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9月的温馨

9月的温馨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9月的温馨”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文明新风 感恩先行 二、活动背景与意义:

知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心怀感恩,爱心永恒”、“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一个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之人,必定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根据当前中小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只懂索取不懂回报的的现象,我校决定以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为契机,围绕“文明新风,感恩先行”这个主题,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付出,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哲理,发自内心地以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创导文明新风、感恩先行的校园美景。

三、活动时间:2012年9月3日至9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1、“感恩教育”宣传活动。

以“感恩”为主题,利用每周升国旗仪式、主题班队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阵地,组织和动员学生了解“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为全面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要求各班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完成好班级板报,并鼓励学生以感恩活动为主题积极撰写广播稿。

2、“感恩老师,师恩难忘”活动。(9月3日——9月10日)

鼓励和动员学生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以给老师写一封信(发一条短信)、为老师亲手制做一张卡片、送老师一句感谢的话等真挚朴实的方式表达对老师辛勤

耕耘的感激之情,并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以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

(1)教师节来临之际开展“我为老师送祝福”活动

(2)初中部开展征文:《给老师的一封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要求题目自选,每班报送5篇A4纸打印,字体宋体,题目三号,正文四号,边距2厘米。

(3)小学部二至六年级主题手抄报比赛:《感恩心语》、《我爱我师》。二至四年级A4纸,其他年级8K纸。要求每班报送5份,

征文及手抄报以年级为单位组织上交,时间为9月11日。

3、开展 “感恩父母,百孝为先”活动。(9月11日——9月19日)

学校鼓励和动员学生为父母多做好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父母过生日为他们送上一份祝福、一份自制的礼物如: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家务,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1)布置家庭爱心作业:

①给父母打一次电话,送去一声问候;②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③给父母倒一杯茶;④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脚;⑤为家里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洗衣物等;⑥开展少用父母一分钱活动。

学校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通过问卷了解孩子表现情况。

(2)举行《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主题班(团、队)会:

①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分别统计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②计算自己学习成长的成本;③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班主任提前准备好班会教案,9月19日第一节班会课开展情况学校统一检查。第二节课由年级组组织将教案上交德育处。)

4、“感恩社会,奉献为责”活动。

要求学生用实际行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为社会为大家做一件或几件力所能及的事,如捡垃圾、清除口香糖渍、扶老人过马路、打扫社区卫生等,通过感恩教育激发学生的责任,让学生投入到“感恩——负责任——感恩”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来。利用“服务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使他们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至真至爱,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和增强学生“报效祖国、报答社会、报答他人”的感恩情怀。

5、“感谢他人帮助我”活动:

(1)组织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事”系列活动;

(2)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1-3个人,然后把他们对自己的帮助通过一封信、电话、邮件等通讯工具或者亲自去把感恩的心情表达出来。

6、“感恩自然,环保为责”活动。

开展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活动,让每一个人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志愿者。开展从我做起“不乱吐一口痰,不乱扔一片垃圾”活动;开展“污

迹清理”活动;开展“爱护一棵树、一片草”活动;开展“从我做起,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活动。

四、五、六项活动时间为9月20日——10月9日,要求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各年级组要广泛搜集整理学生活动材料(文字、照片),每项活动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与总结,10月12日上交德育处。 承德县承希学校

2011年9月5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