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三作业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三作业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讲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一、选择题

下图为2009—2013年贵州省某地(石灰岩广布)不同等级荒漠化土地土壤侵蚀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荒漠化治理的重点是

A.潜在荒漠化土地 B.轻度荒漠化土地 C.中度荒漠化土地 D.强度荒漠化土地 2.据图推测可知

A.强度荒漠化土地与无荒漠化土地土壤覆盖厚度相当 B.潜在荒漠化土地植被覆盖率最高

C.中度荒漠化土地生产力高于轻度荒漠化土地 D.该地区实行了荒漠化治理措施

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一段时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结合相关知识,完成3~5题。

3.下图中反映出科尔沁地区人类对地理环境认识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4.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态环境脆弱 ②气候异常 ③大规模人口迁入开发 ④不合理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科尔沁沙地走“沙绿民富”的道路给我们的启示,叙述错误的是 A.本区经济建设必须以生态建设为前提

B.树立新的发展观,由“掠夺性开发”转向“可持续性开发” C.实行退耕还草,封沙育草,加大力度发展畜牧业

D.发展乔、灌、草、药相配合、农牧副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乙处大面积分布有荒漠,其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是 A.过度放牧与黄河多年断流 B.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 C.修建梯田与不合理的灌溉 D.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大幅度减少

7.图中丙处要减少荒漠化,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禁止开垦、放牧等经济活动 B.实施环境移民

C.合理分配内流河上、下游的水资源 D.引黄河水大力植树造林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实验,是能在短期内检验实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实验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图。据此回答8~9题。

8.关于植被覆盖率对河流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呈正相关 B.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呈负相关

C.植被覆盖率提高20%,泥沙产生量相应减少20% D.植被覆盖率大于60%时,对径流产生量影响最小 9.根据材料判断,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模拟实验中降水量太少

B.显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降水、地形

C.考虑综合效益,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率是40%~60% D.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10~11题。

10.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A.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生物多样性 B.①为生物多样性 ②为环境人口容量 ③为石漠化面积 C.①为环境人口容量 ②为石漠化面积 ③为生物多样性 D.①为石漠化面积 ②为生物多样性 ③为环境人口容量 11.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

C.喀斯特地貌广布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 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13.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 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退耕还林还草 ④从根本上杜绝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截止2009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37万平方千米,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500多亿元。因此,加强荒漠化防治是当前我国重要而紧迫的一项战略任务。下图为我国原生、次生荒漠的分布图(图1)。

材料二 我国某大型企业(S)在图示的M沙漠地区(图2所示)创建了独特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融合”的新模式,这种“生态、经济、民生”共赢的发展思路,依托科技投入,使沙漠得到资源化利用,其中与成功选种耐旱耐盐碱的灌木——沙柳(图3所示)密切相关。成熟沙柳长于地面三、四米高,当生长到三至六年砍一次可再生,人们用刀齐根砍下的沙柳,再切成七八十厘米还可成为新树苗。沙柳枝条可加工纸板和造纸,沙柳同时也是一种祛风清热、散瘀消肿的药材。

(1)分析图1所示地区荒漠化可能带来的危害。

(2)为实现我国土地荒漠化防治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分析图2所示地区沙漠广布的自然原因。

(4)据图3及提供信息,说明在该地固沙保土选种沙柳的原因。

(5)考虑沙柳的特性与价值,S企业谋求发展,将收集的建设性方案归结三类: 方案Ⅰ:依托沙漠沙柳,大力发展饲养业; 方案Ⅱ:依托沙漠沙柳,大力发展造纸业; 方案Ⅲ:依托沙漠沙柳,大力发展制药业;

就以上三种方案,请选择一个你最支持的方案,阐述理由。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图甲)。

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第十单元 第一讲

【考点集训】

1.A 2.D 3.B 4.A 5.C 6.B 7.C 8.B 9.D 10.A 11.D 12.C 13.A

14.(1)危害:①影响农业生产,土地退化会使土地的生产力持续下降,导致粮食和牧草减产或绝收;②破坏基础设施,流动沙丘威胁水库安全,甚至淹没城镇、农田、公路、铁路;③沙尘暴降低大气能见度,威胁交通安全;④恶化生存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 (2)加强立法和行政干预;加强对荒漠化地区的监测;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育草封沙,设置沙障,构筑防护林体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矛盾;多途径解决农牧地区能源问题;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3)地处我国内陆(鄂尔多斯高原),属于中温带干旱与半干旱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小;地表植被稀疏,土质疏松,沙土广布;风力作用强,沉积作用形成沙漠、搬运作用形成流动沙丘。 (4)因为沙柳耐旱耐盐碱,适宜在本地生长;枝条丛生,不怕沙压;根系发达,生命力强;生长迅速,周期短;用途广,经济价值高。 (5)方案Ⅰ: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扩大饲养种类与规模,增加经济收入。方案Ⅱ:造纸原料有保障,可扩大就业机会,产品易于投入市场。方案Ⅲ:充分利用沙柳资源,扩大生物制药品种,产品的附加值高。

15.(1)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荒漠植被)。 (2)西北风。冬春季节,亚欧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近地面)空气从高压中心呈顺时针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故为西北风。 (3)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植被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水分和温度,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同时,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