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开(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1)》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国开(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1)》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国开(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1)》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广义的古代汉语指(C)。

A.先秦汉语B.先秦至唐代的汉语言C.五四运动以前与现代汉语相对的汉民族语言2.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B)。

A.《尔雅》 B.《说文解字》 C.《康熙字典》

3.按照文字的性质而言,中国的汉字属于(B)的文字。

A.表音体系B.表意体系C.表形体系4.下列不属于词义分化所形成古今字的是(C)。 A.奉俸B.内纳C.莫暮5.指出“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一句中的通假字(A)。 A.蚤B.施C.所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论语·述而》:“子疾病。”“病”指病势很重。

B.《揠苗助长》:“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病”指生重病。

C.《论语·卫灵公》:“君子病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病”指“担心”。 7.“及”的本义用法是(B)。 A.“将及华泉。”“及”指达到。

B.“故不能推车而及。”“及”指追赶上。

C.“病未及死,吾子忍之。”“及”意思是到那个时候。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段话中,只有一个复音词,即(A)。

A.勇气B.大国C.辙乱9.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变化缓慢的是(B)。 A.词汇B.语法C.语言10.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B)关系。

A.主谓B.动宾C.状补11.在“君何患焉?”中,“何”的语法分析应是(A)。

A.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B.作主语C.作谓语12.“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指(B)。 A.活动B.使之活,让项伯活下来C.生活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被动用法基本上是一致的B.古代汉语的被动用法可以不需要“于”、“为”、“见”等被动标志C.古代汉语中有“于”、“为”、“见”等字的句子一定是被动用法14.下列句子中,(A)是被动句。

A.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B.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隐公元年》)C.谁习计会,能为文收债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15.“秦虎狼之国。”这句属于(C)。

A.叙述句B.描写句C.判断句二、多项选择题16.古代汉语是一门(ABCD)课程。

A.基础B.语言工具C.实践性强的D.知识性强的17.下列涉及《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编写B.采用部首编字法C.先释义后注音D.义项会引用古代例证18.关于“六书”的细目有三家之说,包括(ABD)。

A.班固B.郑众C.李斯D.许慎19.历史上曾为《左传》做过注释的包括(BCD)。

A.汉代班固B.晋代杜预C.唐代孔颖达D.今人杨伯峻20.下列句中含通假字的是(AC)。 A.邹忌脩八尺有余。 B.尚早,坐而假寐。 C.甚矣,汝之不惠。

D.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射之。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勤”指劳动,而不是勤快。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劳”与“勤”同义,辛劳。 C.“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劳”,辛劳。 D.“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勤”,“勤,劳也。”辛劳。 22.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词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B.词义的灵活性是概念的灵活性在语词中的反映,它成为词义引申的语言基础。 C.词义引申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它是历史的产物。 D.词义不断引申的结果,形成了一词多义。 23.古代汉语复音词可以分为(AD)几类。

A.单纯复音词B.联绵复音词C.偏义复音词D.合成复音词24.词类活用包括下列哪些选项(ABCD)。 A.名词用如动词B.名词用作状语C.使动用法D.意动用法25.下列哪些词有使动用法(ABCD)。 A.方位名词B.形容词C.动词D.普通名词三、问答题26.使用工具书应注意哪些事项?答:使用工具书应注意以下事项:

(1)熟悉工具书的体例。工具书的体例指收录范围、条目编排及进行解说的原则和方法等,熟悉各书体例,如编排、部首、词目、字体、注音、释义以及引文书证等,可以提高查阅效率。

(2)掌握查字、定音、选义要领。查字包括部首、音序、笔画查字法等; 定音、选义的原则是:必须符合文意、符合情理、符合当时的用字实际。

(3)充分挖掘工具书的潜力,发挥工具书的效能。工具书不仅可以供查阅,还可以作为阅读材料和研究依据来使用。

27.简述异体字的分类。

答:异体字大致可分为三类: (1)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

(2)造字素材不同的异体字。包括:①形符不同异体字; ②声符不同异体字; ③声符形符都不同。

(3)偏旁位置不同的异体字。

四、翻译题28.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重点字词10分,其他语句翻译10分。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年老了。”乐师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乐师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太阳的光明一样;

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

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把一样明亮,点上火把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注:重点字词10分,其他语句翻译10分。错一处扣1分,不倒扣。

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_____。

通假字;

假借字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5.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是”“之”复指前置宾语6.词类活用是指_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献或信仰。

8.责毕收乎,来何疾也?责:债务; 责任。

9.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2.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13.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4.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感谢。

15.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写:描画; 书写。

(二)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8.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通“矫”,矫正; 假借(通假)义。

19.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20.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相:辅佐,辅助;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游泳。

22.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使动用法; 使……干净。

乱:使动用法; 扰乱。

23.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动用法; 使……来。

安:使动用法; 使……安定。

24.大天而思之。 大:意动用法; 认为……伟大。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5.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6.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何)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7.夫晋,何厌之有!(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8.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是。代词宾语前置。

29.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0.先君之好是继!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参考译文:

(1)孟尝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援,就拿粗劣的食物给他吃,(2)过了不久,冯谩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侠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3)手下的人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比照门下鱼客一般对待。”(4)过了不久,冯谡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侠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5)孟尝君手下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盂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比照门下有车坐的人一般对待。”(5)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访问着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对待。(6)此后不久,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侠啊,咱们回去吧!没有用来养家的东西(7)孟尝君手下的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心而且不知足。(8)孟尝君问道:“冯公有亲人吗?”回答说:“有老母亲。”(9)孟尝君就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的和用的,不让供给物品缺乏。(10)于是冯谩不再唱了。

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汉代的许慎在_______一书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说文解字》;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3.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4.使动用法是_______,意动用法是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一_______,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___,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7.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说:高兴; 说话。

8.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9.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0.责毕收乎,来何疾也?责:债务; 责任。

11.孟子去齐去:离开; 去往。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丈夫:男子,女性的配偶。怜:疼爱,怜悯。

(二)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4.骖銈于木而止。 木:树; 本义。

15.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6.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 本义。

17.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义。

18.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19.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些时候;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0.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强:使动用法; 使……强固。

贫:使动用法; 使……贫穷。

2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目: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或看。

2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23.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寤生,遂恶之。 惊:使动用法; 使……受到惊吓。

名:名词活用作动词; 命名,起名字。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4.姜氏何厌之有?(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7.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父母唯其疾之忧。

其疾。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日:“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原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2)《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5)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6)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7)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8)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0)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参考译文: (1)“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

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样),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2)《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进而推广到治理封邑和国家。(3)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其他方面罢了。(4)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保护不了。(5)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来罢了。(6)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推广到动物身上,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7)称一称,这样才知道轻重;

量一量,这样才知道长短。(8)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君王请认真地考虑考虑吧!(9)难道君王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这样心里才痛快吗?(10)宣王说:“不,这样做我有什么痛快的呢?我想借此来实现我最大的心愿(欲望)。”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是按照____字形系联的。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檀”、“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稍有不同,不但可以通过____、____等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也可以在谓语动词前面加____字表示被动。

于; 为;

见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5.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是”“之”复指前置宾语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讨厌。

7.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8.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9.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0.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病:受重伤; 生病。

1l.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献或信奉。

1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13.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14.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反:返回; 反对。

(二)说明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察; 本义。

16.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7.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8.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9.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益:增加; 引申义。

20.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 假借义。

2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22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 本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3.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5.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26.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绕圈。

2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私: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8.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9.吾谁欺?欺天乎?谁,疑间代词宾语前置。 30.之二虫又何知?何,疑间代词宾语前置。 31.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2.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4.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参考译文:

(1)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2)腚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更冷。(3)木材笔直得合乎墨线,用火把它烘烤弯成车轮,它弯曲的程度合乎圆规的圆,即使再干晒,也不会再挺直了,是因为烘烤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4)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5)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6)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 不面临深谷,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7)不了解先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8)干、越、夷、貉出生的婴儿,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却有不相同的风俗习惯,这是教育使他们成为这样的。(9)《诗经》说:“啊,你们这些君子,不要长时间地安逸。要安心地对待你们的职务,爱好这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些,就会赐给你们巨大的幸福。”(10)精神修养中没有比和道化为一体更大的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大的了。

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收录的字头属于____字形。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____。

通假字;

假借字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植”、“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4.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6.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吝惜; 喜爱。

7.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8.罢师而去之。 去:离开; 前往。

9.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倒下; 死亡。

10.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 丈人; 老人; 妻子的父亲。

11.于是乘其车,揭其一,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 说话。

13.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4.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察看; 本义。

16.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18.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 引申义。

19.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义。

20.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城:城墙; 本义。

21.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

利: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3.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7.敢问何谓也?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8.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9.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0.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2.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参考译文:

(1)晋平公向师旷问到:(2)“我的年龄已经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3)师旷说:“天晚了,为什么不点亮火把呢?(4)平公说:“哪里有作为人臣却嘲弄他的君主的呢?”(5)师旷说:“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哪敢嘲弄自己的君主啊!(6)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年轻时喜好学习,好像太阳刚刚升起发出的光芒;

(7)壮年时喜好学习,好像中午的日光;

(8)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亮火把时的光亮。(9)点亮火把(行走),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怎么样啊?”(10)平公说:“(说得)好啊!”2022年6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

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是按照____字形系联的。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橙”、“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稍有不同,不但可以通过____、____等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也可以在谓语动词前面加____字表示被动。

于; 为;

见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5.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吝惜; 喜爱。

7.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8.罢师而去之。 去:离开; 前往。

9.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倒下; 死亡。

10.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 丈人; 老人; 妻子的父亲。

11.于是乘其车,揭其一,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 说话。

13.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4.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察看; 本义。

16.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18.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 引申义。

19.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义。

20.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城:城墙; 本义。

21.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游泳。

2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使动用法; 使……干净。

乱:使动用法; 扰乱。

24.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动用法; 使……来。

安:使动用法; 使……安定。

25.大天而思之。

大:意动用法; 认为……伟大。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7.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何)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8.夫晋何厌之有?(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9.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是。代词宾语前置。

30.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先君之好是继!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原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2)《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5)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6)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7)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8)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

心与?(10)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参考译文: (1)“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

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样),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2)《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进而推广到治理封邑和国家。(3)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其他方面罢了。(4)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保护不了。(5)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来罢了。(6)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推广到动物身上,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7)称一称,这样才知道轻重;

量一量,这样才知道长短。(8)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君王请认真地考虑考虑吧!(9)难道君王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这样心里才痛快吗?(10)宣王说:“不,这样做我有什么痛快的呢?我想借此来实现我最大的心愿(欲望)。”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收录的字头属于____字形。

许慎; 《说文解字》; 部首;

小篆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____。

通假字;

假借字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檀”、“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 与;

后4.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献; 信仰。

7.责毕收乎,来何疾也?责:债务; 责任。

8.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0.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11.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12.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3.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感谢。

14.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写:句中指描画; 今义指书写。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5.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 追赶上; 本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8.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

通“矫”,矫正; 通假义。

19.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2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21.今也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相:辅佐,辅助; 引申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强:使动用法; 使……强固。

贫:使动用法; 使……贫穷。

23.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24.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25.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寤生,遂恶之。 惊:使动用法; 使……收到惊吓。

名;

名词活用作动词; 命名,起名字。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姜氏何厌之有?(何)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7.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8.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父母唯其疾之忧。

其疾。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原文: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7)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9)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10)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参考译文:

(1)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2)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更冷。(3)木材笔直得合乎墨线,用火把它烘烤弯成车轮,它弯曲的程度合乎圆规的圆,即使再干晒,也不会再挺直了,是因为烘烤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4)所以木材经过

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5)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6)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 不面临深谷,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7)不了解先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8)干、越、夷、貉出生的婴儿,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却有不相同的风俗习惯,这是教化使他们成为这样的。(9)《诗经>说:“啊,你们这些君子,不要长时间地安逸。要安心地对待你们的职务,爱好这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些,就会赐给你们巨大的幸福。,,(10)精神修养中没有比和道化为一体更大的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大的了。

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汉代的许慎在____一书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说文解字》;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3.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4.使动用法是____,意动用法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 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

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

叙述句; 描写句;

判断句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讨厌。

7.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8.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9.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10.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病:受重伤; 生病。

11.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1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13.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14.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反:返回; 反对。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16.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7.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12分)15.暮:年老; 引申义。

18.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9.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益:增加; 引申义。

20.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1.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

利: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2.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5.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每个2分,共5小题6个12分)26.敢问何谓也?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7.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8.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盂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

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原文: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2)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3)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4)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5)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5)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盂尝君客我。”(6)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7)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8)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9)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10)于是冯谖不复歌。

参考译文:

(1)盂尝君手下的人因为盂尝君看不起冯谖,就拿粗劣的食物给他吃。(2)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3)手下的人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盂尝君说:“给他鱼吃,比照门下鱼客一般对待。”(4)过了不久,冯谖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5)盂尝君手下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盂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比照门下有车坐的人一般对待。”(5)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访问着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对待。”(6)此后不久,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没有用来养家的东西。”(7)盂尝君手下的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心而且不知足。(8)盂尝君问道:“冯公有亲人吗?”(手下人)回答说:“有老母亲。”(9)孟尝君就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的和用的,不让供给物品缺乏。(10)于是冯谖不再唱了。

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____。

通假字;

假借字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5.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6.词类活用是指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者; 国家。

8.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说:高兴; 说话。

9.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10.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1.姜氏何厌之有。 责:债务; 责任。

12.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厌:满足; 厌恶。

1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4.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丈夫:男子,女性的配偶。怜:疼爱,怜悯。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2分)15.骖銈于木而止。

木:树; 本义。

16.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7.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 本义。

18.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义。

19.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20.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些时候;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下列句中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 使……成为边邑。

23.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24.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绕圈。

2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私: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7.吾谁欺?欺天乎?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8.之二虫又何知?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9.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2.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乎公曰:“善哉!”原文:

(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2)“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3)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4)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5)师旷曰:“臣安敢戏其君乎?(6)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7)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8)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9)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10)平公曰:“善哉!”参考译文: (1)晋平公向师旷问到:(2)“我的年龄已经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3)师旷说:天晚了,为什么不点亮火把呢?(4)平公说:“哪里有作为人臣却嘲弄他的君主的呢?”(5)师旷说:“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哪敢嘲弄自己的君主啊!(6)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年轻时喜好学习,好像太阳刚刚升起发出的光芒;

(7)壮年时喜好学习,好像中午的日光;

(8)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亮火把时的光亮。(9)点亮火把(行走),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怎么样啊?”(10)平公说:“(说得)好啊!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3.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4.词类活用是指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二、解释句中黑体宇(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 说话。

6.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7.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昧; 不好的气味。

8.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与“坏”相对。

9.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谢谢。

10.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丈夫:句中指男子,现代指女性的配偶。 怜:句中指疼爱,现代指怜悯。

11.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写:句中指描画,现代指书写。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2.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 察看; 本义。

13.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15.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 16.出跳乎井干之上。 千; 栏杆。假借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7.庄公寤生,惊姜氏。寤; 倒着。

18.子墨子九距之。 距:抵挡。

19.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20.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党:偶然。 常:曾经。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21.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安; 使动用法,使……安。

2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1大:意动用法,认为……伟大。 23.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生二心。 24.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25.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不谷、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履实不才,又谁敢怨?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父母唯其疾之忧。

其疾。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1.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五、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2”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盂尝君客我!”原文:

①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②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盂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2出无车2“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一④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⑤日。“盂尝君客我!”参考译文:

盂尝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拿粗劣的食物给冯谖吃。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

“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盂尝君。盂尝君说:“给他鱼吃,照门下有鱼吃的人一般对待。”又过了不久,冯谖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盂尝君手下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事告诉盂尝君。盂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照门下有车坐的人一般对待。”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访问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对待。”33.长驱到齐,晨而求见。盂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觅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谩曰:“君云t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原文:

①长驱到齐,晨而求见。②盂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

“收毕矣。”以何市而反?”③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④盂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⑤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⑥盂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参考译文:

①一直赶着车回到齐国,早晨就求见孟尝君。②盂尝君对他这么快回来感到奇怪,穿戴好衣帽来接见他'说:“债都收完了吗,回来怎么这么快呀?”冯谖回答说:“收完了。”盂尝君问:。用它们买什么回来了?”③冯谖说:“您说‘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来买,,我个人想,您宫中囤积着珍宝,狗马充满了外厩,美人站满了堂下,您家缺少的东西只有义罢了。我私下为您买了义。。④盂尝君问道:“买义是怎么回事?”冯谖回答说:“现在您有小小的封地薛,您不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来抚爱,却趁机用商贾的手段从他们身上取利。⑤我私下假托您的命令,把偾赐给了那些百姓,于是就烧了那些债券,百姓都称颂您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义的方法。。⑥孟尝君不高兴了,说:“好吧,您休息去吧。”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3.词类活用是指.__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

偶然用为别的词4.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主要的三种类型有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5.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是__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6.使动用法是___意动用法是___、_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 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是主观的看法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7.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吝惜; 喜爱。

8.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说:高兴; 说话。

9.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10.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1.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12.罢师而去之。斩子反以为大戮。

去:离开; 前往。

13.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讨厌。

14.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15.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17.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8.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9.甲执兵,固即死也。

16.良马可兵:兵器; 本义。

20.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21.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晨;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3.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

利: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4.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5.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22.洁:使动用法; 使……干净。

乱:使动用法; 扰乱。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7.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何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何马”。 28.敢问何谓也?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9.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0.吾谁欺?欺天乎?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1.之二虫又何知?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参考译文:

“越过一个国家把远方作为自己的边邑,您会知道它的难处;

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来增益邻国呢?邻国的加强就是国君您的削弱。如果舍弃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节往来,郑国供应他们所缺乏的馆舍和资粮,您也没有损害。而且您曾经给予

晋君恩赐,晋君答应给您焦、瑕两地,但早晨渡过黄河回国,晚上他们便筑起了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边界,又想扩大它西面的边界;

如果不损害秦国,将从哪里取得想要的土地呢?损害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高兴了,和郑人结了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就回国了。

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___、___、___,讲用字法的是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___种类型,即___。

三;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5.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二、解释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8.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反:返回;反对9.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10.责毕收乎,来何疾也?责:债务; 责任。

11.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推车而及。

14.故不能及:追赶上; 本义。

15.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18.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矫; 假借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0分)19.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无:通“毋”,不要。

20.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辨:通“辩”,争辩。

21.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 惰:通“修”,身高。 22.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通“赐”,赐予。

23.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阙:通“掘”,挖掘。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2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

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

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27.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动用法。使……贫穷。

28.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

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29.姜氏何厌之有.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30.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3.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4.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五、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5.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编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墙间,之祭者,乞其余; 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参考译文:

①齐国有一个和一妻一妾同住在一起的人,那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②他的妻子问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③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问他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④可是却从来没有显贵的人来,我准备偷偷地看看丈夫所去的地方。”⑤早晨起来,他躲躲闪闪地尾随在丈夫后面,看丈夫所去的地方,走遍国都之中没有一个和他站着谈话的人。⑥最后到东边城外的坟地,走到祭扫坟墓的人中间,乞讨他们剩余的饭菜;

不够,⑦又回头到别处乞讨。这就是他谋求吃饱喝足的办法。

⑧他的妻子回到家,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依靠终身的人,如今却像这样!”与他的妾骂她们的丈夫,一起在院子中哭泣;

⑨但那丈夫却不知道这件事,洋洋得意地从外边回来,对他的妻妾摆威风。⑩由君子看来,有些人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他的妻妾不感到羞耻,又不一起哭泣的,是很少的了。

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5.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二、解释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6.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垮台; 死亡。

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8.卸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病:受重伤;生病。

9.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10.责毕收乎,来何疾也?责:债务;责任。

11.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国:国都; 国家。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丈人:老人。妻子的父亲。

14.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5.骖鲑于木而止。

木:树; 本义。

16.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7.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 本义。

18.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义。

19.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20.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益:增加;引申义。

2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城:城墙; 本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22.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绕圈。

2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私; 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24.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动用法; 使……饮酒。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26.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27.夫晋何厌之有.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28.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寡人。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9.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0.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1.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2.无乃尔是过与?尔。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3.(癸酉,)师陈于章。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都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郁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参:

①癸酉,齐晋两国的在章摆开了阵势。②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为车右。晋国解张为邵克驾车,郑丘缓为车右。③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再吃早饭!”④不给马披上甲胄就驱马进击。⑤邵克被箭射伤了,血一直流到鞋上,仍然没有中断鼓声。说:“我受重伤了!”⑥张侯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了箭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染红了。哪里敢说受重伤了?您还是努力作战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交战,如果遇到难以通行的道路,我一定下来推车。您难道知道这些吗?——可是您受重伤了!”⑦张侯说:“全军士卒的耳朵都听着我们的鼓音,眼睛都看着我们的旗帜,前进还是后退,都听从他的指挥。这辆车一个人镇守它,可以成就大事。怎么能因为受了重伤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着必死的决心。伤势还没到死的地步,您还是努力吧!”⑨左手把缰绳并握在一起,右手拽过鼓槌就敲起来。马狂奔不能

停止,跟随着主帅的车追了上去。⑩齐国的溃败。晋国的追击齐国的,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3.词类活用是指____、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 偶然用为别的词。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5.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是_____、_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6.使动用法是_____意动用法是_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二、解释字词(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吝惜; 爱。

8.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说:高兴;说话。

9.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 河流。

10.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与“坏”相对。

11.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 诽谤。

12.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13.责毕收乎,来何疾也?责:债务;责任。

14.罢师而去之。斩子反以为大戮。

去:离开; 前往。

15.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6.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17.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奉:捧; 本义。

18.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义。

19.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义。

20.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义。

21.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晨; 假借义。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

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3.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责利之。子; 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利; 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24.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 使……活。

25.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 使动用法; 使……干净。乱; 使动用法; 扰乱。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 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

27.既来之,则安之。 来; 使动用法;

使……来。安:使动用法; 使……安定。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8.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9.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0.敢问何谓也?何;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1.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2.吾谁欺?欺天乎?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3.之二虫又何知?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参:

“越过一个国家把远方作为自己的边邑,您会知道它的难处;

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来增益邻国呢?邻国的加强就是国君您的削弱。如果舍弃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节往来,郑国供应他们所缺乏的馆舍和资粮,您也没有损害。而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赐,晋君答应给您焦、瑕两地,但早晨渡过黄河回国,晚上他们便筑起了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边界,又想扩大它西面的边界;

如果不损害秦国,将从哪里取得想要的土地呢?损害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高兴了,和郑人结了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就回国了。

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_、____方面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3.通假字是____; 假借字是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4.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二、解释字词(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 景色。

7.赦之,以劝事君者。 劝:鼓励; 劝告。

8.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谢谢。

9.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10.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议论过失; 诽谤。

1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勤:劳动; 勤劳。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2.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益:涨水。本义。

1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末:尖端。引申义。

14.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 15.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假借义。

16.保民而王,奠之能御也。 保:安定。引申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7.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倒着。

1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19.子墨子九距之。 距:抵挡。

20.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介:微小。

21.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党:偶然。常:曾经。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

22.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民生二心。

23.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

把……当作困难的事。免; 使其君免于灾祸。

2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贱; 认为……低贱。

2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贫。

26.晋侯饮赵盾酒。 饮; 使……饮酒。

27.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肘; 用肘撞。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

28.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不谷、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9.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0.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1.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3.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我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我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参:

邹忌身高八尺多,仪表堂堂,容貌漂亮。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不相信,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他的妾说:“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进来。邹忌跟他坐着交谈,又向客人问这件事说:“我跟徐公相比,哪个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的原因,是因为偏爱我; 我的妾认为我漂亮的原因,是因为害怕我;

客人认为我漂亮的原因,是因为有事情求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客人有事情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廷的妃子和左右的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廷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您所受到的蒙蔽太厉害了。”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____、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____、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

意思对了即可给分。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5.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二、解释句中黑体字(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多行不义必自毙,于子姑待之。 毙:垮台; 死亡。

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8.卸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病:受重伤; 生病。

9.姜氏何厌之有。 满足; 讨厌。

____方面。

10.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放弃; 错误。

11.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国:国都; 国家。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丈人:老人; 妻子的父亲。

14.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过:访问; 经过。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骖缝于木而止。 木:树; 本义。

16.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时:天时; 引申义。

17.中御而从齐侯。 御:驾车; 本义。

18.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本义。

19.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20.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益:增加; 引申义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21.逐之,三周华不注。 周:名词活用为动词; 饶圈。

2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动用法; 认为……漂亮。私; 名词活用作动词; 偏爱。

23.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动用法; 使……饮酒。

2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25.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美:使动用法; 使……美。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26.夫晋何厌之有.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7.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是。代词宾语前置。

28.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9.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0.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无乃尔是过与?尔。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32.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曰:“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市义奈何也?”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参:

①赶着车回到齐国,早晨就求见孟尝君。②孟尝君对他这么快回来感至0奇怪,③穿戴好衣I旧来接见他,说:“债都收完了吗,回来怎么这么.决呀?”。冯谖回答说:“收完了。”④孟尝君问:“用它们买什么回来了?”⑤冯谖说:“您说t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来买,,我个人想,您宫中囤积着珍宝,狗马充满了外厩,美人站满了堂下,您君家缺少的东西只有义罢了。我私下为您买了义。”⑥孟尝君问道:“买义是怎么回事?”⑦冯谖回答说:“现在您有小小的封地薛,但您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来抚爱,⑧却趁机用商贾的手段从他们身上取幂Ⅱ。⑨我私下假托您的命令,把债赐给了那些百姓,于是就烧了那些债券,百姓都称颂您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义的方法。”⑩孟尝君不高兴了,说:“好吧,您休息去吧。”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____讲用字法的是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通假字是____假借字是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3.词类活用是指____。

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5.使动用法是____意动用法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6.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方面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二、解释宇词(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7.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8.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反:返回;与“正”相对。

9.余病矣!病:受重伤; 生病。

10.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谢谢。

1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12.赦之,以劝事君者。 劝:勉励; 劝告。

1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穷:穷尽; 贫穷。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4.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 本义。

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亡:消亡; 引申义。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17.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倍:违背; 假借义。

18.中御而从齐侯。 驾车; 本义。

(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9.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辩:分辨。

20.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道路。

21.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赐。

22.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2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无:不要。

24.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又。

三、说明句中的语法问题(一)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

25.文王以百里外而臣诸侯。 臣; 使……成为臣属。

2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 游泳。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老(1); 尊敬。

幼(1); 疼爱。

28.于是梁王虚上位。 虚; 使……虚。

29.晋灵公不君。 君; 行君道。

30.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肘; 用肘撞。

(二)指出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 31.客何好?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3.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不谷。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35.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予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参:

①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②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畜养而控制它呢?③顺从天而歌颂它,那里比得上控制天而利用它呢?④观望天时而等待它的恩赐,那里比得上顺应天时而使用它呢?⑤依赖物类的自然繁殖而使它增多,⑥那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禽兽而使它发生变化呢?⑦思慕万物而使它成为供自己使用的东西,那里比得上管理好万物而不失去它呢?⑧寄希望于万物自然生长,那里比得上改善万物的生长条件而促使它生长呢?⑨所以放弃人的努力而思慕天,就不能掌握万物发展变化的实情。

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主要区别是____。

词类活用是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词的兼类是词固有的用法3.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宇(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句中义:国都; 今义:国家。

2.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险:句中义:难以通行的路; 今义:危险。

3.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反:句中义:返回; 今义:反对。

4.薛谭乃谢求反。 谢:句中义:道歉; 今义:谢谢。

5.姜氏何厌之有.厌:句中义:满足; 今义:厌恶。

6.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句中义:倒下; 今义:死亡。

7.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给:句中义:充足供应; 今义:给予。

8.星队木鸣,国人皆恐队:句中义:坠落; 今义:队伍。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鞣:烘烤; 假借义。

2.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本义。 3.亡羊补牢。 亡:丢失; 引申义。

牢:养牲畜的圈; 本义。

4.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5.天行有常。

行:运行I引申义。 6.邹忌惰八尺有余。 惰:长;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之日寤生。

惊:使动用法; 使受到惊吓。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认为……美。

4.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影墙。 君:名词活用作动词; 守君道。

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小。 6.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远离。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1.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马: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客何好?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褊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墙间,之祭者,乞其余; 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参:

①齐国有一个和一妻一妾同住在一起的人,那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②他的妻子问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③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问他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④可是却从来没有显贵的人来。我准备偷偷地看看丈夫所去的地方。”⑤早晨起来,他躲躲闪闪地尾随在丈夫后面,看丈夫所去的地方,走遍国都之中没有一个和他站着谈话的人。⑥最后到东边城外的坟地,走到祭扫坟墓的人中间,乞讨他们剩余的饭菜;

不够⑦又回头到别处乞讨。这就是他谋求吃饱喝足的办法。

⑧他的妻子回到家,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依靠终身的人,如今却像这样!,与他的妾骂她们的丈夫,一起在院子中哭泣;

⑨但那丈夫却不知道这件事,洋洋得意地从外边来,对他的妻妾摆威风。

⑩由君子看来,有些人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他的妻妾不感到羞耻,又不一起哭泣的; 是很少的了。

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汉代的____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讲的是用字法。

许慎;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3.通假字是_____; 假借字是____。

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句中义:影子; 今义:景色。

2.赦之,以劝事君者。 劝:鼓励; 劝告。

3.薛谭乃谢求反。

谢:句中义:道歉; 今义:谢谢。

4.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5.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议论过失; 诽谤。

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勤:劳动; 勤劳。

7.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 亡:句中义:逃亡; 今义:死亡。

走:句中义:跑; 今义:走路。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流水暴益,荆人弗知。 益:涨水。本义。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末:尖端。引申义3.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4.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栏杆。假借义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引申义。 6.庄公寤生,惊姜氏。

寤:倒着(或难产)。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动用法; 使民生二心。

2.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 意动用法;

把……当作困难的事。免; 使动用法; 使其君免于灾祸。

3.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贱; 意动用法; 认为……低贱。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动用法; 使……贫。

5.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肘;

名词活用为动词; 用肘撞。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哪种类型。 1.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不谷; 用“是”复指前置宾语。先君之好; 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敌;

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4.微斯人,吾谁与归?谁;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我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我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富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参:

①邹忌身高八尺多,仪表堂堂,容貌漂亮。②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③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④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不相信,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他的妾说:“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⑤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进来。邹忌跟他坐着交谈,又向客人问这件事说:“我跟徐公相比,哪个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⑥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反复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⑦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 我的妾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害怕我;

客人认为我漂亮,是因为有事情求我。”⑧于是邹忌上朝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客人有事情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⑨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廷的妃子和左右的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廷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⑩由此看来,您所受到的蒙蔽太厉害了。”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______; 讲用字法的是______。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3.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4.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三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田:打猎; 田地。

2.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亲自。

3.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4.责毕收乎,来何疾也?责:债务; 责任。

5.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7.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8.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追赶上:本义。

2.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时:天时; 引申义。

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城墙; 本义。

4.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骄:矫; 假借义。

5.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本义。

6.吾闻穷巷多怪,雎学多辨。 辨:争辩; 假借义。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3.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使动用法。使……贫穷。

5.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6.子反为人嗜酒,甘之,不能绝之于口。 甘; 意动用法; 认为……甘。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1.夫晋何厌之有。

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 合同异,离坚白; 然不然,可不可;

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

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汇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原文:

①公孙龙问于魏牟曰:“②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 ③合同异,④离坚白; ⑤然不然,⑥可不可;

⑦困百家之知,⑧究众口之辩;

吾自以为至达已。⑨今吾闻庄子之言,汇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⑩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译文:

公孙龙向魏牟问道:“我小的时候学习圣贤的主张,长大后明白仁义的道理; 能够把事物的两面合二为一,把事物坚白性质区分开来; 把不对的说成是对的,把不认可的看作是适宜的;

能够让百家智士迷惑,让善变者词穷,我自以为是最为通达的了。我听了庄子的话以后感到迷惑不解,不知是我的辩论才能不如他还是学识不如他,现在来冒昧地请教你。”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1.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考察。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3.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主要区别____、____。 词类活用是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词的兼类是词固有的用法。

4.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

5.从语音形式看,古代汉语以____为主____居少数。

单音词; 复音词。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1.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臭:气味; 不好的气味。

2.射其右,毙予车中。 毙:倒下; 死亡。

3.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国:国都; 国家。

4.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吝惜;爱。

5.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池:护城河; 池塘。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挖掘; 假借义。

2.此小大之辩也。 不同; 假借义。

1.若阙地3.故不能推车而及。 追赶上:本义。 4.天行有常。 运行; 引申义。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尖端; 引申义。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2.魏文侯燕饮。 燕; 宴会。

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辩:分辨。

4.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蚤:早。

5.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错; 放弃。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从左右,皆肘之。

肘; 用肘撞。

2.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 惊; 使受到惊吓。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老(1); 尊敬。

幼(1); 疼爱。

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大; 认为……伟大。

5.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贱; 认为……低贱。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哪种类型1.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2.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无乃尔是过与?尔。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倾,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曰:“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2.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参:

(1)盂尝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拿粗劣的食物给他吃。(2)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3)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盂尝君。(4)盂尝君说:“给他鱼吃,照门下鱼客.般对待。”(5)又过了不久,冯谖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6)孟尝君手下的人都笑话他,又把这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马,照门下有车坐的人一般对待。”(7)于是冯谖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访问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对待。”此后不久,又弹他的佩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没有用来养家的东西!”(8)孟尝君手下的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心并且不知足。(9)孟尝君问道:“冯公有亲人吗?”手下的人回答说:“有老母亲。”(10)孟尝君就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的用的,不让他母亲缺乏生活用品。于是冯谖就不再唱了。

(2)当初,赵宣子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2022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____讲的是造字法; ____讲的是用字法。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三个方面来考察。 词义程度; 词义范围; 词的感情色彩。

3.通假字是____;

假借字是____.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____种类型:____。 三;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二、说明下列旬中黑体字在旬中的意义和今义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吝惜;喜爱。

2.中御而从齐侯。 驾车; 本义。

3.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谢谢。

4.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返回; 与“正”相对。

5.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国都; 国家。

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勤:劳动; 勤劳。

7.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躲避; 开辟。

8.再拜稽首,奉觞加壁以进。 奉:捧着; 奉命。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形容筋骨相也。

相:观看; 本义。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末:尖端。引申义。

3.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监:监视。引申义。

1.良马可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反复练习,引申义。

5.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说:喜悦。本义四、指出下列旬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旬中的意义1.臣有所与共担缇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菜:采。

2.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辩:变化。

3.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 新。

4.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党:偶然。常:曾经。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生; 使民生二心。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 意动用法;

把……当作子女。利; 名词活用作动词; 谋取利益。

3.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臣;

使动用法,使……成为臣属。

4.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目:名词活用为动词; 用眼睛瞪。

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动用法,使……贫。

6.子反为人嗜酒,甘之,不能绝之于口。 甘; 意动用法; 认为……甜美。

7.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

使动用法。使……远离。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于那种类型1.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不谷、先君之好。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2.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我。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6.吾谁欺?欺天乎?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7.惟陈言之务去。

陈言。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El:“我孰与徐公美?”妾El:“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我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规,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参:

①邹忌身高八尺多,仪表堂堂,容貌漂亮。②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③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④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不相信,又问他的妾说;

“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他的妾说:“徐公怎么能赶上您呢!”⑤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进来。:邹忌跟他坐着交谈,又向客人问这件事说:“我跟徐公相比,哪个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⑥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照着镜子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说:‘‘⑦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

我的妾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害怕我;

客人认为我漂亮,是因为有事情求我。”⑧于是邹忌上朝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客人有事情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⑨如今齐国土地方圆

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宫廷的妃子和左右的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廷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⑩由此看来,您所受到的蒙蔽太厉害了。”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____、____、____讲用字法的是____、____、____。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____。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____种类型____。

三;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个方面。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转移。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旬中的意义和今义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国都; 国家。

2.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亲:新; 亲自。

3.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反:返回; 相反。

4.其友竖谷阳奉卮酒而进之。 奉:捧; 奉命。

5.责毕收乎,来何疾也?责:债务; 责任。

6.射其右,毙于车中。 毙:倒下; 死亡。

7.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卫。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揭:高举; 揭发。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旬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推车而及。

追赶上:本义。

2.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天时; 引申义。

1.故不能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城墙; 本义。

4.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护城河; 本义。

5.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矫; 假借义。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无:通“毋”,不要。

2.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辨:通“辩”,争辩。

3.邹忌惰八尺有余,身体呋丽。 惰:通“修”,身高。 4.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通“赐”,赐予。

5.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阙:通“掘”,挖掘。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

名词活用作动词; 游泳。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3.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

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使动用法。使……贫穷。

5.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

名词活用作动词; 用眼睛示意。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14分)1.姜氏何厌之有.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5.微斯人,吾谁与归.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犏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蟠间,之祭者,乞其余; 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参:

①齐国有一个和一妻一妾同住在一起的人,那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②他的妻子问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③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问他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④可是却从来没有显贵的人来。我准备偷偷地看看丈夫所去的地方。”⑤早晨起来,他躲躲闪闪地尾随在丈夫后面,看丈夫所去的地方,走遍国都之中没有一个和他站着谈话的人。⑥最后到东边城外的坟地,走到祭扫坟墓的人中间,乞讨他们剩余的饭菜;

不够。⑦又回头到别处乞讨。这就是他谋求吃饱喝足的办法。

⑧他的妻子回到家,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依靠终身的人,如今却像这样!,与他的妾骂她们的丈夫,一起在院子中哭泣;

⑨但那丈夫却不知道这件事,洋洋得意地从外边来,对他的妻妾摆威风。

⑩由君子看来,有些人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他的妻妾不感到羞耻,又不一起哭泣的; 是很少的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