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五一七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免役法解释是什么

免役法解释是什么

来源:五一七教育网

免役法的词语解释是:宋、王安石新法之一。出金钱而免去赋役也。免役法[miǎnyìfǎ]⒈宋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将差役改为雇役,由当役人户按等第出钱,官府募人代服徭役,称为“免役法”,亦称“募役法”。见《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史·王安石传》。

免役法的词语解释是:宋、王安石新法之一。出金钱而免去赋役也。免役法[miǎnyìfǎ]⒈宋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将差役改为雇役,由当役人户按等第出钱,官府募人代服徭役,称为“免役法”,亦称“募役法”。见《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史·王安石传》。 结构是:免(上下结构)役(左右结构)法(左右结构)。 简体是:免役法。 繁体是:免役法。 注音是:ㄇ一ㄢˇ一ˋㄈㄚˇ。 拼音是:miǎn yì fǎ。

关于免役法的造句

1、熙宁免役法行,百禄为咸平县,开封罢遣衙前数百人,民皆欣幸。  

免役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宋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将差役改为雇役,由当役人户按等第出钱,官府募人代服徭役,称为“免役法”,亦称“募役法”。见《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史·王安石传》。

二、网络解释

免役法免役法又名“募役法”,“雇役法”,是宋代王安石新法之一。免役法是对宋初定下的的差役法的改革,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为当役者交纳役钱,州县出钱募人应役。起初规定乡村中服差役的上三户纳役钱,四、五等户不纳役钱。但推行不久,就改变了诏令,规定乡村上户和下户都需要纳役钱,而且不再依户等的高下,而是按各地税钱、家业钱等划分乡村主户户等的财产标准,均摊役钱。最后,免役钱逐渐成为国家财政中的一笔固定收入。综合释义:宋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将差役改为雇役,由当役人户按等第出钱,官府募人代服徭役,称为“免役法”,亦称“募役法”。见《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史·王安石传》。免役法[miǎnyìfǎ]宋、王安石新法之一。出金钱而免去赋役也。《宋史·王安石传》:「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并兴。」汉语大词典:宋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将差役改为雇役,由当役人户按等第出钱,官府募人代服徭役,称为“免役法”,亦称“募役法”。见《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史·王安石传》。其他解释:宋、王安石新法之一。出金钱而免去赋役也。《宋史·王安石传》:「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并兴。」其他释义:1.宋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将差役改为雇役,由当役人户按等第出钱,官府募人代服徭役﹐称为'免役法',亦称'募役法'。见《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史.王安石传》。

关于免役法的成语

免怀之岁  更若役  在所难免  免开尊口  临难苟免  众人役役  执法犯法  仅以身免  免冠徒跣  

关于免役法的词语

免战牌  一身两役  仅以身免  未能免俗  在所难免  免开尊口  贪官蠹役  东门之役  免怀之岁  免冠徒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517tt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