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武大研究所 内部资料)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武大研究所 内部资料)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专 业: 姓 名:

2009-10-10

 2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内部使用)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2009-11-27

2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目录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与部分答案 ................................................................................................... 4 第一部分 分子生物学选择题练习 ................................................................................................. 4 第二部分 名词解释 ..................................................................................................................... 20 第三部分 重要问答题总结 ......................................................................................................... 33 第四部分 分子生物学填空题练习 ............................................................................................... 47 第五部分 分子生物学模拟试题 ................................................................................................... 53 第六部分 部分考研试题选录 ....................................................................................................... 53

1.北京大学基础分子生物学考试样题 .................................................................................. 53 附录 湖北省2008年自学考试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 ......................................................... 58

3

 4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与部分答案 第一部分 分子生物学选择题练习

备注:该选择题包括两种类型:单选或多选。

1. 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 T2噬菌体感

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 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 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 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 1953年Watson和 Crick提出:( )

(a)多核苷酸 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 DNA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 双链DNA中的碱基对有:( )【已考试题】

(a) A-U (b) G-T (c) C-G (d) T-A (e) C-A

4. 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

以下哪些是对 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 )

(a)哺乳动物 DNA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 A—T含量,因为 A-T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 DNA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mm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5. 在类似RNA这样的单链核酸所表现出的“二级结构”中,发夹结构的形成:( ) (a)基于各个片段间的互补,形成反向平行双螺旋

(b)依赖于 A-U含量,因为形成的氢键越少则发生碱基配对所需的能量也越少 (c)仅仅当两配对区段中所有的碱基均互补时才会发生 (d)同样包括有像 G-U这样的不规则碱基配对

(e)允许存在几个只有提供过量的自由能才能形成碱基对的碱基 6. DNA分子中的超螺旋:( )

(a)仅发生于环状 DNA中。如果双螺旋在围绕其自身的轴缠绕后(即增加缠绕数)才闭

合,则双螺旋在扭转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

(b)在线性和环状 DNA中均有发生。缠绕数的增加可被碱基配对的改变和氢键的增加所

抑制

(c)可在一个闭合的 DNA分子中形成一个左手双螺旋。负超螺旋是 DNA修饰的前

4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提,为酶接触 DNA提供了条件

(d)是真核生物 DNA有丝过程中固缩的原因

(e)是双螺旋中一条链绕另一条链的旋转数和双螺旋轴的回转数的总和 7. DNA在中期染色体中压缩多少倍?( )

(a)6倍 (b)10倍 (c)40倍 (d)240倍 (e)1000倍 (f)100 0O0倍 8. 当新的核小体在体外形成时,会出现以下哪些过程?( ) (a)核心组蛋白与 DNA结合时,一次只结合一个

(b)一个 H32-H42核形成,并与DNA结合,随后按顺序加上两个 H2A—H2B二聚体 (c)核心八聚体完全形成后,再与 DNA结合

9. 当一个基因具有活性时:( ) 【已考试题】 (a)启动子一般是不带有核小体的 (b)整个基因一般是不带有核小体的 (C)基因被核小体遮盖,但染色质结构已发生改变以致于整个基因对核酸酶降解更 敏感

10. 原核细胞信使RNA含有几个其功能所必需的特征区段,它们是:( ) (a)启动子,SD序列,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茎环结构

(b)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前导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 ORF, 尾部序列,茎环结构

(c)转录起始位点,尾部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茎环结构(d)转录起始位点,前导序列,由顺反子间区序列隔开的SD序列和ORF,尾部序列11. tRNA参与的反应有:( ) 【已考试题】 (a)转录 (b)反转录 (C)翻译

(d)前体mRNA的剪接 (e)复制

12. Ⅰ型内含子能利用多种形式的鸟嘌呤,如:( )

(a)GMP (b)GDP (c)GTP (d) dGDP (e)ddGMP(2′,3′-双脱氧GMP) 13. 锤头型核酶:( )

(a)是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小RNA

(b)需要仅含有17个保守核苷酸的二级结构

(c)不需要Mg2+

协助

(d)可用两个的RNA创建锤头型核酶 14. Ⅰ型剪接需要( ) (a)单价阳离子 (b)二价阳离子 (c)四价阳离子 (d) Ul snRNP

(e)一个腺苷酸分支点

(f)一个鸟膘呤核苷酸作为辅助因子 15. 在Ⅰ型剪接的过程中,( )

(a)游离的G被共价加到内含子的5′端 (b)GTP被水解

5

 6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c)内含子形成套马索结构

(d)在第一步,G的结合位点被外来的 G占据,而在第二步时,被3′剪接位点的G所

取代

(e)被切除的内含子继续发生反应,包括两个环化反应 16. DNA的复制:( )

(a)包括一个双螺旋中两条子链的合成 (b)遵循新的子链与其亲本链相配对的原则 (c)依赖于物种特异的遗传密码 (d)是碱基错配最主要的来源 (e)是一个描述基因表达的过程 17. 一个复制子是:( )

(a)细胞期间复制产物被分离之后的 DNA片段 (b)复制的 DNA片段和在此过程中所需的酶和蛋白 (c)任何自发复制的 DNA序列(它与复制起始点相连) (d)任何给定的复制机制的产物(如:单环)

(e)复制起点和复制叉之间的 DNA片段

18. 下述特征是所有(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复制起始位点都共有的是:( ) (a)起始位点是包括多个短重复序列的独特 DNA片段 (b)起始位点是形成稳定二级结构的回文序列

(c)多聚体DNA结合蛋白专一性识别这些短的重复序列 (d)起始位点旁侧序列是 A-T丰富的,能使 DNA螺旋解开 (e)起始位点旁侧序列是 G—C丰富的,能稳定起始复合物 19. 下列关于 DNA复制的说法是正确的有:( ) (a)按全保留机制进行 (b)接3′→5′方向进行 (c)需要4种 dNMP的参与 (d)需要 DNA连接酶的作用 (e)涉及RNA引物的形成 (f)需要 DNA聚合酶Ⅰ 20. 滚环复制:( )

(a)是细菌DNA的主要复制方式 (b)可以使复制子大量扩增

(c)产生的复制子总是双链环状拷贝

(d)是噬菌体 DNA在细菌中最通常的—种复制方式 (e)复制子中编码切口蛋白的基因的表达是自动调节的 21. 标出下列所有正确的答案:( )

(a)转录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获得两条相同的DNA链的过程 (b)DNA依赖的DNA聚合酶是负责DNA复制的多亚基酶 (c)细菌转录物(mRNA)是多基因的

(d)σ因子指导真核生物的 hnRNA到 mRNA的转录后修饰

(e)促旋酶(拓扑异构酶Ⅱ)决定靠切开模板链而进行的复制的起始和终止 22. 哺乳动物线粒体和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是靠D环复制的。下面哪一种叙述准确地描述了这

个过程?( )

6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a)两条链都是从oriD开始复制的,这是一个独特的二级结构,由 DNA聚合酶复合体识

(b)两条链的复制都是从两个的起点同时起始的 (c)两条链的复制都是从两个的起点先后起始的 (d)复制的起始是由一条或两条(链)替代环促使的

(e)ter基因座延迟一条链的复制完成直到两个复制过程同步

23. 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以下哪种酶除去RNA引物并加入脱氧核糖核苷酸?( ) (a)DNA聚合酶Ⅲ (b)DNA聚合酶Ⅱ (c)DNA聚合酶Ⅰ (d)外切核酸酶 MFl (e)DNA连接酶

24. 一个病毒有一个由单链负链RNA组成的基因组。以下哪一个过程正确描述了病毒RNA

的产生?( )

(a)病毒单链负链RNA直接作为mRNA

(b)先合成双链RNA,而后以新合成的正链作为mRNA (c)先合成单链正链DNA,而后再转录成mRNA (d)单链负链RNA病毒的基因组只编码病毒tRNAs (e)以上全不对

25. 下面哪些真正是乳糖操纵子的诱导物?( ) (a)乳糖 (b)蜜二糖

(c)O—硝基苯酚—β—半乳糖苷(ONPG) (d)异丙基—β—半乳糖苷 (e)异乳糖

26. σ因子的结合依靠( )

(a)对启动子共有序列的长度和间隔的识别 (b)与核心酶的相互作用

(c)弥补启动子与共有序列部分偏差的反式作用因子的存在 (d)转录单位的长度

(e)翻译起始密码子的距离

27. 下面哪一项是对三元转录复合物的正确描述:( ) (a)σ因子、核心酶和双链 DNA在启动子形成的复合物 (b)全酶、 TFⅠ和解链 DNA双链形成的复合物 (c)全酶、模板 DNA和新生RNA形成的复合物 (d)三个全酶在转录起始位点(tsp)形成的复合物 (e)σ因子、核心酶和促旋酶形成的复合物

28. σ因子和 DNA之间相互作用的最佳描述是:( )

(a)游离和与 DNA结合的σ因子的数量是一样的,而且σ因子合成得越多,转录起 始

的机会越大

(b)σ因子通常与 DNA结合,且沿着 DNA搜寻,直到在启动子碰到核心酶。它与DNA的

结合不需依靠核心酶

(c)σ因子通常与 DNA结合,且沿着RNA搜寻,直到碰到启动子,在有核心酶存在的时

7

 8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候与之结合

(d)σ因子是 D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固有组分,它识别启动子共有序列且与全酶结合 (e)σ因子加入三元复合物而启动RNA合成 29. D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通读可以靠( ) (a)ρ因子蛋白与核心酶的结合

(b)抗终止蛋白与一个内在的ρ因子终止位点结合,因而封闭了终止信号 (c)抗终止蛋白以它的作用位点与核心酶结合,因而改变其构象,使终止信号不能被核心

酶识别

(d)NusA蛋白与核心酶的结合

(e)聚合酶跨越抗终止子蛋白——终止子复合物 30. σ因子专一性表现在:( )

(a)σ因子修饰酶(SME)催化σ因子变构,使其成为可识别应激启动子的σ因子 (b)不同基因编码识别不同启动子的σ因子 (c)不同细菌产生可以互换的σ因子 (d)σ因子参与起始依靠特定的核心酶

(e)σ因子是一种非专一性蛋白,作为所有RNA聚合酶的辅助因子起作用

31. 色氨酸操纵子的作用是受两个相互的系统控制的,其中一个需要前导肽的翻

译,下面哪一个这个系统?( ) (a)色氨酸

Trp

(b)色氨酰—tRNA (c)色氨酰—tRNA (d)cAMP

(e)以上都不是 32. IS元件:( ) (a)全是相同的 (b)具有转座酶基因 (c)是旁侧重复序列

(d)引起宿主 DNA整合复制

3

(e)每代每个元件转座10次

33. 组成转座子的旁侧 IS元件可以:( ) (a)同向 (b)反向

(c)两个都有功能 (d)两个都没有功能 34. 复制转座:( )

(a)复制转座子,即在老位点上留有一个拷贝

(b)移动元件转到一个新的位点,在原位点上不留元件 (c)要求有转座酶 (d)要求解离酶

(e)涉及保守的复制,在这个过程中转座子序列不发生改变 35. 非复制转座:( )

(a)复制转座子,即在原位点上留有一个拷贝

(b)移动元件到一个新的位点,在原位点上不留元件

8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c)要求有转座酶 (d)要求解离酶

(e)涉及保守的复制,在这个过程中转座子序列不发生改变 36. 一个转座子的准确切离:( ) (a)切除转座子和两个靶序列

(b)恢复靶 DNA到它插入前的序列 (c)比不准确切离更经常发生

37. 下面哪个(些)是在非复制转座中转座酶所起的作用?( )

(a)切除转座子

(b)在靶位点产生一个交错切口 (c)将转座子移到新位点

(d)将转座子连到靶位点的交错切口上 38. DNA的变性:( ) 【已考试题】 (a)包括双螺旋的解链 (b)可以由低温产生 (c)是可逆的

(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e)包括氢键的断裂

39. 下面哪些是在反转录病毒中发现的基因?( ) 【已考试题】 (a)gag (b)pol (C)env (d)onc

40. 反转录病毒LTR:( ) 【已考试题】 (a)在病毒基因组的RNA中发现 (b)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产生 (c)包含一个强启动子

41. 下面哪些是 LTR的组分?( ) 【已考试题】 (a) U3 (b) U4 (C) R (d) U5 42. 反转录病毒的整合酶:( )

(a)是一种位点特异性内切核酸酶 (b)在LTR上起外切核酸酶的作用 (c)在靶 DNA上产生交互切口 43. Copia元件:( )

(a)在 Drosophila基因组中约有20 00O个拷贝 (b)串联排列

(c)两侧为定向重复 (d)不被转录

(e)与反转录病毒的 env基因有同源性 44. 基因组是:( )

(a)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分子总量 (b)一个二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遗传单位

(d)生物体的—个特定细胞内所有基因的分子的总量

45. 多态性(可通过表型或DNA分析检测到)是指:( ) (a)在一个单克隆的纯化菌落培养物中存在不同的等位基因

9

 10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b)一个物种种群中存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c)一个物种种群中存在至少三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d)一个基因影响了—种表型的两个或更多非相关方面的情况 (e)—个细胞含有的两套以上的单倍体基因组 46. 真核基因经常被断开:( ) 【已考试题】 (a)反映了真核生物的 mRNA是多顺反子

(b)因为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所分隔

(c)因为真核生物的 DNA为线性而且被分开在各个染色体上,所以同一个基因的 不同

部分可能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d)表明初始转录产物必须被加工后才可被翻译

(e)表明真核基因可能有多种表达产物,因为它有可能在mRNA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

外显子重组方式

47. 下面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C值与生物体的形态复杂性呈正相关 (b)C值与生物体的形态复杂性呈负相关

(c)每个门的最小 C值与生物体形态复杂性是大致相关的 48. 选出下列所有正确的叙述。( )

(a)外显子以相同顺序存在于基因组和 cDNA中 (b)内含子经常可以被翻译

(c)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 (d)人体内所有的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

(e)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以相同的一种方式剪接每个基因的 mRNA 49. 下列哪些基因组特性随生物的复杂程度增加而上升?( ) (a)基因组大小 (b)基因数量

(c)基因组中基因的密度 (d)单个基因的平均大小

50. 以下关于假基因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它们含有终止子 (b)它们不被转录 (c)它们不被翻译

(d)它们可能因上述任一种原因而失活

(e)它们会由于缺失或其他机理最终从基因组中消失 (f)它们能进化为具有不同功能的新基因

51. 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 ) (a)球蛋白基因 (b)组蛋白基因 (c)rRNA 基因 (d)肌动蛋白基因 52. 原位杂交:( )

(a)是一种标记 DNA与整个染色体杂交并且发生杂交的区域可通过显微观察的技 术 (b)表明卫星 DNA散布于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 (c)揭示卫星 DNA位于染色体着丝粒处 53. 微卫星重复序列:( )

(a)每一簇含的重复序列的数目比卫星重复的少 (b)有一个10~15个核苷酸的核心重复序列

10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c)在群体的个体间重复簇的大小经常发生变化 (d)在 DNA重组时,是不具有活性的

54. 细胞器 DNA能够编码下列哪几种基因产物?( ) (a)mRNA

(b)大亚基 rRNA (c)小亚基 rRNA (d)tRNA

(e)4.5S rRNA (f)5S rRNA

55. 典型的叶绿体基因组有多大?( )

(a)1.5kb (b)15kb (c)150kb (d)1500kb 56. 细胞器基因组:( ) (a)是环状的

(b)分为多个染色体

(c)含有大量的短的重复 DNA序列 57. 叶绿体基因组含:( ) (a)两个大的反向重复 (b)两个大的单一序列 DNA (c)两个短的单一序列 DNA

58. 在人类线粒体基因组中:( )

(a)几乎所有的 DNA都用于编码基因产物

(b)几乎所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都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转录

(c)产生惟一一个大的转录物,然后剪接加工,释放出各种RNA分子 (d)大多数编码蛋白的基因被 tRNA基因分隔开 59. DNase I的超敏位点:( ) 【已考试题】

(a)对消化的敏感程度比一般染色质强约100倍以上 (b)是一些不带有核小体的DNA区域 (C)是一些不带有蛋白的 DNA区域 (d)通常仅在基因正在表达时出现

(e)能在启动子、 DNA复制起点、着丝粒区发现 (f)能通过 DNA复制得以保持

60. 哪些有关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的叙述是正确的?( ) (a)所有物种中 V基因的数目是一样的 (b) J是恒定区的一部分

(c)各部分连接时,将产生缺失或重排

(d)当一个等位基因中发生有意义的重排时,另一个等位基因也发生重排 61. 锌指蛋白与锌的结合( ) (a)是共价的

(b)必须有 DNA的存在

(c)通过保守的胱氨酸和组氨酸残基间协调进行

(d)位于蛋白质的α—螺旋区域 62. 锌指蛋白与 DNA的结合( ) (a)位于 DNA大沟

11

 12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b)通过“锌指”的 C端进行 (C)利用蛋白的α—螺旋区域

(d)每个“指”通过形成两个序列特异的DNA接触位点 (e)通过“指”中保守的氨基酸同 DNA结合 63. 糖皮质激素类的甾醇受体( ) (a)是同源二聚体

(b)所结合的 DNA回文序列都不相同

(C)结合的回文序列相同,但组成回文序列两段DNA间的序列不同 (d)RXR受体通过形成异源二聚体后与同向重复序列结合 (e)这类受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 同源异型域蛋白( )

(a)形成具有三个α—螺旋的结构

(b)主要通过α—螺旋3和 N端的臂与 DNA接触

(c)与原核生物螺旋—转角—螺旋蛋白(如λ阻遏物)的结构很相似 (d)通常存在于细胞核中

(e)在果蝇早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65. HLH蛋白( )

(a)在序列组成上与原核生物螺旋—转角—螺旋蛋白具有相关性 (b)通过环区与 DNA结合

(c)形成两个α—螺旋与 DNA的大沟结合

(d)形成两性螺旋,其中疏水残基位于螺旋的一侧 (e)以上都不是

66. 以下关于亮氨酸拉链蛋白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它们通过保守的亮氨酸残基与 DNA结合

(b)它们与 HLH蛋白相似之处是:它们都具有相邻的 DNA结合结构域和二聚化的构域

(C)Jun蛋白可以形成同源二聚体而 Fos蛋白不可以

(d) Fos/Jun复合物与 Jun/Jun复合物结合的 DNA序列不同 (e) Fos/Jun与 DNA的结合比 Jun/Jun牢固 67. 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 ) 【已考试题】 (a)基因必须经过完全的甲基化才能表达 (b)具有活性的 DNA是非甲基化的

(c)随着发育阶段的改变, DNA的甲基化也要发生变化

(d)在 DNA复制过程中,通过识别半甲基化的酶,甲基化得以保存 68. 下列哪些转录因子含有 TBP?( ) 【已考试题】

(a) TFⅡB (b) TFⅢA (c) SLl (d) TFⅡD (e) TFⅢB (f)UBFl 69. 以下关于 TBP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TBP诱导 DNA发生弯曲

(b) TBP结合于 DNA双螺旋的大沟

(C) TBP通过与不同的蛋白结合来识别不同的启动子

(d) TBP与聚合酶Ⅰ、聚合酶 Ⅱ和聚合酶Ⅲ的共同亚基作用 70. TATA框存在于( )

(a)聚合酶Ⅱ识别的所有启动子中

12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b)聚合酶Ⅱ识别的大部分启动子中 (c)聚合酶Ⅱ识别的极少数启动子中 (d)聚合酶Ⅲ识别的所有启动子中 (e)聚合酶Ⅲ识别的大部分启动子中 (f)聚合酶Ⅲ识别的极少数启动子中

71. RNA聚合酶Ⅱ的C端结构域(CTD)的磷酸化与( )相关

(a)与起始前复合体的结合 (b)TFⅡH的激酶活性

(c)TFⅡD中特异 TAF蛋白的存在 (d)从起始聚合酶到延伸聚合酶的转换

(e)起始因子TFⅡA, TFⅡB及 TFⅡD的释放 72. 剪接体是( )

(a)由多种 snRNP组成的结构 (b)大小为40S~60S

(c)一种在拼接中起作用的结构 (d)以上都不正确

(e) RNA加工的一种形式

73. 哪些有关剪接位点的叙述是正确的?( ) (a)剪接位点含有长的保守序列 (b)5′与3′剪接位点是互补的

(c)几乎所有的剪接位点都遵从GT—AG规律 (d)剪接位点被保留在成熟的mRNA中

(e)内含子3′与5′剪接位点间的距离可以很大

(f)一个内含子的5′剪接位点只能与同一个内含子的3′剪接位点作用,杂合内含子不

能被剪接

74. 分支位点核苷酸( ) 【已考试题】

(a)总是 A

(b)其位臵在内含子内是随机的 (c)位于一个非严格保守的序列内

(d)通过与3′剪接位点作用起始剪接的第一步

(e)在剪接的第一步完成后与内含子中另外三个核苷酸共价连接 75. 转酯反应:( ) (a)不需要ATP

(b)拆开一个化学键后又形成另一个化学键 (c)涉及对糖磷骨架OH基团的亲核攻击 (d)以上都正确

76. 选出所有有关 snRNA的正确叙述:( ) (a)snRNA只位于细胞核中 (b)大多数snRNA是高丰度的

(c)snRNA在进化的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

(d)某些snRNA可以与内含子中的保守序列进行碱基配对 (e)以上都正确

77. 参与前体mRNA剪接的 snRNP( )

13

 14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a)与一组Sm蛋白结合

(b)含有独特的蛋白(即不存在任何其他snRNP的蛋白) (c)其 RNA和蛋白组分都是其作用不可缺少的 (d)主要通过蛋白组分与前体mRNA结合 (e)以上都正确 78. SR蛋白( )

(a)家族中的成员都具有一个或多个精氨酸和丝氨酸丰富区 (b)分别与特异的 RNA序列结合

(c)形成一个蛋白质桥连接 U2AF和 Ul snRNP

(d)可以与3′外显子的剪接增强序列结合,促进3′弱剪接位点的作用 (e)可帮助识别外显子 (f)以上都正确

79. Ⅱ型剪接与前体mRNA剪接的相似之处是( ) (a)两种内含子具有相似的剪接位点

(b)它们都通过同样的机制进行剪接,其中涉及套索中间体 (c)都由 RNA催化进行 (d)都需要 U1 snRNP

(e)都可以在没有蛋白的情况下进行 (f)两种内含子都形成精细的二级结构 80. 可变剪接( ) 【已考试题】 (a)与“组成型”剪接的机制完全不同

(b)可以从单个基因产生多种同功蛋白,即添加或缺失少数氨基酸的变异蛋白 (c)涉及不同的5′和3′剪接位点

(d)被用于在不同组织和不同的发育阶段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e)可以跨越外显子,也可涉及可变外显子或保留内含子

81. 多数情况下,剪接发生在同一个RNA分子内部。但反式剪接( ) (a)已被证实存在于天然和合成的内含子中 (b)涉及前体mRNA与的 SL RNA间的剪接 (c)与顺式剪接的机制完全不同 (d)有时是锥虫与线虫的剪接方式

(e)将同一个5′外显子(SL RNA)剪接到所有 mRNA上 (f)只需要 Ul与 U5 snRNP 82. tRNA中的内含子( ) (a)通过两步转酯反应被切除 (b)具有与反密码子互补的序列 (c)都形成相似的二级结构

(d)由蛋白酶(核酸内切酶和连接酶)切除 (e)在5′和3′剪接位点的序列是保守的 83. 在前体 mRNA上加多聚腺苷酸尾巴( )

(a)涉及两步转酯机制

(b)需要保守的AAUAAA序列

(c)在 AAUAAA序列被转录后马上开始

(d)通过一个多组分复合物的逐步组装进行

14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e)由依赖于摸板的RNA聚合酶催化 84. 真核细胞 mRNA前体的长度由( ) (a)转录终止位点形成的茎环结构决定

(b)其3′末端的聚腺苷酸化位点所决定,转录产物在此位点被切割并加上 Poly(A) (c)在终止位点与RNA聚合酶Ⅱ结合的终止蛋白决定

(d)将所有初始转录产物加工成最终长度的前体 mRNA的核酸外切酶决定 (e)加帽、聚腺苷酸化及内含子的剪接所决定 85. 下列关于 mRNA降解的正确叙述是( )

(a)原核mRNA的降解由核酸内切酶从核糖体翻译的后面5′端开始 (b)原核mRNA的降解通常由核酸外切酶从3′→5′进行 (c)真核mRNA的降解依赖于末端序列中多个特异性失活元件 (d)真核mRNA的降解依赖于 poly(A)核糖核酸酶的作用

(e)所有的mRNA在5′末端的降解通常涉及核糖核酸内切酶活性 86. 可变剪接能增加转录产物,这些转录产物间的区别在于( ) (a)mRNA的5′非转录区 (b)mRNA的编码区

(c)mRNA的3′非转录区 (d)上述全是 (e)上述全不是

87.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RNA编辑( )

(a)可以在转录后水平改变一个基因的编码能力

(b)能在小肠细胞中的 apo—B mRNA的中部插入一个终止密码子,在肝细胞中却不能 (c)通常使每个mRNA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d)通过脱氨基可以改变特定的核苷酸 88. 在锥虫的线粒体中,RNA编辑( ) (a)被广泛用于改变许多 mRNA的编码能力 (b)只在每个mRNA上改变单个核苷酸 (c)只加上G和缺失G

(d)由向导RNA指导进行,其中向导RNA与编辑前mRNA上被编辑区域相邻的碱基互补 (e)所用的向导RNA上有一小段区域与被编辑的 mRNA互补 (f)进行的方向与转录方向相同

. 氨酰tRNA分子同核糖体结合需要下列哪些蛋白因子参与?( ) (a) EF-G (b) EF-Tu (c) EF-Ts (d) eIF-2 (e) EF—1 90. 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翻译的哪一个阶段需要GTP?( )

(a)mRNA的5′末端区的二级结构解旋 (b)起始tRNA同核糖体的结合

(c)在延伸的过程中,tRNA同核糖体的结合 (d)核糖体的解体

(e)5′帽子结构的识别

91.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转录的叙述中哪一项(哪些)是正确的?( ) (a)核糖体的小亚基能直接同 mRNA作用

(b)IF—2与含GDP的复合物中的起始tRNA结合 (c)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不需要ATP

15

 16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d)细菌所有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是修饰过的甲硫氨酸 (e)多肽链的第一个肽键的合成不需要 EF-G

92. 下面关于真核生物翻译的叙述哪一个(哪些)是正确的?( ) (a)起始因子eIF只有同GTP形成复合物才起作用 (b)终止密码子与细菌的不同

(c)白喉毒素使 EF—l ADP—核糖酰化

(d)真核生物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是修饰过的甲硫氨酸,在蛋白质合成完成之后,它

马上被切除

(e)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含有两个 tRNA分子的结合位点 9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有20个不同的密码子代表遗传密码 (b)色氨酸和甲硫氨酸都只有一个密码子 (c)每个核苷酸三联体编码一个氨基酸 (d)不同的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个氨基酸 (e)密码子的第三位具有可变性

94. 起始因子 IF-3的功能是:( )

(a)如果同40S亚基结合,将促进40S与60S亚基的结合 (b)如果同30S亚基结合,将防止30S与50S亚基的结合

(c)如果同30S亚基结合,促使30S亚基的16S rRNA与mRNA的 S-D序列相互作用 (d)指导起始 tRNA进入30S亚基中与 mRNA结合的 P位点 (e)激活核糖体的 GTP酶,以催化与亚基相连的GTP的水解 95. 真核起始因子 eIF-3的作用是:( )

(a)帮助形成亚基起始复合物(eIF—3,GTP,Met-tRNA,40S) (b)帮助亚基起始复合物(三元复合物,40S)与mRNA 5′端的结合 (c)若与4OS亚基结合,防止4OS与60S亚基的结合 (d)与 mRNA5′端帽子结构相结合以解开二级结构

(e)激活核糖体GTP酶,使亚基结合可在GTP水解时结合,同时释放eIF-2 96. 核糖体的 E位点是:( ) (a)真核mRNA加工位点

(b)tRNA离开原核生物核糖体的位点 (c)核糖体中受E.coR I的位点 (d)电化学电势驱动转运的位点

97. 下列关于核糖体肽酰转移酶活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肽酰转移酶的活性存在于核糖体大亚基中(50S或60S)

(b)它帮助将肽链的 C末端从肽酰tRNA 转到 A位点上氨酰tRNA的 N末端

(c)通过氨酰tRNA的脱乙酰作用,帮助氨酰tRNA的 N末端从A位点移至P位点 肽酰tRNA的 C末端

(d)它水解 GTP以促进核糖体的转位 (e)它将肽酰tRNA去酰基

98. 核糖体肽链的合成因( )终止

(a)可读框内编码 C末端氨基酸的密码子 (b)可读框内存在不对应氨酰tRNA的密码子 (c)浓度太低或缺少特定的氨酰tRNA

16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d)释放因子(RF)的 GTP依赖性作用,防A位点中终止密码子与氨酰tRNA的错配结合 (e)末端氨酰转移酶的活性,这个酶蛋白通过将一个赖氨酸或精氨酸残基加到新生多肽

C末端将肽酰tRNA脱乙酰化

99. 下列复合物中哪些不是起始反应的产物?( ) 【已考试题】

(a) GTP十Pi (b)ATP十Pi (c)装配好的核糖体 (d)起始因子 (e)多肽 100.反密码子中哪个碱基对参与了密码子的简并性(摇摆)。( )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一个与第二个 (e)第二个与第三个

101.GAUC四个碱基中,在密码子的第三位上缺乏特异性的是:( ) (a) G (b) A (c) U (d) C (e)它们通常都有独特的含义 102. “同工tRNA”是:( )

(a)识别同义 mRNA密码子(具有第三碱基简并性)的多个 tRNA (b)识别相同密码子的多个tRNA (c)代表相同氨基酸的多个tRNA

(d)由相同的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的多个tRNA (e)多种识别终止密码子并导致通读的tRNA

103.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tRNA负载的氨基酸是否正确,由( )来判断。 (a)化学校正(非相关的氨酰腺苷酸被水解) (b)动力学校正(非相关氨酰腺苷酸迅速解体) (c)tRNA D环中的特征序列 (d)氨基酸乙酰化反应的特异性

(e)氨酰tRNA合成后能否能进入核糖体 A位点 104.氨酰tRNA合成酶的数量由:( ) (a)存在的tRNA的数量所决定

(b)可翻译的mRNA密码子的数量所决定 (c)由所用到的氨基酸数量所决定 (d)各个物种的种类所决定

(e)不是由任何传统的标准所决定

105.下列有助于抑制功能的是:( ) (a)使用tRNA类似物,如嘌呤霉素

(b)在tRNA修饰酶的结构基因中引入点突变 (c)在氨酰tRNA合成酶结构基因中引入点突变

(d)提高tRNA阻遏物的竞争效率(如与释放因子和正确的 tRNA的竞争力) (e)在编码tRNA的基因的反密码子区中引入点突变

106.因研究重组 DNA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 )

(a) A.A. Kkornberg (b)W. Gilbert (c) P.Berg (d) B.McClintock 107.Ⅱ型性内切核酸酶:( )

(a)有内切核酸酶和甲基化酶活性且经常识别回文序列 (b)仅有内切核酸酶活性,甲基化酶活性由另外一种酶提供 (C)性识别非甲基化的核苷酸序列 (d)有外切核酸酶和甲基化酶活性

(e)仅有外切核酸酶活性,甲基化酶活性由另外一种酶提供 108.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是:( )

17

 18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a)用于遗传的“指纹结构”模式分析的技术

(b)二倍体细胞中的两个等位基因性图谱的差别 (c)物种中的两个个体性图谱间的差别 (d)两种物种个体间的性图谱差别

(e)两种酶在单个染色体上性图谱的差别 109.反向重复序列:( )

(a)可以回折形成发夹结构 (b)可以是某些蛋白的结合位点 (C)参与转座子的转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0.同一种质粒 DNA,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电泳时,它们的迁移速率是:( ) (a) OC DNA>SC DNA>L DNA (b) SC DNA>L DNA>OC DNA (c) L DNA>OC DNA>SC DNA (d) SC DNA>OC DNA>L DNA 111.关于穿梭质粒载体,下面哪一种说法最正确?( ) (a)在不同的宿主中具有不同的复制机制 (b)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使用不同的复制起点 (c)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使用不同的复制酶 (d)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具有不同的复制速率

112.能够用来克隆32kb以下大小的外源片段的质粒载体是( )

(a) charomid (b) plasmid (c) cosmid (d) phagemid 113.第一个作为重组 DNA载体的质粒是( )

(a) pBR322 (b) Co1El (c) pSC101 (d) pUC18 114.关于 cDNA的最正确的提法是:( ) (a)同 mRNA互补的单链 DNA (b)同 mRNA互补的双链 DNA

(c)以 mRNA为模板合成的双链 DNA (d)以上都正确

115.下面哪一种特性不是密码所具有的?( )

(a)偏爱性 (b)简并性 (c)重叠性 (d)连续性

116.Clark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发现Taq DNA聚合酶可以不需要模板,在双链 DNA的末

端加一个碱基,主要是加( ) (a) dGTP (b) dATP (c) dCTP (d) dTTP

117.Southern印迹的DNA探针( )杂交。 (a)只与完全相同的片段

(b)可与任何含有相同序列的DNA片段 (c)可与任何含有互补序列的DNA片段

(d)可与用某些性内切核酸酶切成的DNA片段 (e)以上都是

118.用下列方法进行重组体的筛选,只有( )说明外源基因进行了表达。 (a) Southern印迹杂交 (b) Northern印迹杂交 (c) Western印迹 (d)原位菌落杂交

18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119.报告基因( )

(a)以其易于分析的编码序列代替感兴趣基因的编码序列 (b)以其易于分析的启动子区代替感兴趣基因的启动子区 (c)能用于检测启动子的活性

(d)能用于确定启动子何时何处有活性

120.当用过量的RNA与有限的 DNA杂交时,( )【已考试题】 (a)所有的 RNA杂交 (b)所有的 DNA杂交 (c)50%的 RNA杂交 (d)50%的 DNA杂交

(e)没有RNA 杂交,所有的 DNA复性为双链 DNA

121.关于 DNA的修复,下列描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 (a)UV照射可以引起嘧啶碱基的交联 (b)DNA聚合酶Ⅲ可以修复单链的断裂 (c)双链的断裂可以被 DNA聚合酶 Ⅱ修复 (d)DNA的修复过程中需要 DNA连接酶

(e)细菌可以用—种核酸内切酶来除去受损伤的碱基 (f)糖苷酶可以切除 DNA中单个损伤的碱基

122.DNA最普遍的修饰是甲基化,在原核生物中这种修饰的作用有:( ) (a)识别受损的 DNA以便于修复

(b)复制之后区分链,以确定是否继续复制 (c)识别甲基化的外来 DNA并重组到基因组中 (d)保护它自身的 DNA免受核酸内切酶

(e)识别转录起始位点以便RNA聚合酶能够正确结合

123.单个碱基改变是 DNA损伤的一种形式,它们:( )

(a)影响转录但不影响复制,在此过程中一个 ATG起始密码可能被修改 (b)影响 DNA序列但不影响 DNA的整个结构 (c)将继续引起结构变化但不影响复制循环

(d)可能由错配复制或酶的 DNA修饰(如脱氨基)所引起

(e)可以由 UV照射(如嘧啶二聚体)或加成化合物形成(如烷基化)所引起

124.错配修复是基于对复制期间产生的错配的识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已考

试题】

(a) UvrABC系统识别并靠 DNA聚合酶 I促使正确核苷酸的引人而使错配被修复

(b)假如识别发生在被重新甲基化的半甲基化 DNA之前,那么修复可能偏向野生型序列

(Dam甲基化, MutH, MutSL)

(c)错配一般由单链交换所修复。这要靠 RecA蛋白恢复正常拷贝序列的能力

(d)错配修复也可被认为是对 DNA的修饰活动,如去烷基化或再氨基化,但是不会替换

损伤的核苷酸

(e)错配修复是靠正常情况下被 LexA蛋白抑制的修复功能完成的(SOS反应)

19

 20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第二部分 名词解释

1. 基因

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 基因组

基因组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集合,是指某个特定物种细胞内全部DNA分子的总和。 3. 顺反子

由顺/反测验定义的遗传单位,与基因等同,都是代表一个蛋白质质的DNA 单位组成。一个顺反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 4. 基因表达

DNA分子在时序和环境的调节下有序地将其所承载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系统转变成蛋白质分子(或者RNA分子),执行各种生理生化功能,完成生命的全过程。 5. ribozyme【已考试题】

即核酶,由活细胞所分泌的具有像酶那样催化功能的RNA分子。 6. SD序列

原核生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段保守序列,能与16S rRNA 3′端反向互补,被认为在核糖体-mRNA的结合过程中起作用。 7. RFLP

即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指性酶切位点上的遗传差异。这些差别引起相关性酶切割产生不同长度片段。RELPs可用于遗传作图,将基因组与常见的遗传标记联系起来。 8. 性内切酶

性内切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相关位臵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内切酶。 9. 内含子和外显子

真核细胞DNA分子中能转录到mRNA前体分子中但会在翻译前被切除的非编码区序列称内含子。而编码区称为外显子。 10. C值和C值反常现象

C值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一般随生物进化而增加,但也存在某些低等生物的C值比高等生物大,即C值反常现象。原因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含大量非编码序列。 11. 卫星DNA

在DNA链上串联重复多次的短片段碱基序列。因能在密度梯度离心中区别与主DNA峰而单独成小峰而得名。 12. 重叠基因

一段能够携带多种不同蛋白质信息的DNA片段。 13. 断裂基因【已考试题】

在DNA分子的结构基因内既含有能转录翻译的片段,也含有不转录翻译的片段,这类基因称断裂基因。

14. 复制子【已考试题】

DNA分子上一个的复制单位,包括复制原点。 15. 同义突变

DNA上一个碱基对的突变并不影响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现象,因为改变后的密码子和改变前的密码子是简并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

20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16. PCR

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样品中的DNA量和富集众多DNA分子中的一个特定的DNA序列的一种技术。在该反应中,使用与目的DNA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进行多轮的DNA合成。每一轮中都包括DNA变性,引物退火和在Tap DNA聚合酶催化下的DNA合成反应。 17. DNA芯片

以点样法将RNA扩增得到的cDNA片断高密度地排列于玻片上制成的微阵列芯片又称为DNA芯片(DNAchip)或cDNA微阵列(cDNA Microarray)。 18. 滚环复制

一种双链环状DNA单向复制模式,复制叉沿环形模板复制,新合成的链将前一反应中合成的链臵换出,形成与环状模板链互补的线性序列。 19. θ型复制

一种双链环状DNA双向复制模式,在复制原点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复制叉,分别以两条环状单链DNA为模板进行复制,最后形成两个相同并相互分离的环状双链DNA。 20. 复制原点

复制起始处的一段DNA 序列,在大肠杆菌大约245bp。 21. 引发体

指在滞后链DNA复制中,每个岗崎片段合成引发反应中涉及的蛋白质复合体(包含6种主要成分)。引发体能沿着DNA 移动,引发生成滞后链的引物RNA短链。 22. 拓扑异构酶

通过切断DNA的一条或两条链中的磷酸二酯键,然后重新缠绕和封口来改变DNA连环数的酶。拓扑异构酶Ⅰ、通过切断DNA中的一条链减少负超螺旋,增加一个连环数。某些拓扑异构酶Ⅱ也称为DNA促旋酶。 23. DNA修复

细胞中存在的一种当DNA分子受到损伤使使之恢复到正确的结构的反应机制。 24. 错配修复

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这种修复方式的过程是:识别出正确的母链并用甲基化保护起来,切除掉不正确链的错配部分,然后通过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合成正确配对的双链DNA。 25. 切除修复

通过移开受损伤和错误配对的DNA序列,在双链中通过合成与保留链互补的正确新链来替换它们的DNA修复系统。 26. 转座子【已考试题】

能将自身插入基因组新位臵的DNA序列。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27. 复合转座子

两个插入序列包围着一段区域,这两个序列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可能使整个元件转座。

28. 插入序列

仅携带其转座所需基因而不携带任何宿主基因的细菌转座子。 29. 反向重复序列

在同一多核甘酸内的相反方向上存在的重复的核甘酸序列。在双链DNA中反向重复可能引起十字形结构的形成。

30. 复制性转座和非复制性转座

21

 22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复制性转座指所移动和转位的是原转座子的拷贝。非复制性转座指原始转座子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实体直接被移位 31. 黏性末端

被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它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做黏性末端 32. σ因子

RNA聚合酶的别构效应物,也可看作是聚合酶结构中的一个亚单位。可以极大的提高聚合酶对启动子的识别结合能力,在转录起始后从核心酶上脱落下来。是转录起始阶段不可缺少的辅助因子。

33. 启动子【已考试题】

DNA模板上具有活化RNA聚合酶、启动转录起始功能的特殊序列。 34. 封闭复合物和开放复合物【已考试题:两者区别】

RNA聚合酶和启动子相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若启动子序列是闭合的双链DNA则称为封闭复合物,若启动子序列上有一小段双链被解开而暴露内部碱基则称为开放复合物。 35. 转录单元【已考试题】

指 RNA 聚合酶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间的距离,可能包括不止一个基因。 36. 上升突变和下降突变【已考试题】

下降突变是发生在启动子序列上的降低结构基因转录水平的突变。上升突变是发生在启动子序列上的增强结构基因转录水平的突变。 37. 增强子【已考试题】

增强子是一种顺式作用序列,能够提高一些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利用,并能够在启动子任何方向以及任何位臵(上游或者下游)作用。 38. 上游启动子元件

真核基因启动子TATA序列上游的保守序列,能起到调节转录水平的作用。 39. mRNA丰度

指每个细胞中 mRNA 分子的数目。 40. Alu 家族

人类基因组中一系列分散的相关序列,每个约 300bp 长。每个成员其两端有Alu切割位点(名字的由来)。 41. 帽子结构

通过倒扣GTP和特殊的甲基化修饰而加在真核mRNA5′端的特殊结构,可保护mRNA的稳定,形似帽子而得名。 42. 终止子

模板DNA上的具有终止转录功能的特殊序列。 43. RNA剪接

从DNA模板链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中除去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RNA分子的过程。

44. 剪接体/拼接体【已考试题】

以snRNP为主的辅助蛋白因子识别结合于RNA内含子边界序列上形成的复合物,有助与剪接的准确进行。 45. RNA编辑

某些mRNA的核苷酸序列在生成转录产物后还需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方能生成具有正确翻译功能的模板。遗传信息在mRNA水平上的改变过程称RNA编辑。

22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46. 受体剪切位点

内含子右末端和相邻外显子左末端的边界。 47. 回复突变

逆转产生基因失活效果突变的突变,从而使细胞恢复野生型。 48. cDNA

与 RNA 互补的单链 DNA,通过体内 RNA 逆转录而合成。 49. 顺/反测验

分析两个突变相对构型对表达的影响,双杂合体中,同一基因上的两个突变在反式构型中表现出突变表型,顺势构型中表现出野生表型。 50. 密码简并性

指编码相同的氨基酸的几个不同的密码子互称简并密码子。 51. 摆动假说

一个tRNA通过与密码子第三个碱基非寻常配对(不是GC、AT配对)而识别不止一个密码子。

52. 校正tRNA

通过其反密码子上的某种突变以校正基因或密码子突变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的一类tRNA 53. 信号肽

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54. 分子伴侣

一类能帮助其他蛋白质进行正确组装、折叠、转运、介导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进行降解的蛋白。当蛋白质折叠时,它们能保护蛋白质分子免受其它蛋白质的干扰。很多分子伴侣属于热休克蛋白(例如HSP-60),它们在细胞受热时大量合成。热激可导致蛋白质稳定性降低,增加错误折叠的几率,因此在受到热刺激时,细胞中的蛋白质需要更多热休克蛋白的帮助。 55. 弱化子【已考试题】

结构基因上游的一段序列中有一部分序列如果缺失会提高基因表达效率,如果存在导致转录终止在这一区域。这部分序列即称弱化子。 56. 操纵子

细菌基因表达和的单位,包括结构基因和能被基因产物识别的DNA 控制元件。 57. 葡萄糖效应

在有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细菌降低了利用其他糖类的酶的合成而优先利用葡萄糖的现象。原因是葡萄糖的存在抑制了cAMP的合成使cAMP-CAP正控系统失活故而这些酶的操纵子(如乳糖操纵子)不能正常转录。 58. 前导肽

一些氨基酸操纵子序列中含有起弱化调节作用的前导序列,前导序列能构被部分翻译表达产生的多肽称前导肽。 59. 魔斑核苷酸

细菌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产生一个应急反应以停止大量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因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大批操纵子,故称为超级子。又因其电泳的迁移率和一般的核酸不同称为魔斑核苷酸。 60. 安慰性诱导物

与天然诱导物结构相似,能诱导操纵子表达但不被操纵子结构基因产生的酶分解的一类

23

 24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化合物。

61. 基因家族【已考试题】

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产生。 62. 活性染色质

因染色体解旋松弛或DNA构象变化充分暴露结构基因而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63. 顺式作用元件

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DNA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应答元件等。 . 反式作用因子【已考试题】

指一些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蛋白质因子。 包括RNA聚合酶和一系列相关辅助蛋白。 65. 应答元件

能与某个(类)专一蛋白因子结合从而控制基因特异表达的DNA上游序列。 66. 锌指结构

锌指结构是一段包括一个α螺旋和一个β折叠片的氨基酸序列折叠成一种包含四面体

2+

配位的锌离子(Zn)的结构。多个锌指组成的串联重复结构域并能结合在DNA分子上。有C2C2和C2H2两种。 67. BZIP

碱性亮氨酸拉链。出现在DNA结合蛋白质中的一种结构域。是来自同一个或不同多肽链的两个α-螺旋的疏水面由于含有亮氨酸残基而相互作用形成的二聚体结构。 68. 获得性基因病

由病原微生物基因组侵染人类基因组而人类基因组基因结构和表达模式发生改变所引起的疾病。 69. 原癌基因

指尚未激活、不具有致癌作用的细胞转化基因,正常表达时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作用,当由于病毒感染或理化因素作用会被激活成为致癌基因。 70. 遗传中心法则

描述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DNA被复制传给子代细胞,信息被拷贝或由DNA转录成RNA,然后RNA翻译成多肽。不过,由于逆转录酶的反应,也可以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71. 核心酶

RNA聚合酶全酶失去σ基后的酶叫核心酶。核心酶只能使已开始合成的RNA链延长,但不具有起始合成RNA的能力,必须加入σ基才表现出全部聚合酶的活性。 72. 同工tRNA

携带相同的氨基酸的tRNA 73. 翻译起始复合物

由核糖体亚基,一个mRNA模板,一个起始的tRNA分子和一些起始因子组成并组装在蛋白质合成起始点的复合物。 74. 结构基因

编码非RNA或蛋白质的基因。 75. 重组DNA技术

也称之为基因工程。利用性内切酶和载体,按照预先设计的要求,将一种生物的某种目的基因和载体DNA重组后转入另一生物细胞中进行复制转录和表达的技术。 76. 激素效应元件(HER)

指内固醇甲状腺素等激素受体结合的一段短的DNA序列(12~20bp),这类受体结合DNA

24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后可改变相邻基因的表达。 77. 引发体

一种多蛋白复合体,E.coli中的引发体包括催化DNA滞后链不连续DNA合成所必需的,短的RNA引物合成的引发酶,解旋酶。 78. 抗终止蛋白

能够使RNA聚合酶通过一定的终止位点的蛋白质。 79. AP 核酸内切酶

剪切掉 DNA 5′端脱嘌呤和脱嘧啶位点的酶。 80. Att 位点

在噬菌体和细菌染色体中将噬菌体插入或切除细菌染色体的位点。 81. 衰减

控制一些细菌启动子表达中涉及的转录终止。 82. 衰减子

衰减发生处的一种内部终止子序列。 83. 自主控制元件

玉米中一种具有转座能力的转座元件。 84. 双向复制

当两个复制叉在同一起始点以不同的方向移动时形成。 85. 平端连接

直接在末端连接两个DNA双链分子的反应。 86. CAAT盒

真核生物转录单位起始点上游的保守序列,被一组转录因子识别。 87. CAP(CRP)

由cAMP激活的正蛋白质。对 RNA 聚合酶起始E.coli中一些操纵子(分解代谢——敏感)是必须的。 88. cDNA 克隆

代表一个 RNA 的双链DNA进入一个克隆载体。 . 染色体步移

连续分离携带重叠DNA序列的克隆,使染色体大部分被覆盖。步移通常用于获得某个感兴趣的位点。 90. 顺式作用位点

只影响处于同一DNA分子上的DNA序列,此性质通常暗示该位点不编码蛋白质。 91. 顺式作用蛋白质

不同寻常的、只作用于表达它的DNA序列上的蛋白质。 92. 克隆载体

携带插入外源片段的质粒或噬菌体,从而产生更多物质或蛋白质产物。 93. 复合基因座

果蝇中拥有与代表单个蛋白质的基因功能不一致的遗传性质。在分子水平上复合基因座通常很大(>100kb)。

94. 复合转座子【已考试题】

两个插入序列包围着一段区域,这两个序列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可能使整个元件转座。 95. 接合

25

 26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指两个细菌之间的杂交,部分染色体从一个细胞转入另一个细胞。 96. 保守转座

即大的序列移动,原认为是转座子,现在认为是附加体。这种机制类似于噬菌体λ位点。 97. 结构基因

由于RNA聚合酶与启动子作用而表达的基因,不需要额外的。有时候也被称为看家基因,因为它在所有细胞中都有低水平表达。 98. 组成型突变

引起需要的基因在不被的状态下持续表达。 99. 控制成分

玉米中的控制成分是最初由其遗传性质确认的转座单位。分自主(能够转座)或者非自主(只有在一个自主元件存在下转座)两类。 100.核心DNA

核心颗粒中包含的146bp DNA。 101.核心颗粒

核小体的消化产物,包含组蛋白质八聚体和146bp DNA,其结构与核小体本身相似。 102.共阻碍物

是一个小分子,通过结合到蛋白质上抑制转录。 103.共转染

两个标记的共同转染。 104.隐蔽卫星

不能通过密度梯度上的峰值分离的卫星,即隐藏在主带中。 105.cAMP

磷酸基团连接核糖3′和5′位臵的AMP分子,其结合可激活CAP,原核生物转录中的正因子。 106.D 环

线粒体DNA上的一个区域,其上一小段RNA与DNA的一条链配对,使DNA原始配对链在此区域闲臵。也用来描述在RecA蛋白质催化的反应中单链“入侵者”的进入,使双链DNA中的一条被闲臵。 107.简并性

指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上的变化不会改变它所代表的氨基酸。 108.DNA 或 RNA 变性

指它们从双链转变成单链状态,双链分开一般因加热产生。 109.同向重复

在同一个DNA分子中,相同的(或者相近的)序列以相同的方向出现两次或多次,但并不一定相邻。 110.不连续复制

指DNA以小片段(岗崎片段)合成然后连接起来。 111.DNA 酶I超敏位点

由于对DNA酶I和其它核酸酶切割高度敏感而被发现的染色单体上一小段区域。可能由不包括核小体的区域构成。 112.DNA 聚合酶

合成子代 DNA 链(在 DNA 模板的指导下)的酶。可能在修复或复制中涉及。 113.下游

26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沿着表达方向的序列。例如,编码区是在起始区的下游。 114.早期发育

指噬菌体侵染中在DNA复制起始前的一段时期。 115.延伸因子

原核中为EF,真核中为eEF),在每一个氨基酸加入多肽链的过程中周期性作用于核糖体的蛋白质。 116.末端标记

指在链5′或者3′端加上放射性标记的DNA分子。 117.核酸内切酶

切割核酸链内的化学键。可能特异性的切割RNA或者单链或双链DNA。 118.切除修复

这个系统移开包含损伤和错误配对碱基的DNA序列,在双链中通过合成与保留链互补的链来替换它们。 119.外显子

割裂基因中在成熟mRNA产物中表达的任何片段。 120.表达载体

设计好的克隆载体,使编码序列插入特定的位点,能够转录和翻译成蛋白质。 121.核外基因

核外的、定位在细胞器,如线粒体或叶绿体中的基因。 122.足纹法

一种检测DNA位点的技术,通过某些蛋白质结合保护化学键,使被保护位臵免受酶切割。 123.移码突变

因非3bp整数倍碱基插入或缺失造成的、改变三联体翻译成蛋白质读框的突变。 124.基因剂量

在一个基因组中某个基因的重复数量。 125.基因家族

一系列外显子相关联的基因,其成员是由一个祖先基因复制或趋异产生。 126.遗传密码

DNA(或RNA)三联体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127.基因型

一个生物的遗传组成。 128.G 蛋白质

位于质膜上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质三聚体。当三聚体结合GDP时,它保持完整并且没有活性。当结合在α亚基上的GDP被GTP代替时,a亚基与βγ二聚体脱离。分离得亚基(α或者βγ)随后激活或者抑制一个靶蛋白质。 129.GT-AG 规则

指在核基因内含子开始和结束出现的两个固定的脱氧核苷酸。 130.螺旋酶

大肠杆菌中II型拓扑异构酶,能够向DNA中引入负超螺旋。 131.发夹

指在单链RNA或DNA相邻的互补区域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132.异源双链 DNA

由不同亲本双链分子中的互补单链产生碱基配对的双链DNA,在遗传重组中产生。

27

 28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133.hn RNA

由RNA聚合酶II产生的核基因转录无。它有宽广的范围和低的稳定性。 134.同源框

黑腹果蝇同源基因编码区域的一部分保守序列。在两栖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也已发现。

135.同源异形基因

由将身体的一部分转化成另一部分的突变所定义,例如,昆虫的腿可以代替触角。 136.持家或组成型基因

是那些(理论上)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因为其功能对任何细胞型都是必要的。 137.HOX基因

包括同源框的哺乳动物基因簇,单独成员与黑腹果蝇中ANT-C和-BX-C座位相近。 138.杂交捕获翻译

确定与mRNA相应的cDNA的一种技术,它依赖其与RNA配对的能力阻止翻译。 139.杂种败育

指黑腹果蝇某些株系杂交后代不育(尽管它们在表型上是正常的)的现象。 140.杂交

使互补DNA、RNA配对形成杂合RNA或DNA。 141.空转反应

当空载tRNA进入A位点时,核糖体产生pppGpp和ppGpp,诱发应急型反应。 142.原位杂交

变性压在显微镜切片中的细胞DNA,当加入放射性标记的单链RNA时可以进行反应,杂交接过可通过自动放射性自显影检测。 143.诱导物

通过与蛋白结合激活基因转录的小分子。 144.反向重复

同一个序列的两个拷贝在一个分子中以相反的方向重复,相邻重复组成回文序列。 145.末端反向重复

在一些转座子末端以相反方向出现的、小的相关或同样序列。 146.激酶

磷酸化(加上一个磷酸基团)底物的酶,蛋白质激酶的底物是其它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酪氨酸特异性及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激酶两类。 147.套索

RNA剪接过程中的中间结构,其中有由5′-2′键形成的带尾巴的环形结构。 148.LINES

哺乳动物基因组中长散布序列,由RNA聚合酶II转录本反转座产生。 149.连接DNA

核小体中除146bp核心DNA外的所有DNA。 150.基因座

染色体上某个具有特殊作用的基因所处的位臵。它可能被等位基因中一个所占据。 151.LTR

是长末端重复的缩写,在逆转录病毒DNA两端的正向重复序列。 152.奢侈基因

在特别细胞类型中大量(通常)表达并编码特殊功能产物的基因。

28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15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

包含一个巨大基因簇的大染色体区域,这些基因编码移植抗体和其它在淋巴细胞表面发现的蛋白质。 154.负超螺旋

双链DNA在空间以双螺旋链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形成的扭曲。 155.切口

指双链DNA中一条链上两个相邻核苷酸间缺少磷酸二脂键。 156.切口平移【已考试题】

指大肠杆菌中DNA聚合酶 I 能够将切口作为一个起点,将双链DNA中的一条链分解并用新物质重新合成新链代之。可用来在体外向DNA内引入放射性标记核苷酸。 157.非复制型转座

指转座子将供体部位序列直接移到新的位点(通常产生一个双链断口)。 158.无义密码子

UAG、UAA、UGA)中的任何一个,引起蛋白质合成终止(UAG被称为琥珀密码子,UAA 被称为赭石密码子)。 159.无义突变

指DNA上任何代表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的突变。 160.Northern杂交

将琼脂糖凝胶上的RNA转移到纤维膜上从而能够与互补DNA杂交的技术。 161.赭石密码子

UAA,是引起蛋白质合成终止的三个密码子之一。 162.癌基因

其基因产物具有转化真核细胞的能力,使之与肿瘤细胞相同的方式生长。逆转录病毒携带的癌基因通常v-onc表示。 163.ORF,开放读码框

不含终止密码子、由编码氨基酸的三联体组成的连续 DNA 序列,能翻译成蛋白质。 1.操纵基因

DNA上的一个位点,阻遏蛋白能与之结合抑制相邻启动子从而抑制转录。 165.操纵子

细菌基因表达和的单位,包括结构基因和能被基因产物识别的 166.孤独基因

在位点上发现的单个基因,但它与一个基因簇相关。 167.回文序列

DNA序列中一条链从左到右阅读和另一条链从右到左读是一样的序列,由相邻的反向重复组成。 168.表型

一个生物的表现或其它特点,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最终表现。 169.点突变【已考试题】

DNA上单个碱基对的改变。 170.多聚腺苷酸化

真核RNA转录时,向其3′端加入一系列聚腺苷酸的过程。 171.多聚核糖体

是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参加翻译的核糖体。

29

 30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172.位臵效应

指转移到基因组上新位臵而引起基因表达的改变,如活性基因臵于异染色质附近会失活。

173.初级转录本

与一个转录单位相对应的未修饰RNA产物。 174.引物

与一条 DNA 链配对的短序列(通常是RNA),提供自由3′末端OH,使DNA聚合酶开始合成DNA链。 175.朊病毒

一种蛋白质感染颗粒,尽管它不含有核酸但是可遗传的。例如羊骚痒病和牛海绵状脑病因子 PrP和在酵母中保持遗传状态的Psi。 176.-10区

位于细菌基因起始位点上游10b的一段保守序列 TATAATG。在 RNA聚合酶诱导 DNA 溶解起始时起作用。 177.-35区

细菌基因起始位点上游35bp处的保守序列,在RNA聚合酶起始识别中作用。 178.原癌基因

真核基因组中与逆转录病毒携带的癌基因对应基因,常用c-onc表示。 179.脉冲追踪试验

将细胞与放射性标记的合成底物(属于某些途径或大分子)一起培养,则标记结果将在下一步与非标记底物共培养中延续。 180.R环

当 RNA与DNA双链中互补链杂交时,使原来的DNA链以环的形式延伸出杂交区域而形成的结构。 181.读码框架

将一条核苷酸链以三种三连体形式读出的形式之一。 182.RecA

是大肠杆菌中recA基因座的产物,具有双重功能,能激活蛋白酶并能改变单DNA分子。蛋白酶-激活活性控制SOS反应;核酸酶活性涉及重组修复途径。 183.复制眼

在一个长的未复制区域内DNA已经被复制的区域。 184.复制叉

双螺旋DNA两条亲本链分开使复制进行的部位。 185.复制性转座

指复制型转座子的移动,其机制是首先它被复制,然后其一个拷贝转移到新位点。 186.报告基因

产物(如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很容易被检测的编码单位,将其与感兴趣的启动子连接,通过该基因表达可检测启动子功能。 187.阻遏蛋白

与DNA或RNA结合来阻止转录或者翻译的蛋白质。 188.性图谱

DNA上能够被很多不同性酶切割的位点排列。 1.反转座子

30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以 RNA 形式移动的转座子,DNA元件转录成 RNA,再逆转录DNA,然后插入基因组中某一新位点。

190.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

DNA 上能够引起大肠杆菌聚合酶在没有ρ因子的情况下外终止转录的序列。 191.scRNA

出现在胞质和核中的小胞质RNA分子。 192.scRNPs

scRNAs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小核糖体蛋白颗粒。 193.体节基因

控制昆虫体节数量或极性的基因。 194.短散布序列

基因组的一种形式。其中,300bp的中等重复序列与1000bp左右的非重复序列交替出现。

195.穿梭载体

构建的具有两种宿主(例如,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复制原点的质粒。可用来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携带外源片段。 196.σ因子

起始必须的RNA聚合酶的一个亚基,主要影响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启动子)的选择。 197.信号序列

蛋白质上负责共转移进入内质网膜的区域(通常是N-端)。 198.信号传导

指受体和配体在细胞表面作用并传递引发细胞内途径信号的过程。 199.位点特异性重组

发生在两个特异序列(不一定同源)之间,如噬菌体整合/切除或转座整合结构的拆分。 200.snRNA

核小RNA,指任何一个在核内的小分子RNA,一些snRNA在涉及剪接过程,另一些涉及RNA合成反应。 201.snRNPs

核小核糖体蛋白质(snRNA与蛋白质结合)颗粒。 202.体细胞突变

发生在体细胞内的突变,只影响其子代细胞,不遗传后代。 203.SOS框

能被LexA抑制蛋白质所识别的~20bp DNA序列(启动子)。 204.SOS反应

指大肠杆菌对放射性或其它DNA损伤反应而诱导许多酶,包括激活修复活性。其原因是RecA激活蛋白酶活性,从而切割LexA抑制因子。 205.Southern杂交

指将变性DNA从琼脂糖凝胶转移到纤维膜从而与互补核酸杂交的过程。 206.剪接

指内含子切除和外显子连接,因此内含子被剔除,而外显子剪接到一起。 207.SSB

即单链结合蛋白,大肠杆菌中一种与单链DNA结合的蛋白质。

31

 32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208.粘端

指双链DNA相反突出端或不同DNA双链分子末端的互补单链,可由双螺旋DNA上的交错切口产生。 209.严谨型复制

指单拷贝质粒在细菌染色体之外多次复制。 210.应急反应/严谨反应【已考试题】

指细菌在恶劣生长环境中关闭 tRNA 和核糖体形成的能力。 211.超螺旋

指闭合环状双链DNA在空间中螺旋,并绕过自身中轴的结构。 212.T细胞

T淋巴细胞,可分为几个功能类型,携带TCR(T细胞受体)并且涉及细胞免疫。 213.TATA框

在真核RNA聚合酶II转录单位起始点前25bp处发现的富含AT的保守区,可能涉及RNA聚合酶的正确起始定位。 214.端粒酶

是核糖体蛋白酶,能通过加入单个碱基在端粒末端产生重复单位。 215.端粒

是染色体的实际末端,DNA序列包括简单的重复单位以及突出的、可形成发夹结构的单链末端。 216.末端冗余

指噬菌体基因组两端(例如)同一个序列的重复。 217.胸腺嘧啶二聚体

由紫外照射引起 DNA 上相邻胸腺嘧啶化学交联而形成的一种突变。 218.拓扑异构酶

能够改变DNA连环数的酶(I型一次一个,II型一次两个)。 219.转导

指噬菌体将细菌基因从一种细菌中转移到另一种细菌中。一个携带自身以及宿主基因的噬菌体称为转导噬菌体。也可指逆转录病毒获得和转移真核基因。 220.转染

接受加入的DNA从而获得新的基因标记。 221.转化

细菌接纳外源DNA而引入新的基因标记。 222.真核细胞的转化

指真核细胞在培养基中向非生长状态的转化。 223.转换

是一种突变,嘌呤代替另一种嘌呤,或嘧啶代替另一种嘧啶。 224.颠换

指一个嘌呤被嘧啶代替或相反的突变。 225.翻译

是在mRNA膜板上进行蛋白质合成。 226.移植抗体

在所有哺乳动物细胞中,由主要组织相容性位点编码的一种蛋白质,涉及淋巴细胞的作用。

32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227.转座酶

催化转座子插入新位点的酶。 228.转座免疫

指某些转座子阻止其同类型转座子转座到同一个DNA分子的能力。 229.锌指蛋白

具有重复结构的氨基酸模式,相隔特定距离的胱氨酸结合锌指,能与某些RNA/DNA结合。 230.转录因子

转录调节因子由某一基因表达后,通过与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DNA-蛋白质相互作用)反式激活另一基因的转录,故称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第三部分 重要问答题总结

1.细胞学说的内容有哪些?

①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② 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

③ 生物体是通过其细胞的活动反映其功能的。 ④ 新细胞由已存在的细胞而来;

⑤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导致的。 2.早期主要有哪些试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1944,Avery 肺炎球菌转化小鼠试验;1952,Hershey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4.通常所说的分子生物学的三条基本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之。

① 构成生物体的各类有机大分子的单体在不同的生物中都是相同的。 ② 生物体内一切有机大分子的建成都遵循共同的规则。 ③ 某一生物体所拥有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决定了它的属性。 5.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列举不少于三条。

① DNA重组技术 ② 基因表达研究

③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④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6.简述DNA的化学组成。

DNA由单体核苷酸首尾相接,以3′,5′-磷酸二酯键链接而成。每个核苷酸由脱氧核苷和磷酸组成,而脱氧核苷由脱氧核糖和碱基ATCG组成。 7.染色体具有哪些作为遗传物质载体的特征?

DNA分子结构应具有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并能准确地自我复制。

8.列表对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造成两者基因表达极大差异的主要是哪些方面?

造成两者基因表达极大差异的主要是细胞基本生活方式的不同。原核生物一般为单细胞生物,对营养状况和环境因素反应迅速,以转录调节为主。真核生物以多细胞生物为主,以激素调节和发育调节为主要手段,有严格的时空,调节范围宽广。 9.分析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 10.简要回答原核生物DNA的主要特征。

33

 34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原核生物中一般只有一条染色体,且大都带有单拷贝基因,只有很少基因以多拷贝形式存在;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序列所组成;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11.什麽是核小体?简述其形成过程。

核小体是染色体的一种基本结构单位,它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 每一种组蛋白各两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 12.简述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成以及组装过程。

① 每200bpDNA和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和H1一分子)形成核小体(10nm),压缩比7;

② 核小体串联成的染色体细丝盘绕成螺线管(30nm),每一螺旋含6个核小体,压缩比6;

③ 螺线管进一步压缩为超螺旋圆筒(4000nm),形成中期染色质,压缩比40; ④ 进一步压缩为染色体单体,压缩比5。 13.简述核小体模型的结构要点。

① 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约200bp的DNA、一个组蛋白核心和一个H1。

② 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构成盘状核心颗粒; H3、H4形成4聚体,位于颗粒; H2A、H2B二聚体分别位于两侧。

③ DNA分子以左手螺旋缠绕在核心颗粒表面,每圈80bp,共1.75圈,约146bp,两端被H1锁合, H1 结合20bp DNA.

④ 相邻核心颗粒之间为一段60bp的连接线DNA(linker DNA),典型长度60bp。 ⑤ 组蛋白与DNA是非特异性结合,核小体具有自主装性质。

14.组蛋白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与以后的基因表达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潜在的联系?请阐述你的看法。

A.组蛋白基本特性如下:

① 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

② 无组织特异性。到目前为止,仅发现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H5,精细胞染色体的组蛋白是鱼精蛋白。

③ 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例如,N端的半条链上净电荷为+16,C端只有+3,大部分疏水基团都分布在C端。

④ 组蛋白的修饰作用。包括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⑤ 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鸟类、两栖类、鱼类红细胞分离的H5均有种的特异性。 B.组蛋白基本特性与基因表达之间潜在的联系:

组蛋白带正电荷,含精氨酸,赖氨酸,属碱性蛋白,其含量恒定,在真核细胞中组蛋白共有5种,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度保守的核心组蛋白(core histone)包括H2A、H2B、H3、H4四种;另一类是可变的连接组蛋白(linker histone)即H1。

15.真核生物DNA序列按照重复度可以分为哪几类?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它们在整个基因组中分别充当什麽样的角色?

① 不重复序列:拷贝数低,以结构基因为主。

② 中度重复序列:拷贝数在10~10000之间,串联重复,多为rRNA和tRNA基因或组蛋白基因,往往分散在不重复序列间。

③ 高度重复序列:拷贝数极高并串联重复,碱基序列一般不长。 16.何谓C-值反常现象?它说明什么问题?

34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C值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一般随生物进化而增加,但也存在某些低等生物的C值比高等生物大,即C值反常现象。说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含大量非编码序列。 17.原核生物基因组有何特征?列举并简要说明。

①基因组通常由单一闭环双链DNA 分子组成; ②基因组DNA 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③基因组所含基因数量较多,而且形成操纵子结构; ④基因组编码序列一般不重叠; ⑤基因是连续的,无内含子;

⑥编码序列约占基因组的50%,比例高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但低于病毒基因组; ⑦非编码序列主要是一些序列; ⑧多拷贝基因很少;

⑨基因组中存在称为转座子的可移动序列; ⑩在DNA 分子中存在各种特异序列。

18.如何定义DNA的一二三级结构?分别有何特征?

DNA一级结构是指4种核苷酸的链接和排列顺序。有线性和环状之分。

DNA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有左旋和右旋之分。

DNA三级结构即超螺旋结构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盘旋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有负超螺旋和正超螺旋之分。

19.常见的DNA的构象有哪些?其中Watson-Crick所提出的经典模型是哪个?哪些是左旋?哪些是右旋?

常见的DNA构象有A、B、C、Z型。其中Watson-Crick所提出的经典模型是B型。其中Z型左旋,其余皆右旋。

20.什么是Z-DNA?Z-DNA在基因表达中起什么作用? Z-DNA指左手螺旋DNA。在邻近系统中,与调节区相邻的转录区被ZDNA抑制,只有当ZDNA转变为BDAN后转录才能活化,而在远距离中,ZDNA可通过改变负超螺旋水平,决定聚合酶能否与模板链结合而调节转录起始的。 21.试述DNA二级结构的特点(以B型DNA双螺旋模型为例说明)。

(1) 两股反向平行的DNA 链绕成同轴右手双螺旋,双螺旋表面有大沟和小沟。 (2) 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DNA 主链,位于双螺旋的外表面,糖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碱基则位于双螺旋的内部,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3) 两股DNA 链通过Watson-Crick 碱基对结合,即A 与T 通过两个氢键结合,G 与C通过三个氢键结合,称为碱基互补原则。这样,一股DNA 的碱基序列决定了另一股DNA的碱基序列,两股DNA 链互相称为互补链。

(4) 双螺旋直径为2nm。相邻碱基的堆砌距离为0.34nm,旋转夹角为36°。据此,每一螺旋含10bp,螺距为3.4nm。不过,在溶液状态下,每一螺旋含10.5bp,螺距为3.6nm。 22.拓扑异构酶I、II分别在DNA高级结构的调整中起到了什麽样的作用?它们分别是如何其作用的?

DNA的拓扑异构体之间的转变是通过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来实现的。拓扑异构酶I主要消除负超螺旋,作用一次超螺旋交叉数变化+1;拓扑异构酶II主要引入负超螺旋,作用一次L变化-2。

TOPO I催化DNA的单链断裂-再接过程,作用不需ATP;TOPO II催化DNA的双链断裂-再接过程,作用需要ATP提供能量。

35

 36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23.简述复制的起始和引发体形成的过程?该过程中都设计到了哪些蛋白质因子的作用?

E.coli DNA复制的起始主要指对其复制起始区(OriC)的识别、以及引发体的形成。OriC包括4个9bp重复序列、3个13bp重复序列,此外还有11个拷贝的甲基化位点序列----GATC。具体步骤如下:

a. 结合有ATP的DnaA蛋白四聚体在HU蛋白、整合宿主因子(IHF)的帮助下,识别并结合OriC的9bp重复序列,这种结合具有协同性。协同作用能使更多的DnaA蛋白(20~40个)在较短的时间内结合到附近的DNA上。

HU是细菌内最丰富的DNA结合蛋白,它与IHF享有共同的性质和相似的结构。但与IHF不同的是,HU与DNA结合是非特异性的,而IHF与DNA特异性的位点结合,特别是OriC。HU能调节IHF与OriC位点的结合,取决于HU和IHF之间的相对浓度,HU可能激活或者抑制IHF与OriC的结合。

b. DnaA蛋白之间自组装成蛋白核心,DNA则环绕其上形成类似核小体的结构。 c. DnaA蛋白所具有的ATP酶活性水解结合的ATP,以此驱动13bp重复序列内富含AT碱基对的序列解链,形成长约45bp的开放起始复合物。

d. 在DnaC蛋白、DnaT蛋白的帮助下,2个DnaB蛋白被招募到解链区,形成预引发体(preprisosome)。此过程也需要消耗ATP。

e. 在DnaB蛋白的催化下,OriC内的解链区域不断扩大,形成2个明显的复制叉。随着单链区域的扩大,SSB开始与单链区结合。

f. 2个DnaB蛋白各自朝相反的方向催化2个复制叉的解链,DnaA蛋白随之被取代下来。

g. 在PriA、PriB和PriC蛋白的帮助下,DnaG蛋白(引发酶)被招募到复制叉与DnaB蛋白结合在一起。

h. DnaG:DnaB蛋白复合物沿着DNA模板链,先后为前导链和后随链合成RNA引物。

24.详细叙述DNA复制的过程。

[见课本]具体来说包括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在DNA复制过程中,首先是原DNA双螺旋的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双链解开并分为两股单链。然后,每条单链DNA各自作为模板,以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dNTP)为原料,

36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按照碱基配对规律(A与T配对,G与C配对),合成新的互补链。这样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与原来的亲代DNA分子的核苷酸顺序是完全相同的。在此过程中,每个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由于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和复制的忠实性,经过许多代的复制,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仍可准确地传给子代。

25.复制过程中,在DNA复制叉上进行了哪些基本活动?涉及哪些酶和蛋白质参与?它们在复制中的功能是什么?

① DnaA蛋白结合复制起点。

② DnaB、C等蛋白组装引发前体,然后和引发酶组装引发体。 ③ 拓扑异构酶解开负超螺旋。

④ DNA解链酶(DnaB)解开DNA双螺旋。 ⑤ SSB蛋白结合稳定单链。 ⑥ 引发酶合成引物。

⑦ DNA聚合酶合成新链,切除引物,补齐缺口。 ⑧ 连接酶补齐冈崎片段。

⑨ Tus蛋白终止DNA复制。

26.列表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的差异。

① 真核生物每条染色质上可以有多处复制起始点,原核生物只有一个。

②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全部复制完后才能重新复制,原核生物在一次复制完成前可开始新的复制。

③ 两者使用的DNA聚合酶种类不同。真核生物使用DNA polα、β、γ、δ和ε,原核生物使用DNA pol I、II、III、IV和V。

④ DNA复制的过程不同。 ⑤ 复制的终止过程不同。

⑥ 复制存在的空间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同: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时紧靠在中间体上进行的,而真核生物由于染色体存在骨架因而在骨架上直接进行。

⑦ 其他区别。

27.环状DNA的复制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

① θ型:大肠杆菌基因组 ② 滚环型:噬菌体φX174

③ D环型:动物线粒体基因组

28.生物体DNA复制中如何解决末端复制?

生物体线性DNA一般为双向等速复制,但存在RNA引物被切除后留下的缺口,最终导致末端缩短问题。若要解决线性DNA复制所遗留的,末端缩短问题,可以有以下策略:

a.将线性DNA分子转变为环状或多聚体分子。比如λ噬菌体的线性基因组,通过末端突出的12bp的cos位点可转变为环状,很好的解决了末端问题。

b.在DNA末端形成发夹式结构,是分子没有游离的末端。草履虫的线性DNA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c.在某种蛋白质(如末端蛋白)的介导下,在真正的末端上启动复制。Ф29噬菌体DNA和腺病毒DNA的复制主要依赖于这一机制。

d.末端是可变的,而不是精确确定的。真核生物染色体可能采用这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DNA末端的短重复序列的拷贝数改变(如端粒的复制)。 29.DNA复制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列举说明。

37

 38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DNA复制的主要是对复制起始频率的。例如大肠杆菌染色体DNA复制起始过程需要复制调节蛋白和复制起点的结合,如果复制调节蛋白基因发生点突变将导致复制停止细胞死亡。

30.大肠杆菌素质粒ColE1的复制起始是如何的?

质粒ColE1的复制为单向复制,先合成500nt的RNA引物,然后先由DNA聚合酶I合成,再由DNA聚合酶III代替DNA聚合酶I继续合成。

ColE1的复制由RNAI负,而RNAI是引物RNA的反义RNA,它的长度为100nt,与引物5′端的前100nt正好互补。当RNAI与引物RNA互补结合以后,引物就不能形成引发复制所必需的三叶草状结构,从而导致引物失活。而同时有一蛋白Rop可以促进两者的相互作用,故而Rop蛋白也可ColE1的复制,同为负因素。 31.DNA的复制是如何终止的?

如图,E.coli染色体DNA的复制终止于终止区。终止区存在6个特殊的位点(Ter位点),它们能够显著降低复制叉的移动速度,其作用具有方向特异性,TerF、TerB和TerC作用于

一个复制叉,TerE、TerD和TerA作用于另外一个复制叉。

Ter位点富含GT,一种被称为“终止区利用物质”的蛋白质------Tus蛋白(terminator utilization substance)能特异性地与它们结合。Tus蛋白能抑制DnaB蛋白的解链酶活性,当它与Ter位点结合以后便阻止了复制叉的前行。

因此,当Tus蛋白与位于终止区两侧的Ter位点结合以后,便阻止另一侧的复制叉越过最后的Ter位点。如果一个复制叉先到达Ter

位点,它便会减速,以便让另一个复制叉赶上,直至相遇。

32.先导链与滞后链如何区分?两者各自是怎样合成的?

先导链和滞后链是在DNA复制中进行划分的。先导链是子链中连续合成的那条DNA单链,而滞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那条DNA单链。先导链直接连续合成,滞后链通过冈崎片段不连续合成。

33.滞后链的复制为何需要引发体?

先导链直接连续合成,滞后链通过冈崎片段不连续合成。 34.分析比较三种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在性质功能上的异同。

① DNA聚合酶Ⅰ即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同时也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故而在DNA复制中主要用于切除冈崎片段5′端的RNA引物,并在DNA切除修复中起主要作用。

② DNA聚合酶Ⅱ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故在DNA复制过程中起校正作用。 ③ DNA聚合酶Ⅲ具有较高的聚合酶活性,故在DNA复制过程中起合成新链的作用。 35.细胞通过哪些修复系统对DNA进行修复?各自有何特点?

① 错配修复——通过甲基化保护正确的母链,切除另一条链上错配的一段序列并重新以母链为模板合成。

38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② 碱基切除修复——先切除突变碱基形成AP位点再移去包括AP位点在内的一段序列并重新合成。

③ 核苷酸切除修复——移去包括错误的核苷酸在内的一段序列后重新合成。 ④ 直接修复——通过直接的化学反应修复而不用切除DNA序列和重新合成 。 ⑤ SOS修复——在应急情况下对DNA进行修复,错误较高。

⑥ 重组修复——通过DNA重组对DNA进行修复,主要在同代互补子代DNA同源片段之间进行,不能彻底修复。

36.简单转座子与复合转座子有何区别有何联系?两者的作用特征有何区别。

简单转座子即IS序列,只含有末端反向重复序列和转座酶基因。而是一类带有某些功能基因(抗药性基因或宿主基因)的转座子,其两翼往往是两个相同或高度同源的IS序列。由于都具有反向重复序列而具有相同的转座机制。但复合转座子中的IS序列结构不能转录。

43.简述转座子的遗传学效应。

1 引起插入突变 2 产生新的基因 3 产生染色体畸变 4 引起生物进化

44.对于嘧啶二聚体的修复校正,有哪些途径?

两种途径:可以光复活修复,另外可以切除修复。 45.P因子是如何导致果蝇杂种不育的? 53.列举RNA的种类和功能。

mRNA 作为信使指导蛋白质合成

tRNA 作为蛋白质合成中氨基酸的转运工具

rRNA 作为核糖体的组分参与和糖体的组成内阁 65.列出真核生物mRNA与原核生物mRNA的区别。

原核生物mRNA的半衰期短,多以多顺反子形式存在,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有较短的polyA尾巴。单在原核生物起始密码上游具有能与核糖体16SrRNA3′端反向互补的序列,称SD序列。原核生物mRNA的起始密码子有AUG、GUG和UUG三种。

真核生物mRNA半衰期相对较长,多以单顺反子形式村子,5′端有GTP倒扣形成的帽子结构,3′端有较长的polyA尾巴。只有AUG一种起始密码子。 66.概括说明σ因子对启动子调节的辅助功能。

σ因子是RNA聚合酶的别构效应物,能增加聚合酶对启动子的亲和力,同时降低聚合酶对非启动子区的亲和力。由于同一个聚合酶可以和几种不同σ因子结合,故可利用选择不同的σ因子起始不同的基因转录。 67.什么是上升与下降突变?

见课本

68.真核生物mRNA的帽子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上去的?为什么? 69.列举原核生物同真核生物转录的差异。

1 原核生物转录只有一种RNA聚合酶,真核生物转录根据转录产物不同而由多种RNA聚合酶。

2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具有极高的同源性,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差异较大

3 原核生物的转录产物是多顺反子mRNA,而真核生物的转录产物是核不均一RNA,需转录后修饰加工。

39

 40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56.什么是转录起始前复合体?

在一系列转录因子辅助下RNA聚合酶和启动子结合的复合物。 58.概括典型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什么是保守序列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和转录起始的特殊序列。典型的原核生物启动子大约40个核苷酸,并由两个重要的序列: -10区,pribnow box,TATA,和-35区TTGACA,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保守序列指所有启动子的该部位都有这一序列或十分相似的结构。 73.举例说明单链核酸中形成茎环结构的重要性。

例如,当转录产物结构中形成茎环结构时往往意味着转录的终止。 .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分别有何功能?

真核生物启动子包含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两部分。核心启动子元件即TATA box,其功能是使转录精确的起始。上游启动子元件包括CAAT box 和GC box,其功能是控制转录起始的频率。 63.增强子是如何增强转录的?

通过影响染色质DNA-蛋白质结构或改变超螺旋密度而改变模板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得RNA聚合酶更容易与模板DAN结合,起始基因转录。 71.添加PolyA尾巴的信号序列是什么?

基因3′末端转录终止位点上游15~30bp处的保守序列AATAAA 75. RNA的加工都包括哪些方面?各自有何意义? 1 加 帽——保护RNA免遭核酸酶破坏 2 加尾——终止转录,提高RNA稳定性 3 剪接——切除内含子以表达断裂基因

4 编辑——调整遗传信息,对核酸进行修饰化。 87.起始tRNA具有哪两种与其他 tRNA不同的特性?

1 带有甲酰甲硫氨酸

2 唯一一种同30S核糖体亚基mRNA复合物内的密码子-AUG起反应的tRNA。 94.简述真核与原核细胞中翻译起始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来自mRNA的本质差异以及小亚基与mRNA起始密码子上游区结合的能力。 原核细胞mRNA较不稳定且多是多顺反子,在IF3介导下与核糖体小亚基16SrRNA结合。 真核细胞需要几种起始因子来帮助mRNA形成起始复合物。一旦结合则核糖体开始相下游搜索直到找到第一个密码子。 86.什么是摇摆假说? 见课本

97.蛋白质有几种转运机制?各有什么特点?

蛋白质转运分翻译-同步转运和翻译后转运两种基本机制。

1 蛋白质翻译-同步转运机制主要是转运分泌蛋白。其基本特点是在翻译还没有结束、蛋白质还没有脱离核糖体时,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指导蛋白质通过结合膜上受体而穿膜运输。

2 蛋白质翻译后转运机制主要是细胞器蛋白质。起基本特点是在翻译完成后靠分子伴侣进行正确折叠后与膜上受体结合并穿膜运输。 83. 简述遗传密码的特征

见课本104页

85. tRNA的二级结构有什么特点?其四臂四环个有何功能?

40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见课本107页

91.三种不同的RNA在翻译中分别担负什么样的角色?

见课本

95.简叙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见课本

.列表对真核和原核核糖体结构组分进行比较。 见课本116页表4-1

92.核糖体上有哪些重要的活性位点?各自有何功能?

1 mRNA结合部位

2 A位——氨酰tRNA结合部位 3 P位——肽酰tRNA结合部位 4 E位——去氨酰tRNA结合部位 5 转肽酶中心

98.常见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有哪些?分别怎样起作用。

见课本

99.你是如何理解信号肽学说的?

该学说认为,当细胞合成分泌蛋白时,首先由信号密码翻译出一段肽链,叫信号肽,信号肽可被SRP识别并结合,此时蛋白质合成暂停。在SRP的中介作用下,核糖体结合在内质网膜上,新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SRP离去,此时蛋白质合成恢复进行,在内质网腔内,信号肽被切去,但与之相连的肽链继续进入内质网腔内,直到合成完整的多肽为止。 100.蛋白质合成后加工都包括哪些方面?

删、增、修、切

107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三大主要成就是什么?

20世纪确定了遗传物质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50年代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

50-60年代相继提出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破译了遗传密码,阐明了遗传信息的流动与表达机制。

108重组DNA技术的含义是什么?

DNA重组技术又名基因工程,是指将不同的DNA片段(如某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严格地说,DNA重组技术并不完全等于基因工程,因为后者还包括其他可能使生物细胞基因组结构得到改造的体系。DNA重组技术是核酸化学、蛋白质化学、酶工程等学科及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长期深入研究的结晶,而性内切酶、连接酶及其他工具酶的发现与应用则是这一技术得以建立的关键。 109如何理解现代的基因概念?绘制真核生物基因模式图。

现代一般认为,基因是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根据其是否具有转录和翻译功能可以把基因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它具有转录和翻译功能,包括编码酶和结构蛋白的结构基因以及编码阻遏蛋白的调节基因;第二类是只有转录功能而没有翻译功能的基因,包括tRNA基因和rRNA基因;第三类是不转录的基因,它对基因表达起调节控制作用,包括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有时被统称为控制基因。 真核生物基因模式图大体解构如下:

41

 42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110什么是细菌转化?细菌转化的常用方法有那些?

所谓细菌转化,就是指一种细菌菌株由于扑获了来自于另外一种细菌菌株的DNA而导致形状特发生遗传该的生命过程。提供转化DNA的菌株叫做供体菌株,接受转化DNA细菌被称为受体菌株。

目前常用的细菌转化方法有CaCl2法(化学转化法)和电转化法。 111 什么是PCR技术?PCR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目的基因或DNA序列的技术,故又称基因的体外扩增技术。它可以在试管中建立反应,经过数小时之后,就能将极微量的目的基因或DNA片断扩增数十万乃至千百万倍,无需经过繁琐费时的基因克隆程序,便可获得足够数到两精确的DNA拷贝。

PCR的基本工作原理:以拟扩增的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5'末端和3'末端相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沿着模板链延伸直至完成新的DNA合成,重复这一过程,即可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 112什么是基因敲除技术?

基因敲除技术又称基因打靶,指通过外源DNA与染色体DNA之间的同源重组,对染色体进行定点修饰和基因的改造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它具有专一性强、染色体DNA可与目的基因共同稳定遗传等特点。

113什么是基因文库?什么是c-DNA文库?

用DNA重组技术将某种生物的总DNA用特定的性内切酶切割成一个个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随机地连接在某些质粒或其他载体上,再将它们转移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通过细胞的增殖而构成各个片段的无性繁殖系(克隆),当这些克隆多到可以包括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时,这一批克隆的总体就称为该种生物的基因文库。

把一个细胞中某以时刻所有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它们的互补DNA(cDNA)。然后所有的cDNA克隆至大量载体上导入大量细菌,而得到的一个cDNA集合体,就称为cDNA文库。

114什么是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又称 DNA 芯片),系指将大量(通常每平方厘米点阵密度高于400)探针DNA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DNA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 120简述乳糖操纵子的正负机制

乳糖操纵子的功能是在阻遏基因的负和cAMP-CRP系统的正两个的机制下实现的。

1 在乳糖浓度低时,阻遏基因的产物阻遏蛋白结合在操纵基因上所形成的构象使其下游的结构基因无法转录。在乳糖浓度高时,乳糖作为诱导分子结合阻遏蛋白改变其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从而激发结构基因的表达。

42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2 cAMP-CRP复合体系结合在操纵子的启动子区域上是操纵子转录的必需条件,与阻遏系统无关。当培养基中有葡萄糖存在时,葡萄糖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而降低cAMP浓度来抑制结构基因的表达,达到优先利用葡萄糖的目的。 121简述色氨酸操纵子的机制

色氨酸操纵子受到弱化机制和负控阻遏机制的双重作用。

1在色氨酸高浓度时,色氨酸作为阻遏分子结合并促使其与操纵基因紧密结合,结构基因不能表达。当色氨酸浓度低时,阻遏蛋白失去色氨酸并从操纵基因上解离,则操纵子去阻遏。

2 由于色氨酸操纵子前导序列中含有色氨酸密码子,当前导肽合成因为色氨酸浓度高而顺利进行时,trp mRNA处于终止子构象,其结构基因不表达。当前导肽合成因为色氨酸浓度低而停止时,trp mRNA形成抗终止子构象,其结构基因得到表达。 122正负有何区别?

负时,调节基因的蛋白产物是基因活性的一种抑制剂;而在正时,调节基因的蛋白产物是基因活性的一种激活物。 123区别可诱导和可阻遏的基因。

1 可诱导的基因指操纵子只有在诱导物存在时才开放。诱导物常是操纵子表达产物的底物或底物的类似物。

2 可阻遏的基因指操纵子会被阻遏物关闭。阻遏物常是由操纵子表达的代谢酶类催化的代谢途径的最终代谢产物。

124衰减作用如何E. coli中色氨酸操纵子的表达?(略) 125 CAP蛋白如何作为乳糖操纵子的正调节物起作用?(略) 126葡萄糖是如何影响涉及糖代谢的操纵子的表达?(略) 128什么是安慰诱导物?

见课本

129 RecA蛋白是怎样调节 SOS反应的?

RecA蛋白识别损伤DNA,引起LexA蛋白的自身催化切割。LexA蛋白的失活可除去大批操纵子上的阻遏蛋白,使之表达参与DNA修复的蛋白质。 130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具有双重机制意义何在?

弱化作用和负控阻遏对色氨酸操纵子的双重时大肠杆菌对环境中的色氨酸浓度能做出灵敏迅速的反应。当色氨酸浓度较低时弱化子能快速的通过抗终止来增加结构基因的表达,而此时阻遏系统从有活性状态转变为无活性状态速度较慢;当色氨酸浓度高时通过阻遏系统抑制结构基因的表达,阻止非必需的前导mRNA合成,使更加经济。 131半乳糖操纵子具有双启动子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大肠杆菌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最为经济,但也需要操纵子表达产物之一半乳糖差向异构酶构建细菌细胞壁。半乳糖操纵子有S1、S2两个启动子可以启动其结构基因的表达。S1起始的转录受cAMP-CRP正控,只能在无葡萄糖时顺利进行;S2起始的转录则完全依赖葡萄糖。故当外源葡萄糖浓度很高时,S1表现葡萄糖效应抑制结构基因表达但有不依赖cAMP-CRP的S2启动本底水平表达以满足构建细胞壁的需要。当外源葡萄糖浓度很低时,S2受到抑制但S1启动结构基因的高水平表达。通过双启动子机制可以合理经济地半乳糖操纵子的表达。

132什么是魔斑核苷酸?魔斑核苷酸在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细菌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产生一个应急反应以停止大量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因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

43

 44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大批操纵子,故称为超级子。又因其电泳的迁移率和一般的核酸不同称为魔斑核苷酸。

133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哪些环节都可以对基因表达进行调节?

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环节都可以对基因表达进行调节。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 DNA水平上的:包括染色体的活性构象和DNA复制水平上的调节 2 转录水平

3 转录后加工水平 4 翻译水平

134基因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见课本238页

135比较说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异同。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上的巨大差别是由两者基本生活方式不同所决定的。

原核生物主要通过转录以开启或关闭某些基因来适应环境条件尤其是营养水平的变化。真核生物基因范围更加宽广,并能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细胞中激活特定的基因从而实现预定的、有序的、不可逆转的分化、发育过程,并使生物的组织和器官保持正常功能。 136何谓断裂基因( split gene)?何谓重叠基因( overlapping gene)?它们在生物进化与适应上有何意义?

重叠基因是一段能够携带多种不同蛋白质信息的DNA片段。原核生物多含重叠基因,可以保持其基因组结构的经济性,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尽可能多的表现生命功能。

断裂基因是在DNA分子的结构基因内既含有能转录翻译的片段,也含有不转录翻译的片段。真核生物多含断裂基因,可同过对非编码区的选择性剪接产生多样性的基因表达产物以完成复杂多变的生命功能。

137转录因子通常以何种方式与DNA结合?(略)

138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在DNA水平上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 1 染色体构象发生变化,松散解旋可促进基因转录 2 基因扩增可增大基因表达量

3 基因重排和变换时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具有多样性特点 4 DNA甲基化会抑制基因转录 139染色体结构如何调节基因的转录?

基本的染色体结构使真核基因的转录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变构解旋后的染色体可造成转录沉默的基因被激活。

141许多转录因子是细胞原癌基因的产物,为什么突变的转录因子可能导致癌变?

由于突变的转录因子可能不正确的激活了促进细胞的基因从而导致了细胞的恶性转化。 142什么是增强子?增强子具有哪些特点?增强子在基因表达中起什么作用?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概念:能使与之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明显增加的DNA序列。

特点:效应明显、方向位置不定、重复序列、有组织细胞特异性、可组合、受 作用原理:改变模板构象、固定模板位置、提供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入口 143什么是顺式作用元件?各种顺式作用元件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1 启动子——识别和结合RNA聚合酶,启动转录 2 增强子(弱化子)——增强(抑制)转录

44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3 应答元件——控制基因的特异表达

144什么是反式作用因子?各种反式作用因子是如何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其作用的? 1 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启动子启动转录

2 转录起始(终止)辅助因子和DNA启动子(终止子)结合组装起始(终止)复合物

3 专一的转录因子和特殊的应答元件相互作用协调相关基因的转录。 145说明真核生物前体 RNA加工的类别及机理。

1 rRNA:分子内切割、甲基化修饰 (原核生物主要是碱基甲基化,真核生物主要是核糖甲基化)

2 tRNA :先修饰后剪接

3 mRNA :转录后加工的多样性——盖帽、加尾、甲基化修饰、选择性剪接(不同的基因转录产物具有不同的加工方式。

146虽然同源异型蛋白与锌指蛋白差别很大,但是它们识别 DNA序列的结构元件相似的,这个元件是什么?

α螺旋

147亮氨酸拉链蛋白所识别的 DNA有何特点?

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识别没有间隔的反向重复序列。亮氨酸拉链区将两个亚基连接在一起,使相邻的碱性区域以相反的极性首尾相连。 148举例说明单链核酸中形成茎环结构的重要性。(略) 149常见的反式作用因子中的DNA识别结合构有哪些?

见课本259页

150真核基因转录有哪些主要的模式?

1 通过蛋白质磷酸化完成信号的跨膜运输。

2 通过激素—受体复合物结合激素应答元件诱导相关基因转录。 3 热激蛋白结合热激应答元件诱导相关基因转录。 4 金属离子结合金属应答元件诱导相关基因转录。 157真核基因表达调节都包括哪些方面?(略)

158简单比较原核与真核基因表达调节的总体异同,

原核生物: 1 方式以转录为主; 2 机制以开关机制为主;

3 信号以营养水平和环境变化为主 真核生物: 1 范围更大; 2 严格的时空;

3 信号以发育阶段和激素水平为主 159何为昂可基因?什么是v-onc?什么是c-onc?

昂可基因即癌基因,时其表达产物促使正常细胞恶性转化成癌细胞的基因。

v-onc是病毒癌基因,是病原微生物侵染人体后获得宿主原癌基因并将之突变改造后具有致癌作用的基因。

c-onc是原癌基因,是细胞中正常存在但突变后能致癌的基因。 1细胞中原癌基因转变成癌基因的主要途径有那些?

见课本302页:1 点突变 2 LTR加入 3 基因重排 4 基因缺失 5 基因扩增

165什么是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分析基因治疗的前景和当前的问题。

45

 46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基因治疗就是向有功能缺陷的细胞补充相应功能基因,以纠正或补偿其基因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基因治疗的主要途径:

1体内直接转基因——将载体直接导入体内。 体内法 in vivo

2体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 ——先将载体体外导入细胞,细胞扩增后输回体内。 回体法 ex vivo

基因治疗的前景和当前的问题:能否寻找到合适的外源基因;外源基因可否有效导入靶细胞;外源基因能否在靶细胞中长期稳定存留;导入的外源基因能否适量表达——是否具有可控性。

166用于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应具备什么条件?

见课本328页

167你是如何理解HIV对人类细胞的感染的致病机理的?

HIV引发免疫损伤的机理:

①gp120和CD4的结合使细胞被错认为病毒感染细胞而遭灭杀 ②CD4不能发挥免疫辅助功能

③产生特异性抗体阻断T细胞免疫功能 ④形成多核巨细胞

⑤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复制产生数以万计的子代病毒最终导致细胞破裂死亡。 168 HBV是如何感染人体的?

见课本P325

171列举产生免疫多样性的途径。

多样性主要是由体细胞基因重排产生。它通过V、C和J基因的不同连接组装呈百万种抗体基因。另外,有活性的B细胞的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突变也能增加多样性。 173动物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动物的免疫系统包括淋巴细胞和组织相容性抗原两部分。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通过分泌抗体执行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执行体液免疫。 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呈递抗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调节

175什么是花器官发育中的“ABC”模型?

“ABC”模型:正常花的发育涉及A、B、C三类功能基因。A功能基因在第一、二轮花器官中表达,B功能基因在第二、三轮花器官中表达,C功能基因在第三、四轮花器官中表达。在三雷功能基因中,A和B、B和C可以相互重叠,但A和C相互抵抗,即A抑制C在第一、二轮花器官中表达, C抑制A在第一、二轮花器官中表达。 176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细胞识别中的作用及原理。

177 什么是HGP?其科学意义是什么?迄今为止HGP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哪里?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一项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的重大科学计划。该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价值30亿美元的计划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以下即个方面: (1)确定人类基因组中大约5万各编码基因的序列及其在基因组中的物理位置,研究基因的产物与功能。

46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2)了解转录和剪切元件的位置,从整个基因组结构的宏观水平上理解基因转录与转录后调节。 (3)整体上了解了染色体的结构,包括各种重复序列以及非转录框架序列的大小和组织,了解各种不同序列在形成染色体结构、DNA复制、基因转录及表达中的影响与作用。 (4)研究空间结构对基因调节的作用。

(5)发现与 DNA复制、重组等有关的序列。

(6)研究DNA突变、重排和染色体断裂等,了解疾病的分子机制,包括遗传性疾病、易感性疾病、放射性疾病甚至感染性疾病引发的 分子病理学改变及其进程,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7)确定人类基因组中转座子、逆转座子和病毒残余序列,研究其周围序列的性质。 (8)研究染色体和各体之间的多态性。 178 全基因组鸟法测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鸟测序法基本原理:大分子DNA被随机地“敲碎”成许多小片段,收集这些随机小片段并将它们全部连接到合适的测序载体;小片段测序完成后,根据重叠区计算机将小片段整合出大分子DNA序列。这就是所谓的鸟测序法。 179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和序列图分别有什么含义?

遗传图是指基因或DNA标记(如多肽性遗传标记)在基因组中以遗传距离表示相对位置的图,又称为连锁图。通过遗传图可以大致了解各个基因或DNA片段之间的相对距离与方向。遗传图不仅是现阶段定位基因的重要手段,即使在人类基因组物理图建立起来之后,它依然是研究人类基因组遗传与变异的重要手段。这方面研究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建立分辨率更高的遗传图。目前人类基因组遗传图的分辨率为6cM。

物理图指表示DNA序列上DNA标记之间实际距离的图。通常由DNA的性酶切片段或克隆的DNA片段有序排列而成。物理图是进行DNA序列分析和基因组织结构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基因组结构的重要特征,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以DNA上核苷酸数目的多少(kb,表示千碱基对,或Mb, 1 Mb=1 000 kb)来表示。

转录图又称cDNA图或表达序列图,是人类基因图的雏形。在整个人类基因组中,只有1%~5%的DNA序列为编码序列。在人体某一特定组织的细胞中,一般只有10%的基因是表达的。如果能把某段DNA序列相应的mRNA确定下来,就抓住了基因的主要部分,即可转录部分,也就是人类基因组转录图。

序列图是指整个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图,也是最详尽的物理图。测定的总长度约为1 m,大约由30亿个核苷酸对组成。

第四部分 分子生物学填空题练习

125. RNA是由核糖核苷酸通过 键连接而成的一种 。几乎所有的 RNA都是由 DNA 而来,因此,序列和其中一条链 。

126. 多数类型的RNA是由加工 产生的,真核生物前体tRNA的 包 括 的切除和 的拼接。随着 和 端的序列切除,3′端加上了序列 。在四膜虫中,前体tRNA 的切除和 的拼接是通过 机制进行的。

47

 48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127. RNase P是一种 ,含有 作为它的活性部位,这种酶在 序列的 切割 。

128. 假定摆动假说是正确的,那么最少需要 种tRNA来翻译61种氨基酸密码子。 129. 写出两种合成后不被切割或拼接的RNA: 和 。

130. 原核生物中Attenuator存在于 序列中,其机理是 Enhancer存在于 序列中,其机理是 。 131. 在 DNA合成中负责复制和修复的酶是 。

132. 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呈Y型结构,称为 。

133. 在 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 DNA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 。

134. 在 DNA复制过程中,连续合成的子链称 ,另一条非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 。

135. 如果 DNA聚合酶把一个不正确的核苷酸加到3′末端,—个含3′→5′活性的催

化区会将这个错配碱基切去。这个催化区称为 酶。

136. DNA后随链合成的起始要一段短的 ,它是由 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合成的 。

137. 复制叉上DNA双螺旋的解旋作用由 催化的,它利用来源于ATP水解产生

的能量沿 DNA链单向移动。

138. 帮助 DNA解旋的 与单链DNA结合,使碱基仍可参与模板反应。

139. DNA引发酶分子与 DNA解旋酶直接结合形成一个 单位,它可在复制叉上沿后随链下移,随着后随链的延伸合成 RNA引物。

140. 如果 DNA聚合酶出现错误,会产生一对错配碱基,这种错误可以被一个通过甲基化作

用来区别新链和旧链的特别 系统进行校正。 141. 编码一个短肽链的双链DNA的分子序列为

第一单链 TCATTTGCGTAGTGCCAT 第二单链 AGTAAACGCATCACGGTA

第 单链为有意链,极性方向为(左 右 ),mRNA的转录方向是(左 右),能翻译 个氨基酸的短肽,以第 链为有意链可转录出其micRNA,它的序列和极性方向为 。

142. 可被看成一种可形成暂时单链缺口(Ⅰ型)或暂时双链缺口(Ⅱ型)的可逆核酸

酶。

143. 生理状态下,双螺旋碱基对间的氢键不断地断裂、再生,称为 。

144. 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 种 DNA聚合酶。 DNA修复时需要 DNA聚合酶 。

145. 真核生物中有5种DNA聚合酶。它们是:(l) (2) (3) (4) (5) 。 146. 在RNA转录过程中

pho因子的作用是 。

Sigma因子的作用是 。

βˊ因子的作用是 。 NusAp因子的作用是 。

147. 只有真核 DNA聚合酶 和 显示 外切核酸

酶活性。

148. DNA大多数自发变化都会通过称之为 的作用很快被校正。仅在极

48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少情况下,DNA将变化的部分保留下来导致永久的序列变化,称为 。 149. 偶然情况下,在同一基因两个稍微不同拷贝(等位基因)间发生重组的过程中,一个等位

基因经过 过程会被另一等位基因代替。

150. 通过 基因重组,游动 DNA序列和一些病毒可进入或离开一条目的

染色体。

151. DNA修复包括3个步骤: 酶对 DNA链上不正常碱基的识别与切除, 酶对已切除区域的重新合成, 酶对剩下切口的修补。

152. 一种主要的 DNA修复途径称 ,包括一系列 酶,它们都能识别并切去 DNA上不正常碱基。

153. 途径可以切去任何造成 DNA双螺旋大片段改变的 DNA损伤。 154. 大肠杆菌中,任何由于 DNA损伤造成的 DNA复制障碍都会诱导 的信

号,即允许跨过障碍进行复制,给细胞一个生存的机会。

155. 在 中,基因交换发生在同源 DNA序列间,最常见是发生在同一染色体的

两个拷贝间。

156. DNA聚合酶I的酶活性主要用于 ,DNA聚合酶 才是延长的主要酶。 157. 真核生物中, 基因、 基因等结构基因无内含子,它们大多以基因簇的

形式存在。

158. 和 促进了多拷贝基因的形成,在通过突变积累、基因重排和自

然选择等因素形成多成员的基因家族或新的基因。交换固定和基因转换维持了基因家族中某些非等位基因的均一性。

159. 通过 ,两个单链的互补 DNA分子一起形成一个完全双链螺旋,

人们认为这个反应从一个慢的 步骤开始。

160. 大肠杆菌的染色体配对需要 ;它与单链 DNA结合并使同源双链

DNA与之配对。

161. 胸腺嘧啶二聚体的修复机制有: 、 、 、 等。 162. 一般性重组的主要中间体是 ,也用它的发现者名字命名为 。 163. 产生单个碱基变化的突变叫 突变,如果碱基的改变产生一个并不改变氨基酸残基编码的 ,并且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这就是 突变。如果改变了氨基酸残基的密码,这就是 突变。这种突变对蛋白质功能影响程度要根据被改变的氨基酸残基在蛋白质 或 结构中的重要程度,或是与酶的 的密切性来决定,活性变化范围可从 到接近正常。 1. 一种由于蛋白质序列中丢失了 残基引起的突变将会阻止 的形成,这种蛋白质更容易 。如果在 温度是稳定的而在 温度是不稳定的,将它称为 突变,是 突变的一个例子。 165. 无义突变是将一种氨基酸的 转变成 密码子,结果使蛋白质

链 。一个碱基的插入或 叫 突变。由于三联 的移动,突变位置 的整个氨基酸序列都会被改变。上述两种类型的突变(插入和缺失)所产生的蛋白质同 的不同,通常是完全 。

166. 下面所列的是由突变而产生的一些异常表型(A),同时也列出了表型由突变而造成的缺

陷的可能原因(B)。请尽可能地将 A项所列的异常表型同 B项所列的可能原因配对。 A 异常表型: B 缺陷可能出现在: (a)细菌的营养缺陷型 (t)合成途径

49

 50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b)细菌温度敏感突变体 (u)降解途径 (c)细菌的诱导酶变成组成酶 (v)DNA的修复 (d)果蝇的红眼变成白眼 (w)转录控制 (e)果蝇形成两个胸节 (x)细胞控制 (f)人的镰刀状细胞贫血症 (y)胚胎发育控制 (g)人的原卟啉症 (z)蛋白质的稳定性 (h)人着色性干皮病 (i)苯丙酮尿症 (j)人肿瘤的发生

167. 下面各句是对不同诱变剂作用的叙述,写出相应情况的诱变剂的名称:

(1)通过同双螺旋的结合,引起变构,并激活修复性内切核酸酶的诱变剂是: 。

(2)引起总染色体的损伤如断裂和转位的诱变剂是: 。

(3)取代正常的碱基而掺人到 DNA中,并通过互变异构引起复制错误的诱变剂是: 。

(4)只能够除去胞嘧啶和甲基胞嘧啶的氨基基团的诱变剂是: 。 (5)主要是引起同一条链上的相邻嘧啶间的交联的诱变剂是: 。

(6)主要是在 DNA双螺旋的形变和链的错排过程中引起插入或缺失的诱变剂是: 。

(7)可以除去 DNA中任何一个带有氨基基团的碱基上氨基基团的诱变剂是: 。

168. 据估计,单倍体人基因组包括50O00个基因,如果每个世代每个基因突变率为5×105,

那么,每个个体中存在 刚产生的突变。

169. DNA中两种常见的自发突变是由于腺嘌呤、鸟嘌呤与脱氧核糖间的N-糖基连接断裂而

导致的 和使胞嘧啶变为尿嘧啶而导致的 。 170. 能够诱导操纵子但不是代谢底物的化合物称为 诱导物。能够诱导乳糖操 纵

子的化合物 就是其中一例。这种化合物同 蛋白质结合,并使之与 分离。乳糖操纵子的体内功能性诱导物是 。 171. 和 都是修复模板链, 是形成新的模板链, 修复是

产生连续的子链,SOS修复是唯一导致突变的修复。

172. 色氨酸是一种调节分子,被视为 。它与一种蛋白质结合形成 。

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于是两个 控制的例子。 cAMP—CAP蛋白通过 控制起作用。色氨酸操纵子受另一种系统一的,它涉及到第一个结构基因被转录前的转录 。

173. 负责把RNA转录成互补 DNA分子的 酶可以解释由 引起的

永久性基因转变。

174. 利用自已的位点专一重组酶把自己从寄主基因组中的一个地方移到另一地方的遗传元

件叫 ,也叫作 。

175. 酵母的 Tyl元件是一种 ,它的转座需一段完整RNA转录物的合成,

这个转录物又被复制成一个双螺旋 DNA,随后被整合到一个新的染色体位置。

176. 真核生物的mRNA加工过程中,5′端加上 ,在3′端加上 ,后者由 催化。如果被转录基因是不连续的,那么, 一定要被切除,并通过 过程将 连接在一起。这个过程涉及许多RNA分子,如Ul和U2等,它们被统称为 。它们分别与一组蛋白质结合形

50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成 ,并进一步地组成40S或60S的结构叫 。

177. 包括两个tRNA分子的结合位点: ,即 P位点,紧密结合与多

肽链延伸尾端连接的 tRNA分子,和 ,即 A位点,结合带有一个氨基酸的tRNA分子。

178. 催化肽键的形成,一般认为这个催化反应是由核糖体大亚基上

的 分子介导的。

179. 释放因子蛋白与核糖体上 A位点的 密码结合,导致肽基转移酶水解连接

新生多肽与tRNA分子的化学键。

180. 任何mRNA序列能以三种 的形式被翻译,而且每一种都对应一种完全

不同的多肽链。

181. 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很复杂,包括一系列被 催化的步骤。

182. 不管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释放因子都是作用于 位点,并且需要 位点被肽基-tRNA所占据。同样需要 的转移及把 逐出核糖体。

183. 在所有细胞中,都有一种特别的 识别 密码子 AUG,

它携带一种特别的氨基酸,即 ,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 184. 核糖体沿着 mRNA前进,它需要另一个延伸因子 ,这一步需要 的水解。当核糖体遇到终止密码( 、 、 )的时候,延长作用结束,

核糖体和新合成的多肽被释放出来。翻译的最后一步被称为 ,并且需要—套 因子。

185. 基因工程是 年代发展起来的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

使人们从简单地利用现存的生物资源进行诸如发酵、酿酒、制醋和酱油等传统的生物技术时代,走向 的时代。

186. 个体之间 DNA性片段长度的差异叫 。 187. 性内切核酸酶通常保存在 浓度的甘油溶液中。 188. DNA聚合酶Ⅰ是 在1965年从大肠杆菌细胞中分离的,所以又称

为 聚合酶。该酶由大肠杆菌基因 编码,是一种单链球蛋白,分子量为109kDa,酶蛋白中含有一个 Zn原子。

1. 技术可以用来鉴定 DNA分子中与 D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的

特定序列。

190. 真核生物有两种 DNA连接酶,连接酶Ⅰ主要是参与 ,而连接酶Ⅱ

则是参与 。

191. 反转录酶除了催化 DNA的合成外,还具有 的作用,可以将

DNA-RNA杂种双链中的 水解掉。

192. 基因工程中有3种主要类型的载体: 、 、 。 193. 由于不同构型的 DNA插入 EB的量不同,它们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也不

同, SC DNA的泳动速度 ,OC DNA泳动速度 , LDNA居中,通过凝胶电泳和 EB染色的方法可将不同构型的 DNA分别开来。

194. 就克隆一个基因(DNA片段)来说,最简单的质粒载体也必需包括三个部

分: 、 、 。 195. 果两个质粒不能稳定地共存于同一个寄主细胞中,则属于 群,这是因

为它们的 所致。

51

 52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196. 质粒拷贝数是指细胞中 。

197. 复制子由三部分组成:(1) (2) (3) 。

198. pBR322是一种改造型的质粒,它的复制子来源于 ,它的四环素抗性

基因来自于 ,它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来自于 。

199. 质粒的消失同染色体基因的突变是不同的,前者不能恢复,后者可以通过 恢复该

基因的性状。

200. Co1El质粒复制的起始需要三种酶,即 、 和 。 201. 转座子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l) (2) (3) 。

202. 第一个报道的全测序的单链 DNA噬菌体是φX174,DNA长5386个碱基对,共 个 基因,为一环状 DNA分子,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 。

203. 用于分离质粒 DNA的细菌培养浓度达到0.8×109细胞/ml时,即可通过离心收 集

菌体。收集菌体使用定角转子,离心的速度以 为宜。

204. Clark发现用Taq DNA聚合酶得到的 PCR反应产物不是平末端,而是有一个突出碱基

末端的双链DNA分子。根据这一发现设计了克隆 PCR产物的 。

205. 将含有一个 mRNA的DNA拷贝的克隆称作一个 ,源于同一批RNA制备

物的克隆群则构建了一个 。

206. 在构建 CDNA克隆之前,可以用 来富集一特殊的核苷酸序列。做法是:用来自于能够产生目的蛋白的细胞 mRNA分子同来自于另一类型细胞(不产生这种 蛋白质,但亲缘关系密切)的过量 mRNA分子杂交。 207. 一旦克隆了一个遗传定位的基因,就可以用 技术来鉴定基因组DNA

文库中与之相邻的基因克隆。

208. 只要知道基因组中某一特定区域的部分核苷酸组成,用 可以将这段 DNA

进行百万倍的扩增。

209. SD序列是 mRNA分子中同 结合的序列,其结构特征是 的全部或一部分。

210. 人工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在温度为 时吸附 DNA, 时摄入

DNA。

211. sal Ⅰ是识别6个核苷酸的酶,其识别切割的理论值是 个碱基就有一个切点,但在哺乳动物中,大约 才有一个切点。

212. 将携带有外源基因并能持久传递给子代的动物称为 动物,这些外源基因就叫做 。

213. 2RNA分子经凝胶电泳后按大小不同分开,然后被转移到一张纤维素膜(尼龙膜)上,

同一放射 DNA探针杂交的技术称 。

214. 在 技术中, DNA性片段经凝胶电泳分离后,被转移到纤维

素膜(或尼龙膜)上,然后与放射性的 DNA探针杂交。

215. 使用核酸探针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特定核苷酸序列的位置。

216. 为了鉴定某一具有特殊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用一个容易检测的报告蛋白制

备 ,然后跟踪报告蛋白在细胞中的行为即可。 217. 分子遗传学认为,生物体的第I类遗传信息是指 。第II类遗传信息是

指 。

218. E. coli Trp合成酶的Attenuator存在于 序列中,Attenuator序列的结构特点

是 。当Trp饥饿时,Attenuater开启转录的机理是 。

52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219. 核基因组mRNA内含子剪接的Chambon rule是 。snRNA的作用是 。

切除内含子不需能量,仅由内含子中的A发生 反应来完成。

220. 衰减子序列本身不能实现衰减作用,而必需通过对前导序列上14个氨基酸的前导序列

翻译才能实现,因此衰减作用的实质是 。 221. 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上的机制中,调节蛋白的 特性与调节区序列的特性 与调节区序列的 特征相统一,调节蛋白中的特异氨基酸识列DNA双螺旋体 内的特异碱基序列。

222. 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Cap结构特点是 ,加尾识别序列是 。 223. 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包括 , , Box,原核生

物基因启动子包括 , , box。

224. 检测某DNA分子具有呼吸作用,这意味着,该DNA分子的序列具有 特点。 225. 多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多数情况下是 ,其密码是 相对应于

DNA反意链上的序列是 。在真核生物中,如果某一mRNA中这种密码子在多处出现,由于 核糖体会选择第一密码进行准确翻译。 226. 原核生物的S. D序列在 S rRNA的 端,它是富含 序列。 227. 真核生物mRNA的加尾识别序列是 。 228. 在Northern Blot的分子杂交过程中,被固定在纤维膜上的是 核酸片段。 229. 某核酸分子的A+G/T+C=1.5,你认为这种核酸分子的特点是 。 230. mRNA的5′端第一个碱基是 或 。

231.高等哺乳动物和大肠杆菌的基因中使用相同的终止密码子 和 。人类线粒

体基因使用的终止密码子为 、 、 和 。

232.典型的锌指蛋白为 型,即Zn离子与两个 残基和两个 残基

形成配位键。另一类锌指蛋白为 型,即Zn离子与四个 残基形成配位键。

233.在基因表达正系统中,加入调节蛋白后,基因表达活性被 ,这种调节蛋

白被称为 。在负系统中,加入调节蛋白后,基因表达活性被 ,这种调节蛋白被称为 。

234.在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因为没有核膜, 和 是偶联的,这是原核

生物中 的基础。

第五部分 分子生物学模拟试题 第六部分 部分考研试题选录

1.北京大学基础分子生物学考试样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2分):

53

 54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1. 2. 3. 4. C 值和 C 值反常现象 DNA 的转座 基因工程

分子克隆的载体(vector)

二、判断对错,为什么?(每题3分,共计6分)

5. 在研究 mRNA 所包含的功能基因信息时,一般将其反转录成的 cDNA,再插入到可以

自我复制的载体中。

6. 一个生物体内能产生百万种以上的 Ig 分子,是源自于相应数目的基因。 7.

三、填空(每空 0.5 分,共计 20 分)

8. ________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___bp DNA和_________组成。DNA 在中期染

色体中压缩__倍。

9. 蛋白质合成时_____、_____和_____三个密码子通常不代表任何氨基酸,它们代表

________。

10. 大肠杆菌释放因子1(RF1)识别_____与_____。

11. 在大肠杆菌中,许多蛋白质的降解是通过一个_____来实现的。真核蛋白的降解依赖于

一个只有76个氨基酸残基、其序列高度保守的_____。

12. PCR技术是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最常用的方法。整个反应包括_____、

_____、_____三步,此三步可以被不断重复。经多次循环之后,反应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双链DNA分子数,理论上的最高值应是2n。

13. _____指基因组DNA序列中由于单个核苷酸(A,T,C和G)的突变而引起的多态性。 14. _____又称_____,该技术通过外源DNA与染色体DNA之间的同源重组,进行精确的

定点修饰和基因改造,具有专一性强、染色体DNA可与目的片段共同稳定遗传等特点。 15. _____是一项在已知cDNA序列的基础上克隆5′端或3′端缺失序列的技术。 16. 利用_____和_____技术可以分析不同生物组织或细胞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 17. 酵母单杂交体系(yeast one-hybrid system),常用于研究_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酵母双杂交系统用于研究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作用。 18. __________是一种以测序为基础定量分析全基因组表达模式的技术,能够直接读出任何

一种类型细胞或组织的基因表达信息。

19. __________是用标记的核酸探针,经放射自显影或非放射检测体系,在组织、细胞、间

期核及染色体上对核酸进行定位和相对定量研究的一种手段。

20. __________通过改变基因特定位点核苷酸序列来改变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21. __________技术利用双链小RNA 高效、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同源mRNA,从而阻断体内

靶基因表达,使细胞出现靶基因缺失的表型。

22. 蛋白质组学研究某一物种、个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特定条件、特定时间所表达的全

部蛋白质图谱。通常采用__________方法将蛋白质分离, 然后采用__________技术进行鉴定。

23. 凝胶阻滞试验是体外分析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凝胶电泳技术。 24.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25. 细菌的转化频率是指每___克DNA转化菌落数。 26. 果蝇胚胎、幼虫和成虫的前后极性均源于卵子期发生的极性。形态发生决定基因参与调

54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控胚胎前—后轴形成,形态发生决定基因表达以后,依次激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表达。这些基因的产物能调节__________基因表达,最终决定每个体节的命运。

27. 在对拟南芥和金鱼草突变体及花器官特征决定基因功能的研究中,E.Myerowitz提出了

控制花形态发生的“_____”模型。正常花的四轮结构的形成是由__________共同作用而完成的,每一轮花器官特征的决定分别依赖于三组基因中的一组或两组基因的正常表达,如其中任何一组或更多的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则花的形态将发生异常。

四、多项选择题(在被选择的条款上画圈,答对得分,答错扣分, 每个正确选择得1分,共37分)

28. 决定编码蛋白质序列的遗传信息

A、存在于单链DNA序列上; B、存在于双链DNA序列上; C、其表达需要DNA双链解旋; D、其表达需要DNA的高级构象; E、其表达不需要反式作用因子;

29. 用特定的性内切酶解双链DNA产生DNA片段长度的分析适合构建物理图谱,因

为:

A、哪怕只用一种酶,DNA 线性化也容许直接确定性片段长度; B、内切酶在等距离位点切割 DNA,产生机体特异性的片段长度; C、双酶切产生的重叠片段可以明确制作物理图谱。 30. 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是:

A、用于遗传指纹图谱的技术;

B、两个等位基因之间图谱的差别;

C、同一个种的两个个体之间图谱的差别; D、两个种的两个个体之间图谱的差别; E、单倍体的两种不同的图谱的差别。 31. 真核基因常常断裂,这;

A、反映了真核 mRNA 是多顺反子的事实; B、表明编码的外显子被非编码的内含子隔开;

C、提示真核DNA是线性的,并分散在各个染色体中。因此基因可能一部分在一条染色体上,而另一部分在另一条染色体上;

D、意味着初始转录子必须先加工后才能被翻译为蛋白质; 32. 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外显子在基因组和 cDNA 中顺序相同; B、内含子通常被翻译;

C、人体中的所有细胞含有相同的一套基因; D、人体中的所有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

E、人体中的所有细胞均按相同的方式拼接每个基因的 RNA。 33. 报道基因:

A、是用一个易于测定的编码区替换目的基因的编码区; B、是以一个易于测定的启动子区替换目的基因的启动子区;

55

 56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C、可用于测定启动子活性;

D、不可用于测定启动子何时,何处被激活; E、用于检测蛋白活性; F、用于检测细胞活性。

34. 基因组文库中的克隆片段, A、包括了所有的基因信息; B、只包括了表达基因的信息; C、不带有内含子序列。

35. 基因打靶的作用可使,

A、一个特定基因被敲除; B、任意基因被去除; C、任意基因被取代。

36. 细胞与组织的特异性取决于

A、特异的转录因子; B、特异的DNA序列; C、特异的基因的表达; D、染色质的状态;

E、组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 37. DNA分子多态性,

A、一般只有两种等位形式; B、可以是多种等位形式; C、可以由微卫星产生; D、可以指 SNP。 38. 顺反子,

A、是指一个开放阅读框的遗传功能单位; B、在原核生物中,它不等同于基因; C、在真核生物中,它一般等同于基因; D、指一个基因的全部序列。 39. 增强子:

A、存在于启动子上游或下游; B、存在于启动子附近;

C、不存在于远离启动子的区域; D、但可以在启动子的反方向。

40. 每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仅被一个转录因子识别。

A、对 B、错

41. 下列关于转录因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它们有的结合DNA区和转录激活区,两个区域不能独自发挥作用; B、它们一般都具有二聚化和多聚区域;

C、Fos/Jun 与 Jun/Jun 结合的DNA序列不同; D、Fos/Jun 比 Jun/Jun 结合DNA更紧密。 42. 受体酪氨酸激酶:

A、有一个胞质激酶区;

56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B、其配体一般是甾类物质; C、配体结合后不发生二聚化;

D、配体结合胞质区使受体构型发生改变; E、能够发生自磷酸化而激活。 43. 凝胶阻滞法,

A、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B、用于研究蛋白质-DNA 相互作用的方法;

C、其原理是根据复合物大小的改变而发生的电泳速度改变; D、其原理是根据复合物的结构改变而发生的电泳速度改变 44. 甾类受体转录因子,

A、都结合于同一激素;

B、不以特异性序列模式结合DNA

C、有不同的区域分别用于激活转录,结合DNA和激素。 45. 细胞凋亡,

A、是特定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B、当 Fas 或 TNF 的受体结合了它们的配体后能被诱导; C、不出现有规则的DNA断裂; D、一般引起 caspase 的级联反应。

46. 下列哪些关于 ras 说法是正确的;

A、ras 蛋白直接结合到胞外配体上;

B、基因常发生突变,突变能在 V-ras 或 C-ras 发生; C、基因突变可能在结构上活化 Ras,从而不水解 GTP;

D、有时可能通过野生型 Ras 蛋白的过量表达而引起肿瘤发生; E、不能介导信号通路。 47. p53基因,

A、是一个抑癌基因; B、编码一个转录因子; C、一般不发生突变;

D、参与细胞周期的。

E、其表达产物功能可以被某些病毒蛋白抑制

五、问答题 (共计 25 分)

48. 老师在课堂上说,Morgan 的连锁遗传规律与孟德尔的遗传性状分离规律是背道而

驰的。你能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吗?(4 分) 49. 解释在DNA复制过程中,后随链是怎样合成的。(4 分)

50. 解释什么是“套索结构”,在内含子套索中的磷酸二酯键有什么特别之处?(5 分) 51. 列表说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的差异。(7 分) 52. 简述真核与原核细胞中翻译起始的主要区别。(5 分)

57

 58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附录 湖北省2008年自学考试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

********************************************************************************************

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 课程代码:2087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分子生物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知核酸(尤其是DNA)的基本生物化学特性,生物信息的储存、传递与表达过程,特别是基因的一般结构与生物功能,基因表达的原理。掌握分子克隆与DNA重组的基本技术与原理,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基因治疗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探索的热情,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和工艺技术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产业领域的公司、工厂等企业单位从事生物工程及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开发研究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 本课程在内容上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简况。第二章是染色质、染色体、基因和基因组,重点介绍了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重点介绍了核酸的结构、功能、变性、复性和杂交等基本概念,也介绍了病毒核酸的相关知识和反义技术特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组成和功能,基因的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基因组的概念、结构特点及有关基因组研究中基本理论和内容。DNA的复制、突变、损伤和修复,主要介绍了DNA复制的过程、基因突变损伤和修复功能转座子结构特征和转座机制、以及遗传重组的机制。第三、四章主要从动态角度探讨了遗传物质的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是转录,重点介绍了转录的基本原理、转录过程及转录后加工过程和机制。第四章是蛋白质的翻译,内容包括遗传密码、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运转及蛋白质合成后的折叠和修饰加工,最后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功能蛋白质研究的最新进展。第五章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目前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第六、七章是基因表达的,分别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方面介绍了基因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的机制。第八章主要介绍了一些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以及基因治疗的概念。第九章对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介绍。第十章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前沿领域——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了解分子生物学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发展趋势,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多讨论,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和辅导考试,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基本原理和发展动态,理解现代分子生物

学的常用名词及其意义,掌握核酸的基本结构和基因表达的基本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下列要求:

1、 了解分子生物学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58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2、 理解并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 了解目前分子生物学领域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新成果。 4、 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前沿领域有关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在具有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程的学习对上述学科中所介绍的核酸与蛋白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得到加固,并对以基因表达和的分子生物学中心内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了解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掌握对分子生物学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关键事件,了解分子生物学的一些分支学科,掌握分子生物学、DNA重组技术、基因组、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等相关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基因的概念、中心法则(重点)

识记:基因概念的发展及其分子生物学定义 理解: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 (二)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次重点) 识记:分子生物学研究包含的重要方面

理解: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状况 (三)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一般)

识记: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如Avery等证明基因是DNA分子、Watson和Crick于1953年提出DNA的双螺旋模型、Jacob和Monod提出操纵子模型等。我国科学家在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中的贡献。

理解:分子生物学对生物学其它学科的推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染色体的结构,DNA的化学组成、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特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组特点,DNA的复制机制和复制方式,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DNA的修复机制,DNA的转座模式、机制和遗传学效应,DNA遗传重组机制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染色体的组成和结构特点,DNA复制的机制,DNA修复的方式,遗传重组的发生机制,DNA转座的遗传效应(重点)

识记:核小体的结构,组蛋白的特性,DNA的化学组成,DNA的一级结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DNA修复的方式,DNA转座的定义和转座方式

理解: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性,DNA变性和复性,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差异,重叠基因和重复序列,造成C值矛盾的原因,DNA双螺旋模型,DNA的半保留和半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的形成,同源重组和位点特异性重组的分子机制,DNA转座的生物学效应

59

 60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应用:DNA双螺旋模型对于解释遗传物质的功能、遗传和变异的意义,影响DNA稳定性(Tm值)的因素

(二)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特性,DNA的高级结构,DNA复制酶系,复制错误的纠正,转座子的结构特征(次重点)

识记: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结构特征,A型、B型和Z型DNA的结构差异,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分类和特性比较,引起DNA损伤的因素,插入序列、复合转座子、反转录转座子的结构特点

理解:超螺旋结构的形成,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的相互转换

(三)DNA复制的,真核生物复制酶系,转座子的分类(一般)

识记: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DNA复制培养条件对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影响,真核生物DNA复制的不同层次,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分类的特性,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转座子的类型。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生物信息如何从DNA传递到RNA,原核与真核生物转录及其mRNA的区别,理解转录的全部过程,重点掌握启动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了解转录后修饰的主要过程和方法,重点理解加帽、加尾和内含子的剪接的原理与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RNA转录过程,RNA聚合酶特性,RNA转录后加工,启动子与增强子,mRNA结构特点(重点)

识记:转录的一般规律和过程,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结构及各个亚基的作用,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分类、特性及其转录产物的差异,启动子和增强子的结构和作用特点,转录终止和抗终止

理解:RNA转录与DNA复制过程的差异,RNA转录后加工过程及其意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与启动子的结合,RNA生物学功能的多样性(次重点) 识记:RNA行使的多种生物学功能

理解:启动子结构改变对RNA转录效率的影响 (三)RNA的拼接(一般)

识记:前体mRNA中内含子与外显子交界序列的结构特征,内含子的剪切方式

第四章 生物信 息的传递(下)——从RNA到蛋白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生物信息从RNA传递到蛋白质的过程和原理,理解与掌握遗传密码的构成和性质、tRNA的二级结构与反密码子、核糖体的组成与功能。重点理解并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了解信号肽及其在翻译——运转同步机制中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蛋白质翻译过程,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元件(重点)

识记:三联体遗传密码的概念,遗传密码的特性,tRNA的结构及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核糖体的结构及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理解:蛋白质翻译的步骤,真核与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区别 (二)蛋白质转运机制(次重点)

60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识记:翻译——转运同步机制,信号肽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翻译后的转运机制,核定位蛋白的转运机制,蛋白质的降解

(三)蛋白质前体的加工,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一般)

识记:新生肽链N端fMet或Met的切除,二硫键的形成,特定氨基酸的修饰,非功能片断的切除,抗生素抑制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机理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目前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理解并掌握核酸的凝胶电泳,核酸的分子杂交、PCR技术、DNA重组技术、DNA指纹技术操作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DNA操作技术,重组DNA中常用的工具酶(重点)

识记:分子克隆的概念和过程,凝胶电泳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分子杂交的实验流程和分类,性内切酶的类别和应用,DNA连接酶和逆转录酶概念和应用,DNase I足迹实验,凝胶阻滞实验

理解:双脱氧法测序的工作流程和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工作流程、原理和应用

应用:DNA重组技术对于基础研究和生产实践的意义 (二)基因的分离和鉴定(次重点)

识记:基因克隆的主要载体系统,表达载体应具备的基本特点,基因组文库的概念和构建方法,cDNA文库的概念和构建方法,目的基因的筛选方法 理解: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的差异 应用:发现和分离新基因的流程 (三)分子克隆技术(一般)

识记:基因定点诱变,cDNA差示分析法,酵母双杂交系统,DNA芯片技术

第六章 基因的表达与(上)——原核基因表达模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与基因表达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基因的水平、原核基因机制的类型与特点、乳糖操纵子与负控诱导系统、色氨酸操纵子与负控诱导系统、原核生物转录后的等方面的内容,了解半乳糖操纵子、阿拉伯糖操纵子以及阻遏蛋白LexA的降解与细菌中的SOS应答。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基因表达的概念,原核基因表达的类型和特点,转录后模式(重点) 识记:基因表达的概念和意义,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组成性基因表达,诱导和阻遏表达,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元件,SD序列,转录后模式

理解:基因表达的层次,原核基因表达特点,乳糖操纵子与负控诱导系统,cAMP-CAP正机制,色氨酸操纵子与弱化调节 应用:运用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和其正、负机制解释细菌对葡萄糖和乳糖的利用机制 (二)半乳糖操纵子和阿拉伯糖操纵子(次重点)

识记:半乳糖操纵子的结构特点和模式,阿拉伯糖操纵子的结构特点和反馈调节 理解:阿拉伯糖操纵子AraC蛋白的双重作用 (三)细菌的应急反应(一般)

61

 62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识记:应急反应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产生的机制,LexA阻遏蛋白的功能

第七章 基因的表达与(下)——真核基因表达的一般规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在熟悉真核基因组的一般构造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了解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特点、真核生物DNA水平上的基因表达、DNA甲基化与基因活性的、真核基因转录的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的结构作用特点、反式作用因子DNA结合域的结构模式、真核基因转录的主要模式、翻译起始的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要求学生了解反式作用因子转录活化结构域的结构模式、反式作用因子的激活和激活后的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元件的相互作用、真核基因转录后加工的多样性,并熟悉mRNA稳定性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基因结构和转录原则(重要)

识记: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转录活性,基因家族、断裂基因、DNA甲基化,蛋白质的修饰与基因活化调节,顺式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启动子、增强子,反式作用因子:螺旋——转角——螺旋、锌指、同源域、亮氨酸拉链、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激活结构域、酸性 -螺旋、谷氨酰胺丰富区、脯氨酸丰富区、CAAT盒激活因子、TATA区结合蛋白、GC区结合因子,真核基因转录的主要模式:热激应答元件、糖皮质应答元件、金属应答元件

理解:了解真核生物基因多级表达:转录前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水平、翻译后水平,在各个水平的重要蛋白

应用:基因工程操作中表达真核生物基因的原则

(二)蛋白质磷酸化与基因表达,激素与基因表达(次重要) 识记: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过程,蛋白激酶的种类与功能 理解:蛋白质磷酸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三)翻译和翻译后(一般)

识记:蛋白质合成的起始,mRNA帽子结构的识别,mRNA稳定性的控制,蛋白质因子的修饰与翻译起始,翻译后:多肽的切割、多肽的有限水解、多肽的化学修饰、多肽的剪切

第八章 疾病与人类健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一些与癌基因有关的基本概念以及癌基因激活的几种常见方式和激活机制,了解癌基因的分类与功能以及几种重要的抑癌基因的功能,掌握HIV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感染及致病机理,肝炎病毒的结构和致病机理,了解基因治疗的概念,基因治疗研究的主要内容、策略和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癌症的发病机制,基因治疗的概念(重点)

识记:癌基因的概念、分类与功能,原癌基因的概念,抑癌基因的概念和重要的抑癌基因的功能,基因治疗的概念,基因治疗的历史沿革,基因治疗的载体系统

理解: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周期的机制,原癌基因激活的常见模式:点突变、启动子插入、甲基化程度降低、基因扩增与高表达、基因易位或重排

62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二)基因互作与癌基因表达(次重点)

识记:HIV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和传染途径,HIV的感染和发病机理,肝炎病毒的粒子结构

理解: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九章 基因与发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在了解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基础上,掌握T细胞的分化发育、T细胞与B细胞表面标志及其功能,熟悉B细胞的发育过程。在掌握免疫球蛋白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其分子结构、功能以及Ig基因重排与DNA的多样性。在掌握MHC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熟悉人类HLA复合体,MHC分子的分布与功能。在了解果蝇发育进程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影响果蝇前——后轴极性和背——腹轴极性的基因以及同源域基因。了解高等植物花发育的基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免疫系统的概念,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重点)

识记:脊椎动物体内的两条免疫途径,B淋巴细胞及其分化发育,T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分化,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和DNA多样性

(二)卵子发育,果蝇胚胎的极性与躯体的基本模式(次重点)

识记:卵母细胞的,与果蝇胚胎的前——后和背——腹轴线形成相关的重要基因 理解:同源域基因的概念,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同源异型突变 (三)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的表达,高等植物开花机制(一般)

识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定义、分布、分类和生物学功能,控制高等植物花发育的重要基因

第十章 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的是分子生物学的前沿领域,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在初步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史、组织、目标和科学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的绘制,了解基因组DNA大片断文库的构建,掌握全基因组鸟法测序的基本原理,了解后基因组研究的有关问题,如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方法和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谱(重点)

识记: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和转录图的定义,绘制方法,表达序列标签(EST)和序列位置标签(STS)的概念和功能,构建大片段文库的载体系统

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意义,遗传图和物理图的区别和联系,全基因组测序的基本策略和流程

(二)功能基因组学的有关概念(次重点)

识记:后基因组研究的主要内容,比较基因组学的定义 理解:研究基因功能的主要途径: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和基因敲入(gene knock-in) (三)蛋白质组学的有关概念(一般) 识记: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63

 分子生物学习题册-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 指定教材:《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李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辅导用书:《现代分子生物学辅导与习题集》(第二版),戴余军、母昌云、盛继群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参考教材:《基础分子生物学》,郑用琏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分子生物学》,杨歧生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1、 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 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 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 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 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 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 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 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 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 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 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6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

章 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合 计 内 容 绪论 染色体与DNA 生物信息学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生物信息学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基因的表达与(上)——原核基因表达模式 基因的表达与(下)——真核基因表达的一般规律 疾病与人类健康 基因与发育 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 学 时 2 8 8 8 6 8 8 4 4 4 6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 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35%、\"理解\"为15%、\"应用\"为50%。

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 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 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

6、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个密码子可以被核糖体\"阅读\"为其始密码子。( ) A. AUG B. UAA C. UGA D. UAG (二)、名词解释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三)、简答题

作为表达载体应具备哪些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

大肠杆菌以乳糖为唯一碳源时,乳糖可诱导与乳糖代谢有关酶的合成;但如果培养基中既含葡萄糖又含乳糖时,则优先利用葡萄糖,等葡萄糖耗尽后才能利用乳糖。请利用Lac operon的机理来解释上述现象。

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