 F , FA  FC , D B , AD  BC .

⑴求证: ABC≌EDA ;

⑵尺规作图:作 △AED 沿着 AD 方向平移 AC 长度后的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⑶若 AC  5cm , EAD  20 ,请问 △AED 经过怎样的运动变为 △CAB ?

B

E

F

A

(第20题)

C D

21 .(本小题满分 10 分)

如图, O 是 △ABC 的外接圆, AB  AC , BD 是 O 的直径, PA∥BC ,与 DB 的延长线 交于点 P ,连结 AD .

⑴求证: PA 是 O 的切线;

⑵若 tan ABC 

C

A

(第21题)

B

P

O

D

1

2 , BC  4 ,求 BD 与 AD 的长.

22.(本小题满分 12 分) 数学老师布

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 ,  都为锐角,且 tan  12 .求   的度数.

甲、乙两位同学想利用正方形网格构图来解决问题,他们分别设计了图 1 和图 2. ⑴请你分别利用图 1,图 2,求出  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B

α β

A

E

D

B

C

A

(第22题)

C

E

D

⑵请参考以上思考问题的方法,选择一种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如果 ,  都为锐角,当 tan   5 , tan  

2

3 时,在图 3 的正方形网格中,利用已作

出的锐角 ,画出 MON ,使得 MON     ,求出  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B

A a

图3 (第22题)

23.(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 k  0 ,若函数 y1  x  k   2k 和 y2 x  k   2k 的图像与

y 轴依次交于 A , B 两点,函数 y1 , y2 的图像的顶点分别为 C , D .

22

⑴当 k 1时,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函数 y1 , y2 的草图,并根据图 像,写出 y1 , y2 两图像的位置关系;

⑵当 2  k  0 时,求线段 AB 长的取值范围;

⑶ A , B , C , D 四点构成的图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若是平行四边形,则是否 构成菱形或矩形?若能构成菱形或矩形,请直接写出 k 的值.

4 3 2 1 -1 0 -1

-2 -3 -4

(第23题)

-4 -3 -2

1 2

3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