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爽俊的意思

爽俊的意思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爽俊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爽儁'。2.豪爽秀俊。3.明快秀逸。基础解释:亦作/'爽儁/'。豪爽秀俊。3.明快秀逸。

爽俊的词语解释是:1.亦作'爽儁'。2.豪爽秀俊。3.明快秀逸。基础解释:亦作/'爽儁/'。豪爽秀俊。3.明快秀逸。 拼音是:shuǎng jùn。 繁体是:爽俊。 结构是:爽(镶嵌结构)俊(左右结构)。 注音是:ㄕㄨㄤˇㄐㄨㄣˋ。 简体是:爽俊。

爽俊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亦作“爽儁”。⒉豪爽秀俊。引《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讳髦”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公神明爽儁,德音宣朗。”《世说新语·品藻》“裴瓚方王敦”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瓚字国宝,楷之子,才气爽儁。”《北史·牛弘传》:“吏部侍郎高孝基,鉴赏机晤,清慎絶伦,然爽俊有餘,迹似轻薄。”⒊明快秀逸。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宋二十八人》:“倩(袁倩)子质,姚最云:风力爽俊,不坠家声。”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孔(孔融)语便是唐律,桓(桓玄)句亦是唐选,而桓尤爽俊。”

二、网络解释

爽俊爽俊是汉语词语,出自《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意为豪爽秀俊,另有明快秀逸之意。综合释义:亦作“爽儁”。豪爽秀俊。《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讳髦”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公神明爽儁,德音宣朗。”《世说新语·品藻》“裴瓚方王敦”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瓚字国宝,楷之子,才气爽儁。”《北史·牛弘传》:“吏部侍郎高孝基,鉴赏机晤,清慎絶伦,然爽俊有餘,迹似轻薄。”明快秀逸。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宋二十八人》:“倩(袁倩)子质,姚最云:风力爽俊,不坠家声。”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孔(孔融)语便是唐律,桓(桓玄)句亦是唐选,而桓尤爽俊。”豪爽俊秀。《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公神明爽俊,德音宣朗。」网友释义:爽俊是汉语词语,解释之一为豪爽秀俊,出自《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汉语大词典:亦作“爽俊”。(1).豪爽秀俊。《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讳髦”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公神明爽俊,德音宣朗。”《世说新语·品藻》“裴瓒方王敦”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瓒字国宝,楷之子,才气爽俊。”《北史·牛弘传》:“吏部侍郎高孝基,鉴赏机晤,清慎绝伦,然爽俊有馀,迹似轻薄。”(2).明快秀逸。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宋二十八人》:“倩(袁倩)子质,姚最云:风力爽俊,不坠家声。”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孔(孔融)语便是唐律,桓(桓玄)句亦是唐选,而桓尤爽俊。”国语辞典:豪爽俊秀。辞典修订版:豪爽俊秀。《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公神明爽俊,德音宣朗。」

关于爽俊的词语

俊爽  清清爽爽  豪爽  互爽  爽旦  爽爽快快  昒爽  爽俊  松松爽爽  爽拔  

关于爽俊的造句

1、待那骑士奔近,只见马上那人不过二十左右年纪,生得面如满月,双眉入鬓,一袭白衣配着银鞍白马,更显得英姿飒爽,俊逸不凡。  

关于爽俊的成语

旁求俊彦  爽爽快快  识时务者为俊杰  报应不爽  典则俊雅  卖弄俊俏  分毫不爽  忍俊不禁  卓越俊逸  枭俊禽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