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500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老独特的文化背景上逐渐形成和发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不仅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框架,而且还是中国国有文化的历史化的继承和传播,使中国文明的灿烂和博大精深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发扬光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观念和教化方式,它融汇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千古不变的礼仪文化和美德文化。从《论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以己操行,而求于人”,崇尚礼义廉耻。《孟子》中,我们听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教育观,强调“自见、自量、自律”的道德品质。而《诗经》里犹如诗歌一般,记录了古人的自然观念、家庭观念和人生观念,教众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弘扬兴邦的精神。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尊重道德准则,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国人古往今来一直积极行善积德,坚守传统道德准则。比如说,儒家传统中重视“君子之交淡如水”,强调友情淡雅不张扬。儒家教育也重视仁义礼智信,认为“仁者爱人,义者治人”,并且重视“和气、礼仪和安步”。赞誉“诗书把节操点,礼乐安人间的和”的统治思想深入人心,使得中国古代的文明思想和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审美观念上强调追求自然、简洁、和谐。它认为美是指凡事按照人生审美的规范,把物象、思想和形式,都综合在一起,使其在自然中达到最高境界。中国古代的建筑和艺术,
- 1 -
都体现了这一审美观念,以节制取胜的历史建筑,以及陶瓷、书画等艺术形式,都赢得了古今中外的赞誉,得到了愈来愈多的文化研究和探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也养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习俗。中国古老的文字,体现了古人对文明、和谐和优美的追求,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以“八珍”为代表,表现了中国古老文明的特色,传承至今,也让人们领略到精致的膳食文化,享受到美味的美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看到,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在不断的积淀中,汲取智慧、磨练品德,积极求新、敢于改革,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世界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文化,同时发扬了这种精神财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中国独特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缩影。它不仅是中华民族集体性格的结晶,也是当代中国人文化修养的楷模。未来,中国人将继续深入研究、发扬和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千百年来不变的民族精神,使它更好地代表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形象。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