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文具》课堂目标设计
课标 要求 学 习 内 容 分 析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的“有效对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买文具》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突出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通过创设买文具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操作、观察、发现等实践活动来认识不同面值的小面额人民币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 内容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购物”的知识。认识人民币学 情 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现 状 生都认识人民币,都有过买文具的经历,但对如何付钱、该找回多少钱缺少换算能分 析 力。 重 点 难 点 预 设 重点 难点 知识 技能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认识常用的小面额人民币,了解并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会用小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1、会用小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使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过程 方法 情感 态度
教学策略设计
媒 体 资 源 方 式 方 法 教师准备:以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为主要教学媒介组织教学,人民币教具,文具卡片 学生准备:人民币教具,作业单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研讨式教学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式学习。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学习评价设计(鼓励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风格创新)
课前检测
【主要内容】
1. 认识哪些人民币。
2. 是否有购买过文具,是否知道如何付款。 【评价反馈】
1.通过晓黑板平台上传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并将自己购买文具的视频录制下来上传分享。
2.学生、教师可以随意查看每位同学的作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痛点在哪里。
课堂练测 【主要内容】
1.阐述自己认识的人民币。 2.说明从哪些方面辨认人民币。 3.将人民币按照元角分进行分类。 4.探讨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5.小组模拟开店,进行购物体验。 【评价反馈】
1.通过小组合作、上台展示汇报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习其他同学的经验。 2.教师及时评价,发现问题并解决。
课后评测 【主要内容】 1. 换一换
2.用1元进行文具购买。 【评价反馈】
1.学生将自己的购买物品和过程发到学习平台,学生之间互相查看。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课前习】
1.布置任务:找出家里的人民币,观察人民币的特征。 2.到文具店里购买文具,思考如何付钱和如何找钱。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活动,激发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情境创设】
图片展示的一家人在过春节,春节大家最开心的事情是收红包,红包里面装着人民币。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过新年收红包情境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学与教的活动 【认识人民币】
1.学生认识哪些人民币。 2.如何辨认人民币是多少钱?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在学会辨认人民币,了解面额大小之后,才能为下面购物环节奠下基础。
【简单分类,了解人民币单位】
1.提出任务:小组合作,将人民币按照元角分进行分类。 2.完成作业单练习一:填一填
【设计意图】
1.在初步认识人民币之后,再通过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分一分,进一步了解人民币,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用不同方法把人民币分类。 3.自然地体会人民币的单位。
【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1.1元=10角,1角=10分 2.1元=10角=100分 【设计意图】
1.师生一起数出10角、数出10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邻人民币单位的进率都是10的印象。
2.由角与分之间关系,推出元与分之间关系。
【购物体验】
1.提出任务:小组合作,一人担任店长,另外三个人担任顾客,进行模拟购物。 2.小组展示,思考如何付钱,如何找钱。 【设计意图】
1.购物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3.感悟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1.交流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表达收获,包括人民币的分类和单位换算等。 2.观看视频:人民币的变迁史。
3.教师总结: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爱护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 【设计意图】
1.学生自由表达收获,进行自查。
2.视频的观看,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教学评价与反思
自我反思
课堂小结 【优点与特色】
1.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为学生开创了充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时间的空间,重点解决一些对他们来说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如“辨认人民币”,先让学生观察,自由说特征,教师再做以归纳和引申,很容易就记住了。
2.体现了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为学生创设了模拟购物的情景,通过活动,使学生再买卖中不仅学会了使用人民币,而且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问题与建议】
1.教学评价上还略显单一,缺乏生生之间的评价,鼓励性用于也很简单,缺乏针对性,不富有激励性。
2.重难点应该是重点要掌握的内容,觉得自己教学设计上海市没有弄好,学生知识的掌握不够透彻,要加强改进。
同伴评价
【优点与特色】
1.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问题与建议】
1.课堂预设未做好,时间把握不足。而导致练习到后面结束较匆匆。
专家点评 【优点与特色】
1.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以形象记忆为主,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比较短。教者在这个过程中,把教材中的静态知识动态化,设计了师生“购物活动”,建立了开放式的教学空间,学生在富有趣味性、应用性的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智慧。
【问题与建议】
1.应该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教育,要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人民币,培养积极的价值观。
2.关于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讲解的不够透彻。再练习部分,除了让学生讲述答案,还应该让学生讲解解题的过程,进行知识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