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均田的意思

均田的意思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均田的词语解释是: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均田[jūntián]⒈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⒉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均田的词语解释是: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均田[jūntián]⒈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⒉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拼音是:jūn tián。 结构是:均(左右结构)田(独体结构)。 注音是:ㄐㄨㄣㄊ一ㄢˊ。

关于均田的成语

辩折田巴  殷殷田田  势均力敌  利益均沾  苦乐不均  不均  权均力敌  权均力齐  渤澥桑田  劳逸不均  

关于均田的词语

殚均  殷殷田田  桑田麻田  均田制  生田熟田  均衡器  均田  均籴  上田下田  良田不如心田好  

关于均田的造句

1、在均田制度下,唐代职事官、散官、封爵、勋官等均可按品级受职分田和永业田。  

2、就此而言,实际上已经预示均田制末日的到来。  

3、这是一种均田制度,承北魏以来。  

4、但是,在均田制实施的过程中,却遭遇到了来自下层的变通与退出力量,使得均田制度的演进过程又呈现出既定利益结构下的诱致性变迁。  

5、如田制,他能将西晋占田、北魏均田到唐代的租庸调,由租庸调到两税法,合成一个整体,且对别人不经意的每一个细微末节体现出他的春秋笔法、史学精神。  

均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引《汉书·王嘉传》:“詔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餘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於品制中令均等。今赐贤二千餘顷,则坏其等制也。”⒉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引《文献通考·田赋一》:“魏孝文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孝文太和元年……均田之制,始於此矣。九年,下詔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刘泽华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北魏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于公元485年(孝文帝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⒊耘田。引《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孔广森补注:“均读为耘,故传言除田也。”

二、网络解释

均田汉代按照等级赐给臣属一定数量的田地,称为均田。哀帝赐给宠臣董贤田二千顷,王嘉认为是逾制,说:“均田之制从此堕坏。”(《汉书·王嘉传)综合释义: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汉书·王嘉传》:“詔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餘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於品制中令均等。今赐贤二千餘顷,则坏其等制也。”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献通考·田赋一》:“魏孝文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孝文太和元年……均田之制,始於此矣。九年,下詔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刘泽华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北魏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于公元485年(孝文帝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耘田。《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孔广森补注:“均读为耘,故传言除田也。”汉语大词典:(1).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汉书·王嘉传》:“诏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馀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自公卿以下至于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顷数,于品制中令均等。今赐贤二千馀顷,则坏其等制也。”(2).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献通考·田赋一》:“魏孝文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献通考·田赋二》:“孝文太和元年……均田之制,始于此矣。九年,下诏均给天下人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刘泽华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北魏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于公元485年(孝文帝太和九年)颁布了均田令。”耘田。《大戴礼记·夏小正》:“农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孔广森补注:“均读为耘,故传言除田也。”其他释义:1.汉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2.北魏至唐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关于均田的诗词

《时事杂咏·维新方颁均田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