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把唯一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四个等式:①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12;②
;③
;④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B.
=﹣b
C.已知a<0<b,则|a|+
D.当a=2,b=﹣8,c=5时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①如果a=12,b=5,那么c=13;②如果a=3,c=4,那么b=5;③如果c=10,b=9,那么a=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b=4,c=5;③a
.其中正确
4.由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①a=7,b=24,c=25;②a=
=,b=1,c=;④a=40,b=50,c=60.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为( ) A.①②
B.①④
C.③
D.④
5.若平行四边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3,则其中较小的内角是( ) A.90°
B.60°
C.45°
D.135°
6.若菱形的周长为16,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为2,则菱形两邻角的度数比为( ) A.4:1
B.5:1
C.6:1
D.7:1
7.分析四个结论:①把12本书随意放入两个抽屉(每个抽屉内都放),第一个抽屉放入x本,第二个抽屉放入y本.12和y是常量,x是变量;②点(1,3)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③对于函数y=
,自变量x大于0时函数解析式有意义;④改变正方形的
边长x,正方形的周长S随之改变.函数的解析式是S=4x.正确的有( ) A.③
B.④
C.①②
D.③④
8.关于下列四条曲线有四个表述,错误的是( )
A.(1)y是x的一次函数 C.(3)y是x的函数
B.(2)y是x的正比例函数 D.(4)y是x的函数
9.某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分布如表,该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结果取整数)( ) 年龄/岁 频数 A.13岁
13 1
14 3 B.14岁
15 5
16 3 C.15岁
D.16岁
10.数据﹣2,﹣1,0,1,2的方差是( ) A.0
B.
C.2
D.4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要使12.把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应满足的条件 .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结果是 .
的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4.分析三个命题的逆命题:①如果两个实数都是正数,那么它们的积是正数;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写出成立的逆命题: . 15.在Rt△ABC中,∠C=90°,AB=2AC,则∠A= °.
16.判断四个命题:①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命题成立的是(填序号) .
13.在如图的数轴上作出表示
17.直线y=2x﹣1与x轴交点坐标为 ,图象经过 象限,y随x的增而 .
18.当自变量x取 时,函数y=2.5x+1与y=5x+7的值相等,这个函数值是 .
19.一家公司14名员工的月薪(单位:千元)是:8、6、2.55、1.7、2.55、4.41、4.2、2.55、5.1、2.5、4.4、25、12.4、2.5.这组数据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依次是 . 20.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 . 三.解答题(共50分) 21.计算:(22.已知x=
)﹣(
).
+1,求代数式x2﹣5x+1的值.
23.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DE∥AC,CE∥BD. 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2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是CD上一点,且CF=CD,求证:∠AEF=90°.
25.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及斜边上的高分别为a,b及h,求证:
.
26.如图,在△ABC中,∠ACB=90°,D、E分别是BC、BA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至F,使AF=AE,证明: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
27.熊大的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直线上,并且食堂在中间.熊大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如图反映了这个过程中,熊大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简答):
(1)食堂离熊大家 km;熊大从家到食堂用了 min. (2)熊大吃早餐用了 min.
(3)食堂离图书馆 km.熊大从食堂到图书馆用了 min. (4)熊大读报用了 min.
(5)图书馆离熊大家 km;熊大从图书馆回家的平均速度是 km/min.
28.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与(﹣4,﹣的图象.
9),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四个等式:①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12;②
;③
;④
【分析】①②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判断. ③④用二次根式乘法运算判断. 【解答】解:①(3②③④故选:D.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B.
=﹣b
×
)²=18,∴①的运算错误.
²=,∴②的运算错误. =
,∴③的运算正确.
,∴④的运算正确.
=2ab
C.已知a<0<b,则|a|+
D.当a=2,b=﹣8,c=5时
【分析】先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计算A、B,利用二次根式、绝对值的性质化简C,利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计算D.最后得结论. 【解答】解:3
﹣
=2
﹣
=2
﹣
≠
,故选项A错误;
≠3,故选项B错误;
当a<0<b时,|a|+=﹣a+b﹣a
=b﹣2a≠﹣b,故选项C错误; 当a=2,b=﹣8,c=5时
===
.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①如果a=12,b=5,那么c=13;②如果a=3,c=4,那么b=5;③如果c=10,b=9,那么a=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故②错.其中正确
【分析】①由勾股定理求出斜边c=13,故①正确;②由勾股定理求出b=误;③由勾股定理求出a=
,故③正确;即可求解.
【解答】解:①∵a=12,b=5, ∴c=
=
=13,故①正确;
②∵a=3,c=4, ∴b=
=
=
,故②错误;
③∵c=10,b=9, ∴a=故选:B.
4.由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①a=7,b=24,c=25;②a=
,b=4,c=5;③a
=
=
,故③正确;
=,b=1,c=;④a=40,b=50,c=60.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为( ) A.①②
B.①④
C.③
D.④
【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解答】解:①72+242=252,故是直角三角形; ②42+52=(
)2,故是直角三角形;
③12+()2=()2,故是直角三角形; ④402+502≠60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D.
5.若平行四边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3,则其中较小的内角是( )
A.90° B.60° C.45° D.135°
【分析】首先设平行四边形中两个内角分别为x°,3x°,由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即可得x+3x=180,继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平行四边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3, ∴设平行四边形中两个内角分别为x°,3x°, ∴x+3x=180, 解得:x=45,
∴其中较小的内角是45°. 故选:C.
6.若菱形的周长为16,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为2,则菱形两邻角的度数比为( ) A.4:1
B.5:1
C.6:1
D.7:1
【分析】由先证明△AEF是等边三角形,可求∠B的度数,可求∠DAB的度数,即可求解.
【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E⊥BC于E,取AB中点F,连接EF,
∵四边形ABCD是菱形,菱形的周长为16, ∴AB=BC=CD=DA=4, ∵点F是AB中点,AE⊥BC, ∴AF=BF=EF=2, ∵AE=2, ∴AF=EF=AE, ∴△AEF是等边三角形, ∴∠BAE=60°, ∴∠B=30°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
∴∠DAB+∠B=180°,
∴∠DAB=150°,
∴菱形两邻角的度数比为150°:30°=5:1, 故选:B.
7.分析四个结论:①把12本书随意放入两个抽屉(每个抽屉内都放),第一个抽屉放入x本,第二个抽屉放入y本.12和y是常量,x是变量;②点(1,3)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③对于函数y=
,自变量x大于0时函数解析式有意义;④改变正方形的
边长x,正方形的周长S随之改变.函数的解析式是S=4x.正确的有( ) A.③
B.④
C.①②
D.③④
【分析】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据此判断①;
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判断②; 根据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判断③;
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结合函数的概念判断私.
【解答】解:把12本书随意放入两个抽屉(每个抽屉内都放),第一个抽屉放入x本,第二个抽屉放入y本.则x和y分别是变量,12是常量.故结论①错误; 当x=1时,y=2x﹣1=2×1﹣1=1,
∴点(1,3)不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故结论②错误; ③对于函数y=
,当x﹣1≥0,即自变量x≥1时函数解析式有意义,故结论③错误;
④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正方形的周长S随之改变.函数的解析式是S=4x,故结论④正确; 故选:B.
8.关于下列四条曲线有四个表述,错误的是( )
A.(1)y是x的一次函数 C.(3)y是x的函数
B.(2)y是x的正比例函数 D.(4)y是x的函数
【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关系,据此即可确定不是函数的个数.
【解答】解:根据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1)y是x的一次函数、(2)y是x的正比例函数、(3)y是x的函数,都满足函数的定义,这些说法是正确的;
(4)y不是x的函数,当x取值时,y不是有唯一的值对应,y不是x的函数,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D.
9.某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分布如表,该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结果取整数)( ) 年龄/岁 频数 A.13岁
13 1
14 3 B.14岁
15 5
16 3 C.15岁
D.16岁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13×1+14×3+15×5+16×3)÷(1+3+5+3)=15(岁), 答:该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14岁; 故选:C.
10.数据﹣2,﹣1,0,1,2的方差是( ) A.0
B.
C.2
D.4
【分析】先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数据﹣2,﹣1,0,1,2的平均数是:(﹣2﹣1+0+1+2)÷5=0, ∴数据﹣2,﹣1,0,1,2的方差是:×[(﹣2)2+(﹣1)2+02+12+22]=2.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要使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应满足的条件 x≥﹣2 .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到x+2≥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 解得x≥﹣2,
所以x的取值范围为x≥﹣2.
故答案为x≥﹣2. 12.把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结果是
.
【分析】如果一个二次根式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那么,这个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据此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
.
的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分析】过4对应的点B作数轴的垂线l,在l上截取BC=1,则以原点为圆心,OC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点A,则点A为所作. 【解答】解:如图:点A表示的数
;
=
,
13.在如图的数轴上作出表示
14.分析三个命题的逆命题:①如果两个实数都是正数,那么它们的积是正数;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写出成立的逆命题: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分析】根据实数的乘法、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即可.
【解答】解:①如果两个实数都是正数,那么它们的积是正数,逆命题是如果两个实数的积是正数,那么它们都是正数,是假命题;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 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 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5.在Rt△ABC中,∠C=90°,AB=2AC,则∠A= 60 °.
【分析】在Rt△ABC中,根据AB=2AC,可得出∠B=30°,∠A=60°. 【解答】解:如图,在Rt△ABC中,∵∠C=90°,AB=2AC,
∴∠B=30°,
∴∠A=90°﹣∠B=90°﹣30°=60°. 故答案为:60.
16.判断四个命题:①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命题成立的是(填序号) ②③ .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判定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①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原命题是假命题;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是真命题; 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是真命题;
④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原命题是假命题; 故答案为:②③.
17.直线y=2x﹣1与x轴交点坐标为 (,0) ,图象经过 第一、三、四 象限,y随x的增而 增大 .
【分析】令y=0,列方程求解x得到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然后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直线所经过的象限和增减性. 【解答】解:在y=2x﹣1中, 当y=0时,2x﹣1=0, 解得:x=,
∴直线y=2x﹣1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 ∵k=2>0,b=﹣1<0,
∴直线y=2x﹣1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0);第一、三、四;增大.
18.当自变量x取 ﹣2.4 时,函数y=2.5x+1与y=5x+7的值相等,这个函数值是 ﹣5 .
【分析】根据函数值相等列方程求解,然后再代入x求函数值.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2.5x+1=5x+7, 解得:x=﹣2.4,
当x=﹣2.4时,y=5×(﹣2.4)+7=﹣5, 故答案为:﹣2.4;﹣5.
19.一家公司14名员工的月薪(单位:千元)是:8、6、2.55、1.7、2.55、4.41、4.2、2.55、5.1、2.5、4.4、25、12.4、2.5.这组数据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依次是 5.99,4.3,2.55 .
【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分别进行解答,即可求出答案. 【
解
答
】
解
:
这
组
数
据
的
平
均
数
是
:
×
(8+6+2.55+1.7+2.55+4.41+4.2+2.55+5.1+2.5+4.4+25+12.4+2.5)=5.99(千元); 中位数是第7和8个数的平均数,即∵2.55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2.55.
故答案为:5.99,4.3,2.55. 20.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 越大 .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体现数据的稳定性,集中程度,波动性大小;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
【解答】解:方差是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统计量,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故答案为:越大. 三.解答题(共8小题) 21.计算:(
)﹣(
).
=4.3(千元);
【分析】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解答】解:原式=(2=2=
﹣﹣
﹣.
+1,求代数式x2﹣5x+1的值.
﹣
﹣
)﹣(
+
)
22.已知x=
【分析】直接把x的值代入,利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求出答案.
【解答】解:∵x=∴x2﹣5x+1 =(
+1)2﹣5(
﹣5.
+1,
+1)+1
=5+1+2=2﹣3
﹣5+1
23.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DE∥AC,CE∥BD. 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分析】首先根据两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OC=OD,即可利用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定出结论.
【解答】证明:∵DE∥AC,CE∥BD, ∴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矩形, ∴OC=OD,
∴四边形OCED是菱形.
2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是CD上一点,且CF=CD,求证:∠AEF=90°.
【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B=BC=CD=DA,∠B=∠C=∠D=90°,设出边长为a,进一步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E、EF、A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定即可. 【解答】证明:∵ABCD为正方形,
∴AB=BC=CD=DA,∠B=∠C=∠D=90°. 设AB=BC=CD=DA=a,
∵E是BC的中点,且CF=CD, ∴BE=EC=a,CF=a,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E2=AB2+BE2=a2, 同理可得:EF2=EC2+FC2=∵AE2+EF2=AF2, ∴△AEF为直角三角形, ∴∠AEF=90°.
25.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及斜边上的高分别为a,b及h,求证:【分析】设斜边为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c=得出结论.
【解答】证明:设斜边为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c=∵ab=ch, ∴ab=
h,即a2b2=a2h2+b2h2,
,
.
a2,AF2=AD2+DF2=
a2,
,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
∴=+,
即.
26.如图,在△ABC中,∠ACB=90°,D、E分别是BC、BA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至F,使AF=AE,证明: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E=AE=BE,从而得到AF=C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1=∠2,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然后∠F=∠3,然后求出∠2=∠F,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求出CE∥AF,然后利用一
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 【解答】证明:∵∠ACB=90°,E是BA的中点, ∴CE=AE=BE, ∵AF=AE, ∴AF=CE,
在△BEC中,∵BE=CE且D是BC的中点, ∴ED是等腰△BEC底边上的中线, ∴ED也是等腰△BEC的顶角平分线, ∴∠1=∠2, ∵AF=AE, ∴∠F=∠3, ∵∠1=∠3, ∴∠2=∠F, ∴CE∥AF, 又∵CE=AF,
∴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
27.熊大的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直线上,并且食堂在中间.熊大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如图反映了这个过程中,熊大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简答):
(1)食堂离熊大家 0.6 km;熊大从家到食堂用了 8 min. (2)熊大吃早餐用了 17 min.
(3)食堂离图书馆 0.2 km.熊大从食堂到图书馆用了 3 min. (4)熊大读报用了 30 min.
(5)图书馆离熊大家 0.8 km;熊大从图书馆回家的平均速度是 0.08 km/min.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分析这个过程中,熊大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即可解答. 【解答】解:由函数图象得:
(1)食堂离熊大家0.6km;熊大从家到食堂用了8min. 故答案为:0.6,8;
(2)熊大吃早餐用了25﹣8=17(min). 故答案为:17;
(3)食堂离图书馆0.8﹣0.6=0.2(km).熊大从食堂到图书馆用了28﹣25=3(min). 故答案为:0.2,3;
(4)熊大读报用了58﹣28=30 (min). 故答案为:30;
(5)图书馆离熊大家0.8km;熊大从图书馆回家的平均速度是0.8÷(68﹣58)=0.08km/min.
故答案为:0.8,0.08.
28.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与(﹣4,﹣9),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然后描点画函数图象. 【解答】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把(3,5)与(﹣4,﹣9)分别代入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1; 如图,
,解得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