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的词语解释是:1.主宰者。2.道家对神仙的尊称。真君[zhēnjūn]⒈谓主宰。⒉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⒊北魏拓跋焘(太武帝)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太平真君的省称。
真君的词语解释是:1.主宰者。2.道家对神仙的尊称。真君[zhēnjūn]⒈谓主宰。⒉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⒊北魏拓跋焘(太武帝)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太平真君的省称。 拼音是:zhēn jūn。 简体是:真君。 结构是:真(上下结构)君(上下结构)。 注音是:ㄓㄣㄐㄨㄣ。 繁体是:真君。
关于真君的词语
真刀真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真君 真心真意 真真 十王真君 太平真君 四圣真君 千真万真 君舅君姑
真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真君真君,亦称帝君、仙君、真人。在道教神仙体系中拥有非常高名望者被尊称为真君,宣和元年六月,诏封庄周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为“致虚观妙真君”,配享混元皇帝。此外,对三茅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张道陵、陆修静、陶弘景、翊圣、真武、关羽或赐“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如二郎真君等中华道家之真君尊号非外教所谓”真宰“概念,外教相关宣传不实。综合释义:主宰者。《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宋苏轼《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帝为真宰。”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左卿仙侯真君许君。”宋徐铉《送德迈道人之豫章》诗:“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我向来封为王,有血食之奉,故威福得行;今号为真君,虽尊人以素食祭我,无血食之养,故无威福之灵。”北魏拓跋焘(太武帝)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太平真君的省称。唐刘知几《史通·断限》:“魏本出於杂种,窃亦自号真君。”汉语大词典:(1).谓主宰。《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宋苏轼《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帝为真宰。”(2).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左卿仙侯真君许君。”宋徐铉《送德迈道人之豫章》诗:“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我向来封为王,有血食之奉,故威福得行;今号为真君,虽尊人以素食祭我,无血食之养,故无威福之灵。”(3).北魏拓跋焘(太武帝)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太平真君的省称。唐刘知几《史通·断限》:“魏本出于杂种,窃亦自号真君。”国语辞典:主宰者,如:「纯阳真君」、「三茅真君」。真君[zhēnjūn]⒈主宰者。引《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宋·苏轼〈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地为真宰,五岳者,三公之象也。」⒉道家对神仙的尊称。例如:「纯阳真君」、「三茅真君」。辞典修订版:主宰者。《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宋.苏轼〈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地为真宰,五岳者,三公之象也。」道家对神仙的尊称,如:「纯阳真君」、「三茅真君」。其他释义:1.谓主宰。2.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3.北魏拓跋焘(太武帝)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太平真君的省称。
二、引证解释
⒈谓主宰。引《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宋苏轼《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帝为真宰。”⒉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引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左卿仙侯真君许君。”宋徐铉《送德迈道人之豫章》诗:“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我向来封为王,有血食之奉,故威福得行;今号为真君,虽尊人以素食祭我,无血食之养,故无威福之灵。”⒊北魏拓跋焘(太武帝)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太平真君的省称。引唐刘知几《史通·断限》:“魏本出於杂种,窃亦自号真君。”
关于真君的成语
真心真意 真赃真贼 真人真事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读书君子 千真万真 画里真真 真山真水 真真假假 真刀真
关于真君的诗词
《游生米施真君观阅李德素旧题五绝句遂次韵和之》 《徐真君祠堂》 《许真君天诰》
关于真君的造句
1、真君暂息雷霆之怒,休发虎狼之威,非是我揭您的伤疤,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昆仑野人陆压?
2、难道自己竟是一个天生冷酷凶残的杀手?王小北否决了这个想法,他认为是因为融合了大灭真君的记忆投影的缘故。
3、再说吴君邀真君同下金陵,遨游山水,既而欲买舟上豫章,打头风不息。
4、老衲知道真君慈悲心肠,时常以功德布施,若一时有功德不凑手时,只管朝老衲开口。
5、原来是天府山流云前辈!晚辈当年眼拙,不识真君子,还把前辈当成……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