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丕舌孝 No.4 2006年8月 EDUCAZIONAL lNNoVAZION August,2006 对影响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表现的思考 何 军 曹世国 (1平凉市教科所 2平凉职业中专 甘肃 平凉 744000) 现代教育心理认为,学生的学习心理决定学习的效 为此,在课堂上创设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把学 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 生导入“想知而未知”,让学生学有所得,体会探求知识的 过程,学习效果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传统的数学 乐趣,增强学习信心。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 教学注重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忽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 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和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的无 究,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表现成为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一 穷魅力,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出来。 个重要因素。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一、影响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表现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与激烈、唤醒、鼓 1.依赖心理:在数学学习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 舞”。课前应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对一些概念抽象,逻辑性 体。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习惯于老师把知识嚼 强的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 烂后“喂”给他,常常是听老师讲题,自己不主动地思考问 有方向、有目的地阅读教材。课堂上教师不能唱“独角戏”, 题、探索问题;对课后的作业不能完成,一味地等老师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动 解答;碰到较复杂的运算不愿意动笔,列出算式后等待答 手、动脑,积极思考,通过联想、类比、归纳、尝试、猜想、论 案;对所学内容不总结,不归纳。久而久之,养成了怕动脑、 证等手段探索规律,发现真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 怕动手一切都依赖教师的习惯。 动之中,鼓励他们在课堂敢说、敢想、敢于同老师争论。课 2.淡漠心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在获得知识 后让学生自己小结,归纳所学内容。 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忽视基础知识,能力的形成就是一句 3.揭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学科的内容,始终反映两 空话。有些学生对数学概念只记住了大致内容,并不能深 条线,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课本的每一章节乃至 刻理解;对一些基本试题觉得“档次”低,做起来无意义,使 每一道题,都体现着这两条线的有机结合。学生之所以对 许多优秀的试题悄悄地从手边溜走;有一定运算量的题目 课本基础知识不屑一顾,其原因就是在学习中看不到数学 感到太繁.不愿意做。这种对基础知识不屑一顾,学习中淡 思想方法的“灵魂”作用,无法体会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 漠的心理,致使考试中难题不会做。简单题频频出错。 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解题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 3.排斥心理:英国数理逻辑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 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深刻挖掘其间的数学思想方法,重视 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然而,有 给学生展现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发生的原因,让学生亲历 些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觉 “知识再发现”的过程。 得上数学课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长期在厌倦的心理状态下 4.设置“陷阱”,以“误”导“悟”。对于有满足心理的学 学习,大脑中与学习有关的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对教学信 生.在指导他们学习时,应有意识地为他们设置一些“陷 息产生一种无形的“排斥力”。 阱”和“路障”,布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当学生完成这些问 4.满足心理:有些学生掌握了部分知识,几次甚至一 题时.教师再针对学生在解题时出现的遗漏、误区等进行 次考试取得了较好成绩,就沾沾自喜,产生“学得不错”的 剖析,以补救思考缺陷,从而使满足于一知半解心理的学 满足心理。课堂上不去主动获取知识,满足听懂即可。 生在不断反省中加以消除。 二、消除影响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表现的教学对策 总之,学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要提高数学教学的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 质量.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斯说:“假如学生不愿学习,那只是教师的过错”。要消除学 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心理,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责任缩辑:科言) 一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