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江 平

()成都外国语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而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 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

承也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客观来说,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古诗词是其中最为璀璨的珍宝,是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强化古诗词鉴赏教学,引领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精神内核,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623 【A 【1672-7851201912-0237-01

引言

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创新、文字运用、诗词鉴赏均为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务必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深化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觉悟以及文化自豪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一、合理设置问题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经过数年的语文学科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为扎实的古诗词基础,但尚未形成与核心素养发展相一致的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循循善诱,通过质疑发问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客观来说,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他们认知中不理解的问题,援疑质理,探究正确答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古诗词阅读和鉴赏是贯穿始终的,而古诗词的题材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所以,教师要启发学生开动思维,在古诗词鉴赏过程中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发展。比如说,在引导学生解读而很容易对内容学习长恨歌》时,学生们对于这一诗歌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较长的篇幅鉴赏望而却步。因此,教师要注意合理安排诗歌,鉴赏顺序,先引导学生明晰整首诗词主要是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故事同学们是否通过文学。接下来,教师大家对这一历史典故有何看法或可影以视由作浅品入了深解的?”过为“诗名为唐学玄生宗设《和置长恨歌杨部贵分妃问题,如》,的为何凸

爱情

显“恨”字?”这时,班级里的学生可能就会根据自己的见解侃侃而谈,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这里的“恨”只在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的生死离别,亦为相思恨;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这里的“恨”是因为唐玄宗荒淫无道,导致民不聊生,作者对此产生的喟叹与愤恨。如此一来,学生将会从不同角度释放自己的思维,并在与他人的意见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为其语文学科思维能力的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引导情感体悟

由于生活时代和成长背景截然不同,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时难以理解诗歌作者的心境以及情感表达,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古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过是无病呻吟。为纠正这种错误观点,高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凸显诗歌鉴赏的人文性特征,在潜移默化中锻造学生优秀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注重诗歌鉴赏中的情感体悟。因此,在具体赏析诗歌之前,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文化常识,鼓励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去思考古诗词的内容和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视野的开拓和个人品德情操的陶冶。比如在讲《咏怀古迹(其

三)》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微课的形式给学生介绍王昭君的一生,让学生理解昭君的奉献精神。如果学生能带着情感走进诗词,很容易发现“咏怀古迹”系列诗歌,原来是作者借古迹、古事来抒写自己的家国之感。事实上,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在数年的语文学科学习

中已经积淀了一定的文化素养,他们对于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词

作品耳熟能详。所以,教师应坚持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主张,侧重强调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度过古诗词学习的瓶颈期。三、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之所以要针对高中阶段学生展开深层次的古诗词教学,教学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学生在古诗词的阅读和分析中强化自己的思维逻辑,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尝试设计群文阅读教学方案,鼓励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去深入感触古诗词中的意境之美、表达之美。群文阅读是种极好的语文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相对全面的了解作家作品。比如在讲到《念奴娇·赤壁怀古》

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赤壁赋》、《后赤壁赋》、《承天寺夜游》几篇文

章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利用诗词为自己的文章润色。甚至,教师可以重点为学生讲解一些诗歌创作技巧,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主尝试诗歌创作,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四、深化知识理解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任何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都应该尽己所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我们的莘莘学子找寻灵魂力量的支柱。近几年来,古诗词在高考考察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其难度系数相对较高,仍旧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化认同感,以不端正的态度、不积极的行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导致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每一篇古诗词教学素材的真正价值,鼓励学生设身处地的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深化对知识的解读,全方面提升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比如说,在为学生重点讲解《离骚》等蕴含爱国主义情怀的古诗词时,教师既要通过对屈原的生平介绍来引导学生感知其浓厚的爱国情怀以及一心为民的思想觉悟,同时也要立足时代背景展现屈原无法施展自身才能的愤懑不满,引导学生树立优秀的人生抱负。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将核心素养发展作为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基础导向,并且在教学中持续优化古诗词教学设计,不断融入群文阅读、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情感体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综合发展。

[1]参考文献

王婷.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2020年“究”高C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教学创新研论坛论文集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2] 3罗朴68-362020:新课标下高考9.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与教学研究[陕西理工大学,20.20.

D].

—2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